一部塞尔维亚的电影是真实的吗(第一次看塞尔维亚的电影)
一部塞尔维亚的电影是真实的吗(第一次看塞尔维亚的电影)这部能让人从第一个镜头,哭到最后一个镜头的电影,看完后鞍灭就给打了五星。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不俗的,差不多八成多的观众给了三星到五星。鞍灭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差不多四十多年过去后,还会再一次看到塞尔维亚的电影。这是一个超长的长镜头,一个憔悴到病态的母亲,强行拖拽着自己天仙一般可爱的小女儿,后面还跟着一个智力有些异样的高个子儿子。三个人就这样往前走着,电影镜头一直跟着这三个人,旁边的铁栏杆像画片一样不断地往后闪着。说到中国的两个铁哥们,一个是亚洲的巴铁,另一个就是欧洲的塞铁。对于塞尔维亚的电影,鞍灭是有感情和情怀的,因为在很小的时候,鞍灭就看过两部电影,一部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另一部叫《桥》,当时这个国家还不叫塞尔维亚,而是叫南斯拉夫。
《风起陇西》结束了,鞍灭陷入到无尽的剧荒当中了。
怎么办,现在没有电视剧可看了。昨天晚上开播的,江疏影主演的《女士的法则》,鞍灭只看了两分钟,看不下去,当看到江疏影的名字的时候,鞍灭就已经预判到这又是一部烂片了,结果跟鞍灭的预判毫无二致。
实在是找不到看的,鞍灭就从电影里去找,然后就意外碰到了这部电影,一部塞尔维亚的电影。
电影的第一个镜头,第一秒钟,就让鞍灭彻底沦陷了。
这是一个超长的长镜头,一个憔悴到病态的母亲,强行拖拽着自己天仙一般可爱的小女儿,后面还跟着一个智力有些异样的高个子儿子。
三个人就这样往前走着,电影镜头一直跟着这三个人,旁边的铁栏杆像画片一样不断地往后闪着。
说到中国的两个铁哥们,一个是亚洲的巴铁,另一个就是欧洲的塞铁。对于塞尔维亚的电影,鞍灭是有感情和情怀的,因为在很小的时候,鞍灭就看过两部电影,一部叫《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另一部叫《桥》,当时这个国家还不叫塞尔维亚,而是叫南斯拉夫。
鞍灭是怎么也没有想到,差不多四十多年过去后,还会再一次看到塞尔维亚的电影。
这部能让人从第一个镜头,哭到最后一个镜头的电影,看完后鞍灭就给打了五星。这部电影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不俗的,差不多八成多的观众给了三星到五星。
电影的名字叫《漫漫寻子路》,这是一部具有独特气质的电影。
与我们常见到的那种欧洲文艺片完全不同,这是一部表面上看着非常粗糙,然而当你沉浸进去之后,你就无法自拔,深陷其中的电影之作。
整部电影,没有一个华丽的镜头,没有一个精美的画面,鞍灭不知道如何来形容这部独特的电影。
导演使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和表演方式,尽量去还原一个与真实生活无缝衔接的状态。有网友评论说,这部电影是欧洲版的《秋菊打官司》,鞍灭不太同意这个说法。
这部电影与《秋菊打官司》是完全不同的状态和类型,这部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气质和压抑程度,比《秋菊打官司》更甚。
估计好多年轻的观众,是看不下去的,这部电影对他们来说,太不友好了,鞍灭很难相信当今的年轻一代,能完整看完这部电影,而不中途退出。
真的,现在的中国突然有钱了,年轻世代几乎没什么机会吃苦,甚至体会一把苦是什么滋味。
这种现象,也导致国内大量的文艺片,特别是描写社会现实和穷苦人生活的作品,少有观众。年轻世代的观众喜欢追捧的,是大量使用各种美容滤镜的,大量使用各种所谓颜值高的流量明星的,大量使用奢华的房子和道具的影视作品。
只要有一个道具,有一点点灰尘,演员的衣服脏了一个角,这些观众都不能接受。
年轻世代的观众,这种近乎病态的洁癖,也是导致为什么现在国内影视越拍越烂的原因之一吧。
下面这个网友的评论,深得鞍灭的赞赏,他是这么评论的。
穷是原罪吗? 这片子镜头组数量不多,但也足够。看多了商业电影几帧一个镜头,让人眼花缭乱记不住几点。这种慢下来反而更有力度。
下面一位网友的评论更是一针见血。
他说,沉默不代表没有力量。
好,咱们再来看电影。
这位有点病态的,满脸憔悴的母亲,带着自己的两个孩子,一头冲进了一家工厂的大门,保安都来不及阻止。
从母亲的台词来看,这竟然是一个来替丈夫讨公平的妻子。
原来,欧洲也有欠薪问题啊。
看到工厂里稀稀落落的工人,并没把她当一回事,也并不理睬她。
这个妈妈发出了最后的威胁,如果工厂不给个答复,她就把自己和孩子都点着。
这个时候,鞍灭才想起来,电影一开始,这个母亲手里就拿着一个饮料瓶,起初鞍灭还以为是拿的一瓶饮料,结果竟然是汽油。
这部电影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把人带入到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然而,木然的,穿着破烂的工人们,仍然淡定和麻木地看着这个陷入绝望的女人。
绝望的妻子哭诉说,我们一家快活不下去了。
然而,不管如何哭诉,工人们仍然麻木地看着,面无表情。
也许,这样的事,这样的场景,他们见得太多了,他们已经麻木了。
没有任何人理睬这个绝望的妻子,女人把心一横,将手中的汽油泼向了两个孩子,不过两个孩子本能地往旁边闪了一下,母亲迟疑了一下,之后就断然把全部的汽油都浇到了自己的身上,从头到脚,浇了一个透。
随后,母亲就掏出打火机,点燃了自己的衣袖。
瞬间,自己就变成了一个火人,直到这个时候,工人们才发了一声喊。
动作灵敏的几个工人,瞬间用毛毯和被子,把这个妻子扑倒在地上,并迅速扑灭了她身上的大火。
镜头一转,在一间办公室之内,坐着本片的主人公。
对面的公务人员问他,你家里有自来水吗。
男主麻木而惶恐地回答,有,在院子里。
随后,公务人员问了第二个问题,电呢。
这个问题把男主难住了。
男主一下子就卡壳了。
过了好一会儿,男主才绝望地回答说,他们在两个月前把电断掉了。
原来,询问男主的几个公务人员,是社会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
面对男主的家庭现状,工作人员说,你的情况显示,你的孩子们生活在贫困当中,这对他们的成长相当不利。
工作人员继续说,把你的孩子送到福利机构,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结果,这也是法律的规定。
至此,寥寥几句对白,就把电影所要表达的内容,给点明了。
尽管这个时候,连电影的名字都还没有显现,电影才刚刚开始,但是导演通过这样的场景,让观众一下子就看明白了,这个电影要讲什么。
除了男主家里的窘境,福利机构对两个大人,也就是父亲和母亲,也是不太信任的。
原因也简单,母亲,想把孩子浇上汽油给点了,目前已经被送到精神病医院。
父亲,没有钱能给孩子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这是时隔四十多年乒,鞍灭第一次看塞尔维亚的电影。
从电影里呈现出来的画面和场景来看,很让人震惊,也很难让人相信,一个曾经多么富有的欧洲国家,如今竟然穷成了这个样子。有人说过,如果俄这一次输了,那么,下一个就轮到我们了。
很难相信,如果我们国家的生活,也一下子变成了今天的塞尔维亚这个样子,那么,年轻世代的80后,90后和00后们,还会不会笑得出来,还会不会继续保持他们那病态一般的洁癖爱好。
估计哭都哭不出来。
鞍灭想把下面的这张电影截图,放到文章的结尾,来作为结束。
画面中,男主只身走向狼群,毅然决然地走进狼群,这是一个父亲的勇气,也是一个父亲的绝望,以及他那如山的爱。
导演拍摄这个场景的用意,其实是想折射出当今的这个世界。难道不是吗,这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啊,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之中,到处都是张着血盆大口的财狼和肉食动物,饥肠辘辘地寻找着食物。
你想当一只和平的,可爱的小白兔,不吃肉,不吃其他动物,不抢占别人的地盘,只吃素,只吃草,温和又善良。
这,不是你的错,财狼不会因为你长得可爱,你只吃素,就放过你。
这部塞尔维亚的文艺片估计有些国内的观众看不懂,希望鞍灭的这篇影评,能帮到你,谢谢大家看到了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