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被问最后一部电影会拍什么(冯小刚公报私仇)
冯小刚被问最后一部电影会拍什么(冯小刚公报私仇)电影里用泰勒的《末世王朝》来对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用"摩罗托拉"来对应“摩托罗拉”,用“可笑可乐”来对应“可口可乐”。在看本片的时候,总有种平行宇宙的感觉。2001年贺岁档,冯小刚在电影《大腕》里就讲了这么一个像寓言的故事:世界知名的大导泰勒(唐纳德•萨瑟兰饰),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翻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但是却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结果一位叫做尤优(葛优饰)的跟拍摄影师将这个变故弄成了一出惊世骇俗的闹剧,在闹剧里大家都演的忘记了本我。它可能是中国迄今最好的黑色喜剧。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
如果一件事情被大多数人所推崇,往往会忘记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即便再荒诞,它也会像信仰一样蔓延。
如同一个真实的谎言,不知道是讲故事的人出了问题,还是听故事的人出了问题。
2001年贺岁档,冯小刚在电影《大腕》里就讲了这么一个像寓言的故事:
世界知名的大导泰勒(唐纳德•萨瑟兰饰),千里迢迢来到中国,翻拍贝纳尔多·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但是却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结果一位叫做尤优(葛优饰)的跟拍摄影师将这个变故弄成了一出惊世骇俗的闹剧,在闹剧里大家都演的忘记了本我。
它可能是中国迄今最好的黑色喜剧。
01在看本片的时候,总有种平行宇宙的感觉。
电影里用泰勒的《末世王朝》来对应贝托鲁奇的《末代皇帝》,用"摩罗托拉"来对应“摩托罗拉”,用“可笑可乐”来对应“可口可乐”。
就像是我们现实世界的镜像,或者平行世界。
可能正是如此,在这个“平行世界”里发生的事才让人觉得荒诞有理。
“荒诞”源自人的精神世界,作为一部黑色喜剧,冯小刚在片中强调了人的“精神”出了问题,精神有问题,才引出了真假难辨,谎言才变成了真。
作为闹剧的“始作俑者”,最先出问题的就是泰勒。
因为找不到灵感,他要放弃这部电影。而这种“剧本”胸中存,但有时候就是找不到它的导演,现实中也很多,比如王家卫。
不过泰勒却因此产生了高度的自我怀疑,从而全盘否定掉自己整个导演生涯,这时候的泰勒在艺术上丧失了对“好”的判断力,在精神上陷入了“虚无”。
整个人处于一种失重的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这里,冯小刚在使用电影语言时,随着泰勒的焦虑加剧,镜头从中景切到了近景,观众能够更清楚的看到他像个孩子一样无助的表情,也预示着这出“精神出了问题”的荒诞闹剧即将开幕。
值得一提,这种用电影语言暗示的精神问题,最后在李成儒那段已成经典的“单口相声”里达到顶点,冯小刚用了鱼眼的视觉效果,人物夸张的表情显得尤为突兀,而在电影中,鱼眼镜头通常用来强调精神问题。
02在投资方找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MTV导演,顶替迟迟找不到灵感的泰勒后。
内忧外困之下,泰勒轰然病倒。
只是他倒下前拉住了个幸运儿,或者叫倒霉蛋----尤优。泰勒很喜欢这个聪明又有带点鸡贼的中国摄影师。
在泰勒倒下之际,尤优被他临时授权在死后给自己办一场“喜丧”。
“喜丧”,泰勒是怎么知道这个中国特有的概念的?
这就很有黑色喜剧的意味。
尤优曾经在一个寺庙门口告诉了泰勒什么是“喜丧”,而老爷子则记住了这事,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正是自己种下的因,这才在泰勒倒下的时候结出了果。
暗合了佛教的因果之缘,也应了黑色喜剧的一个特点:不作不“殆”。
于是,荒诞的闹剧正式开始。
尤优一个小摄影,办丧事,喜丧,还是泰勒的喜丧。
这事他不专业,即使他把戴安娜的葬礼看了一遍又一遍。
一个好汉三个帮,于是尤优的死党王小柱出场了,江湖人称路易·王,专门承接文化表演。
如果说尤优还带着中国人一些优良传统,那王小柱就只剩下世俗的虚伪,他是冯小刚对那个物质快速膨胀的社会,人们精神状态的一个投影。英达饰演的这个人物,带着种一本正经的“贱”。
开着凯迪拉克,说自己没钱,原因竟然是国泰民安,没有赈灾义演的钱可赚。
注意,用的还是“辛苦钱”。
国家不幸,商家幸,这荒诞吗?荒诞;现实吗?这也是现实。
但我们似乎忘了,那些看起来荒诞的事,为什么就成了触手可及的真实。
因为在人们一遍一遍的重复中,精神质变了。
03葬礼的筹备工作在王小柱和尤优的折腾下,越闹越大。
“只许你说你不看,不许你说收不着。”
而这个过程也是整部电影观赏性最好的时候,冯小刚在继续他荒诞寓言的同时,把对现实的讽刺推向了高潮。
泰勒的葬礼经尤优和王小柱层层分割,就像一出组织精密的大戏,各个环节都成了可以植入利益的载体。
影视公司老板张总花钱指定要自己旗下的女演员占据其中的C位,于葬礼上陪在泰勒的遗体旁边,为新剧《潘金莲》造势。“潘金莲”,冯小刚想要表达的什么不言而喻,荒诞吗?这是真实。
阴暗的屋子隐喻了这是一次见不得光的交易
再看尤优和王小柱的葬礼招商发布会,里面的“爱岛VCD”不正对应了本世纪初成龙代言的“爱多VCD”吗?众所周知,冯小刚恨盗版,用他自己的话说,上个世纪90年代的盗版害他票房损失了一个亿。
而那个时代,盗版猖獗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VCD影碟机的兴起,尤其是那些有“超强纠错”功能的国产VCD。
什么是“超强纠错”?理论上,如果买的是正版,就不太需要这个功能。
因此这个卖点也几乎成了当时国内市场的独家特色,超强纠错=超强盗版。
冯小刚怎么可能放过这个“公报私仇”的机会,于是我们看到:
荒诞吗?也是真实。
最后,这种荒诞在“乐哈哈”的强行植入中抵达高潮。
在一副江湖老大做派的乐哈哈老总威逼利诱下,尤优把哀乐以两倍速度演奏,结果我们发现,本来昏沉悲痛的哀乐瞬间变得轻快欢畅,讽刺和荒诞达到极致,而银幕前观众的欢愉也达到极致。
结果却被乐哈哈老总的一句话彻底点题,撕破了荒诞的外衣:“广告做得大,假的也成真的了”。
当一件事情被大多数人推崇,往往会忘记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即便再荒诞,它也会像信仰一样蔓延。
一语中的。
大家只顾在葬礼的动线上奔走,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无论尤优、王小柱还是那些广告植入商。
那就是:泰勒只是躺在医院,他现在还没有死。
这个葬礼里里外外捣鼓了快上亿元,但谁都忘了为什么办这个葬礼,原点是否还立得住。
电影到这时,酣畅淋漓叮呤咣啷筹备葬礼的快节奏戛然而止。
04“泰勒的葬礼”五个字就像一块带血的肥肉,引来了铺天盖地的苍蝇。
作为主要召集人的尤优,本初是帮泰勒实现一个愿望,结果事情却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和想象,被挟裹着一起往前奔。
那是讲故事的人有问题,还是听故事的人有问题?
当王小柱得知泰勒没死,又活过来的时候,他的态度是这样的:
注意,不管是活人的葬礼还是死人的葬礼,他只认葬礼,不认事实。
选择继续沉溺在这个谎言中,像信仰一样坚强。
最后,只能精神分裂,王小柱和尤优双双住进了精神病院。
在精神病院里,“病人”尤优给一群医生讲了一个关于“楼长”的故事:
一位精神病专家成了“三楼楼长”,就像泰勒葬礼的一次翻版,所有的医生都沉浸在尤优的故事中,却忘记了故事背后的逻辑,结果被尤优整蛊了一把。
所以,是讲故事的人精神出了问题,还是听故事的人精神出了问题,不言而喻。
《大腕》是冯小刚第一部有外资投入的电影,美国哥伦比亚公司出资300万美金,也是他脱离90年代作品王朔烙印的一次尝试。
用喜剧的手法表现了人们精神陷入狂热后,再荒诞的逻辑也会变得犹如信仰般坚固。
冯氏喜剧习惯在严肃正经与荒诞的强烈反差中,找到喜感。就像片中傅彪深情哭着的时候,猛然掏出一瓶钙片,伤心的说出了:中国演艺界已经集体补过钙,就差你们美国演艺界的广告词,于外是对成灾广告的讽刺,于内就是高级的喜剧内核。
而密集的影射现实梗则充满了对社会的鞭笞意味,冯小刚试图在片中对本世纪初出现的广告植入、互联泡沫、娱乐圈潜规则、房地产商做高房价、排场和形式主义泛滥进行批判与嘲讽。
这些在当时可能只是苗头的东西,18年后的今天我们却早就习以为常,这也是影片现在看起来最具讽刺意味的地方,如同片中曾把“搜狐”调侃成“搜狗”,而现在,我们真的有了“搜狗”,细思极恐。
曾经的荒诞都成了如今的现实,或者现实本来就充斥着荒诞?
只能说,冯小刚拍出了一部黑色的好“喜剧”。
(文/猪哥)
关注红猪看电影,更多精彩影评、人物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