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科学大师进校园,南外仙林分校学子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活动最热烈的环节就是互动。高三(5)班男生王晓翼第一个站起来提问:“有人说中国学生理论基础学得比较好,然而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更强一些,更有创新思维,杨振宁爷爷,您对这一观点是怎么看待的呢?作为一个中国高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杨振宁答学生问。记者 刘颖 摄昨天,93岁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92岁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udy Marcus博士等五位重量级科学家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在提问环节,孩子们争相提问杨振宁教授,杨振宁耐心回答,自曝自己曾经花了20个月在实验室,结果还是不成功,于是实验室就流传了一个著名的笑话:有爆炸就有杨振宁。 提问:中国人只会搞理论不会搞实验? 回答:我这样不会动手的是个例。

本文为旧资料。本人收藏了关于杨振宁的2800多个资料。其中80%来源于主流媒体。

来源:中国青年网

链接:

http://news.youth.cn/sh/201509/t20150924_7150606.htm


昨天,93岁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教授、92岁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Rudy Marcus博士等五位重量级科学家走进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在提问环节,孩子们争相提问杨振宁教授,杨振宁耐心回答,自曝自己曾经花了20个月在实验室,结果还是不成功,于是实验室就流传了一个著名的笑话:有爆炸就有杨振宁。

提问:中国人只会搞理论不会搞实验?

回答:我这样不会动手的是个例。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1)

杨振宁答学生问。记者 刘颖 摄


“科学大师进校园,南外仙林分校学子与诺贝尔奖得主面对面”活动最热烈的环节就是互动。高三(5)班男生王晓翼第一个站起来提问:“有人说中国学生理论基础学得比较好,然而美国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能更强一些,更有创新思维,杨振宁爷爷,您对这一观点是怎么看待的呢?作为一个中国高中学生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杨振宁首先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不同意”。他说,事实上是这样的,在他年轻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人外国人都有一个印象,说是中国人只会做理论不会动手。其实道理很简单,因为那时候中国经济太差了。“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十年代我在西南联大念书,没有实验只能念理论。给大家一个印象中国人只会搞理论不会搞实验,可这是完全不正确的。像我这一辈人在美国实验做得很成功的很多。美国科学院有两三千个科学家,其中有好几百位是物理方面的,我前些时候去研究了一下,物理华裔的绝大多数都是做实验的,不是做理论的。整个世界,实验物理学家远比理论物理学家多。”

不过,杨振宁说,也有个别的例子,例如他自己就是特别不会动手的。“我去美国的时候,物理需要基于实验,我下定决心,到美国一定要做一个实验的物理学的论文,花了20个月在实验室里,结果非常不成功。当时实验室里有个笑话,有爆炸就有杨振宁。我知道这个做不下去,就放弃了实验物理。我的很多朋友告诉我说,这是实验物理的幸运。

  提问:为什么给《曙光集》起这样一个名字?

  回答: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漫长黑夜一去不返。

  一位女生是杨振宁的小粉丝,她认真阅读了杨振宁的著作《曙光集》。“杨振宁教授,您为什么给《曙光集》起这样一个名字,曙光是什么意思?”杨振宁说,《曙光集》出版时,曾经考虑了很久叫什么名字,最后决定叫现在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回想了自己的一生,在合肥的六年,北平的七年,然后打仗的时候在昆明,那个时候的困难可能不是各位年轻人能够想象的,因为除了物质条件困难以外,还有整个对于前途有一个很深的忧患意识,在今天看起来,大家都知道那个时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最最低迷的时代。杨振宁说:“那个时候是一个很长的黑夜,当时我们这代人,还有我父亲那代人,都觉得长夜不一定能看到一个尽头。可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到了21世纪开始的时候,中国的经济以每一年10%的增长率在增长,我觉得漫长的黑夜终于真正过去了,所以起了《曙光集》这个名字。”杨振宁说,现在离这本书出版又过去了不少年,他在想是不是再出一本续集,现在的中华民族比看到曙光那个时代又前进了一步。

  提问:研究灵感来自于哪里?

  回答:兴趣、能力,还要“碰着机会”。

  “杨爷爷,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您是怎样克服的?”仙林外校四(8)班女生徐心瞳的提问是很多小学生好奇的。

杨振宁说,经常有人问,他的物理研究灵感来自于哪里?其实,所谓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灵感,需要三个因素,也是做成事情的三个因素:兴趣、能力、机遇。杨振宁表示,兴趣和能力通常是相关的,“对一个东西发生兴趣,常常是因为你的‘能力’。你对某个方面天生有能力,自然会有兴趣。”但科学研究的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还需要“机遇”的“加持”,想要获得巨大的成功,需要“碰着机会”。

原标题:《杨振宁自曝糗事:美实验室曾笑传有爆炸就有杨振宁》


延伸阅读:

《可以对杨振宁的争议“盖棺定论”了,事实高于雄辩》

节选:

问:什么叫做为国家做贡献的“程度”?

答:每一个人能力都高低,贡献有大小。杨振宁是科学界的领袖,所以他对中国的贡献就大一点。但贡献大小不是衡量、评价“程度”高低的唯一标准,而是从自己的精力中拿出多少百分比。比如,一个人有100万存款,他捐献给国家10万,贡献的百分比为10%。一个人仅有存款1万,他捐献给国家9000元,贡献的百分比为90%。我们就说后面的这个人为国家做贡献的“程度”更大。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2)

九十九周岁的杨振宁博士

我认真研究过杨振宁,杨振宁为国家做贡献的“程度”,至少是90%。比如,他在清华大学执教,二十多年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包括在纽约的一套价值120万美金的大房子也捐献给中国,加起来一共向国家捐献了740万美金。杨振宁并没有什么额外的投资,这些钱几乎是他所有的身家。他没有把这些财富留给自己的三个儿女,而是奉献给了祖国。仅凭这一点,绝大多数人就难以做到。

我承认,与邓稼先比,邓稼先更加伟大邓稼先为国家做贡献的百分比为99%,堪称圣人。但一个国家几千年一共来来去去就几个圣人,我们尊敬圣人,就得贬低伟人?

这是我要说的第一个逻辑思维:权衡利弊。

权衡一下:我们贬低杨振宁,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利益大,还是带来的弊端大?

很显然,是带来的利益小、弊端大。如果一个社会的舆论觉得做不到圣人就是罪过,那这个社会就让所有人厌恶,是一个变态、扭曲的社会。全世界都会因此而认为这是一个“非宜居”的国度,包括几千万华人在内,从杨振宁的遭遇上,从原本的热衷来华搞建设,转而因“好人反而没有好报”,产生疑虑感,进而有厌恶、憎恨的情绪。人都是感情动物,这个国家对华人不友好,华人为什么要对我们友好?

我举一个我遇见的真实例子:由于杨振宁等科学家在舆论上遭遇暴力,我的朋友,一位剑桥大学英国的华裔科学家为此感到非常愤怒,他对我说:我再也不愿意来中国工作了。他还说,“打算让在英国、意大利、德国、法国、芬兰、美国的朋友都了解这里发生的悲剧。

这就是因为我们的一些人不理智的行为,对国家利益、名誉造成损害的现实例子。经过权衡,贬低杨振宁杨振宁,就是不符合国家利益的。

问:你提到了邓稼先,有人认为,邓稼先是“雪中送炭”,杨振宁仅是“锦上添花”,你说这种观点对不对?

答:当然是错误的观点。

第一,杨振宁在1971年就归国为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0年代,我们外交内政都极为困难,国民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以下的数据截图: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3)

截图1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4)

截图2

这是我查阅到的1950年代和1970年代中国GDP的数据。数据可能有争议,但可以肯定,杨振宁回国的1970年代是中国经济与美国、苏联差距最大的时期。在这样的困难时期,杨振宁排除干扰,毅力投入为祖国谋利益的工作,这是“锦上添花”吗?

1985~1986年,中国大陆的生活水平普遍还很贫困,而杨振宁为了创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顶着巨大压力、不顾自身利益在中国停留了一年之久。请问,这是“锦上添花”吗?

第二,纵观古往今来的国家历史,凡是获得成功的超级大国无一不利用全球之才智,单凭一国一隅之智慧远不足以成大业。比如,美利坚就享受了全世界的人才红利。美利坚发财拿到手软,根本“不差钱”,尚且对人才求贤若渴,从来没有什么“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争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科学家愿意去,都是“好酒好肉”的殷勤款待。我们中国是否已经到了远远超越美利坚的程度,可以仅凭“闭门造车”就可以完全复兴大业?

就目前来看,我们尚不具备吸引全球人才的条件,退而求其次,利用海外华人的智慧为我所用是一个优先选择。只有让华人真切感到祖国的气氛是友好、温馨的,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才能进一步吸引“全球人才”。

第三,如果非要用“锦上添花”这样的言论来贬低科学家,这实际上是将几千万华人在内和十几亿国人一律做道德绑架,让正在为国家做贡献,和准备为国家做贡献的人,都感觉扑面而来的一股自私、冷漠、狭隘的寒流,更显得一部分国人思想格局之局促,没有大国风范。需知,有几个人做到“雪中送炭”的?没有“雪中送炭”,就得被指责吗?

我举个例子,一个年纪有200个人,平均分是70分,小邓考试考了99分,小杨考了90分,如果你实事求是且有人情味,就会说“小邓真厉害!真是学神!小杨也不错,继续加油!”而如果你带着主观色彩的心态,就会,硬说小杨考试成绩一塌糊涂,所谓“就算小杨不是0分,但是小邓考了99分,所以小杨太糟糕了!”

这显然是荒诞的逻辑。

夸赞小邓,是为了让全年级的其他198人都以他为榜样,努力把学习成绩再提升一个档次。

夸赞小杨,是鼓励小杨再接再厉,保持住好成绩,并且努力向小邓看齐。

但如果你说比不过小邓就是“糟糕”,那么其他198人就会心生疑惧:我还远远考不到90分呢,就算考到了,也要和小杨那样被批评和诋毁,我还不如就这样呢。

作为有理性的中国人,最恰当的态度是,对任何愿意为中国发展添砖加瓦的朋友,都应该鼓励、加油和赞美,而不是用所谓的“锦上添花无用论”浇灭报效祖国的热忱。

在最恰当、比较恰当、不恰当之间,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出最利于中国国家利益,最彰显大国风范、最体现人情味的最佳选择呢?

问:可是为什么杨振宁要加入美国籍?这是不能否认的吧?请问,杨振宁是对美国贡献大,还是对中国贡献大?

答:加入美国籍,不代表就不爱国。中国人认为,这个人是不是“自己人”,要看他是否接受我们的传统文化,而不是看所谓的“国籍”。李小龙就是标准的美国国籍,但基本上大家都把他看成是中国人。中国人一直是一个文化概念,而不是地域概念、血统概念。

杨振宁加入美国籍,并非是奔着所谓“荣华富贵”去的,而是为了方便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而科学研究是为了造福全人类,我们中国人也因此而受益。这等于是说,我们中国人不花一分钱,让美国佬花大钱,就可以无偿使用杨振宁的研究成果。杨振宁在1971年回到祖国的时候,与邓稼先会晤,邓稼先没有把自己的工作进展透露给杨振宁,杨振宁却直接把海外最热门的量子场理论毫无保留的传授给邓稼先。

如何证明杨振宁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才加入美国籍呢?杨振宁最风光的时候是1957年,这一年他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颠覆了物理学界三四十年共识的男人”。如果在这个时候加入美国籍,他可以说是立即就能达成心愿。但是他一直拖着,直到漫长的7年等待之后,才勉强地加入美国籍。如果是为了个人利益,他为什么不立即加入?这说明杨振宁对祖国非常有感情,是真的恋恋不舍。

即使加入了美国籍,他也从来没有做过对祖国任何不利的事情。恰恰相反,他竭尽所能,做了很多普通人不敢做的事情,甚至冒着被联邦调查局调查的威胁,一直在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和中美两国恢复外交关系而奔走。

至于说“为美国贡献大,还是为中国贡献大?”,这个问题很好解答:当然是对中国的贡献大。

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一大堆,杨振宁只是其中的一个。中国目前仅有杨振宁一个中国国籍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就以稀缺性而言,杨振宁对中国更加显得意义重大。

我打一个比方,杨振宁是博士生,他的科研成果即可以在清华大学发表,也可以在东南大学发表。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都可以无偿地使用他的一切科研成果。现在,小杨做了院士,他如果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的院士有好几位。如果他去了东南大学,东南大学原本没有院士。对于东南大学来说,杨振宁对自己学校就尤为重要,仅凭“院士”这个招牌,就可以让学校的地位跃升一个台阶,也更有名气,在招生上更有吸引力,获得巨大的好处。

也就是说,东南大学比清华大学更需要杨振宁的加盟。您说,杨振宁是不是对东南大学的意义和贡献更大?

杨振宁在科学界地位(杨振宁自曝糗事)(5)

毛主席会见杨振宁博士

假设杨振宁对中国无用,凭什么他被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敬之以“国士”之礼?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