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看看这些男演员的变化(这位国宝级男演员一脱)
让我们看看这些男演员的变化(这位国宝级男演员一脱)而该片也是电影《无主之作》后,男女主汤姆希林和莎斯琪亚·罗森道尔的又一次合作。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本书刚上市时就风行一时,但最终因为其内容中极强的社会批判性导致被新上台的纳粹政权列为禁书,下令焚烧。《法比安》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影片根据埃里希·卡斯特纳于1931年在柏林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喜欢看德国电影的观众,一定不会不知道汤姆·希林。
这位从美貌到嗓音再到演技都无可挑剔的国宝级演员,宛如上帝赐给德意志的礼物,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
就在上一部作品《无主之作》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之后,他的新作又在流媒体和观众见面了。
今天小妹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部豆瓣开分8.4,尺度大到需要各种马赛克的金熊奖最佳影片提名——
《法比安》
Fabian oder Der Gang vor die Hunde
影片根据埃里希·卡斯特纳于1931年在柏林创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这本书刚上市时就风行一时,但最终因为其内容中极强的社会批判性导致被新上台的纳粹政权列为禁书,下令焚烧。
而该片也是电影《无主之作》后,男女主汤姆希林和莎斯琪亚·罗森道尔的又一次合作。
故事的背景是1931年的德国,彼时这个国家的经济刚刚遭受了重创,
一切都处于无序和黑暗之中,人民的生活亦是如此。
三十二岁的法比安,拥有博士学位,在一家香烟厂做着广告文案宣传的工作。
他是外人眼里光鲜亮丽的成功之士,但只有法比安自己才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乏味无趣,
因此他只有通过每晚到妓院酒吧等地享受肉体欢愉来排解心中的苦闷和虚无。
白天是一个人,晚上是另一个人,法比安过着格格不入的两种生活。
这天,他在常去的地下俱乐部里遇到了一个特别的女人。
和往常一样,俱乐部的舞厅里人头涌动,台上的人如群魔乱舞,台下的人付费消费着这种肆无忌惮的疯狂和荒诞。
不远处,一位名叫科妮莉亚的女人引起了法比安的注意。
一见钟情的二人离开俱乐部后,在街边散步聊天,
从朋友未婚妻“未婚先孕”却不知孩子生父是谁到各自的过往情史再到知道了科妮莉亚本是学法律出身,虽然她获得了一份法务部的工作,
但她真正的梦想是想要成为明星…
他们越聊越投机,并且还惊喜地发现他们住在同一个地方。
于是,从相伴回家到坠入爱河,一切就这么自然发生了,二人激吻相拥,
仿佛全世界最契合的伴侣那般毫无拘束地坦诚相见互诉爱意亲密无间。
萧条过后,劫难来临前,唯有爱意能慰藉灵魂实现救赎。
科妮莉亚的出现就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是唯一让法比安质疑自己讽刺宿命论的存在,她无疑点燃了他枯燥无味的生活。
但好景不长,动荡年代不可避免的悲剧依然降临到了法比安的头上。
法比安被工厂老板叫到办公室,本以为帮老板换药的自己会受到老板的关照,
可没想到下一秒就被勒令辞职,不仅工资被克扣,就连先前提出的广告方案也被算在了同事头上。
失去了工作的法比安内心焦虑不安,却依然用手头仅有的钱给爱人购买了一条裙子,
哪怕他知道,如此下去科妮莉亚终有一天也会离自己而去。
而很快,科妮莉亚的明星梦就得到了实现的机会。
某制片人看上了她,让她搬出现在的住所,承诺让她住上更好的公寓过上更好的生活。
在山雨欲来朝不保夕的日子里,战争让国家朝着灾难狂奔而去,无力下坠的人们都急于抓住更踏实的东西。
而显然,爱情不是。
敏感的法比安很快就洞察到了爱人的变化,他并没有选择挽留。
社会的动荡一步步将两个人的爱情推到火炉上炙烤,
也一步步地将享乐主义下其实无乐可享的德国推向“秩序”,将国家主义通过秩序走向集中营。
法比安将一切看在眼里,他也曾试图借社会新闻反问房东夫人真的认为当今人们都是在体面地生活吗?
但事实上他也无能为力对这番变化做出任何行动上的回应,只能继续不安彷徨且消极地游移在这般混乱之中。
在和科妮莉亚分开之后,法比安也尝试了其他的一些新工作,
比如:给有钱人开车门赚赏钱。
一个曾靠文字生活的理想主义者现今为富人开车门,多少过于讽刺。
更讽刺的是,在做这份工作期间,法比安还遇到了开牛郎店想要包养自己的富婆。
日子一天天过去,法比安始终没能找到合适的新工作,而科妮莉亚逐梦演艺圈的事业却日渐红火。
就在这时,法比安得知自己的好友拉布德离奇失踪了。
为了寻找好友,法比安走遍了各处地方,最后鬼使神差地来到了城外的一家电影公司。
而科妮莉亚正好就在此处试镜。
昔日恋人相逢,思念的情愫也喷涌而出。
法比安始终深爱着科妮莉亚,而科妮莉亚的心里也放不下法比安,但当前的现状又让她无法离开制片人。
科妮莉亚的态度让法比安无法接受,而更糟糕的事情又再次发生,好友拉布德居然自杀了。
正在读研究生的拉布德被同学谎骗论文没有通过,悲愤之下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崩溃的法比安为拉布德的死亡和人在校园的楼梯上扭打,他质问教授时,镜头却扫在戴着纳粹袖章的,沉默不言观察着的学生们,
而最后教授言词闪烁:“一切都必须往好的方向发展,凡事都是有必要的,牺牲也是。”
对现世彻底失望的法比安决定再次寻找科妮莉亚,唯有在爱中填补心中的缝隙。
可就是这样小小的愿望,最终也依然落了空。
就在回去的路上,法比安看到一个小男孩高空跳水,下意识便跳入水中去救人。
最后,小男孩得救,而法比安却因为不会游泳而溺水离开了人世。
整部影片用三小时篇幅描绘了20世纪三十年代柏林的市井生活,
也渐而塑造了为好友生命名节奔走怒斥学术不端、与恋人相爱再到相离的法比安那份善良与坚守。
在魏玛共和国末年失去爱与事业最后自溺于历史洪流的法比安,
这个自己没学会游泳,却在善良驱使下投入湍急水流救人的人,
在水流的冲力下自顾不暇,只能看着身边人一个个被水淹没,最后终究轮到了自己。
这不是一个平庸的男女爱情故事,也不是德国上流或中产的不堪或焦虑,
而是失望,是那种本来满怀希望地奔向希望之地,
然后却被希望之地抛弃的困惑、不甘以及无处可诉的怨宥,无地可去的悲壮。
柏林墙倒塌后,这是一个曾经为之身陷囹圄,为之而战的渴望自由的东德人的绝望。
时隔数十载,导演翻拍这一经典,也许正是想告诉观众如影片台词所言的那样:
泥沙俱下,活着即是侥幸。
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让我们坚守内心不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