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唐朝的服饰审美(怎么总感觉现在电影里的跟原来的差距那么大呢)
关于唐朝的服饰审美(怎么总感觉现在电影里的跟原来的差距那么大呢)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唐仕女变革 唐朝汉的汉服(即汉族服饰)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 唐朝服饰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
唐朝服饰是唐朝的服装,它有公服、圆领袍、半臂、衫裙、帔等,装饰有幞头、巾子、鹖冠、革带等,布料有蜀锦、绫、罗、夏布等。
由隋入唐(618-907),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到全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而这一时期的女子服饰,可谓中国服装中最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丰美华丽,妆饰之奇异纷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服装意义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草堂烟雾、灞柳风雪、骊山晚照、华岳仙掌、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注意,现代一般意义的"唐装"并不是唐朝服装,而是清朝以后形成的服装。
变革
唐朝汉的汉服(即汉族服饰)由于唐朝采取开放政策,对西域、吐蕃的服饰兼收并蓄,因而"浑脱帽"、"时世妆"得以流行。这就是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服饰大变革所不同的是,这一次的服饰大交流是由南北走向向东西方向流动。
唐朝服饰唐代服饰之所以绚丽多彩,有诸多因素,
唐仕女
首先是在隋代奠定了基础。隋王朝统治年代虽短,但丝织业有长足的发展。文献中记隋炀帝"盛冠服以饰其奸",他不仅使臣下嫔妃着华丽衣冠,甚至连出游运河时大船纤绳均传为丝绸所制,两岸树木以绿丝饰其柳,以彩丝绸扎其花,足以见丝绸产量之惊人。
至唐代,丝织品产地遍及全国,无论产量、质量均超过前代,从而为唐代服饰的新颖富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加之与各国各族人民广泛交往,对各国文化采取广收博采的态度,使之与本国服装融会贯通,因而得以推出无数新奇美妙的冠服。唐代服饰,特别是女子装束,不光为当时人们所崇尚,甚至于今日人们观赏唐代服饰,亦觉兴奋异常。这里没有矫揉造作之态,也没有扭捏矜持之姿。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充满朝气,令人振奋又使人心醉的服饰。其色彩也非浓艳不取,各种鲜丽的颜色争相媲美,不甘疏落寂寞,再加上金银杂之,愈显炫人眼目。其装饰图案,无不鸟兽成双,花团锦簇,祥光四射,生趣盎然,真可谓一派大唐盛景。
唐朝在现今服饰界,和对以后服饰业的影响,是它无与伦比的文化艺术与精神风貌。它呈现出唐朝文化处于颠峰与极盛状态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和横贯中天,睥睨一切的雄浑大气。唐朝的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辐射力,对服饰产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我们受用无穷,并福荫着后世子子孙孙。
交流
唐朝服饰初唐到盛唐间,
唐代圆领袍
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是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一种贬称,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唐玄宗酷爱胡舞胡乐,杨贵妃、安禄山均为胡舞能手,白居易《长恨歌》中的"霓裳羽衣舞"即是胡舞的一种。另有浑脱舞,枯枝舞,胡旋舞等对汉族音乐、舞蹈、服饰等艺术门类都有较大影响。所记当时"臣妾人人学团转"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也是可以想象到的。姚汝能《安禄山事迹》记,"天宝初,贵游士庶好衣胡帽,妇人则簪步摇,衣服之制度衿袖窄小。"关于女子着胡服的形象或见于石刻线画等古迹。较典型者,即为上戴浑脱帽,身着窄袖紧身翻领长袍,下着长裤,足登高腰靴。《舆服志》云,"中宗后有衣男子而靴如奚、契丹之服"当为此种装束。
唐朝服饰唐代是中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我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唐朝冠服制度
概述
中国汉服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了周代逐步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到了唐代,冠服制度发展到十分丰富完善,对后世与国外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折叠
宫廷服饰
冠服制度是封建社会权力等级的象征,
帝王冕服
作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精神支柱的儒学,则把恪守祖先成法作为忠孝之本,强调衣冠制度必须遵循古法,特别是作为大礼服的祭服和朝服,不能背弃先王遗制,故称法服;它具有很大的保守性和封闭性。宫廷日常服装称为常服,常服具有时代的特征。
唐高祖李渊(公元618年至636年)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颁布新律令,即著名的"武德令",其中包括服装的律令,计有天子之服十四、皇后之服三、皇太子之服六、太子妃之服三、群臣之服二十二、命妇之服六。内容基本因袭隋朝旧制,天子的14种服装为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通天冠、缁布冠、武弁、弁服、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皇太子的六种服装有衮冕、远游冠、公服、乌纱帽、弁服、平巾帻。群臣的22种服装有衮冕、鷩冕、毳冕、絺冕、玄冕、平冕、爵冕、武弁、弁服、进贤冠、
唐祭祀与重大政事时的朝服,左四为外国使臣
远游冠、法冠(獬豸冠)、高山冠(侧注冠)、委貌冠(与皮弁同制)、却非冠、平巾帻、黑介帻、介帻、平巾绿帻、具服(朝服)、从省服(公服)、婚服。
天子服饰
按照服装的穿着场合,唐朝天子的服装可以分为礼服和常服。
其中,唐朝天子服装,又可以做如下分类:
- 冕服:大裘冕、衮冕、鷩冕、毳冕、绣冕、玄冕,统称六冕。
- 冠服:通天冠、翼善冠(李世民自己发明的)
- 弁服:武弁、弁服(这里指皮制的弁服)
- 帻服:黑介帻、平巾帻
- 帽服:白纱帽
大裘冕,是天子服饰中规格最高、最为庄重的一款衣服,只在天子祭拜天神、地神的时候穿。"大裘冕",顾名思义,就是身穿"大裘",头戴"冕"。
大裘冕解析图
《旧唐书﹒舆服志》中记载:"大裘冕,无旒,广八寸,长一尺六寸,玄裘纁里,已下广狭准此。金饰,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裘以黑羔皮为之,玄领、褾、襟缘。朱裳,白纱中单,皂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暐,大带,素带朱里,绀其外,上以朱,下以绿,纽用组也。蔽漆随裳。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彩,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小双绶长二尺一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祀天神地只则服之。"
大裘冕因为不是很实用,很快就被废置了,虽然令文上依旧保留,但实际上,唐朝皇帝很少穿着。唐朝的衣服令在唐初开始制定,武德四年实施(公元621年),显庆元年(公元656年)大裘冕被废,时隔仅短短的35年。在大唐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这35年显得太过匆匆,虽然大裘冕依周礼、遵古制、质古朴,但因其不够实用、不够美观而被废,取而代之的便是华丽丽的衮冕。
衮冕,在皇上众多礼服里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大裘冕。诸祭祀及庙(各种祭祀和祭拜宗庙)、遣上将、征还、饮至(庆功宴)、践阼(即位登基)、加元服(冠礼)、纳后(册封皇后)、若元日受朝(农历正月初一大朝会),的时候穿着。显庆元年,李治同志听取了长孙无忌的建议,修改礼令,废大裘冕,改穿衮冕,自此之后,祭天地的时候,皇上也是穿衮冕的。
衮冕解析图
据《旧唐书﹒舆服志》 中记载:"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纁裳,十二章,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为之也。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黻。绣龙、山、火三章,余同上。革带、大带、剑、佩、绶与上同。舄加金饰。诸祭祀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
衮冕,冕上用金饰,垂白玉珠串十二旒(请注意,衮冕服的冕上是有旒的),以组为缨,颜色跟绶带的颜色一样(黑色),黄绵所制的小球。悬于冠冕之上,垂两耳旁,以示不欲妄听是非,导以玉簪。黑衣,浅红色的裳,十二章纹,上衣有八章:日、月、星、龙、山、华虫、火
、宗彝;裙子上绣有四种章纹:藻、粉米、黼、黻;衣服的袖口、衣领都绣以升龙的章纹。(十二章纹中,日、月、星分别绘制在衣服的左、右肩和后衣领下,寓意天子肩挑日月、背负七星)十二章纹中,龙、山及其之后的章纹,每种一行,一行十二个。内穿白纱中单,黼领(黼,十二章纹的一种,黑白相间的衣领),青色的袖口、衣缘、大襟,并绣以黻纹(黻,十二章纹的一种,青黑相间的花纹)。韨(蔽膝)上锈龙、山、火三章,其它的配饰,如:革带、大带、剑、佩、绶,都和大裘冕的一样。舄加金饰。 衮冕的穿着场合比较多,在皇帝众多礼服中属于最为华丽,上身率最高的。穿着场合:诸祭祀及庙(各种祭祀和祭拜宗庙)、遣上将、征还、饮至(庆功宴)、践阼(即位登基)、加元服(冠礼)、纳后、若元日受朝(农历正月初一大朝会),的时候穿着。显庆元年,李治修改礼令,废大裘冕,改穿衮冕,自此之后,祭天地的时候,皇上也是穿衮冕的。
常服,是唐朝天子众多服装中上身率最高的服装。常服,就是身上穿的窄袖、圆领袍衫,就是很家常、平民、接地气的服装了,上至天子,下到百姓,平时都可以穿,只不过赤黄色的袍衫只能皇帝穿,再配上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配成一套。自贞观之后,除了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之外,其它场合都只穿常服了。
步辇图
《旧唐书 . 舆服志》 :"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己。"
"武德初,因隋旧制,天子宴服,亦名常服",开始的时候只是黄色的袍衫,后来逐渐改用赤黄色,所以明文规定,士庶不能穿赤黄色的衣服。此后,赤黄色也就成了皇帝专用服色,也逐渐演变成了皇权的象征。唐玄宗时,安禄山称帝,穿的就是赤黄衫。五代后周末年,赵匡胤在陈桥发动兵变,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其为天子,这便是"黄袍加身"的由来。这里所指的都是赤黄色,其它的土黄色、浅黄色什么的,仍然是庶民的常用服色,并没有禁止。
命妇礼服
皇后的三种服装有袆衣、鞠衣、钿钗襢衣;
敦煌供养人
皇太子妃的三种服装有褕翟、鞠衣、钿钗礼衣。
公卿礼服
唐代官吏服装大致可分两类,一类为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的服装(祭服或朝服);一类为比较普通的工作与社交活动的服装(公服或常服)。
凡是从祭的祭服和参加重大政事活动的朝服(又称具服)、制度与隋朝基本相同,而形式上比隋朝更富丽华美;一般场合所穿的公服(又称从省服)和平时燕居的生活服装常服(又称宴服),则吸收了南北朝以来在华夏地区已经流行的胡服、特别是西北鲜卑民族服装以及中亚地区国家服装的某些成分,使之与华夏传统服装相结合,创制了具有唐代特色的服装新形式。其中像缺胯袍、裲裆、半臂、褠衣、大口裤等都是例子。缺胯袍就是直裾,左右开衩式的长袍,又称四襈衫,它可以和幞头、革带、长靿靴配套,成为唐代男子的主要服装形式。
公卿常服
唐代官服发展了古代深衣制的传统形式,于领座、袖口、衣裾边缘加贴边,衣服前后身都是直裁的,在前后襟下缘各用一整幅布横接成横襕,腰部用革带紧束,衣袖分直袖式和宽袖式两种,窄紧直袖的称为褠衣,《释名》说它"言袖夹直,形如沟也。"这种款式便于活动。宽袖大裾的款式则可表现潇洒华贵的风度,称圆领衫、袍,上自帝皇、下至厮役都可以穿。幞头、圆领、革带、长靿靴配套的服式,一直流传到明代。
简言之,唐代百官常服(注:常服不可入祭礼与重大朝会)承袭前制,为圆领袍服,因前后襟下缘用一幅整布接成横襕,故称圆领襕袍。初唐、盛唐时受胡族风尚影响流行窄紧直袖式样,中晚唐以来胡风,流行传统宽衣大袖。与常服配套的首衣是幞头,足衣为乌皮六合靴,饰物有腰带、鱼(龟)袋等。
唐高祖曾规定大臣们的常服,
紫绯官服
亲王至三品用紫色大科(大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玉带钩。五品以上用朱色小科(小团花)绫罗制作,腰带用草金钩。六品用黄色(柠檬黄)双钏(几何纹)绫制作,腰带用犀钩。七品用绿色龟甲、双巨、十花(均为几何纹)绫制作,带为银銙(环扣)九品用青色丝布杂绫制 作,腰带用瑜石带钩。唐太宗李世民(公元627年至649年)时期,四方平定,国家昌盛,他提出偃武修文,提倡文治,赐大臣们进德冠,对百官常服的色彩又作了更细的规定。据《新唐书·车服志》所记,三品以上袍衫紫色,束金玉带,十三銙(装于带上的悬挂鞢躞带的带具,兼装饰作用)。四品袍深绯,金带十一銙。五品袍浅绯,金带十銙。六品袍深绿,银带九銙。七品袍浅绿,银带九銙。八品袍深青,九品袍浅青,瑜石带八銙。流外官及庶人之服黄色,铜铁带七銙(总章元年又禁止流外官及庶人服黄,已见上述)。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因怕八品袍服深青乱紫(古代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故怕与紫色相混),改成碧绿。自春秋时期齐桓公(公元前685年至前643年在位)穿紫袍始,才确定了以紫为上品的服装色彩格局,至宋元一直未变。到明朝才被大红色所取代。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最明显的特点是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穿汉人的传统衣服。在平时,唐代的常服是胡服(即鲜卑装)系统。唐代国家统一,经济繁荣,形制更加开放,服饰愈益华丽。
制度发展
在隋炀帝大业六年(610)仅规定"五品以上通著紫袍,六品以下兼用绯绿"。到了唐代为进一步巩固常服的礼仪规范,制定了详细的律令格式。品级差别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品色制度与章服制度。
(1)品色制度(兼及腰带制度):
品色制度以官员散官品级的不同而配以不同颜色、
唐朝男装
质料、纹样官服的制度(兼以腰带饰物规定)
武德四年(621)制定初步的常服规范,八月敕:"三品以上,大科紬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紬绫及罗,其色朱,饰用金。六品以上(下),服丝布,杂小绫,交梭,双紃,其色黄。六品七品饰银。八品九品鍮石。"
贞观四年(630)二次下诏修订:"三品以上服紫,四品五品以上服绯,六品七品以绿,八品九品以青。妇人从夫之色。仍通服黄。"
贞观五年(631)敕七品以上服龟甲双巨十花绫,其色绿。九品以上服丝布及杂小绫,其色青。
上元元年(674)诏:"一品以下文官,并带手巾、算袋、刀子、磨石。其武官,欲带手巾、算袋者亦听。文武官三品以上服紫,金玉带。四品服深绯,金带。五品服浅绯,金带。六
现代复原唐圆领袍
品服深绿,七品服浅绿,并银带。八品服深青,九品服浅青,并鍮石带。"
--至此奠定唐代服色制度基础。后世皇帝只是适时加以调整--
文明元年(684)将八九品的青色改为碧(因为青布用蓝靛多次浸染所得深青泛红色光,易与紫色相混)。
景云年间(710-711):"九品以上一品以下,文武依上元故事,带手巾、算袋。武官咸带七事韦x(x代古字无法输入,字形类牒),并足。其腰带,一品以下五品以上,并用金。六品七品并用银。八品九品共用鍮石。"
太和六年(832)右仆射王涯准敕:"亲王及三品以上,若二王后,服色用紫,饰以玉。五品以上,服色用朱,饰以金。七品以上,服色用绿,饰以银。九品以上,服色用青,饰以鍮石。应服绿及青人,谓经职事官成及食实禄者,其用勋官及爵,直诸司依出身品,仍各佩刀、砺、纷帨。流外官及庶人服色用黄,饰以铜铁。其诸亲朝贺宴会服饰,各依所准品,诸司一品、二品许服玉及通犀,三品许服花犀及班犀及玉,
唐朝帝王常服
又服青碧者,许通服绿。"同时常服纹样制度进一步规范化:"三品以上许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袍袄。四品五品,许服地黄交枝绫。六品以下常参官,许服小团窠绫,及无纹绫,隔织独织等充。除此色外,应有奇文异制袍袄绫等,并禁断。"
总括之,颜色从高到低依次为:紫--绯--绿--青(后改为碧)。
而腰带饰物从高到低依次为:玉--金--银--鍮石。
至于黄,在唐以前,黄色上下可以通服,例如隋朝士卒服黄。唐代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故赤黄(赭黄)除帝皇外,臣民不得僭用。把赭黄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的色彩。唐高宗李治(公元650年至683年)初时,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一般的黄(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等),至唐高宗中期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官民一律禁止穿黄。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帝皇的象征。
唐高宗以后,以紫色为三品官的服色;浅绯色为五品官服色,深绿色为六品官服色,浅绿色为七品官服色,深青色为八品官服色,浅青色为九品官服色,黄色为宫外之人及庶民服色。唐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装的精华,
日本奈良时代模仿的唐朝官服
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装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
值得一提的是,唐代政府规定的服装色彩制度,在实际生活中是没有彻底地执行的。唐高宗咸亨五年(即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五月,因在外官人百姓于袍衫之内,穿朱、紫、青、绿等色短衫袄,或在乡间公开穿这些颜色的袍衫,故又颁布过禁令。
(2)章服制度:
章服制度是常服发展至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官员随身配带鱼(龟)袋的制度。《旧唐书 舆服志》:"自后(开元九年721)恩制赐赏绯紫,例兼鱼袋,谓之章服。"随身佩鱼的目的,一是用它作为朝君应见的凭证,二是用来明尊卑、严内外。
常服佩鱼自隋代已初具形制,在唐代却经历了一些有趣的变化:
高祖皇帝于武德元年(618)改以往的银莬符为银鱼符。
鱼袋虽配发给四品五品职事官,但退体后要交回。三年后高宗皇帝人性化是调整为五品以上薨亡者不须追收鱼袋。咸亨三年(672)令京官四品五品职事官佩银鱼。武后时期将佩鱼范围扩大至地方诸州长官,并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所佩鱼并作龟(因玄武与武姓相合),又初次规定三品以上用金饰龟袋,四品用银,五品用铜。
中宗时期又恢复佩鱼之制,但与滥授官职同步,开始让散官佩鱼,只是没正式将鱼袋与常服服色相连,并且去任即解去鱼袋。睿宗时则将鱼袋之制与常服服色相连:"著紫者金装,著绯者银装。"
玄宗时佩鱼范围扩大,后许终身佩鱼:"开元初,附马都尉从五品者假紫、金鱼袋,都督、刺史品卑者假绯、鱼袋,五品以上检校、试、判官皆佩鱼。中书令张嘉贞奏,致仕者佩鱼终身,自是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章服制度至此完善明确。
章服制度化之后,百官请绯、紫之服,必须经过朝廷严格考核,且依据官员的具体状况区别对待,够资格者方才授予。此外,晚唐针对颁受章服混乱之况,进一步从体制上加以规整。唐代冠服制度在武德令推行之后,也在不断修改完善,它上承周汉传统,从服装配套、服装质料、纹饰色彩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系列。
唐代男服
唐代男子服饰,在延续传统的交领、对襟汉服的基础上,多了新的款式。
圆袍翻领后
其一是幞头,其二是圆领窄袖袍衫。
唐时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头里面增加了一个固定的饰物,名为"巾子"。巾子的形状各个时期有所不同。除巾子外,幞头的两脚也有许多变化,到了晚唐五代,已由原来的软脚改变成左右各一的硬脚。
唐代官吏的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
现代复原圆领袍
另在袍下施一道横襕,也是当时男子服饰的一大特点。
从众多传世图画看来,这种圆领袍衫在非正式场合下流行一种"潇洒穿法":不合颈下胸上的一段,让袍子前面的一层襟自然松开垂下,形成一个翻领的样子。这也算向胡服中的翻领靠近,也确实达到了与胡服相仿的效果。用今天的话说,大概就叫显得洋气。
翻领并非汉服的传统。唐代是个多元文化共存的时代,当时的女性们不止自己引领国际时尚潮流,也善于从第三世界民族服装中汲取灵感。那种曾广泛流行的翻领对襟,袖口有褶皱边的半臂,据说很可能起源于西域的音乐国度龟兹。
不过,圆领袍并不是田间日头的老百姓们的通用服装,更不是重大祭祀与重大政事活动时的服装。
唐半臂
半臂,又称半袖,是从魏晋以来上襦发展而出的一种对襟(或套头)短外衣,它的特征是袖长及肘,身长及腰,通常套在衫襦之外。
在中国隋唐时期,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对襟的以小带子当胸结住。流行于隋代宫廷内,先为宫中内官、女史所服,在初唐,半臂更为普及,不仅男、女都可以穿用,而且进入宫廷常服的行列,同时传至民间。
半臂的兴起颇为有趣。它起源甚早,在三国时代,魏明帝曾穿薄绸半袖上衣上朝,结果被一位大臣质问,此种奇装缘自何礼法规章?可见短袖的款式初现时属于时尚界的非主流。但随着时代的推进,到了隋唐盛世它人气直升。唐代是古代中国的青春时期,是放荡内心恣意想象的年代,
唐半臂姿
半臂便在此时扶摇直上,蔚然成风。
当然也不是百无禁忌。比如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就认为半臂属"轻佻之服",特地把不穿半臂写入家法。说不定他家有追逐时髦的男女为此屁股上挨过板子呢。但这只是部分现象,另一位名臣马周就巴巴地上疏,请求无论士庶,都可以在单衣外面穿半臂,认为这样的穿着很得体。能够对一件服装提出不同意见,可见当时朝廷和男人们还是非常自信的,也不至于认为所谓的"服妖"会招致亡国--那是他们的先人和后人都很爱找的借口。
皇帝冠服
唐制,天子衣服,有大裘之冕 、衮冕、冕、毳冕、绣冕、玄冕、通天冠、武弁、黑介帻、白纱帽、平巾帻、白帢,凡十二等。 大裘冕,无旒,广八寸,长一尺六寸, 玄裘纁里,已下广狭准此。
金饰,玉簪导,以组为缨,色如其绶。裘以黑羔皮为之,玄领、褾、襟缘。朱裳,白纱中单,皂领,青褾、襈、裾、革带,玉钩、暐,大带, 素带朱里,绀其外,上以朱,下以绿,纽用组也。 蔽漆随裳。鹿卢玉具剑,火珠镖首。白玉双佩,玄组双大绶,六彩,玄、黄、赤、白、缥、绿、纯玄质,长二丈四尺,五百首,广一尺。 小双绶长二尺一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间施三玉环。朱袜,赤舄。祀天神地只则服之。
衮冕,金饰,垂白珠十二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黈纩充耳,玉簪导。玄衣,纁裳,十二章, 八章在衣,日、月、星、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衣褾、领为升龙,织成为之也。
各为六等,龙、山以下,每章一行,十二。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黻。 绣龙、山、火三章,余同上。 革带、大带、剑、佩、绶与上同。舄加金饰。诸祭祀及庙、遣上将、征还、饮至、践阼、加元服、纳后、若元日受朝,则服之。冕,服七章, 三章在衣,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
余同衮冕。有事还主则服之。毳冕,服五章, 三章在衣,宗彝、藻、粉米;二章在裳,黼、黻也。
余同冕。祭海岳则服之。绣冕,服三章, 一章在衣,粉米;二章在裳,黼、黻。
余同毳冕,祭社稷、帝社则服之。玄冕服, 衣无章,裳刺黼一章。
余同绣冕。蜡祭百神、朝日夕月则服之。通天冠,加金博山,附蝉十二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玉若犀簪导。绛纱里,白纱中单,领,褾, 饰以织成。
朱襈、裾,白裙,白裙襦。 亦裙衫也。绛纱蔽漆,白假带,方心曲领。其革带、佩、剑、绶、衤蔑、舄与上同。若未加元服,则双童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诸祭还及冬至朔日受朝、临轩拜王公、元会、冬会则服之。武弁,金附蝉,平巾帻, 余同前服 。讲武、出征、四时搜狩、大射、祃、类、宜社、赏祖、罚社、纂严则服之。弁服, 弁以鹿皮为也。十有二琪, 琪以白玉珠为之。 玉簪导,绛纱衣,素裳,革带,白玉双佩,鞶囊,小绶,白袜,乌皮履。朔日受朝则服之。黑介帻,白纱单衣,白裙襦,革带,素袜,乌皮履。拜陵则服之。白纱帽, 亦乌纱也。 白裙襦, 亦裙衫也。
白袜,乌皮履。视朝听讼及宴见宾客则服之。平巾帻, 金宝饰。导簪冠文皆以玉,紫褶, 亦白褶。白袴,玉具装,真珠宝细带。乘马则服之。白帢,临大臣丧则服之。
太宗又制翼善冠,朔、望视朝,以常服及帛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又与平巾帻通用。著于令。其常服,赤黄袍衫,折上头巾,九环带,六合靴,皆起自魏、周,便于戎事。自贞观已后,非元日、冬至受朝及大祭祀,皆常服而己。
显庆元年九月,太尉长孙无忌与修礼官等奏曰:
准武德初撰《衣服令》,天子祀天地,服大裘冕,无旒。臣无忌、志宁、敬宗等谨按《郊特牲》云:"周之始郊,日以至。""被衮以象天,戴冕藻十有二旒,则天数也。"而此二礼,俱说周郊,衮与大裘,事乃有异。按《月令》:"孟冬,天子始裘。"明以御寒,理非当暑,若启蛰祈谷,冬至报天,行事服裘,义归通允。至于季夏迎气,龙见而雩,炎炽方隆,如何可服?谨寻历代,唯服衮章,与《郊特牲》义旨相协。按周迁《舆服志》云,汉明帝永平二年,制采《周官》、《礼记》,始制祀天地服,天子备十二章。沈约《宋书志》云:"魏、晋郊天,亦皆服衮。"又王智深《宋纪》曰:"明帝制云,以大冕纯玉藻、玄衣、黄裳郊祀天地。"后魏、周、齐,迄于隋氏,勘其礼令,祭服悉同。斯则百王通典,炎凉无妨,复与礼经事无乖舛。今请宪章故实,郊祀天地,皆服衮冕,其大裘请停,仍改礼令。又检《新礼》,皇帝祭社稷服绣冕,四旒,三章。祭日月服玄冕,三旒,衣无章。谨按:令文是四品五品之服,此则三公亚献,皆服衮衣,孤卿助祭,服毳及,斯乃乘舆章数,同于大夫,君少臣多,殊为不可。据《周礼》云:"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则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纟希 冕,诸小祀则玄冕。"又云:"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之服,衮冕以下,皆如王之服。"所以《三礼义宗》,遂有二释。一云公卿大夫助祭之日,所著之服,降王一等。又云悉与王同。求其折衷,俱未通允。但名位不同,礼亦异数。天子以十二为节,义在法天,岂有四旒三章,翻为御服。若诸臣助祭,冕与王同,便是贵贱无分,君臣不别。如其降王一等,则王著玄冕之时,群臣次服爵弁,既屈天子,又贬公卿。《周礼》此文,久不施用。亦犹祭祀之立尸侑,君亲之拜臣子,覆巢设硩蔟之官,去曈置蝈氏之职,唯施周代,事不通行。是故汉、魏以来,下迄隋代,相承旧事,唯用衮冕。今《新礼》亲祭日月,仍服五品之服。临事施行,极不稳便。请遵历代故实,诸祭并用衮冕。
制可之。
皇太子冠服
《武德令》:皇太子衣服,有衮冕、具服远游三梁冠、公服远游冠、乌纱帽、平巾帻五等。贞观已后,又加弁服、进德冠之制。衮冕,白珠九旒,以组为缨,色如其绶,青纩充耳,犀簪导。玄衣,纁
裳,九章。 五章在衣,龙、山、华虫、火、宗彝;四章在裳,藻、粉米,黼、黻。织成为之。
白纱中单,黼领,青褾、襈、裾。革带,金钩暐,大带, 素带朱里,亦纰以朱绿,皆用组,黻。 随裳色,火、山二章也。 玉具剑, 金宝饰也。玉镖首。瑜玉双佩,朱组双大绶,四彩,赤、白、缥、绀,纯朱质,长一丈八尺,三百二十首,广九寸。 小双绶长二尺六寸,色同大绶而首半之,施二玉环也。朱袜 赤舄。 舄加金饰。
侍从皇帝祭祀及谒庙、加元服、纳妃则服之。
具服远游三梁冠,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翠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裙,白裙襦,白假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其革带、剑、佩、绶、袜、舄与上同。后改用白袜、黑舄。未冠则双单髻,空顶黑介帻,双玉导,加宝饰。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公服远游冠, 簪导以下并同前也。
绛纱单衣,白裙襦,革带,金钩暐,假带,方心,纷,鞶囊, 长六尺四寸,广二寸四分,色同大绶。
白袜,乌皮履。五日常服、元日冬至受朝则服之。平巾帻,紫褶,白袴,宝细起梁带。乘马则服之。弁服, 弁以鹿皮为之。犀簪导,组缨,玉琪九,绛纱衣,素裳,革带,鞶囊,小绶,双佩,白袜,乌皮履。朔望及视事则兼服之。进德冠,九琪,加金饰,其常服及白练裙襦通著之。若服袴褶,则与平巾帻通著。
自永徽已后,唯服衮冕、具服、公服而已。若乘马袴,则著进德冠,自余并废。若宴服、常服,紫衫袍与诸王同。
开元二十六年,肃宗升为皇太子,受册,太常所撰仪注有服绛纱袍之文。太子以为与皇帝所称同,上表辞不敢当,请有以易之。玄宗令百官详议。尚书左丞相裴耀卿、太子太师萧嵩等奏曰:"谨按《衣服令》,皇太子具服,有远游冠,三梁,加金附蝉九首,施珠翠,黑介帻,发缨绥,犀簪导,绛纱袍,白纱中单,皂领、褾、襈
,白裙襦,方心曲领,绛纱蔽膝,革带,剑,佩,绶等,谒庙还宫、元日冬至朔日入朝、释奠则服之。其绛纱袍则是冠衣之内一物之数,与裙襦、剑、佩等无别。至于贵贱之差,尊卑之异,则冠为首饰,名制有殊,并珠旒及裳彩章之数,多少有别,自外不可事事差异。亦有上下通服,名制是同,礼重则具服,礼轻则从省。今以至敬之情,有所未敢,衣服不可减省,称谓须更变名。望所撰仪注,不以绛纱袍为称,但称为具服,则尊卑有差,谦光成德。"议奏上,手敕改为朱明服,下所司行用焉。
士庶妻冠服
半臂:
半臂在初唐颇盛行,
半臂
也与初唐时服饰多为窄型有关。现今发现的唐代永泰公主墓壁画上,仪仗队的宫女中,有一位梳着螺髻的女子,就在衣裙外罩了一件半臂。
妆束-鞋帽妆饰
唐代女子足下着履、靴、屐等。履以锦、麻、丝、绫等布帛织成。亦有用蒲草类编成的草履。履身常加绣饰,履头状式多样,有圆头、高头、云形、花形等,如唐诗所云:"云头踏殿鞋"、"金蹙重台履"、"丛头鞋子红偏细"等。靴多以锦为之,织造功致,纹饰美丽。屐于夏季赤足着用,为民间女子所喜,如李白诗云:"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唐代女子追求美容美饰,其化妆及佩饰内容丰富,有发式、头饰、面妆、佩饰等。女子发式以梳髻为主,或挽于头顶,或结于脑后,形制十分丰富。名目有半翻髻、云髻、盘桓髻、
唐代手饰
惊鹄髻、倭堕髻、双环望仙髻、乌蛮髻、回鹘髻等数十种。初唐时发髻简单,多较低平;盛唐以后高髻流行,髻式纷繁。发上饰品有簪、钗、步摇、胜、铀、花等。多以玉、金、银、玳瑁等材料制成,工艺精美。簪钗常成对使用,用时横插、斜插或倒插。步摇是其中的精品,钗首制成鸟雀状、雀口衔挂珠串,随步行摇颤,倍增韵致。唐中后期妇女中还盛行插梳,以精致美观的小花梳饰于发上。
面部化妆有敷铝粉、抹胭脂、画黛眉、贴花钿、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诸多方法,淡妆者采其二三,盛妆者悉数运用。铅粉色泽洁白,质地细腻,施于面、颈、胸部,"纤白明媚"。胭脂为提取的红蓝花汁配以猪脂、牛髓制成的膏状颜料。由于帝王士大夫的偏爱,女子眉式花样百出。玄宗在四川曾令画工画《十眉画》,名目有鸳鸯眉、小山眉、倒晕眉等。阔眉是主要眉式,
唐代妇女化妆顺序
初唐一般都画得较长,盛唐以后开始流行短式。花钿是一种额饰,以金箔片、黑光纸、云母片、鱼腮骨等材料剪制成各种花朵之形,尤以梅花最为多见,贴于眉间。面靥是于面颊酒涡处以胭脂点染,或像花钿一样,用金箔等物粘贴。斜红是于面颊太阳穴处以胭脂染绘两道红色的月牙形纹饰,工整者形如弦月,繁杂者状似伤痕,是中晚唐妇女一种时髦的打扮。
项饰有项链、项圈、璎珞等,臂饰有臂钏、手镯,腰饰有玉佩、香囊等。璎珞原为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随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唐时为宫女侍女、舞伎所喜着。其上部为一半圆形金属颈圈,下半部为一珠玉宝石组成的项链,有的在胸前部位还悬挂一较大的锁片形饰物,整体华贵晶莹。臂钏,又称跳脱,是以金属丝盘绕多匝,形如弹簧,或以多个手镯合并而成的饰物,套于手臂,在宫女和仕女中流行。香囊多以金、银制作,镂空,上下两半球以子母口相扣合,里面有两个同心圆环,环内又置一小香盂,同心圆环之间及小金盂之间均用对称的活轴相连,无论怎样转动,香盂里的香灰都不倒置洒落。
女子发首,以戴各式便帽和梳髻为主。所戴便帽,初行幂,次行帷帽,再行胡帽。唐初女子有"蔽面"习俗,妇女外出多戴幂,幂是一种大幅方巾,一般用轻薄透明的纱罗制成,戴时披体而下,障蔽全身。高宗时,随社会风气的开放,改戴"施裙至颈"的帷帽。至开元盛世,妇女们干脆去除帽巾,露髻出行,或仿效男子和胡人,裹幞头和戴状奇艳丽的胡帽。胡帽因源于西域和吐蕃各族,状式新颖多变,有的卷檐虚顶,有的装有上翻的帽耳,耳上加饰鸟羽,有的在帽沿部分饰以皮毛等。此外,若出门远行,还戴风帽,以避风尘。
衫裙
唐代女性服饰中有一种在贵妇间流行一种衫裙。
敦煌供养人复原
它将裙带高高系在腰线以上,比如胸下,甚至系在胸线上方,历史上并没有文字记载名字叫做齐胸襦裙。这种款式无论身材丰腴还是瘦削都能达到别样的飘逸效果,尤其是在以丰腴为流行的圈子中更受欢迎。
这种服饰在唐朝仕女中非常盛行,现在保留的不少古画、出土文物都有它的踪迹。
特殊-女式大袖衫
说到唐代女服的代表,"女式大袖衫"可谓之一。大袖衫一词本泛指宽衣大袖的款式,比如魏晋时期的男子一般都穿大袖翩翩的衫子,风流倜傥,直到南朝时期,这种衫子仍为各阶层男子所爱好,成为一时的风尚。但我们这里讲的大袖衫,专指唐代女子的特宽大袖礼服。它比通常的宽袖外衣还要宽大,在普通中衣外或披或系,大气飘逸。充分反映了唐代繁华、恢弘、大气的文化特征,
大袖衫
呈现出当时华丽开放的审美风尚。现今很多人想象中的"超宽超大的仙女衣"基本就源自这种大袖衫。
有趣的是,一种说法称:这种宽大衣式的兴起,却与讲究狭窄的胡服有关系。唐时国力鼎盛,对外的交往繁荣,胡服也在此时进入中原。但是若放任胡服的越来越盛,却有被文化浸透丧失自我的危险。虽然大唐国力鼎盛,对文化影响颇有自信,但依然有人担心无节制地效仿胡风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于是大和二年的五月丁亥日,唐文宗遣宦官向公主们宣布了一道圣旨:今后每逢召对之日,不得广插钗梳,不可穿短窄衣服。
唐文宗似乎不能忍受胡风满天下的趋势。他认为,泱泱中华应该有属于中华的特色的汉服装束,怎能一昧地追捧胡人的装束呢?况且,短窄衣男女无别,令不少人不爽。所以,他降旨要求公主们在觐见之日,要穿上能代表中华气度之衣裳,以做天下表率。文宗之后,比较宽大的女装样式开始兴起。仕女们感受了这种宽衣的美丽大气,开始舍得在衣袖和裙裾上使用大量的好面料,它们的长、宽都比初唐时多了1倍左右。首先是外套大衣追求宽大华丽,加上贴衣单衣向更宽松的方向发展。一些贵族妇女身穿锦绣长裙,裙子用锦带系于胸部,宽大的下摆托在地上,上身不穿厚厚的内衣,而代之以一件薄薄的纱衣,风流百态,以女性特有的妩媚打破传统的封闭。
而说到女式唐风大袖衫,不能不提《簪花仕女图》,里面的大袖衫则是相当开放夸张的一种:美人着裸肩长裙,上身直披一件大袖纱罗衫,轻掩双乳,致使上身肌肤隐隐显露。由于画家手法写实,既如实地描摹出唐代细腻透明的衣料,又逼真地描绘出女子那柔润的肩和手臂。周濆"惯束罗衫半露胸"等诗、画即描绘这种装束。
《簪花仕女图》,绢本设色,唐代画家周昉作,用笔朴实。气韵古雅。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描写贵族妇女春夏之交赏花游园的情景,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动作悠闲、拈花、拍蝶、戏犬、赏鹤、徐行、懒坐、无所事事,侍女们持扇相从。其赋色技巧,层次明晰,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轻纱的透亮松软,皮肤的润润光泽,都画得肖似,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宫女们的纱衣长裙和花髻是当时的盛装,
纱衣长裙
高髻时兴上簪大牡丹,下插茉莉花,在黑发的衬托下,显得雅洁、明丽。画中描绘的是贵族妇女在庭中散步采花,捉蝶时的情景。图中人物的服饰,与其它"中规中矩"的画像不同,如头戴特大花朵,身穿透明纱衣等,都是罕见的新奇装束。
由于《簪花仕女图》中服饰的开放度即使现代看来也是非常大胆的,也远远超过了同时代层层裹裹的中世纪西欧,导致它的社会真实性一直受到争议。现从出土的大批中、晚唐时期的陶俑来看,画中仕女的服饰反映了当时的最开放的女性时装文化。对照文献记载,这种服饰是中晚唐时期的样式,并一直流传到五代。
风俗-女着男装
唐朝服饰女着男装在中国长期封建社会中,是较为罕见的现象。《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服。"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唐以前虽然在汉魏时也有男女服式差异较小的现象,但那不属于女着男装,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即使这样,还应将一部分起因归于游牧民族的影响。当时影响中原的外来服饰,绝大多数都是马上民族的服饰。那些粗犷的身架、英武的装束,以及矫健的马匹,对唐女着装意识产生一种渗透式的影响,同时创造出一种适合女着男装的气氛。《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
《旧唐书舆服志》载,"或有著丈夫衣服、靴、衫,而尊卑内外斯一贯矣"已明确记录下女着男装的情景。《新唐书 五行志》记,"高宗尝内宴,太平公主紫衫玉带,皂罗折上巾,具纷砺七事,歌舞于帝前。帝与后笑曰'女子不可为武官,何为此装束?'"看得出来,皇帝也是抱着宽容欣赏的态度,并没有呵斥女儿不守礼法。虽说这太平公主此举有些恃宠撒娇,但也说明了唐初已经出现女着男装的案例。
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在大唐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中华古今注》记,"至天宝年中,士人之妻,著丈夫靴衫鞭帽,内外一体也。"《新唐书李石传》记,"吾闻禁中有金鸟锦袍二,昔玄宗幸温泉与杨贵妃衣之。"由此可以看出,当时女子仿制男装,穿着男装相当普遍。
风俗-开放与束缚
在永泰公主墓东壁壁画上,有一个梳高髻、露胸、肩披红帛,
韩熙载夜宴图
上着黄色窄袖短衫、下著绿色曳地长裙、腰垂红色腰带的唐代妇女形象,从而对"粉胸半掩疑暗雪","坐时衣带萦纤草,行即裙裾扫落梅"有了更形象的理解。
慢束罗裙半露胸,并不是什么人都这样的。实际上唐代妇女依然处在封建礼教的制约下,只有身份特殊的人才穿出开胸衫。古画中人可以半裸胸,那也是养在内宅;歌女们半裸胸,则是以身体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仍然是不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半露胸"的绘画,与"女着男装"的案例,似乎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思想开放的程度。因此很多人由此相信唐代的女性开放自由。但这其实只是一种片面的理解。实际上,武则天之后,唐朝社会对女性抛头露面的情况愈加心怀芥蒂,"守本分、守妇道"为仕家大族对女性成员的通常要求。考察古代封建文化对女性定立的规章制约,很多教条书籍就出于唐代。
虽然,女性在唐代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出现了勃发期,但就历史长河来看仅是昙花一现。"走出去"的途径只有偏向放纵肉体取悦于男性掌握的权力阶层,另一种对社会地位权利的呼唤则很快湮没在男尊女卑的传统风俗下了。
折叠
编辑本段
唐代军服
唐代武官的服制花色,规定武三品以上、左右武威卫饰对虎,左右豹韬卫饰豹,左右鹰扬卫饰鹰,左右玉钤卫饰对鹘,左右金吾卫饰对豸。又诸王饰盘龙及鹿,宰相饰凤池,尚书饰对雁。后又规定千牛卫饰瑞牛,左右卫饰瑞马,骁卫饰虎,武卫饰鹰,威卫饰豹,领军卫饰白泽,金吾卫饰辟邪,监门卫饰j狮子。唐太和六年又许三品以上服鹘衔瑞草、雁衔绶带及对孔雀绫袄。这类纹饰均以刺绣,按唐代服装款式,一般应绣于胸背或肩袖部位。
唐代在战场上驰骋的都是人披马甲不具装的轻骑,步兵甲占步兵人数60%,《唐六典》记唐甲有13种,即明光甲、光西甲、细鳞甲、山文甲、乌锤甲、白布甲、皂绢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锁子甲、马甲。
锁子甲即曹植表中所说的环锁铠,《晋书·吕光传》记载前秦吕光在进攻龟兹城时见西域诸军甲如连锁,射不可入,隋唐时西域康国向中原朝廷进贡过此种铠甲。唐代将此种铠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型号,按体型高矮分给战士使用。《唐六典》武库令中记载着弓、刀、甲的种类,盾则改名彭排,计6种,即藤排、团排、漆排、木排、联木排、皮排。据注明,藤、团、漆、木都是古制。
五代铠甲戎服、胄甲
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五代时期在服饰方面基本沿袭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历史舞台,铠甲重又全用甲片编制,形制上变成两件套装。披膊与护肩联成一件;胸背甲与护腿连成另一件,以两根肩带前后系接,套于披膊护肩之上。另外五代继续使用皮甲,用大块皮革制成,并佩兜鍪及护项。
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
隋唐胄甲1
隋唐五代服饰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铠甲为两裆垲和明光垲。两裆垲的结构比前代有所进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变化。一般身甲全鱼鳞等形状的小甲片编制,长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来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摆为弯月形、荷叶形甲片,用以保护小腹。这些改进大大增强了腰部以下的防御。明光垲的形制基本上与南北朝时期相同,只是腿裙变得更长。隋代戎服为圆领长袍。
隋唐胄甲2
隋唐胄甲唐代胄甲,用于实战的,主要是铁甲和皮甲。除铁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铠甲中比较常用的,还有绢布甲。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纺织品制成的铠甲,它结构比较轻巧,外形美观,但没有防御能力,故不能用于实战只能作为武将平时服饰或仪仗用的装束。
邻国影响
唐代服装还对邻国有很大的影响。
奈良时代移植的唐朝服饰
比如日本和服从色彩上大大吸取了唐朝汉服的精华,朝鲜服也从形式上承继了唐服的长处。唐装襦裙线条柔长,十分优美自如,用料主要是丝织品,因此它的衣物以"软"和"飘柔"著称。唐装本身品类多,善变化,从外形到装饰均大胆吸收外来服饰特点,多以中亚、印度、伊朗、波斯及北方和西域外族服饰为参考,充实唐代服饰文化,使得唐代服饰丰富多彩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
唐代是中国政治、经济高度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昌盛的时代,是封建文化灿烂光辉的时代。唐统一了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混乱分裂状态,建立了统一强盛的国家,对外贸交易发达,生产力极大发展,较长时间国泰民安。尤其当盛唐成为亚洲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中心的时期,更是中国文化史上最光辉的一页。这个时期吸收印度和伊朗文化,并融入中国文化之中,从壁画、石刻、雕刻、书、画、绢绣、陶俑及服饰之中,充分体现出来。
时至隋唐,中国服饰的特点是出现了双轨制。在大的祭祀场面贯彻保持汉族的传统汉服。在其它时间,胡服(即鲜卑装)系统也溶入唐代仕官的着服中。
初唐到盛唐间,北方游牧民族匈奴、契丹、回鹘与中原交往甚多,加之丝绸之路的骆驼商队络绎不绝,对唐代服饰影响极大。所谓胡人,
朝鲜模仿的唐朝服饰
是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一种称呼,我们这里讲史,权且保留当时的称呼。随胡人而来的文化,特别是胡服--这种包含印度、波斯等很多民族成分在内的民族装束,令唐代妇女耳目一新。于是,一阵狂风般胡服热席卷中原诸城,其中尤以长安及洛阳等地为盛,其饰品也最具异邦色彩。元稹诗:"自从胡骑起烟尘,毛毳腥膻满地洛,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竟纷泊。
《新唐书·五行志》中即记有"天宝初,贵族及士民好为胡服胡帽"的史实。唐代所谓的"胡服" 不单指少数民族的服装,还包括大量异国之服。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上的巅峰时期,当时的首都长安,不仅是中国-、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著名的都会和东西文化交流中心。据史书记载,和唐朝政府有来往的国家,先后有300多个,在当时的长安城内不仅居住着汉族人、回纥人、龟兹人、南诏人,还有大量的外国人,
日本模仿的唐朝服饰
如日本人、新罗(朝鲜)人、波斯(伊朗)人、阿拉伯人、越南人及印度人等。这些兄弟民族和外国使者云集长安,从中国文化中取吸了大量精华。
直到今日,在中国东邻地区的一些国家,如日本、朝鲜等地,仍保留着中国传统的服制。中国人民也从异族文化中获取了不少有益的东西,胡服在中原地区的流行,就是一个具体的反映。和以往相比,唐代崇尚胡服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妇女著胡服者甚多。这种现象与当时的文化生活有密切关系,尤其是胡舞的流行,对妇女服装的变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服饰图案
唐代汉服衣饰图案,
唐仕女
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新唐书· 车服志》记载文官官服花式,有鸾衔长绶、鹤衔灵芝、鹊衔瑞草、雁衔威仪、俊鹘衔花、地黄交枝等名目。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唐代承前继承了周、战国、魏晋时期的风格,融周代服饰图案设计上的严谨、战国时期的舒展、汉代的明快、魏晋的飘逸为一体,又在此基础上更加华贵,使服饰、服饰图案达到了历史上的高峰;唐代的服饰、服饰图案对后代的影响一直沿续到今天。缠枝纹在现代服饰图案中的运用,展示了传统纹样与现代审美意识结合所产生的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