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孙悟空听了唐僧说的话,自己变得身高两丈,用手轻轻抹去牌匾上的灰尘,然后让唐僧再看。唐僧这才看清了牌匾上的“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其实之所以唐僧能看到牌匾上的字,并不是因为悟空擦掉了尘土,更重要的原因是悟空的两丈身高遮住了太阳。唐僧被戳中了要害,勃然大怒道:“你这泼猴!怎么不讲道理,我现在是面朝西,被那夕阳晃眼,牌匾上虽有字,而且牌匾上又有灰尘,为师怎么能看得清楚。”在西行的一路上,悟空其实早已发现唐僧内心的急躁和心念世俗,于是就想着找个机会给唐僧上一课。有一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寺庙门口,悟空说道:“师傅,你可知这是什么庙?“这时正赶上唐僧心情不好,再一个他的确不知道这个庙的名字,便生气道:“我刚来到此地,怎么能知道这是什么庙。”悟空听了意味深长的说道:“您老人家自幼为僧,必先讲过儒书,才可去演经法,文理皆通,因此还受到唐王的恩宥,门上有那般大字,怎么会不认得?”悟空的这句话,不是问禅,问

在我们当中几乎每个人都看过西游记电视剧,而且看过不止一遍,但真正看过西游记原著的或许只有万分之一。电视剧中的唐僧是个镇定自若的得道高僧,孙悟空则是个顽皮的形象,和“得道高僧”这个词根本沾不上边;其实仔细翻翻原著,你会发现并非如此,孙悟空在西天取经取经路上,比起唐僧更像是一位得道高僧。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1)

唐僧离开长安去西天取经,走的时候曾向李世民许诺,三年之内必取经归来,可他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西行四五年后距灵山还有很远的路程,这时候唐僧就已经开始不耐烦了。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2)

在西行的一路上,悟空其实早已发现唐僧内心的急躁和心念世俗,于是就想着找个机会给唐僧上一课。

有一天,师徒四人来到了一个寺庙门口,悟空说道:“师傅,你可知这是什么庙?“这时正赶上唐僧心情不好,再一个他的确不知道这个庙的名字,便生气道:“我刚来到此地,怎么能知道这是什么庙。”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3)

悟空听了意味深长的说道:“您老人家自幼为僧,必先讲过儒书,才可去演经法,文理皆通,因此还受到唐王的恩宥,门上有那般大字,怎么会不认得?”悟空的这句话,不是问禅,问的是儒,意思是唐僧先学的儒学,后学的佛学,也就是点明了唐僧的根源其实就是个官。作为一个官,就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你把牌匾上的字念出来就行。

唐僧被戳中了要害,勃然大怒道:“你这泼猴!怎么不讲道理,我现在是面朝西,被那夕阳晃眼,牌匾上虽有字,而且牌匾上又有灰尘,为师怎么能看得清楚。”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4)

孙悟空听了唐僧说的话,自己变得身高两丈,用手轻轻抹去牌匾上的灰尘,然后让唐僧再看。唐僧这才看清了牌匾上的“敕建宝林寺”五个大字。其实之所以唐僧能看到牌匾上的字,并不是因为悟空擦掉了尘土,更重要的原因是悟空的两丈身高遮住了太阳。

这个时候的唐僧才明白了悟空的意思。西天取经不仅是唐王赋予自己的使命,还是佛祖给予自己的任务,自己背负的是双重使命。孙悟空通过这个事其实就是为了告诉他,能看清匾额上的字,相当于唐王的使命;而佛祖就像那晃眼的夕阳,搞不定夕阳就不可能完成唐王使命,要想完成唐王赋予的使命,就必须先完成佛祖交代的任务,唐僧在此过程中就必须依靠能遮住夕阳的孙悟空。

原著里的孙悟空的样子(又被电视剧骗了)(5)

孙悟空之所以比唐僧更像一个得道高僧,其实也不难解释,毕竟孙悟空有几百年的修行,而唐僧只有几十年,或许这也是唐僧一直不喜欢孙悟空的原因吧。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