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小演员司藤一场戏能挣多少钱(司藤逆袭到7.9分)
童星小演员司藤一场戏能挣多少钱(司藤逆袭到7.9分)对比原著与电视剧,个人认为,在瓦房的故事线里,有三大成功的改编之处:不仅改变了瓦房的结局,让他好好地活下去,还被送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增加了与司藤之间的互动,让这个“大女主”戏更立体、更丰富、也更有味道了。“瓦房”这个角色,在剧中连男8号都算不上,原著里也是有伏笔的,一个健康的男婴,怎么会被丢在青城山深处呢?在尾鱼小说里,瓦房被赤伞掳走之后,司藤曾经提醒过颜福瑞:“你怎么知道瓦房不是妖怪?”但原著里没有展开,以瓦房被赤伞吃掉而告终。但是,剧中对“瓦房”这个早早下线的“炮灰”角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
《司藤》最近火了!相比《上阳赋》等S 级别的大剧,《司藤》这部最初不被看好、只定为A级的网剧,让观众们好好体验了一把“真香”!
豆瓣评分逆袭,从开播时的7.6分涨到7.9分,不仅景甜和张彬彬圈了一波路人粉,连带着剧中的配角也火了。
比如扮演“瓦房”的小演员郭赫轩,很多观众对这个角色的情感,如同对本剧的观感一般,在追剧过程中发生转变:从起初嫌他太吵了,到后来心疼他被赤伞吃掉,再到为他“死而复活”而欣慰——
瓦房的故事线,堪称是本剧最成功的改编之一。
“瓦房”这个角色,在剧中连男8号都算不上,原著里也是有伏笔的,一个健康的男婴,怎么会被丢在青城山深处呢?
在尾鱼小说里,瓦房被赤伞掳走之后,司藤曾经提醒过颜福瑞:“你怎么知道瓦房不是妖怪?”但原著里没有展开,以瓦房被赤伞吃掉而告终。
但是,剧中对“瓦房”这个早早下线的“炮灰”角色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
不仅改变了瓦房的结局,让他好好地活下去,还被送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更是增加了与司藤之间的互动,让这个“大女主”戏更立体、更丰富、也更有味道了。
对比原著与电视剧,个人认为,在瓦房的故事线里,有三大成功的改编之处:
第一、司藤与瓦房的第一次见面,在被误解、被镇杀的前提下,不计与丘山之间的前嫌,救了瓦房一命。
编剧设计了一个小桥段:颜福瑞见到传说中的“大魔头”司藤,惊恐不已、拿着电锯绊倒了,差点把电锯劈到瓦房的头上,电光火石间司藤出手救了瓦房。
原著里,没有司藤救瓦房这段,这么改编的目的,其实是为了让秦放更早地意识到司藤心存善良,不是什么十恶不赦的魔头。
第二、司藤在把瓦房当做“人质”时,两人温馨又逗趣的日常互动,丰富了人物的性格。
比如,最开始瓦房害怕司藤,不敢跟司藤单独待在一起,说怕司藤吃了自己。司藤就吓唬瓦房:“小孩子细皮嫩肉的最好吃了,我一口一个”,却被秦放识破了:“你幼不幼稚?”
这里改编很妙,说明秦放在这么早、还没爱上司藤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十分懂得、理解司藤了。
再比如,瓦房是个放养的娃儿,出言不逊,很调皮、胆子也大,跟司藤相处下来,发现她并不坏,居然胆子大到敢整蛊司藤了,给她的茶杯里放了盐,被司藤识破之后,用毛笔画成了小花猫;
但是原著里,司藤是捏着瓦房的下巴把盐水给灌进去的,瓦房差点活活呛死,这里原著是表现司藤手段狠辣;但电视剧不能这么演,真这么演就成了虐待孩子了,所以改成画花脸。
不少原著党说,司藤在剧里比在原著里更温柔、也更善良了,原著里埋下的情感伏笔,也被编剧改成了“明线”。
举个例子:司藤在原著里,是通过被埋起来恢复力量的,但电视剧因为怕有不良影响,就改成了“围起来”。剧中,当司藤被围起来的时候,秦放很担心地触摸藤条,化为藤身的司藤用嫩藤轻抚秦放的手,以示安慰。
此处就有不少观众表示:“嗑到了!嗑到了!”
第三,在瓦房的故事线里,通过他的视角观察到的细节,让司藤有了人情味儿。
如此改动,既是为了辅助表现司藤的善良,以区分她和白英的性格,也是为后边的剧情里,司藤最终拒绝跟白英合体做铺垫。
细节一,司藤给瓦房做了秋千,听见瓦房开心得荡秋千,司藤也笑得很灿烂,而原著里并没有这样的情节,秋千并不是司藤特意为瓦房做的;
细节二,司藤在瓦房离开时,还惦记着让秦放给瓦房带上爱吃的零食;原著里也没有这样的情节,显然编剧这么改是为了给司藤的角色加上人情味儿。
细节三,司藤救活瓦房之后,颜福瑞带着瓦房来道谢,司藤傲娇地说:“跟我有什么关系啊,是他自己命大而已”,典型的做了好事不居功,也不想承别人的恩情,傲娇又可爱。
好的人物描写,是正面人物反写,反面人物正写。
《司藤》剧中,对司藤这个人物的描写,就是运用了反写,先通过旁人之口渲染她的神秘、恐怖,再通过主角、配角的视角,一点点擦去她身上缭绕的谜团。
秦放、颜福瑞和瓦房,这三个人的视角,就成为观众的“眼睛”来观察司藤。
所以,“三代男仆”的“沦陷”,既是剧中人的沦陷,同样也是观众的沦陷,彻底被司藤这个有智慧、有手段、有能力也有担当的“大女主”所征服。
所以尽管“瓦房”的扮演者,所表现出来的演技还很稚嫩,尚有很大的表演进步空间,但还是让观众们喜欢上了这个今年才8岁的小演员。
拍摄《司藤》时,“瓦房”扮演者才6岁。
其实,2013年4月23日出生的郭赫轩,已经算是表演经验丰富的童星了。
还记得在《流浪地球》中,他饰演的“小刘启”吗?拍摄时年仅4岁的他,与吴京、吴孟达搭戏,却毫不怯场,秒哭入戏。
郭赫轩小名“可儿”,在拍《流浪地球》之前,拍了不少广告片,但没有真正受到过表演方面的点拨。
吴孟达是郭赫轩表演路上,一位值得铭记的启蒙老师,2月27日达叔去世时,郭赫轩和父母连发了四条文字悼念,动情地记录了与达叔相处的点点滴滴。
“达叔是可儿入影视圈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我们成长路上的贵人,第一次被一位德艺双馨的长辈温暖以待,一辈子都忘不了”“收到了在剧组的第一份礼物是达叔送的,一大箱乐高”。
“您做的事教会了一个4岁的孩子学会坚持、守时,尊重每一位工作人员。感谢您给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后辈们,展示了什么叫高尚的演员道德。”
达叔的敬业精神和对后辈的扶持、小小年纪的郭赫轩和他父母的感恩,同样令人感到一种温暖。
除了《流浪地球》之外,郭赫轩还出演了《功夫北鼻》、《幸福的小满》、《山城妈妈》、《风平浪静》《极限17:羽你同行》等影视剧,颇受好评。
本月底,郭赫轩参与的刘涛主演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也将开播。
发现了吗?从去年《隐秘的角落》开始,10后童星这批“后浪”已经表现出了他们惊人的潜力。
比如《庆余年》里“小范闲”扮演者韩昊霖、《隐秘的角落》里“普普”扮演者王圣迪,他们眼神里的“戏”太足了,足以碾压很多只会瞪眼咆哮或者面瘫的“流量”。
童星的表演,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大概出自一个“真”字,他们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同时也没有那么多套路,哭就是真哭,笑就是真笑。
郭赫轩这位10后童星,在《司藤》中,扮演的 “瓦房”也如此——大哭也好、大笑也好,调皮也好、乖巧也好,贵在天真自然。
当00后易烊千玺、张子枫、文淇等已经成为影坛的新锐力量,这批娱乐圈的10后“后浪”或许不需要10年,就能成为荧屏的宠儿。
今日主笔:某小刀。原创文章著作权:刀刀叨文艺(ddddart),未经授权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