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电影全集完整版天仙配(安徽舒城三八)
黄梅戏电影全集完整版天仙配(安徽舒城三八)电影《天仙配》剧照(来源 | 资料图片)“三八”水电站,开闸放水暨发电仪式上放映了电影,选择的影片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天仙配》。消息传出的时间较晚,下午三四点钟。但《七姐下凡》的消息比箭还快,不多时就传到好几里远的群众耳里。我们庄离得最近,放映场选在队上一块刚收割完稻子的田里,田底很干。天刚擦黑,只见田里埋起两根杆子,中间扯起一块白幕(学放电影后知道它是3X2.19银幕),人们像“赶会”似的,跌跌趴趴地向中心汇集……很快黑压压一片。三八发电站遗址(来源 | 作者供图)咱们龙舒儿女,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兔儿窝”不远的东北角上的马小庄田地边,曾轰轰烈烈地兴建了一座水电站。它同县委钢铁厂齐名,虽说没发多大光与热,却见证了舒城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品格,作为后辈人不能丢弃,不可忘怀!钢铁厂改为农机厂、农机修理厂,后来农机修理业务逐渐让民营企业替代。但是,其中金刚石车间的名字,被建在这里的居民小
作者:徐启海
作者按 我的几篇回忆家乡文章,通过“舒城之窗”以飨旧朋新友后,没想到结识了“出外龙舒人”。主编束文杰先生,建议我写点舒城电影和城关印象的文字。命题范围之大、广泛,惊出我一身汗。尽管曾在本子里偷夸过海口,自诩“双江钳工匠,军地放映师”。文杰误会了我,充其量只是个城关“半拉子”电影人——我是1979年才回归舒城电影,之前有近三十年的断层期。不过冷静想想,把“半拉子”的我放在一起,城关目前剩下的“老电影”不超过六位,他们分别是:肖启锐、徐修梅、袁中才、姚华圣、宋继艾。数我年龄最小,刚过八十岁生日。但我依然不服输,一根筋禀性一一我不写谁写,我不上谁上?
杭北干渠,清水湾桥(来源 | 作者供图)
当年“三八”水电站的位置。从蚂蟥垱逆水而上,穿过一座桥之后,再拐过一道湾,便到了杭北干渠。大堰沟与干渠在此汇合,而发电站就建在这儿。电站以女同胞的节日——“三八”命名。可想而知,它出身名门,曾经有多么的辉煌……
三八发电站遗址(来源 | 作者供图)
咱们龙舒儿女,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兔儿窝”不远的东北角上的马小庄田地边,曾轰轰烈烈地兴建了一座水电站。它同县委钢铁厂齐名,虽说没发多大光与热,却见证了舒城人敢想敢干的精神品格,作为后辈人不能丢弃,不可忘怀!钢铁厂改为农机厂、农机修理厂,后来农机修理业务逐渐让民营企业替代。但是,其中金刚石车间的名字,被建在这里的居民小区沿用、继承下来(即金刚小区)。“三八”水电站距金刚小区不远,半里路的样子。这么一说,它的地理位置清楚了吗?
1962年,“兔儿窝”茅屋(来源 | 作者写生)
“三八”水电站,开闸放水暨发电仪式上放映了电影,选择的影片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黄梅戏《天仙配》。消息传出的时间较晚,下午三四点钟。但《七姐下凡》的消息比箭还快,不多时就传到好几里远的群众耳里。我们庄离得最近,放映场选在队上一块刚收割完稻子的田里,田底很干。天刚擦黑,只见田里埋起两根杆子,中间扯起一块白幕(学放电影后知道它是3X2.19银幕),人们像“赶会”似的,跌跌趴趴地向中心汇集……很快黑压压一片。
电影《天仙配》剧照(来源 | 资料图片)
我们庄里和我妈一样在辛亥年间出生的、平时不大出门的老奶奶结伴来看个新鲜。仨老人对话很有意思,我紧跟其后偷偷听着。有个姓乔的大妈,出嫁前是街上人,据说还读过私塾,有名字,叫“乔长德”。另一位姓张,不识字,也没名字。见多识广的乔奶奶,以肯定的语气说:“电影是电摧着影子说话、活动的。等会儿看了,你俩就明白啦!”我妈和张奶奶张着嘴,听她继续吹:“飞机在天上飞,火车在地上跑,还吐着长长的烟……打枪放炮,不光听到声音,还能看见冒着火光……”“得,看了再说吧,都给说了,看的时候就没劲了!”拆劲的是婶子。我妈不跟她们争,庆幸能在家门口,看回在城里才能见到的电影,肯定比“洋画”好看多了!这回看谁能把自己落下?隔壁张大姐赶来,把我妈搀扶到她事先找好的位置,安顿下来。
舒城电影院(来源 | 资料图片)
银幕上,不对,是旁边挂的喇叭里,传出了好听的黄梅调声。内容剧情,不外乎七姐怀春下凡找心仪的人,路遇打工仔董永。“树上鸟儿成双对,夫妻双双把家还……”玉皇为了顾及面子,差遣手下天王们做恶人,活生生地把一对恩爰夫妻拆散。为董永担忧,打抱不平!骂七姐父王太没人性!
电影《天仙配》剧照(来源 | 资料图片)
这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电影。不过,我跟别人不一样,不光看热闹,我注意瞅“门道”。我顺一根大皮线,看“火根”有何奥妙?这为日后学习放映埋下伏笔。这个被人称作“电磙子”的家伙,正磨电哩!为了一探究竟,我问看机的——一个五短身材、卷着裤管师傅:“不是说用发电站水电吗?怎么用你们的‘火根’火电?”他告诉我:“这不叫‘火根’,叫做电影发动发电机。别看它小,发的电比发电站发出的质量高,你不看远处的电灯泡,一闪一闪的吗?”他又撅撅嘴,让我叫队长说说更多道理。这个人称“涂大眼镜”,倒也热心,恐怕也是经常宣传电影知识的缘故,没想到我们多年以后,还成为了同仁。
电影发电机(来源 | 网络图片)
进了电训班,我终于懂了,当时为什么不用发电站的电,而用自带的电影发动发电机?因为保证不了电源质量,直接影响了放映质量。这就是为何电器用电规格220Ⅴ/50HZ。马达到不了额定转速,光源达不到应有亮度,电影根本无法实现放映,电影放映频率是根据拍摄频率而定的。简单来说,摄影频率每秒24格,放映频率也得24格,这是世界各国通用的。为什么放到历史镜头时,人的动作特别快?是因为当时拍摄频率每秒16格,用24格来放映,不就快了吗!还有,人眼能看清子弹飞过来,用的是高速摄影,反之能看到花儿开放过程,用的是几分钟1格的慢速(等待)摄影技术。所以,我认为电影不仅是艺术,也是科技的产物,有些扯远了。
电影《火车到站》剧照(来源 | 资料图片)
下面来说说银幕外的事儿。安徽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曾下放我县春秋公社,结下深厚的友谊,多年帮扶曹家河的电影放映工作。而《天仙配》剧组及我省黄梅戏剧团,与我县舒茶沟二口也结下不解之缘。1968年前后,不知是哪股春风,把七姐严凤英、大姐王少梅、二姐潘璟琍,还有董永等其他剧中演员,与诸多主创人员一起,一轱辘儿刮到了龙舒僻壤。你能说,咱们舒城人跟电影、戏剧没有缘分?
一代宗师严凤英(来源 | 资料图片)
- 作者:徐启海
- 运营:束文杰
- 编辑:束文杰
- 监制:出外龙舒人工作室
▼ 欢迎读者粉丝加入头条圈子「庐州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话题交流和线上下活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