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些年的电视剧接吻(刊登在大众电影一幅接吻剧照)
早些年的电视剧接吻(刊登在大众电影一幅接吻剧照)著名作家刘心武在上世纪70年代底的一次座谈会上发言说:《红灯记》剧照文革时期,观看样板戏影片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观众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机关、工厂、学校要组织集体观看,门票也是半价出售。除了包场外,观众主动花5分钱、1角钱去看样板戏相对较少。不仅电影院,电影拍摄也一片沉寂。从1966至1970年间,全国各地电影制片厂无一部电影问世,许多知名导演和演员遭受迫害。文革前拍摄的绝大部分影片都被加上宣扬封、资、修低级趣味和为“走资派”歌功颂德的罪名,遭到批判、禁映。1970至197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受命摄制了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在内的八大现代京剧样板戏,这也就是“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之说的由来。在农村,由于平日没有其他的业余生活,看电影无疑是大家最喜欢的娱乐生活。有知青回忆:一月一次的露天电影是整个镇子的节日,她和几名知青从中午就要出发,走十多里的山路到镇上,很多老乡提前三个
文革时的电影禁欲主义盛行,银幕上绝对不能表现爱情,叙事中必须涉及到的感情生活也要通过其他方式处理,很多处理方式不合逻辑,违背常理,甚至荒唐可笑,别说是接吻,就连牵手的镜头也难得一见。
1979年第5期的《大众电影》封底刊登了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接吻的剧照,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这张在今天看来稀松平常的照片一经刊出立即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后来有人评论:“犹如在滚油锅里滴入的水,立马让整个社会炸了锅!”
1979年第五期《大众电影》刊登的英国电影《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
文革时期,普通观众能够看到的只有八个样板戏以及“老三战”(《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很多人总结文革时期的电影,就是“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
文革时期,观看样板戏影片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观众接受思想教育的一种方式。机关、工厂、学校要组织集体观看,门票也是半价出售。除了包场外,观众主动花5分钱、1角钱去看样板戏相对较少。
不仅电影院,电影拍摄也一片沉寂。从1966至1970年间,全国各地电影制片厂无一部电影问世,许多知名导演和演员遭受迫害。文革前拍摄的绝大部分影片都被加上宣扬封、资、修低级趣味和为“走资派”歌功颂德的罪名,遭到批判、禁映。1970至197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等受命摄制了包括《红灯记》、《智取威虎山》在内的八大现代京剧样板戏,这也就是“八亿人看八个样板戏”之说的由来。
在农村,由于平日没有其他的业余生活,看电影无疑是大家最喜欢的娱乐生活。有知青回忆:一月一次的露天电影是整个镇子的节日,她和几名知青从中午就要出发,走十多里的山路到镇上,很多老乡提前三个小时就搬着凳子来占座。由于早已没了座位,他们往往和一群孩子在银幕的后面看电影,“除了下面的字幕是反的,其他都没什么区别。”她下放农村几年里,《红灯记》看了13遍,《沙家浜》看了9遍,乃至于几十年后她都能唱出大段的台词。
《红灯记》剧照
著名作家刘心武在上世纪70年代底的一次座谈会上发言说:
“样板戏”里不仅把爱情斩尽杀绝——比如歌剧《白毛女》、电影《红色娘子军》里原来男女主人公还有爱情影子,但据之改编的“样板戏”里生怕观众“误会”,强调两人之间只有纯净的“革命战友关系”——连夫妻关系也都淡化、净化到讳莫如深的地步:《红灯记》有祖孙三代,却绝无夫妻、恋人的踪影;《沙家浜》里只有阿庆嫂,说阿庆跑单帮去了,尽量让观众想象阿庆只是个以丈夫身份掩护自己的地下工作者,与阿庆嫂并无“男女之事”;《海港》女主人公从造型上看老大不小了,却绝无涉及爱人、子女的言辞细节;《龙江颂》女主人公也不见其丈夫,只是她家门楣上有“光荣军属”字样,但观众也可以理解成她家其他男子在部队服役;《智取威虎山》、《奇袭白虎团》里当然更没有爱情、夫妻的影子。
难道一提爱情,甚至一涉及夫妻,一表现完整的家庭,就是不革命吗?正是由于这种首先从“革命文艺作品”里取消爱情的做法,使得社会生活里爱情乃至正常的夫妻关系也都只能转入地下,而一些年轻人甚至也就懵懂到完全不晓得男女之间除了“共同把革命进行到底”以外还可以发生什么关系。
《沙家浜》剧照
我就知道一位到生产兵团“屯垦戍边”的女青年,新婚当晚,忽然衣衫不整地跑到连指导员那里去哭诉:“他跟我耍流氓!”她竟只知道男女结婚要戴大红花、接受许多套“红宝书”的礼物,然后就在一起“斗私批修”,而不知道丈夫和她可以在床上做什么,甚至也就不清楚小孩子究竟是怎么冒出来的。这不是笑话,而是真事,我们听了,可能先会笑,然后可能就再也笑不出来!
《大众电影》上刊登的那幅接吻剧照发表后,编辑部收到一封措辞激烈的信,大兴问罪之师并要求将这封信在《大众电影》上全文发表。编辑部在请示了上级后全文发表了这封信,随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1979年第五期《大众电影》接吻剧照发表后,很快在社会引起极大的轰动和争议,观众来信像雪片一样寄到编辑部,最多时,一天接到700多封信,有赞成支持的,也有骂伤风败俗的,其中新疆农7师129团政治处问英杰的信影响最大,下面节选这封信的主要内容。
《大众电影》编辑部总编、编辑同志:
我看了你们编辑出版的一九七九第五期的封底影照,非常愤慨!……,我不禁要问:你们在干什么???
英国音乐童话故事片《水晶鞋和玫瑰花》,……偏偏以封底的显赫地位,选登了灰姑娘和王子拥抱接吻的镜头。这是为什么呢?
……,难道我们的中国,当前最需要的是拥抱和接吻吗?你们显赫地刊登这幅影照,是什么动机?是在宣扬什么呢?难道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任务,党的政治路线,搞现代化建设需要你们这样宣传吗?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你们这样做,我看是居心不良,纯粹是为了毒害我们的青少年一代。你们准备把我国的青少年们引向何方呢?你们还有点中国人的良心吗?还有点中华民族的气味吗?同志们!不要以为洋大人放个屁都是香的!
文革中的江青
总编、编辑同志!……,你们都是有知识的人,有学问的人,应该好好想一想,千万不要随波逐流,借“百花齐放”之名,行放毒害人之实。那样,九亿人民不会答应的!不管谁支持你们的这种罪行,我敢肯定,他总有一天会受到九亿人民的谴责或审判的。……,我决不反对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各国人民的先进思想(包括文化艺术),更不反对学习我国古代的对今天有用的先进的文化遗产,但我反对学习那些洋的、古的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比如资本主义腐朽的生活方式,我坚决反对学习。因为拥抱、亲吻,留什么男不男、女不女的洋头,穿上什么这样那样的喇叭裤、连衣裙,跳什么“磨肚皮”舞等等。这些,对完成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战斗任务毫无用处。……,我们的报刊杂志,不能鼓吹这些污七八糟的东西,谁鼓吹这些东西,谁也同样会受到九亿人民的谴责和审判!
我也不反对爱情,我们应当提倡无产阶级的爱情,应当提倡中华民族风格的爱情,那些洋大人们腐朽的爱情,那些搂搂抱抱、亲亲吻吻的爱情,我看不宣传为好。因为弊多利少。你们可能认为这是艺术,不可没有。我看这类xxxx不如的艺术,不适合中国现代的国情,应当休止!我看你们的老毛病又犯了,也该及时治疗,否则,十分危险!
我在愤恨之下,一气写了此信。出言不逊,对你们一定会有一点刺激,也可能你们会觉得好笑,或是咒骂什么“极左思潮”、“四人帮那一套”等等。……,你们如有胆量,请在《大众电影》读者来信栏,原文照登一下我的信,让全国九亿人民鉴别一下,那才算是“百花齐放”,有点“民主”的气味。否则,我只能认为你们做贼心虚。欠人民的帐是一定要还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致以
敬礼
新疆奎屯农垦局一二九团政治处 中国共产党员 问英杰
一九七九年六月十日
文革中宣传队演出
应问英杰的要求,《大众电影》编辑部在请示上级同意后,将这封来信刊登在杂志上,接着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大众电影》的编辑客观上将"接吻"上升到"思想解放"的高度。
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编辑部就收到了读者的来稿11200多封,其中赞同问英杰看法的来信还不到“百分之三”,其余的都是反对问英杰看 法的。
多年来饱受思想禁锢、话语压抑之苦正在经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观众们再也按耐不住了,面对以问英杰的上纲上线颇具文革时期大批判风格的观点,读者们纷纷写信给编辑部道出了内心的真实想法。下面选登几个有代表性的观点:
“放心吧,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只要你们心目中有祖国和人民,我们敢肯定;中国九亿人民中的八亿八都会支持你们的!人民不会永远愚昧,十多年前的悲剧决不能在中国重演。”
四川乐至县陈尚荣等六位普通工人的来信说:
他们自认文化水平不高,说不出深奥的大道理,但他们的质疑却非常一针见血:“最可笑的是这位堂堂中共党员还要把他的那个极为错误的观点强加到九亿中国人民头上。而他竟能“代表”九亿中国人民来凶神恶煞般咒骂我们党目前的文艺方针。这可是不能容忍的了!这不是强奸民意吗?”
强烈否定了问英杰来信后,他们又热情地鼓励作家和艺术家们,“放心吧,我们的作家和艺术家们,只要你们心目中有祖国和人民,我们敢肯定;中国九亿人民中的八亿八都会支持你们的!人民不会永远愚昧,十多年前的悲剧决不能在中国重演。”
《光明日报》刊登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张美好、健康的《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却又何必大惊小怪呢?继续搞蒙昧主义是不行的。”
来自广西北海的读者克彦则具体指出了问英杰逻辑的荒谬虚伪之处。
“难怪'四人帮’时期,'革命’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而文艺对爱情的内容,则是绝对禁绝的……(以为)一经禁绝,我们的青少年一带自然就可保平安的了。可惜得很,在我们国家的社会生活中,正是在'四人帮’'革命’最盛、禁绝最严的时期里,社会上出现的阿飞、流氓最多,青少年的犯罪最极。”
接下来,他又以《上甘岭》为例,批驳了“难道九亿人民大众在新长征途中需要你们给予这样的鼓舞吗”的说法:“《上甘岭》影片,是十足的战斗吧,战火纷飞,硝烟弥漫。在战斗的空隙时刻,按照'帮艺术’的逻辑,自然是战士站起来,一手握枪看,一手劈着空气,高呼'同志们,消灭美帝国主义者,冲啊……’可是影片的编导,却偏偏要让我们的战士唱歌,而且歌词居然是'姑娘好像花一样’……
我不知道我们的观众在观看影片时,有多少人要为我们战士的战斗力担心。上甘岭的战斗胜利了,可见姑娘对于战士也不见得可怕。一张美好、健康的《水晶鞋与玫瑰花》剧照,却又何必大惊小怪呢?继续搞蒙昧主义是不行的。”
“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把人们搞得愚昧无知,问同志就是被毒害的一个。”
江苏省如东县赵志毅的来信强烈批评了“四人帮”文艺政策禁绝爱情:
“‘四人帮’横行时,爱情作品在禁,古代的作品在禁,外国的作品在禁。这一禁使许多人成了睁眼瞎子。前不久我在剧场里听旁边一对青年男女在交谈,他们竟不知花木兰为男为女。你说可笑不可笑?……长此下去,我们将会变得狂妄而无知,愚蠢而麻木!”
改革开放后电影《人到中年》剧照
“其实历史是最好的审判官。林彪、‘四人帮’横行时就那几部片子,没有人去看,就搞样板戏汇映月,由党政部门出来组织,动员人看,降低票价。结果会计的报表上客满,剧场里坐不到几个人……四人帮的封建法西斯文化专制主义,把人们搞得愚昧无知,问同志就是被毒害的一个。”
论战的场所还波及到其他方面,作家何孔周在《安徽文学》上刊文,批评问英杰,说他“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他的这种主张,并不是什么新创造,它分明烙印着两千多年来根深蒂固的封建意识的胎记”。
不难看出,绝大多数刚经历完文革的中国民众,对于极左思潮影响下的文艺和以“水晶鞋与玫瑰花”接吻照为代表的新文艺的取舍态度。
为了驳斥问英杰的观点,有读者援引鲁迅的话:“我以为中国之所谓道德的神经,自古以来,未免过敏而又过敏了、看见一句'意中人’,便即想到《金瓶梅》,看见一个'瞟’字便穿凿附会到别的事情上去。”堪称恰如其分。
随后,过去人们谈之色变的“吻”的镜头在争论声悄然进入中国银幕。此举从一定程度上,“宣告了中国禁欲时代的结束”。
1979年,一部文革反思之作《生活的颤音》出现了新时期中国电影的首个破冰之吻。
1979年电影《生活的颤音》剧照
1980年故事片《不是为了爱情》中,意大利女孩魏娜(找扮演者非常不易,当时在北京的外国人太少,找来找去找到在北大留学的一位意大利女孩)贡献了一个突破性的热吻。
还是在1980年,一部风靡全国几乎影响中国一代人的电影—《庐山恋》的隆重上映,为持续一年多的“接吻照”争论画上了句号。
虽然男女主人公(郭凯敏、张瑜扮演)在山顶激动喊出的台词不是“我爱你”而是“我爱我的祖国”,但那蜻蜓点水的一吻已让当时无数的少男少女为之倾倒迷醉;正是这一吻,成就了中国电影史上一段浓墨重彩的佳话。
电影《庐山恋》的轰动,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开始变化,大家慢慢地冲破过去的思想禁锢,不再遵循守旧,悄然接受了新事物,新观念。
而那些围绕一张剧照的激烈论战也说明:虽然封建制度一去不复返,但是封建思想在人们脑子中仍有残留,再加上文革时期极“左”的长期影响,使得一些人的思维和认识严重落伍于时代。
1980年电影《庐山恋》剧照
虽然三部电影都涉及了政治主题,政治宣教意识突出,但和前两部反思之作相比,《庐山恋》摆脱了以往政治影片的沉郁压抑,格调清新而舒畅,加上庐山风光、俊男美女、时尚装束(一部影片女主角换了四十多套服装,让人眼花缭乱)的搭配也极具开创性,给刚从文革中走出的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享受,同时也给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国人带来了一次强烈的精神冲击。
难怪当时有人评价:国人是通过《庐山恋》学会谈恋爱的。
此后,从1986年《老井》、1987年《芙蓉镇》到1988年的《红高粱》,银幕上的情爱表现越来越大胆,人性的本能与欲望得到了充分的释放与张扬。
中国电影中的吻戏也终于摆脱了封建礼教、政治规训的桎梏与遮蔽,掀掉了一层层神秘与忌讳的面纱,直白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30年来“吻”渐渐流行,人们接受了它的存在,谈“吻”色变慢慢成为过去,吻不再紧贴政治,不再是道德败坏,人们需要亲吻。这一渐进过程也“宣告了中国禁欲时代的结束”。
电影《庐山恋》剧照
正如电影《庐山恋》女主角周筠的扮演者了张瑜评价《庐山恋》所说的:它是电影开放的标志,从这个时候开始,大家发现生活是有色彩的,美好是可以追求的,就像压抑中,突然窗户被人打开,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