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电影《小兵张嘎》杀青后很快在全国开始公映,也很快成为了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影片。尽管是一部儿童故事片,电影《小兵张嘎》却受到了中国各个阶层老百姓的喜爱。自1964年开始,这部影片不断地在全国各地播放,成为了那个年代家喻户晓、几乎人人必看的影片。作为几乎是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最后一部儿童影片的电影《小兵张嘎》,与上世纪40年代的《三毛流浪记》、50年代的《红孩子》、70年代的《闪闪的红星》一起,成为中国少年儿童题材影片的经典之作。可以说,电影《小兵张嘎》的成功,与崔嵬导演的认真选角和精心执导是密不可分的。等饰演小胖墩和玉英的小演员确定之后,留给崔嵬挑选主演张嘎子的小演员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崔嵬从符合基本条件的100多个小演员名单上根据照片逐一挑选,然后再进行面试,但是都不能让崔嵬满意。副导演袁月华又去白洋淀一带,根据崔嵬的要求又找了近百个小演员,却仍然无法让崔嵬满意。一时间,张嘎子的选角成了最难解

1963年春天,河北籍作家徐光耀创作的小说《小兵张嘎》被北京电影制片厂看中,准备将其改编后搬上银幕。此时,与中国关系破裂、外交进入冰河时期的苏联已经率先拍摄了一部战争儿童影片《伊万的童年》。从政治角度来考虑,拍摄反映中国抗战时期儿童参与战争的电影《小兵张嘎》的时机已经成熟。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1)

影片《小兵张嘎》从小说变成剧本以后,指定谁来担任影片导演就成为当务之急。最初,北京电影制片厂建议由陈怀皑与欧阳红樱一起来共同指导,但是陈怀皑根本就没有指导农村题材电影的经验。《小兵张嘎》作者徐光耀的意见是希望由 自己的老师崔嵬来执导这部影片。几经讨论,导演一职便落到了正在指导京剧戏曲片《穆桂英大破天门阵》拍摄的导演崔嵬身上。新中国成立之前,崔嵬曾经在冀中地区战斗、生活过八年之久,非常熟悉白洋淀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由他来指导这部儿童抗战剧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崔嵬在接片之后,重新对剧本进行了修改,并选择与欧阳红樱一同来执导这部影片的拍摄。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2)

剧组成立以后,选角就提上了日程。众所周知,主演的选择是决定整部影片成败得失的关键。其实,熟悉崔嵬的人都知道,电影《小兵张嘎》主角嘎子最合适的人选就是崔嵬的儿子崔智。崔嵬的儿子崔智小名叫小牛,与嘎子的形象非常贴近。但是这件事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崔嵬的坚决反对。他以儿子崔智没有嘎子的嘎劲和年岁偏大为由拒绝了儿子的入选,从而也使崔智失去了进入影坛的唯一机会。多年以后的1973年元旦当天,崔智应朋友之邀一起去爬香山赏雪,不幸在香山鬼见愁附近跌落身亡。此时,崔嵬正在五七干校强制劳动改造。许多人冒着受牵连的危险前去看望和慰问崔嵬及家人,相声表演大师侯宝林也骑着自行车去崔嵬的家中看望他,却也只能陪着他一起默默流泪。不知道那个时候,崔嵬是否会后悔自己当初没有选择让崔智出演嘎子,也许当如果能让崔智演嘎子,他或许便不会遭此劫难。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3)

崔嵬老师从来都是严肃认真的,他执导的影片中,几乎都没有自己家人的身影。他的爱人何延是一位舞台经验丰富的专业话剧演员,早年曾经因参演高尔基名剧《母亲》而广为人知。剧组选角的时候,有人曾建议由何延担任影片中嘎子的奶奶。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以何延的舞台经验完全可以胜任。但是崔嵬坚决拒绝了这一建议,他说:“我相信何延能演好嘎子奶奶,她也是老火线剧社的。可是,她多年不演戏了,一直搞戏剧教学和行政工作,毕竟生疏了一些。还有更重要的一条,那就是谁让她是我的老婆呢?我总不能不为亲者避呀!”对于嘎子奶奶一角,崔嵬极力主张请擅长扮演革命母亲形象的演员胡朋来饰演,只是由于胡朋在外出访无法出演。最后才选择由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同事李健来出演。

等饰演小胖墩和玉英的小演员确定之后,留给崔嵬挑选主演张嘎子的小演员的时间就非常有限了。崔嵬从符合基本条件的100多个小演员名单上根据照片逐一挑选,然后再进行面试,但是都不能让崔嵬满意。副导演袁月华又去白洋淀一带,根据崔嵬的要求又找了近百个小演员,却仍然无法让崔嵬满意。一时间,张嘎子的选角成了最难解决却又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4)

正当崔嵬为张嘎子选角发愁的时候,事情却突然出现了转机。一天,住在崔嵬家后院的著名演员于蓝告诉他,说她家里来了一个内蒙古的客人。话题谈到她早年参加革命时结识的好友乌兰的儿子安吉斯,说这小家伙很有灵气,由于从小生活在草原,安吉斯既会骑马又会打枪。崔嵬一听立刻来了精神,急忙问于蓝小家伙会不会游泳,于蓝也只是模棱两可地说应该会。当于蓝把安吉斯的照片拿给崔嵬看的时候,崔嵬立刻被安吉斯浓眉大眼且缺了半颗牙的长相吸引了,从心底里就确定了安吉斯就是出演张嘎子的首选了。

在白洋淀外景地,副导演袁月华组织小演员拍戏。可是这些根本不知道电影为何物的孩子根本就不会表演,怎么才能让孩子们入戏?崔嵬想了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让演张嘎子的安吉斯和演胖墩的吴克勤每天都光着膀子、光着脚丫子跟白洋淀的孩子们一起玩耍,让演玉英的李晓燕练习划船。小演员们玩的很开心,把拍戏的事情都忘在了脑后。半个多月时间过去,安吉斯和吴克勤等人都和当地的孩子没有什么区别了,连口音都是当地的方言了。崔嵬不但没有安排小演员们拍戏,反而让安吉斯他们和当地的孩子比赛摔跤。直到几天后,崔嵬才安排剧组开机拍摄。他选择的第一场戏就是张嘎子和小胖墩两人在大堤上比赛摔跤,安吉斯和吴克勤两人像以前一样在摔起跤来,一切都像游戏一样。处处都表现的那么自然,松弛,摄影师按照剧情安排把整个场景都拍了下来。回去一看样片,基本上都是一遍过。

黑白片老电影小兵张嘎(六十年代经典老电影小兵张嘎拍摄时的换角往事)(5)

电影《小兵张嘎》杀青后很快在全国开始公映,也很快成为了当时最受人们欢迎的影片。尽管是一部儿童故事片,电影《小兵张嘎》却受到了中国各个阶层老百姓的喜爱。自1964年开始,这部影片不断地在全国各地播放,成为了那个年代家喻户晓、几乎人人必看的影片。作为几乎是新中国十七年时期最后一部儿童影片的电影《小兵张嘎》,与上世纪40年代的《三毛流浪记》、50年代的《红孩子》、70年代的《闪闪的红星》一起,成为中国少年儿童题材影片的经典之作。可以说,电影《小兵张嘎》的成功,与崔嵬导演的认真选角和精心执导是密不可分的。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