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临沂话剧全集(德县女中演出话剧雷雨的经过)
雷雨临沂话剧全集(德县女中演出话剧雷雨的经过)周萍:万斌饰。周 冲:张桂华饰。 (万、张现情不详。) 鲁大海:贺瑞璞饰。 (她现在北京核工业部任《核工业信息报》编辑。是摄影家贺家宝的妹妹。) 剧照中《雷雨》角色的扮演者,全是博文校友,当时德县女中二、三年级的学生。那时男女分校,剧中男角全由女同学扮演,她们是: 周朴园:张桂英饰。蘩漪:王丽真饰。(张、王二人于40年代先后去世) 鲁 贵:鲁秀英饰。 (她现在济南第十二中学任教。)鲁妈(即侍苹):刁增元饰。 (她现名刁漪,在北京任建筑工程学院体育教师。
40年代初的德县(即现在的德州市)正处于敌伪统治之下。日寇侵占我国大部分国土,对华北地区实行血腥镇压,是实行“三光政策”、“强化治安”最疯狂的时期。也是进步力量、革命工作者对敌斗争最激烈、最尖锐的年代。
当时德县博文中学革命工作者十分活跃,青年学生中进步思想也很活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博文中学被封闭,男学生转入德县中学(即现在的德州一中校址,当时是敌伪中学),女学生转入德县女子中学,女子中学就在德县中学北院。约1944年女子中学又迁至南关教堂原崇真小学的校址。至日本投降时该校停办。当时女子中学的训育主任名叫韩立夫,日本籍教官名叫春井。
博文中学的进步学生转学后对敌斗争并未削弱,相反更隐蔽、更激烈、更尖锐。排演进步话剧《雷雨》,就是由博文校友—当时德县女子中学的进步学生组织的。排演、演出中受到种种刁难、阻挠和迫害。事后由博文校友、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中国摄影》编辑贺家宝同志拍摄了一部分剧照,现仅存五张,拍摄时间是1943年6月29日。拍摄地点是德县(即现德州市)喧哗角北街27号。
当时排演《雷雨》的导演由女中三年级同学吴淑玲担任。她因导演《雷雨》,曾遭受了种种诬蔑、非难、陷害、攻击。后来得了精神病,没几年就去世了。
剧照中《雷雨》角色的扮演者,全是博文校友,当时德县女中二、三年级的学生。那时男女分校,剧中男角全由女同学扮演,她们是:
周朴园:张桂英饰。蘩漪:王丽真饰。(张、王二人于40年代先后去世)
鲁 贵:鲁秀英饰。 (她现在济南第十二中学任教。)鲁妈(即侍苹):刁增元饰。 (她现名刁漪,在北京任建筑工程学院体育教师。
鲁大海:贺瑞璞饰。 (她现在北京核工业部任《核工业信息报》编辑。是摄影家贺家宝的妹妹。)
周萍:万斌饰。周 冲:张桂华饰。 (万、张现情不详。)
四 凤:周xx饰。 (名字记不起,现情不详。)
其中贺瑞璞、刁增元、鲁秀英、王丽真四人是博文中学1941年最后一班的学生。
贺瑞璞同志《四十年代在德州排演雷雨的回顾》一文中写道:排演《雷雨》,这是四十年前的一件往事了。1943年上半年,我在德县省立女子初级中学二年级上学。那时正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华北地区、实行“三光”政策最猖狂的时候。当时,我国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受着三重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于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们仇恨日寇的残暴,也憎恶封建势力和旧礼教的压迫。由于受到中共地下党员和一些进步老师的思想影响,加之看过鲁迅、巴金等作家的一些进步小说,对当时的局势和环境,更产生了强烈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大概是1943年5、6月间,借着学校举办文艺晚会的机会,我们初二、三年级的部分同学组织起来,排演了曹禺的进步活剧《雷雨》。那时,《雷雨》剧本问世不久,我们看到了这个具有反封建、反剥削思想内容的话剧剧本,就深深地被它吸引住了。我们都做了认真的排练,每位同学都下了功夫,决心把它演好。但是,出乎意料,正当晚会最后一个节目《雷雨》将要上演时,突然遭到一群来历不明的暴徒的袭击,像鸡蛋似的大块石子飞向舞台。会场立刻大乱,不到几分钟,舞台上被砸得乱七八糟,致使我们的《雷雨》未能演完。我们气愤极了,当晚就找到校方,要求支持。我们强烈表示抗议并在教室里蹲了一夜,自然是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
事后,为了纪念这件事,我们就找到贺家宝同学为我们拍下了几张排演《雷雨》的照片。可惜,现在只能找到五张。”
那时候德县女中排演《雷雨》的几位同学还演出过内容为讽刺崇洋媚外、丧失民族气节留学生的话剧《洋状元》。贺瑞璞同志现尚存饰“洋状元”的西装照片。
另外,她们还曾组织过“青年话剧社”,是一个有进步思想青年学生的进步组织。
1945年,德县女中学生任志贞、丁时人、阎秀明等人曾演出过反映医务工作者高尚医德的话剧《白衣天使》。
所有这些“话剧”的演出活动,当时在鲁北德州这个小城镇是一个极其先进的文艺形式,多数是受中共地下党员与进步青年领导的。当时住在贺瑞璞家后院的亲戚(贺的姐夫)宋璇楝,对《雷雨》的演出给予很大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有些服装和道具都是宋亲自借来的。宋当时是中共地下党员,他在德县中学当教员,靠教日语作掩护,对敌斗争。现在,贺瑞璞同志才得知,那时和宋璇楝在一起的地下党员还有高深(解放后,高深同志为北京市自来水公司党委书记,后为北京市一轻局副局长,已离休。当时在德州的名字叫李世德,当小学教员作掩护。)和宋璇楝同志在一起的还有张大中同志(后来是北京市的负责同志)。宋璇楝同志于1946年上半年病逝。(王文汇)
注:本文成稿时间为1988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