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女神像动画版原版(自由女神)
自由女神像动画版原版(自由女神)一声喇叭响,甲板安静下来了,导游上场了。这是一位女导游,一位华裔导游,她在船上的时候已经介绍了自己,她是浙江温州人,上完学就没有回去了,在这里打杂,其中当导游是她杂活的一部分,有时还要干些别的杂活。她说,在美国,除了是美国用得上的理工生,一般专业的学生是找不到工作的,毕业了就得回去。她说她爱慕虚荣,在这里也不受待见,但仍然赖在这里不想回国,所以就以干杂活谋生。她还说她父亲是个老板,经营着一家工厂,起早贪黑的,太累了,而且压力还大,不像美国人印点纸币,全国人民都有日子过。所以,她不想回,仍然想留在美国过日子,虽然日子过得很有压迫感,但这里是世界的顶部,虽然赖在这里毫无成就,但内心仍然有着一种虚虚的满足感。这是她的自我介绍,不知真实的成分有多少。说笑间,船靠近了自由岛,离那个女神站立的地方更近了。这个岛很小,只有六十亩左右的样子,原为无名之岛,后来被称作自由女神岛。岛虽然很小,可这个小岛却不是
自由
我们终生在寻找自由
寻找时失去了自由
我们最终找到了自由
找到时却发现并不自由
女神像
2015年5月4日,这一天是五四青年节,也是个星期一,哈德逊河口,风和日丽,站在游船的甲板上,远远地就看见了那只火炬手和那个火炬,船上的人一下子都兴奋起来了,议论着,有人用诗的语言和朗诵的语调说:“看,那就是‘自由照耀世界’的女神像。”这一声喊,使甲板上的人一下子多得有点挤了,大家纷纷用手作伞状放在额头上遮挡着太阳,因为阳光太明媚了。
说笑间,船靠近了自由岛,离那个女神站立的地方更近了。这个岛很小,只有六十亩左右的样子,原为无名之岛,后来被称作自由女神岛。岛虽然很小,可这个小岛却不是一般的重要,它被人为地赋予了更多的意义,这些意义在近百年来一直被传唱、被歌颂、被膜拜、被向往。俨然,它似乎就是黑暗世界的一束光亮,一座灯塔,一双黑夜里的黑色眼睛。可近几百年的社会现实已经证明,正是“自由女神”的标榜者们制造了人类社会的漫漫长夜。
一声喇叭响,甲板安静下来了,导游上场了。这是一位女导游,一位华裔导游,她在船上的时候已经介绍了自己,她是浙江温州人,上完学就没有回去了,在这里打杂,其中当导游是她杂活的一部分,有时还要干些别的杂活。她说,在美国,除了是美国用得上的理工生,一般专业的学生是找不到工作的,毕业了就得回去。她说她爱慕虚荣,在这里也不受待见,但仍然赖在这里不想回国,所以就以干杂活谋生。她还说她父亲是个老板,经营着一家工厂,起早贪黑的,太累了,而且压力还大,不像美国人印点纸币,全国人民都有日子过。所以,她不想回,仍然想留在美国过日子,虽然日子过得很有压迫感,但这里是世界的顶部,虽然赖在这里毫无成就,但内心仍然有着一种虚虚的满足感。这是她的自我介绍,不知真实的成分有多少。
正义?
我们是跟团游,很多个体游的都选择上岛去,但导游也说了,小岛太小,你站在几十米高的女神像下面是无法体会自由女神的自由状态的,意思是坐船游是更合适的选择。此话确实有些道理,但也有安慰的成分吧。她的讲解是专业的,看样子她花了不少功夫,可也经不起深问。她说,法国等十几个欧洲国家出于“正义”,帮助北美十三州脱离英国,开启了美国独立战争。大家自行活动时,我问她,法国和英国在哪里?欧洲在哪里?他们在印第安人的地盘上打仗,在远隔一个大西洋的美洲地盘上打仗,何来的正义”?
她一下子答不上来了,好多游客都把目光投向我,边上的一个看上去像个老师的人问我是否是历史老师,或者是做历史研究的,我说是业余殖民地历史研究员。他笑了笑说道:“我和你有同样的想法,跑到别人的地盘上杀人放火,哪来的正义可言。”
是的,大航海之后的近五百年,是人类最血腥的五百年,没有之一。这期间,欧洲列强所掠杀的其它洲的原住民比自从有人类记录以来所掠杀的总和还要多;这期间,他们所灭失的原住民的文化比自人类有记录以来由于侵略所灭失的文化总和也要多,整个美洲,已没有了原住民的语言,现在只有西班牙语、葡萄牙语、英语;这期间,欧洲列强所消灭的人种也是自人类以来最多的,整个美洲的原住民人口占比不到10%,大洋洲不到5%,是动辄数以千万计的屠杀;这期间,直至今天,欧洲列强加上后来新成立的美国,仍然靠吸全世界的血而存活,而发展,而发家,然后再利用这些吸血资金去巩固他们的吸血能力。这就是世界最近五百年的真相。
非正义
自由女神像,高46米,加上基座总高为93米,重225吨,由金属铸造。自由女神穿着古希腊风格服装,头戴光芒四射的冠冕,其中七道光芒象征七大洲,右手高举象征自由的火炬,左手捧着刻有1776年7月4日的《独立宣言》,脚下是打碎的手铐、脚镣和锁链,象征着自由,象征着挣脱暴政的约束。这尊女神像是法国在美国独立一百周年的时候赠送给美国的,以显示两国的友谊,以纪念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所给予的帮助与支持,以及这场战争的正义性和意义。
这是法国、美国以及整个西方世界所赋予自由女神像的意义,但当他们在这么想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把原住民们思考进去。因为,西方的这些清教徒,这些想发财的人,这些不承认自己祖国的人,不想承担起祖国责任的一帮人,他们独立了,他们确实是自由了,确实挣脱了脚镣与锁链,但他们给印第安人带来的不仅是脚镣与锁链,还有大面积的灭绝性的极其残忍的杀戮。
这个自由女神像的另一个意义就是要表达美法友谊,因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法国最积极,也最投入,不仅国家积极参战,还拉帮结伙。德国、波兰、丹麦、瑞典都参与了抗英战争。不仅国家,还有个人也是主动参战。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家拉法耶特,私人出资购买舰船,招募志愿者,远渡重洋,参与抗英战争,后被任命为华盛顿副官。历史资料以这些记载来证明这场战争的正义性以及法国人民对于美国人民的友谊,其实,英法两国在历史上就是一对缩敌。英法百年战争,从1337年打到1453年,一共打了116年的战争,史称英法百年战争。
包装
大航海之后,欧洲列强纷纷来北美大陆开拓地盘,实行殖民统治,可又分赃不均,所以狗咬狗的斗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在这片土地上,英国和法国从1756年打到1763年,一共打了七年,最终英国获胜,夺取了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到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法国殖民地。这场七年的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经济处于极大的压力之中,于是英国就更加大了对北美直属殖民地——北美十三州的财富搜刮和贸易倾销。波士顿倾茶事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
财富的分赃不均,导致北美十三州的反抗,而法国正是看到这一有利时机,不惜代价地拱火,倾力而上,最终助力北美十三州揭竿而起,美国赢得独立。这场独立战争的前因后果就是国与国的地盘争夺以及英国本土与殖民地的财富与权力之争,从而发生了在印第安人地盘上的战争。何来“正义”,又何来“友谊”,有的只是掠夺与侵略,有的只是私怨与仇恨,这些掠夺与侵略,私怨与仇恨,几百年来却一直被包装成“正义”、“自由”、“民主”、“和平”。
1936年10月2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在自由女神像落成50周年的纪念活动的发言中说:“美国通过自由女神像传达给全世界的信息中必须加上和平这一条。”呵呵,美国的“自由”、“民主”、“正义”、“和平”,这些唱响全世界的口号,当我看穿本质以后,我突然想到,美国这些响亮的口号,令人向往的天堂般的美好社会的描述,多像华尔街的金融衍生品呵。烂账单可以包装成理财产品,作为优质资产向全世界行销,而各国民众还争先恐后地买,这就是美国功夫,这就是赢者通吃的现实世界,这是个没有底线的美国思维。
华盛顿手捧《独立宣言》在部队宣读:“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位美国的首任总统,当他在公开场合振振有词,慷慨激昂地读着宣言的时候,读着“平等”、“自由”的时候,他家却有五万英亩的种植园,私蓄黑奴三百多人。当他读着“人的生命权是不可剥夺的权利”的时候,他正率领军队在印第安人的土地上灭杀印第安人。
这位美国首任总统是屠杀印第安人的急先锋,他曾对部队里的高级将领们命令道:“在所有印第安人居留地被有效摧毁之前不要听取任何和平的建议”。他曾把印第安人和狼作比较,他说:“两者都是掠食的野兽,仅仅在形状上不同”。华盛顿的灭绝政策在部队里执行得非常彻底,越残忍,越受表扬。有军士们发明了剥皮造靴,从印第安的臀部往下剥皮,就可剥出一双合腿的靴子来。他的部队进入印第安人的地盘基本实现焦土政策或直接屠城或屠村,后来印第安人给华盛顿总统起了个名字——“城镇摧毁者”。
赶尽杀绝
“天赋人权说”的提出者、《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之一,有“民主领袖”之称的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就是“残酷地驱逐印第安人行动”的积极推动者。1807年他在公开场合指示部队说:“如果印第安人反对美国人去获取他们的土地,那么,对印第安人的反抗就要用短柄斧头反击。”他还煽动性地说道:“在战争中,他们也会杀死我们当中的某些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他最后号召美国人团结起来,必须“追求灭绝印第安人或者将他们驱赶到我们不去的地方”。
1814年,到詹姆斯·麦迪逊政府时,直接颁发了屠杀印第安人的奖励政策,是公开、公然、理直气壮地屠杀。法令规定: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的头盖皮,美国政府会发50至100美金作为奖金;杀死一个十二岁以下的儿童或女人,奖50美金;杀死一个十二岁以上的印第安男性奖100美金。政策一出,许多欧洲白人把这个作为生财致富的道路,纷纷组织力量去灭杀印第安人,用头盖皮去领奖。由此,戮杀印第人由政府行为扩展成为商业行为,成为民间行为,成为一种快速致富的产业。
1830年,《印第安人驱逐法案》在国会通过并成为一项法令后,美国人屠杀印第安人的高潮到来,美国联邦正规军与地方的民兵采取分进合击战术,一年内可集中发起一千多次不同规模的屠杀行动。一时间,许多印第安人的村庄变成鬼界,万里无人烟。1862年,林肯总统一次性就绞死了38个酋长,这些酋长从来没有违背法律,也没有对抗白人军队。到1890年前后,美国白人军队基本完成了灭绝印第安人的作战任务。美国内战英雄、“三光政策”的发明者、联邦将军威廉·谢尔曼说:“如果我们今年多杀一点,那么明年要杀的人就少一点,反正他们都得杀掉。”当时美国白人各阶层对待印第安人的真实而统一的态度——赶尽杀绝。
据美国一些诚实而严谨的学者推算,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时,美国境内居住的印第安人约5000万左右,而到1970年,美国官方统计聚集在美国各穷乡僻壤的“保留地”里的印第安人总人口还不到80万。同一时间,墨西哥的印第安人口还有近一千万。
这场屠杀,不仅是一种政府行为、军方行为,也有个体行为。为应对印第安人为生存而进行的抗争,美国政府允许一些公司拥有武装,这些武装只有一个功能,就是屠杀印第安人。利兰·斯坦福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他的公司就成立了武装,称为保安。这些私家武装也称为“私家军队”,不过与正规军不同的是,这些军队“不穿美军军装,不领国家军饷,一切费用由铁路公司支付,但目的是一样的,就是屠杀印第安人”。但更大的区别还在于,这些“私家军队”所杀的印第安人不纳入美国军方所杀的印第安人的统计之中,这一点往往更具诱惑力,因为杀人不计数,意味着可以随便杀。所以有人就说,美国所杀的印第安人,政府的统计数据要乘以二才是准确的数据。
真相
史学界很多人分析到,屠杀印第安人的成因是冲突,是入侵者与原住民固有的冲突,其实,这只是原因的一部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财富的掠夺。当白人集团灭杀了贫困落后的弱势族群之后,美国政府就扔掉了一个巨大的包袱和责任,不用再往这些原住民身上花钱,不用去教育他们来提升他们的生活水平。而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杀死了印第安人,美国政府又无偿获得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自然资源,这些就成了后来美国发展的最最重要的不用成本的资源。所以说,美国的今天是用印第安人的体脂燃烧所释放的能量而支撑起来的,当几千万的印第安人的体脂能量燃烧殆尽的时候也就是美国衰败之时。
自由女神基座上刻着《新巨人》的诗句,
·········
把你的疲乏困倦交给我,
把你的贫穷疾苦交给我,
那喝望自由呼吸的蜷缩身躯,
那彼岸无情遗弃的悲惨魂魄。
不论是无家可归,
不论是饱受颠沛,
全都给我,
全都给我!
在这通向自由的金门之前,
我高举照亮黑夜熊熊灯火。
每当读着这些诗句,我就感觉盎撒人就是殖民者,是侵略者,是掠夺者,是杀人犯,是鸠占鹊巢者,更是个世纪骗子,右手拿着刀,左手持着花,在一条疯狂的蛇蝎之路上狂奔了五百多年。五百多年的蛇蝎之路,世界上有多少人遭难啊!这条路,终于随着发展中国家即受奴役的国家的崛起而到头了。那种无理由的优越感到头了,那种自诩为上帝代表的形象坍塌了,那种要统治和奴役全世界的梦破灭了,因为所有的努力都将徒劳无益。历史应该很快回归到它原本的基本公平的模样。
END
文字 | 竹子先生原创
排版 |懋云
欢迎大家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