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罪羊电影解析(替罪的永远是羊)
替罪羊电影解析(替罪的永远是羊)李维杰把素查的黄色车推到河里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听到远处有铃铛声,一看是一个羊倌赶着一群羊路过这里,由于羊倌的水瓶掉在地上了,羊倌弯腰去捡水瓶,所以正好“错过”了李的作案过程,但镜头一转,给了羊眼睛一个特写,表达羊是目击证人,可惜啊,羊并不会说话。这是第二次出现羊,代表所有目击证人的沉默。影片在片头的时候,随着电影的名字《误杀》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随即跟着也出现了两声羊叫;紧接着肖央饰演的李维杰有一个向僧人布施的镜头,其中僧人身后跟着一个小僧侣,除此之外,还跟着一只羊。这是第一次出现羊,代表李维杰的信仰和善意。
由陈思成监制、柯汶利导演的悬疑、犯罪、刑侦类题材电影《误杀》作为贺岁片上映了已经有三四天了。作为破案、悬疑片儿的忠实粉儿自然是早早去看了点映,观影感受:超棒超燃超过瘾!虽说是改编于印度版本的《误杀瞒天记》,但总体效果不比前者差。
影片中包含了很多隐喻,其中“羊”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细节暗示隐喻体,大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影片从头到尾一共出现了几次羊呢?一共出现了八次。
影片在片头的时候,随着电影的名字《误杀》出现在荧幕上的时候,随即跟着也出现了两声羊叫;紧接着肖央饰演的李维杰有一个向僧人布施的镜头,其中僧人身后跟着一个小僧侣,除此之外,还跟着一只羊。这是第一次出现羊,代表李维杰的信仰和善意。
李维杰把素查的黄色车推到河里的时候,这个时候他听到远处有铃铛声,一看是一个羊倌赶着一群羊路过这里,由于羊倌的水瓶掉在地上了,羊倌弯腰去捡水瓶,所以正好“错过”了李的作案过程,但镜头一转,给了羊眼睛一个特写,表达羊是目击证人,可惜啊,羊并不会说话。这是第二次出现羊,代表所有目击证人的沉默。
因为李维杰给被素查戳瞎眼睛孩子的父亲出招让他去投诉警察故意贪污事故赔偿损失费,导致桑坤找上门来,一通拳打脚踢,李这个时候过来劝解不成,不知哪儿来的硬气狠狠踢了桑坤一脚,把他踹在地上,恼羞成怒的桑坤直接掏出枪来要打死李,只听见“砰”的一声!一只羊被桑坤打死,躺在了地上。这是第二次出现羊,代表羊的牺牲。
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在上课的时候,警察也正在找她了解线索的路上,镜头一转,到了讲课的老师那里,投影仪上说羊的视力不好,会走丢掉队,被大型动物吃掉。这一细节也呼应了上文提到的,李推车入河的时候被一只羊目睹了整个作案过程,但这里又提到,说羊视力不好,这是第四次出现羊,代表所有人都没看清事实真相,包括那只羊,都被真相蒙在鼓里。
阿玉跟平平失手误杀了素查后,就把尸体放到了后面的墓地里,因为阿玉怕再挖新的坑会被发现让警察找上门来,再加上拉韫本来就怀疑李维杰,以及桑坤的证词,所以拉韫就带人来开棺验尸,镜头到这里的时候所有人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儿,结果打开一看,里面是被桑坤打死的那只羊。这是第五次出现羊,代表羊给李顶了罪,成了李的替罪羊。
故事情节差不多告一段落的时候,李维杰去寺庙正好碰到了被无限期撤职的拉韫和再无机会进入政坛的丈夫。所有的后悔和歉意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早知今日,又何必当初呢?这个时候出现了一只活羊,这是第五次出现羊,代表李维杰对自身罪孽的救赎。
影片在快结局的时候,出现了一个记者采访的镜头,有人说早已对法律绝望、也有人说如果自己的女儿遭遇这样的事情一定把那罪犯挖出来鞭尸…………,喧闹中出现这样一个声音:“羊只要有草吃就够了,它们才不会管谁在它们身上褥羊毛呢!”这是第七次出现羊,代表这样的羊是老百姓们。
电影结束的时候,由萧敬腾演唱的主题曲《亡羊》也开始响起,深沉入耳的歌声,字字珠玑的歌词,唱出了一个平凡的父亲为爱犯险的勇敢,也唱出了对李一家殊途末路的惋惜。这是第八次出现羊,代表对整个电影核心内容的诠释,用主题曲对整个想要表达的价值观的一种概括。
以上就是电影《误杀》中出现八次羊的镜头。
“替罪羊”这一词最早需要追溯到《圣经》,羊早在古时候是被当做祭品用的,同时也代表为人类替罪,赎罪的意思。
只有老百姓才是羊吗?不,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潜在的“羊”,羊亡了,再补牢也于事无补,最该做的不是继续在边缘地带修补,而是找到关键核心,大家同仇敌忾、一鼓作气的将其铲除!
就像影片中的人们,既然法律已经崩盘,即便再隐忍再懦弱再服软有用吗?只有最后大家一起齐心协力,暗黑势力才有可能被一网打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