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公主与青蛙的角色分析(电影影评公主和青蛙一只会吹号的小鳄鱼)
电影公主与青蛙的角色分析(电影影评公主和青蛙一只会吹号的小鳄鱼)
我在看歌舞画面的时候还发现了迪士尼的一个突破 这部动画里歌舞场面的动画不再像以往一样 将人物形象与景物分开 勾画边框 颜色对比明显 而是以色块为单位全部无边框地拼接到一起 颜色鲜艳华丽 融会在一起 画面饱满异常 具有插画一般的效果.而且这样的风格随意简单 又漂亮先进.这种进步我喜闻乐见.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好象在看法国动画一样 感觉甚好.
迪斯尼动画,应该是最主旋律的一种美漫了,所以主题实在没什么可发掘的,无非是爱,自励,最后必须大团圆结局,很童话很浪漫。所以各个长片的区别与彩头就在于一是对传统童话的再演绎,二是配角的精彩发挥,三是歌曲气势的出彩。比如伟大的狮子王,我觉得就真是这三者的完美结合,故事深入浅出,角色鲜活有趣,歌舞热闹经典。相比起来,这个青蛙的实力就要打个折扣了。先说故事,如果没有史莱克,那它还能算是有新意,但在绿怪物几乎人人都知道的前提下在来这一套,就有点缺乏突破了。当然她也有她的新意,那就是努力的黑美人,不过说句实话,在这种和谐的连坏蛋都不能说脏话的故事里弄进肤色问题其实形式大于内容,难道你要讲一个关于种族的童话?而对于努力这个主题也讲得比较牵强,毕竟公主形象和辛勤劳动还是有差距的,最重要的是,她没能给纨绔王子一个喜欢上劳动的理由,他莫名其妙的就喜欢干活了,因为爱公主所以爱劳动?看上去又不像,他必须得发自内心的喜欢劳动才符合主旋律阿。于是慢慢故事自己也说不太清了,反正最后是打反派,就这么成了吧。故事中心思想说服力不太明确也直接导致给人感觉有点松散,起码是构思的不够巧妙,对于老厂来说,故事讲成这个水平只能算是下品吧。
恶搞经典睡前故事的好处就是在观众当中存在思维定势,而颠覆所带来的错位将会是一个不错的突破口,但仅是一个引子。公主的吻能够破除青蛙王子身上的魔咒,使青蛙变回王子,但如果吻王子的不是公主呢?答案是“假公主”同样会遭到诅咒而化身青蛙,着实让人啼笑皆非。其实《公主与青蛙》的噱头就在于此,在对待童话的时候加入现实元素和少许的成人思维,又通过动画固有的逻辑使他顺利运作。 与此同时这个“假公主”还是一位社会地位低微的黑人女侍应,而王子则是来自异域的印度王子。幸好这不是一个麻雀变凤凰的童话,而更多的是一个美国梦的践行。在追逐梦想的同时如何不迷失自己,如何不误入歧途。 这个“双双变青蛙”的噱头偏偏就只是为接下来的传统冒险和爱情故事铺路,而且一旦男女猪脚都化身青蛙,之前所谓的肤色界限就无形中被忽视了,到头来还是一个穷女孩和富公子一路过来成为欢喜冤家的经典套路。至于配角反派均是似曾相识。《公主和青蛙》的确颠覆得不够彻底,但不要忘记在颠覆童话的同时,它自己本身也是一个童话。可以说,影片在保留迪斯尼风味方面和权衡创新求变之间做得很到位, 温情脉脉的善意笑话使整体风格不至于沦落到“贱”的地步。相比之下《鸡仔总动员》就显得风格怪异,像一个找不到家门的孩子。
复古一般的二维世界,绚丽的色彩一点不少,唯美而浪漫,比较适合与女生一起看,也比较适合放松了心态,回到童年状态下去看。让心灵去放逐,这里,能够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