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而这,就是《小丑》的迷人之处,他需要观众高度参与进来,这两个故事都是合理的(甚至还能有其他解读),观众可以凭自己的理解、喜好去解读整部电影。4. 片尾小丑在精神病院里对着治疗师发笑的情节对应电影开头亚瑟在社区医生面前哭笑的情节。1. 小丑被青少年殴打后前往治疗师那里时,墙上的时钟显示11:11分左右。亚瑟和治疗师交谈一会儿后,突然切入一个亚瑟在白色房间撞击房门的镜头,墙上的时钟同样显示在11:11分左右。 (另外经评论区提醒,化妆间同样出现了时钟)2.开头闪现和结尾小丑被关的两个白色房间装修风格是一样的,比如墙上的瓷砖和字体。3. 亚瑟高频出现的一句台词:我这辈子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以及导演通过这个结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你可以把整部电影看成两个故事(甚至可以更多),第一个故事讲诉亚瑟从一名可怜底层小人物变成一个小丑的故事,这个故事占据了全片95%以上的内容。

第二个故事只有5%,但是推翻了一切,电影只有最后几分钟以及一开始闪过的小丑在精神病院猛撞头部才是真实的世界,此时的小丑被关在阿卡姆精神病院,他从未越狱。小丑在人才辈出的阿卡姆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或许是不满,或许是无聊,或许是想开个玩笑,在11:11分时,他用头猛撞房门,在脑海里妄想出亚瑟这一虚拟人物,利用真实发生过的事情(比如托马斯夫妇之死)以及臆想的事情(比如自己间接造成了托马斯夫妇的死亡),自导自演了一个无辜可怜虫被社会压迫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故事。

导演在电影里给出了以下提示:

1. 小丑被青少年殴打后前往治疗师那里时,墙上的时钟显示11:11分左右。亚瑟和治疗师交谈一会儿后,突然切入一个亚瑟在白色房间撞击房门的镜头,墙上的时钟同样显示在11:11分左右。 (另外经评论区提醒,化妆间同样出现了时钟)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2)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3)

2.开头闪现和结尾小丑被关的两个白色房间装修风格是一样的,比如墙上的瓷砖和字体。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4)

3. 亚瑟高频出现的一句台词:我这辈子都不确定自己是否真实存在。

4. 片尾小丑在精神病院里对着治疗师发笑的情节对应电影开头亚瑟在社区医生面前哭笑的情节。

而这,就是《小丑》的迷人之处,他需要观众高度参与进来,这两个故事都是合理的(甚至还能有其他解读),观众可以凭自己的理解、喜好去解读整部电影。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5)

第一个故事写实,它把观众想知道的一切都交代得一清二楚,包括小丑的生世、经历以及诞生过程,我们能很好地感受主角的情绪,更深入地了解小丑, 了解 “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而且电影的主题也更加深刻。

关于小丑的起源,DC电影要么参考《致命玩笑》的化学池,比如1989年版《蝙蝠侠》,要么模糊处理,不去探讨小丑的起源,比如《黑暗骑士》,但是《小丑》做出了大胆的创新,第一个故事明显把小丑的诞生归结为社会问题,把哥谭市混乱的根源指向了韦恩集团所代表的资本主义。

30年前创造一个小丑需要把他推入化学池,而30年后,我们只需把他推向糟糕的社会。

韦恩企业的不食肉糜造就了小丑,小丑又反过来造就了蝙蝠侠,然后再细想下去你就会发现恐怖的事情:

哥谭市有蝙蝠侠,那么那些拥有“韦恩”企业却没有蝙蝠侠的城市呢?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6)

托马斯·韦恩口口声声说哥谭市病了,因此他才参加竞选,希望能拯救哥谭市于水火之中,但是实际上却视底层群众如草芥,他并不清楚哥谭市的病症,通过电视访谈,托马斯表现出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他认为是因为底层人民仇富才使得哥谭迷失了方向,殊不知病根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造成贫富悬殊的同时又固化了阶层,使得人们看不到希望,这才导致人们为凶手叫好。所以,托马斯的竞选不仅选拯救不了高谭市,甚至可能造成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最后变成一种恶性循环。最嘲讽的是什么?最嘲讽的是托马斯大礼堂外民怨鼎沸,而礼堂内的托马斯们欢声笑语地看着卓比林的《摩登时代》。

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门外愤怒的市民还是电影里愤怒的工人阶级,都只是一出笑话,他们根本不关心底层民众的死活。

那么既然是批判资本主义,是否意味着导演同情和支持小丑的做法?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电影的最后几分钟,托德·菲利普斯宣读了对小丑的判词:邪恶的,非正义的,而这也正是结尾的精彩之处。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7)

菲利普斯在展现小丑人物弧光时参照了《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通过让小丑不断在压力下做出选择来揭示人物性格真相,而且还在叙事的过程中展现人物内在本性中的弧光变化:先是被压迫被歧视,然后是反抗(地铁枪杀案),接着是复仇(杀死蓝道以及默里),而跟着主角,观众的情绪大抵也经历了同情、鼓掌再到质疑/支持。

然后精彩的来了,菲利普斯没有在电影的高潮部分揭示小丑的真实性格,他把小丑的性格真相放在了高潮过后的几分钟。

如果说极度压力下的选择可以让我们看清楚一个人,那么极度放松的情况下也可以。

于是我们看到了带着镣铐的小丑踩着音乐,慢悠悠地走出病房,在地上留下一个个清晰的血脚印。

毫无疑问,他杀害了治疗师,一个无辜的人。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8)

而治疗师的死亡很可能仅仅是她让小丑想起了之前社区福利治疗时的不愉快回忆。

而这也恰恰是回应了存在争议的“复仇”环节。

蓝道和默里是否真的罪大恶极,非死不可?

还是仅仅是欺骗、利用过亚瑟,就必须以死谢罪?

这一个个血脚印似乎在嘲讽小丑对社会的控诉,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小丑是怎么杀蓝道的?剪刀插动脉后又插眼,在蓝道必死的情况下疯狂的撞击他的头部,这是复仇吗?这是赤裸裸的虐杀。

所以也许正如默里所说,小丑所做的一切只是在为自己的杀戮找借口:

小丑在假借社会不公,来合理化自己的杀人动机。

所以把这两点结合起来,第一个故事要表达的观点也就十分清晰了:以托马斯为代表的资本主义使得哥谭市阶级分化严重,贫富悬殊,是哥谭市混乱的根源,不解决它,再多的蝙蝠侠也无济于事。但是我们也应该警惕那些假借社会不公,来合理化自己暴力行为的小丑们,他们极其危险。

从这点讲,第一个故事极具批判性,不止探讨了资本主义存在的问题,而且否定了小丑的做法。但是,这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小丑不再神秘,不再迷人,他是孤儿,他受尽虐待,他没有高智商,他病态,他内心扭曲,他只是一个被社会逼疯的可怜虫,光环不再。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9)

所以,第二个故事的小丑更符合漫画的设定,这所有的一切只是小丑思想的一角,小丑依旧神秘,他依旧意味着混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也许过几天,他又能给你整出个更精彩的故事,或许更可怜,或许更可恨,可又有谁知道呢?而影迷津津乐道的高智商也保留了,你猜猜小丑是怎么在带着手铐的情况下杀死治疗师的?

而且第二个故事跟观众的互动性更强,在电影最后几分钟,精神病院里的小丑一直在发笑,治疗师忍不住问他:“What so funny?”小丑沉醉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低着头,自言自语般轻轻从嘴里吐出一句话:

“只是在想一个笑话”。

然后小丑的脑海里浮现起蝙蝠侠父母被杀的那个夜晚。

“你能告诉我吗?”

“你不会懂的”

那么这个笑话是说给谁听的?或者说谁又会懂得这个笑话?

答案有很多,可以是亚瑟,也可以是蝙蝠侠,甚至还可以是正在看电影的观众。

当你选择相信第二个故事时,你其实是在窥探小丑的精神世界,而此时的小丑正通过妄想,在脑海里创造出亚瑟这个人物,把亚瑟的不幸通通归因于哥谭市的社会问题,进而合理化亚瑟的暴力与谋杀,一方面是为了好玩,另一方面是为了证明一个观点:

任何人只要像我一样经历了糟糕的一天,也会发疯。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0)

还记得亚瑟那不受控制的笑声吗?是的,那个笑声来自小丑,每当亚瑟遭受不幸或者想展现自己的时候,小丑总会出现,利用笑声嘲笑他,打击他,撕裂他。但是这个笑声其实也是在嘲讽那些同情亚瑟的观众。

哦天啊!你们居然在牵挂一个我虚构的角色?你们居然相信我虚构的故事?这可真够蠢的。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1)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2)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3)

换句话说,在第二个故事里,一旦你同情亚瑟,认为亚瑟只是在反抗这个操蛋的社会,甚至觉得亚瑟不是坏人,那么小丑就已经赢了,因为你认同了他的观点。

你们不是想看看小丑的精神世界吗?这就是了:病态且危险。

但是第二个故事的深度显然没有第一个深,他更像导演的一个恶作剧。

而电影妙就妙在导演给我们留下了不确定性,对于路人观众来说,可能第一个故事更对他们胃口,对于漫画爱好者来说,可能第二个更符合他们的期待,决定权在你们手里,亲爱的观众,就像某位网友在我文章下的留言一样:

这部电影类似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有权选择自己喜欢的结局。

所以看完这部电影,如果你问我三部小丑电影孰优孰劣的话,我会这么回答:They complete others.

杰克·尼克尔森版小丑重“形”,他在在剧本俗套、缺乏深度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巧妙的利用戏剧性,将漫画里小丑的那种疯癫与杀戮完美融合,向观众呈现了一个集滑稽与恐惧于一身的小丑:看似滑稽却暗藏杀机,你永远不知道从他手枪射出的是子弹还是鲜花。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4)

希斯·莱杰版小丑重“神”,他在优秀剧本的支撑下,做到了演技大爆发,成功把《致命玩笑》里“糟糕一天”的观点呈现给了观众,告诉全世界小丑就是混乱失序的本体,是哥谭市的犯罪王子。这个版本的小丑没有笑气、强酸花以及欢乐蜂鸣器,他也不滑稽、不搞笑,他所拥有的只有短刀和超高的智商,但是足以把整个哥谭搞得天翻地覆,把“光明骑士”哈维•丹特逼成“双面人”。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5)

最后是菲尼克斯,他的小丑同样重“神”,但是妙就妙在他凭着大师级的演技,用一场电影,两个故事,带领观众们一探小丑的精神世界,然后又把决定权丢回给观众,让观众去选择自己心中的小丑。同时也给了那群那群整天嚷嚷着“希斯莱杰之后再无小丑”的复读机一个响亮的耳光,让他们明白经典角色是用来突破的,而不是用来吹捧的,复读了十年,也该闭嘴,去找新的事物复读了。

这三个小丑相互补充,相互成就,而这也是小丑的魅力所在,我们有太多的方式去解读他,演绎他,毕竟每个人内心最阴暗的地方都住着一个微笑的小丑。

小丑翻身就是joker(如何理解小丑Joker的结局)(16)

写在电影之后:

关于《JOKER》,我的解读一直在强调电影的结局是开放的,读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电影,同时我也分析了两个故事的优缺点,以便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选择自己心目中的小丑。但是总有些人,喜欢以自己为尺度,一上来就嚷嚷着:什么年代了还用精神分裂的套路?或者直接说过度解读有意思吗?首先,第二个故事只是小丑的一个笑话,不涉及精神分裂,他清醒的很。其次,导演在电影里就不止一次用了精神分裂的手法来展现亚瑟,请问是不是也是过时的?最后,第二个故事只是一种猜想,就跟亚瑟是不是托马斯的私生子一样,无法验证,你接受不了,那么你选择第一个故事不就好了?开放式结局的电影没人拿枪指着你的头,逼你选第二个结局,但是也别太自以为是,有些观众反而接受不了小丑是这样诞生的,他们更喜欢第二个故事。互相尊重是相对的,动不动就对自己不喜欢的可能性扣上一顶过度解读的帽子,是何等的狂妄自大。

更正1:一开始我以为小丑最后卸下了镣铐,经网友提醒,我反复观看结尾,觉得小丑最后没有卸下手铐,他在带着手铐的情况下杀了治疗师

更正2:经评论区提醒,原文的“无差别杀戮”存在用词不当的问题,现已更正。

附两则洛杉矶时报的新闻:

第一则(应该发表于10月4号):Speaking with The Los Angeles Times Phillips was commented about the debate that Joker's ending has sparked. And while he's pleased to see the public discussing the movie he doesn't want to give his own personal opinion that could affect how people are interpreting what happened in the movie.

“Me and Scott and Joaquin we never talked about what he has — I never wanted to say ‘He’s a narcissist and this and that.' I didn’t want Joaquin as an actor to start researching that kind of thing. We just said ‘He’s off.’ I don’t even know that he’s mentally ill. He’s just left-footed with the world.


“There’s a lot of ways you could look at this movie. You could look at it and go ‘This is just one of his multiple-choice stories. None of it happened.’ I don’t want to say what it is. But a lot of people I’ve shown it to have said ‘Oh I get it — he’s just made up a story. The whole movie is the joke. It’s this thing this guy in Arkham Asylum concocted. He might not even be the Joker.’"

有道翻译结果:在接受《洛杉矶时报》采访时,菲利普斯就《小丑》的结局引发的争论发表了评论。虽然他很高兴看到公众讨论这部电影,但他不想给出自己的个人意见,因为这可能会影响人们对电影情节的解读。

“我、斯科特和华金,我们从来没有谈论过他拥有什么——我从来没有想过说,‘他是一个自恋者,这样那样。“我不想让华金这个演员开始研究这类事情。我们只是说,‘他走了’,我甚至不知道他是否有精神病。他只是对世事不太了解。

“你可以从很多角度来看待这部电影。你可以看着它然后说,‘这只是他的多项选择题之一。但这些都没有发生。“我不想说那是什么。但我展示过的很多人都说,‘哦,我明白了——他只是编了个故事。整部电影就是个笑话。就是这个阿卡姆疯人院的家伙捏造出来的。他甚至可能不是小丑。’”

第二则(应该发表于11月1号)

Some have argued that Fleck was actually in Arkham Asylum the entire time and merely imagined the whole narrative as a twisted form of wish fulfillment. Others believe that Fleck isn’t the actual Joker — a character who has never had a single definitive origin story — but instead served as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Joker as we’ve come to know him a theory to which Phillips himself has given some credence.

Phoenix says that at least as he sees it Fleck is indeed the Joker: “I mean to me yes he is.” But he welcomes alternative takes. To him it’s those ambiguities that make the film worthwhile.

"There was something that was great about the mystery of it ” Phoenix says. “Todd and I talked a lot about how this is one of the few opportunities that you have where people don’t expect to know the definitive truth of the character — and not only that they probably don’t want it. Usually the demands of the movie are the opposite. I said ‘We have to take advantage of that. Why would we not?’ ”

有道翻译结果:有些人认为,弗莱克实际上一直都在阿卡姆疯人院,只是把整个故事想象成一种扭曲的愿望实现形式。另一些人认为,弗莱克并不是真正的小丑——这个角色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起源故事——而是我们所了解的小丑的灵感来源,这一理论得到了菲利普斯本人的认可

菲尼克斯说,至少在他看来,弗莱克确实是个小丑。但他欢迎其他选择。对他来说,正是这些模棱两可的地方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它的神秘之处有一些伟大之处,”菲尼克斯说。“托德和我谈了很多,这是你所拥有的为数不多的机会之一,人们不希望知道这个角色的真相——不仅如此,他们可能也不想知道。通常电影的要求是相反的。我说,‘我们必须利用这一点。为什么不呢?’”
作者:光影扭蛋机
链接:zhihu/question/349225601/answer/856712811
来源:知乎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