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综艺都有哪些(这群00后是来整顿舞蹈综艺的吗)
舞蹈综艺都有哪些(这群00后是来整顿舞蹈综艺的吗)入场式结束,进度条才过了不到10分钟,但那股子热血躁动早就顺着网线蔓延到了屏幕外。1. 搞笑的、强势的、温柔的,不管咋出场的,所有人都be like:所以,个性十足的00后整顿完职场、学术界,现在是要来整顿舞蹈圈了?继续看,这群热血年轻人,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头条群星8月榜#脚踩强烈鼓点、迎着巨大欢呼,身穿吴京同款绿色运动服,抬个手都breaking范儿拉满的北京体育大学BSU Breakerz crew闪亮登场。
到辽宁科技大学这儿,阳光校园秒变东北大舞台。花衬衫红扇子,舞社成员整齐地摆手扭屁股,跟说相声似的大喊口号“别来决斗,小心挨揍”。
年轻大学生们,生命不息整活不止。
黑衣保镖护送霸总走红毯;大佬穿最靓的衣服打最狠的架(bushi);天庭空荡荡仙女在人间,一下就戳到了我的心巴上。
搞笑的、强势的、温柔的,不管咋出场的,所有人都be like:
所以,个性十足的00后整顿完职场、学术界,现在是要来整顿舞蹈圈了?
继续看,这群热血年轻人,和想象中大不一样。
1.
入场式结束,进度条才过了不到10分钟,但那股子热血躁动早就顺着网线蔓延到了屏幕外。
真应了《沸腾校园》这名字,从第一秒就沸腾起来。节目由蔡徐坤担任沸腾制作人,杨丞琳、檀健次、孟佳担任沸腾辅导员。全国二十所院校的舞蹈社团集结在此,争夺全国最强社团的称号。
实不相瞒,一开始是冲超豪华嘉宾阵容戳开了节目,属实没想到年轻面孔们这么有料,不知不觉把我给带“跑偏”了。
首轮对战就是王炸级别的。中国传媒大学Password街舞社,学校牛X,舞社也牛X,是北京各大齐舞比赛里boss级的存在。
他们备采的时候蛮谦虚。有人言辞委婉地表达想和老对手贸大碰撞一下的愿望,有人像官方发言人,“不管是好的结果还是不太完美的结果,我们都会……”
队长陈孟涵越听越不对劲,扭头打断,“不可以,没有不好的结果”,就,也不完全谦虚,反而非常之自信。
他们的对手,是白天卷科研,晚上怼舞蹈的中国科学院大学HD CREW。
节目组,“有没有信心走到最后”,未来科学家们,“没有,我们是来蹭课的”。笑不活,把学习精神刻烟吸肺了。
没开玩笑,十一个人来自不同研究所在十一个不同的地方,为了提高排练效率,他们竟然把错误汇总成了“简单的16页”PPT,精确到角度、弧度的那种。
不懂就问,这就是学霸的世界吗?
正式舞台出来还挺意外。HD CREW白大褂变黑色紧身背心,极具力量感的wave和震动,跟节奏巧妙地卡在一起。队形分开又合拢,镭射灯不断变换,ending定格烟雾四起,很辣很炸很酷。
黑白两极,完全颠覆大家对理科生冷静沉稳的印象。
(托PPT的福,整齐度肉眼可见比练习时高了不少)
反倒气势十足的Password街舞社是柔和挂的。
从白T牛仔裤,一如刚踏进大学校园时的青涩模样,到披上学士服,转眼就该去往新的地方。他们整齐划一地挥手、旋转,给无法聚在校园的毕业生一份仪式感,期许明年的他们能面对面说声毕业快乐。
舞蹈结束,仿佛看完一场情景剧,脑海里流淌过大学时期的记忆。
好神奇,性格各异的大学生明明最讨厌小组作业,觉得无用又无趣。但当这个小组变成舞社,他们却铆足了劲儿把自己的颜色融进集体的调色盘,去描绘独属于舞社的那幅画。
川音,脑洞大开把皮影戏融进舞蹈;武大,用艺术品般的现代舞展现人生枯荣;湖一师,关注校园热点,以反校园霸凌为题进行创作,看得在场所有人疯狂抹泪。
上海戏剧学院才重组不久的E.F.G街舞社,第一次线上见面,尴尬到脚趾疯狂动工,像极了课程小组一人带队,N人划水。
但为了在台上呈现够格的作品,他们线下一边排练一边磨合,“不熟的人”愣是在一个月内,磨出了很上海很默契的初舞台。
其实有点难把特立独行的00后和集体归属感联系起来,但除此之外似乎找不到更贴切的词。
第四期,赛制发生变化,每位辅导员各自带领四到五个舞社组成三大联盟。当集体不再局限于自己所在的社团,他们的“集体意识”反而比之前更加明确清晰。
上半场三个联盟打得难分难舍,需要最后一轮定生死,获胜的联盟可以获得两张super卡(一张10分,联盟内自行决定加分社团)。
孟佳队里上海视觉艺术学院的郑丹妮直言,想要帮联盟拿到两张卡,“不管是不是用在我们身上”。
拿到了,又有了新问题。谁赢来的给谁?保分数偏低的不被淘汰,还是保强队晋级?
大家讨论着各种方案,唯独没有人跳出来为自己的舞社争取,而是都以联盟为前提,寻找能让大团队走下去的更长远的路。
下半场社团1V1对决,杨丞琳队的广州工商学院JOK CREW,大胆挑战黑马舞社——湖南第一师范学院JBS街舞社。
舞社排名下位圈、社团利益变联盟荣誉,JOK CREW成员排练时都憋着股气。严格要求、反复失误、无数次重来,最后就是情绪崩溃。
混合了自责、委屈的崩溃,最终因为调侃般的“绷不住了”“请吃冰粉”缓和。代表大集体出战固然有压力,但某种程度上它也是摩擦的调和剂、更强的动力。
2.
就在想,到底是什么让这群年轻人,心甘情愿成为集体的螺丝钉。说出来有点俗,但或许真的就是对跳舞的热爱。
而热爱的力量有时候可以超越想象。比如绝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寻死路”的JOK CREW,赢了黑马JBS街舞社。
和初舞台关注校园暴力如出一辙,JBS街舞社这次从普通人视角,挖掘直击人心的东西——即便你平平无奇,但依旧被爱被需要。
而JOK CREW,用一出舞台剧诉说“不要让爱成为阻碍”。逃不出被父母划定的范围,主人公变成了傀儡,把自己封闭。
练习花絮里,那几根总是不听话的绳子终于露出真面目。交错的白色缎带,是主人公被束缚时的撕扯和挣扎。
自己想走的路跟父母希望你走的路产生分歧,大学生多少都有同感。这中间的缺乏沟通和理解,产生的争吵、矛盾、难过,在几分钟里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比较惊讶的是,前几期节目里始终乐呵得不行的主轴(贯穿整个舞蹈的线索)陈杰评,演绎起复杂情绪能这么饱满,舞蹈结束他沉浸到在台上泣不成声。
直到他说,他不是在跳某个人,而是在跳自己。
陈杰评从小父母离异,他就像舞蹈里被困住的那个男生,没有选择却被寄予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的厚望。
“那段时间很抑郁”,抑郁到不想踏进家门,一大高个儿缩在家门口偷偷哭。
幸运的是他在低谷时期遇到了舞蹈,通过舞蹈认识了站在他身边的伙伴,把他从黑暗里拉了出来。家庭缺失的亲情,他们用友情弥补了回来。
上期学生职务竞选,陈杰评被队友起哄上了台竞选主持人。本着来都来了的原则,他一招街头式主持拿捏了现场氛围。
投票环节他疯狂朝队友使眼色在胸前画叉,但叛逆的队友带着周围同学,把他送上了主持人的宝座。
大概正是队友给了陈杰评家人般的爱,舞社给了他家的感觉,才让“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浪漫”在他身上成了现实。
这似乎就是舞社作为集体存在的意义,燃烧热爱形成的那团火,最终可以温暖每个人。
像是杨丞琳夸澳门科技大学本能舞团的初舞台“稳定、精彩”,成员曾梓骏却自责自己是队里最不稳定的点。
他看到的是动作失误,齐舞没跟上节奏,成员们看到的是他承担了很多高难度动作,是队里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还有郑州工商学院KDM舞团,九个人完成了一支未来科技感十足的舞蹈《重生》。
但这支舞原本是十一人版本,录制前一个星期有两位成员生病,严重到无法继续排练,剩下九个人只好临时改编队形上场。舞台结束,他们把缺席的二人叫到了台上,“十一个人一个都不能少”。
直到淘汰,队长陈豫江都在帮每个成员争取在台上跳舞的机会,哪怕只有几十秒。
同样是大学里的集体,小组、班级甚至宿舍,可能链接来得都没有社团这么紧密。
社团最妙的地方在于志同道合。
没什么比因共同的热爱而形成的集体更牢固,你主动迈出那一步,它也会给予你回应。好像升空的烟火,无数颗火星一起绽放的瞬间最绚烂,而那也是每一颗火星最闪耀的时刻。
3.
舞蹈竞演类节目早就不新鲜了,但《沸腾校园》找到了一个新的切口——打造属于大学生的舞台,并以社团为单位进行切磋。
大学生,可以想象到的热血沸腾。作为一个已经走出校园的人,看这档节目时确实惊叹现下年轻人的青春活力。
他们手持啦啦操花球,在台上笑容大开,整齐转圈。
把傣族舞和爵士进行碰撞,尝试别样风格。
又或者管他那么多呢,不留余力地跳,快乐地跳就对了。
在这个自己即青春即热血本身的年纪,他们大胆无畏拥有无限创造力,正在探索的、想要表达的,全部都在舞蹈里。
《沸腾校园》关于舞蹈,又不完全关于舞蹈。同学们用作品刺激得观众热血偾张,同时在用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发挥个性也融入集体的那一面,打破我们对Z世代的刻板印象。
蔡徐坤在节目里讲,团队凝聚力可以通过齐舞体现出来。归根结底,整齐的背后是一遍遍的训练,训练的动力是共同的热爱。
很难不被这样的纯粹和真性情戳中,毕竟在这个当下,要一起做成一件事,很简单也很难。所以感叹过后,余下的其实是最质朴的感动和由衷的羡慕。
回到开头,这群年轻人是来整顿舞蹈圈的吗?
以技术作为标准,他们显然道阻且长。但对舞蹈赤诚,对队友真诚,那走的每一步都算数,有这些,好像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