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最美乡村》的创作和热播,回应了时代的宏大主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将一个个扶贫现场跃然纸上、呈现荧屏,它是扶贫路上的冲锋号,是抢占高地的胜利旗,是精准扶贫的宣言书。该剧第一单元的主人公是由著名影视演员杨志刚饰演的唐天石,复员后任青山镇党委副书记,驻那家沟和上河峪两村开展扶贫工作。不忘初心,性格鲜明,历经曲折,最终在扶贫战场上高唱凯旋之歌。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是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按西汉的《礼记·礼运》描述,“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

来源:承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近日,由郭靖宇监制,郭靖宇、杨勇担任总编剧,巨兴茂、来牧宽联合执导,杨志刚、岳丽娜、刘智扬等领衔主演的精准扶贫题材电视剧《最美的乡村》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持续热播,收视率屡次破2,高居收视率榜首。各个层面收看、热议该剧成为热潮,机关干部、乡镇干部、农民朋友都对该剧给予了很高评价。

按照市委宣传部安排部署,市文联开设评论专栏,请各位评论老师写出您的心声,让“最美的乡村”在华夏大地再次掀起扶贫攻坚的热潮。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1)

用最美的声音讲述最美的故事

——评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

宽城县文联 曾惠

央视刚刚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取材于承德脱贫攻坚战线上党员干部的先进事例,以承德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涌现的优秀乡镇干部、包村第一书记、返乡创业优秀青年人才和自强不强的承德人民为创作原型,进行艺术加工,分为三个单元,讲述了宽河县青山镇新上任的党委副书记唐天石,市广播电视台新闻女主播、驻滦水县辽河源村第一书记辛兰,返乡潮河县金山岭镇创业大学生田永青三位主人公带领困难群众,建设起生活富裕、乡风文明、生态优美的最美乡村,实现全面小康的动人故事。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2)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大雅·民劳》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人们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是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按西汉的《礼记·礼运》描述,“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党的十九大提出,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最美乡村》的创作和热播,回应了时代的宏大主题,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将一个个扶贫现场跃然纸上、呈现荧屏,它是扶贫路上的冲锋号,是抢占高地的胜利旗,是精准扶贫的宣言书。该剧第一单元的主人公是由著名影视演员杨志刚饰演的唐天石,复员后任青山镇党委副书记,驻那家沟和上河峪两村开展扶贫工作。不忘初心,性格鲜明,历经曲折,最终在扶贫战场上高唱凯旋之歌。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3)

鲜活的人物群像——剧中刻画了最美的基层干部

《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作自己的根本宗旨。

精准扶贫是人类历史上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画卷,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庄严郑重的承诺,也是全国人民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之歌。精准扶贫不是一句简单的政治口号,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实践过程,更需要为党的事业奋斗拼搏的实干家。

剧中的主人公唐天石堪称是敢于担当、真抓实干的实干家典范。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4)

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也是时代的责任。在贫困户的精准识别上,唐天石在那家沟村敢于直面问题,不退缩不犹豫,将村支书那文斌的老岳父、连襟高三力家和靠送礼评上贫困户的张金柱等贫困户资格取消,召开村委干部会议,重新评定村里贫困户的资格,并公示接受全体村民的评议。在上河峪时,唐天石指出了该村存在假脱贫、虚报数字现象。正如他的那句台词:“脱贫只是暂时的工作,带领广大农民致富才是我们真正的职责。”在谋划发展项目上,他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上河峪村依地理优势开展网箱养鱼,唐天石信誓旦旦地承诺跑办手续。可是正当村党支部书记卢振兴买齐了设备准备安装时,却得知省里为保护水库环境全面停止网箱养鱼,为此卢振兴和唐天石闹翻脸,在长城上格斗起来。唐天石主动承认自己对当前的政策学习不够,苦口婆心地向卢振兴讲解网箱养鱼对生态的危害,并说:“我唐天石对着这万里长城、对着潘家口水库发誓,如果我不能帮助上河峪村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我绝不离开青山镇。”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5)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真抓实干是治国理政的至上圭臬。为了帮上河峪村跑办扶贫项目 唐天石与卢振兴一起去皇家衣绣招商;为了发展上河西峪村的乡村旅游 他们全家齐上阵;为了让那家沟发展养蜂产业 他搞调研、咨询专家,多次找那家沟被免职的村支书那文斌谈心交心,包容和隐忍对方的多次挖苦、讽刺、质疑。他胸怀坦荡地对那文斌说:“我没有官瘾,只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做点事,我把每个村的脱贫致富都看作一场硬仗,打赢了才能走,打不赢,这里永远是我的战场”。唐天石掷地有声的话语,踏踏实实地工作 大到为百姓谋致富产业,小到为困难群众挑水、帮学习刺绣的绣娘看小孩等等,他没有虚情假意 没有形式过场 以一名共产党的人格魅力让那家沟和上河西峪两个村的百姓信服。

还有,上河峪村的老村支书邢铁山刚正、无私,他说:“我虽是老党员,党有任何需要,我邢铁山绝不含糊”。卢振兴复员后,放弃城里优越的生活条件,感恩乡亲们的养育之恩,回村任村支书,把自己的全部都奉献给上河峪村。那家沟的村支书那文斌在唐天石的感召下,主动带领村民致富。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6)

剧中塑造的几名基层干部形象是很好的榜样和标杆,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虽然我们有过“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也面临着“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困难风险,惟有拿出“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魄,“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才能夺取全面小康的最后胜利。

接地气 有温度——剧中展现了最美的故事情节

该剧第一单元播出后,好多扶贫干部都认为电视剧真实、自然,把扶贫干部的艰辛坎坷和苦辣酸甜演绎的淋漓尽致,事情就像发生在他们身上一样。这充分说明这部剧有生活、接地气、有温度,正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第一单元故事情节虽无大起大落、大开大合,却清新自然、令人回味,充满温情,喜剧色彩更浓厚。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7)

在人物矛盾上,起承转合、巧妙衔接。唐天石用退役军人的果敢和智慧、乡村干部真诚和宽容成功地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比如,那家沟村民赵凤仪来青山镇政府大吵大闹上访时,唐天石坐在她跟前,拿着一杯枸杞水,递到她面前,微笑着说:“嚷嚷半天渴了吧?来!” 这简单的一句话一个动作,润物无声地拉进他与上访者的距离。比如,高三力为替连襟那文斌报仇,偷偷拿着镐把去村委会,结果被侦察兵出身的唐天石反手摁在了地上,理解和宽容让他对高三力的鲁莽既往不咎,反而规劝他以后要走正道。还比如那栋梁养的六十箱蜜蜂被毒死、杜子明以绣品不合格挑起那家沟和上河峪两村之间的矛盾等等,唐天石站在群众的立场,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凝聚力量,汇聚人心,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该剧矛盾冲突,接二连三,增强了电视剧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在思想内涵上,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最美的乡村》以小村庄衬托大时代,以小故事抒写大主题。除了浓墨重彩、大张旗彭地演绎产业扶贫、扶志扶智等扶贫情节外,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现了生态风光、文化历史、人性思想、城乡差距、乡风文明等细节,所谓全剧涉及内容有条有理、意境深远。

涵养乡风文明也是脱贫攻坚面临的重大课题。剧中张金柱嫁女儿索要天价彩礼、村妇女莎莎等人打麻将扯闲话、小周母亲不让他娶患小儿麻痹的燕子、村民闹矛盾动不动就举起镐把等工具欲要拼个高低……这些不文明现象在剧中都做出了很好处理和化解。通过剧情,我们反思现实中的脱贫工作,在乡风文明这一课题上,需要建立一套管理健全的长效机制,才能打造出两委班子健全有力、社会秩序和谐稳定、村容村貌整洁优美、尊老爱幼蔚然成风、移风易俗倡导有力的文明乡村。

同时,该剧将潘家口水库、水长城优美的自然风光同承德的历史文化相整合,将扶贫产业满族刺绣项目与满族文化相统一,将养蜂产业、乡村旅游产业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相结合,大大提升了该剧的时代意义和历史文化价值。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8)

惟乡情和亲情不可辜负——剧中抒发了作者最美的家国情怀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文以载道,拥有家国情节的文艺作品,是我们民族的灵魂和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和价值依据。

从《镇长》到《代理县长》,从《最美的青春》到《最美的乡村》,编剧杨勇创作的题材都是为了赞美和宣扬在国家基层建设和农村扶贫工作出的先进贡献集体和个人,描摹此时中国的情感底色,直面更加复杂多元的问题,与这个伟大的时代同呼吸、共成长。

剧中的唐天石、卢兴振、邢铁山三位人物都是以老兵的身份出现,他们以军人气魄,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决心,全身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反贫困斗争中。剧中几次出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红色娘子军》等慷慨激昂、浩然正气的军歌,象征着全面小康胜利的号角。最后,该剧第一单元在《歌唱祖国》的歌声中圆满地拉下帷幕。每一个画面、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情节无不深谙着作者对国家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情礼赞。

最美的乡村电视剧观后感心得体会(电视剧最美的乡村评论)(9)

感谢《最美的乡村》的主创人员和全体演职人员在这个炎炎的夏日,为我们奉上的一道精神盛宴和视角盛宴。相信,随着这部电视剧的首播,承德的好故事会传播到全国,甚至是更远,它能够引领社会新风尚,真正成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道德航船的压舱石。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