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女作家自述的电影(文学史上第一部女同小说改编的电影)
一部女作家自述的电影(文学史上第一部女同小说改编的电影)喜欢摄影的特蕾莎,十分想要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19岁的特蕾莎是一个孤儿,在一家百货公司当售货员。讲述50年代两个女人之间的禁忌之恋。这部电影就是——《卡罗尔》。海报
蔡康永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不是因为自己是同性恋才爱上你,也不是因为爱上你而是同性恋。
只是爱上一个人,而我们刚好是同性而已。
今天要介绍的这部电影,就关于同性之恋。
讲述50年代两个女人之间的禁忌之恋。
这部电影就是——《卡罗尔》。
海报
19岁的特蕾莎是一个孤儿,在一家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喜欢摄影的特蕾莎,十分想要一台属于自己的相机。
特蕾莎的男友是个画家,很照顾她,也向她求过婚。
但特蕾莎总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爱他。
而且,特蕾莎对男友的触碰总觉得有些不自在。
圣诞节前夕,特蕾莎的百货公司格外热闹,到处都是来挑选礼物的顾客。
特蕾莎好奇的东张西望,视线很快锁定在一个身穿皮毛大衣、头戴红色发箍的女人身上,
她看起来既高贵又神秘,神情却有些心不在焉。
不一会儿,这个女人走到特蕾莎面前。
她告诉特蕾莎,想为自己3岁的女儿挑选圣诞礼物。
临走时,女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手套遗忘在了柜台,特雷莎把手套寄给了她。
为了表示感谢,女人邀请特蕾莎共进午餐。
特蕾莎觉得女人身上的香水味好闻极了。
她不敢直视女人的双眼,脸颊烫的不行。
女人告诉特蕾莎,自己叫卡罗尔。
餐桌上,特蕾莎好奇的模仿着卡罗尔的一举一动。
两个人相谈甚欢。
饭毕,卡罗尔邀请特蕾莎到自己家中做客。
特蕾莎愉快地答应了。
这天,克罗尔亲自开车来接特蕾莎。
在车上,特蕾莎看着卡罗尔的侧颜,闻着她身上的气息。
第一次感觉到了爱情的那种甜蜜和喜悦。
卡罗尔告诉特蕾莎,自己正在跟丈夫闹离婚。
两个人一个装饰圣诞树,一个在弹钢琴,相处特别愉快。
直到卡罗尔的丈夫突然回来,他一看到特蕾莎就很生气。
然后和卡罗尔吵了起来,气氛变得尴尬起来。
卡罗尔再次开车送特蕾莎回去。
一上车,特蕾莎就忍不住流眼泪,她不知道自己以后还能不能见到卡罗尔。
还好,一回到家的特蕾莎就接到了卡罗尔的电话。
卡罗尔问,自己还能去找她吗?
两个人在电话里,彼此试探对方的心意。
而另外一边,卡罗尔的丈夫为了争夺女儿的抚养权。
竟然挖出了卡罗尔曾经有段女同性恋的过往。
而在过去,同性恋被视为疾病甚至犯罪。
特蕾莎的出现,仿佛一股新鲜空气注入了卡罗尔的体内。
第三次见面,卡罗尔送了特蕾莎一个相机,并邀请她陪自己出去走走。
就这样,两个人开着车,一路向西,没有目的地。
这天,是新年夜。
两个人来到一家旅馆,住到了同一个房间里。
两个人终于冲破樊笼,身心灵合一了。
然而,卡罗尔的丈夫却因为名誉和声望。
就算知道卡罗尔喜欢女人,他也不愿意离婚。
他雇人跟踪卡罗尔和特蕾莎,偷录两人的对话,作为卡罗尔出轨的证据。
两人又一次的缠绵之后,卡罗尔离开了特蕾莎。
她给特蕾莎留下了一封信。
为了女儿,也为了特蕾莎的名声,她决定回到丈夫身边。
两个人再也不能见面了。
卡罗尔和丈夫周旋了几个月,最终还是决定遵从自己的内心。
她和丈夫离了婚,自己租了一间新公寓。
卡罗尔给特蕾莎写信,问是否愿意和自己见一面。
特蕾莎稍作犹豫,便去了。
餐厅里,两个人彼此眼神炽热的看着对方。
她们在心里决定,再也不离开彼此了!
电影根据中篇小说《盐的代价》改编。
据说,当年作者帕特里夏·海史密斯甚至都不敢承认小说是自己写的,更没有以真名出版。
一直到出版40年后,她才承认自己就是作者。
电影拍得耐人寻味,而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特蕾莎和卡罗尔的扮演者在红毯上的一张合影。
两人的眼神和笑容,着实意味深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