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看的好莱坞十部电影高分(好莱坞双影帝加持)
必看的好莱坞十部电影高分(好莱坞双影帝加持)当年首映时,影片被卫道者及评论界骂得体无完肤,因为它将杀人犯描绘得如此充满魅力。不过它不但没在攻击中倒下去,反而变成热门影片,赚进了大把钞票,也使得年轻人的服饰与思潮都趋向仿效30年代的式样。电影上映后,邦妮所戴的同款贝雷帽,也销售一空。在1930年大萧条中,邦妮·派克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西小镇的母亲家中看到克莱德·巴罗正在偷自己母亲的汽车。克莱德对邦妮一见钟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抢劫入狱,并当着她的面抢劫了镇上的小超市。二人从此结伴浪迹天涯,以打劫为生。在导演阿瑟 佩恩的独特美学营造下,全片散发着浓郁的怀旧色彩,末场的慢动作枪杀镜头,更如同一场凄美的死亡祭典。让人紧张的同时,彻底爱上了两个烧杀抢掠的大反派。本片还有一项特殊风格,即是将喜剧感和恐怖味熔合一炉,那种浪漫而诙谑化的犯罪过程十分逗趣,但渐渐地却导入恐怖与血腥的死亡阴影里。但最终,它只获得了两个奖项,最佳摄影和最佳女配。这让不少
“翟天临学术不端事件”刚刚告一段落。被圈内誉为“全能型人才”,“演员中的学霸”的赵立新“原形毕露”,一番价值观完全扭曲的言论遭到全网抵制。这世界上还有比明星人设崩得更快的东西吗?
前有老干部靳东试图给自己塑造成文青风格“知识分子”;后有马思纯胡乱引用张爱玲;再有吹嘘自己英文好到在初中就可以用英语主持整场晚会的王凯,在综艺节目上也全面暴露,面对外国人全程变哑巴。人设这个东西其实不光明星需要,观众也是很受用的。
观众喜欢将自己羡慕和渴望的人设投射到明星身上,并且抽象化出一些关键词,来弥补自己身上的缺陷和不足。有时候,明星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会成为粉丝们无限解读的,自我感动的开关。更可怕的是,有些人设甚至成为了时代的注脚,且不容置疑。明星人设不光中国泛滥,被誉为明星制造机器的好莱坞更是有着令人咂舌的人设历史。
1968年的奥斯卡上,一部非常规影片,靠着巨大的人气,一口气提名了所有主要奖项: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演、最佳男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
但最终,它只获得了两个奖项,最佳摄影和最佳女配。这让不少观众义愤填膺。至今,该片在IMDb上得到了7.9分,在豆瓣上保持着8.2分,堪称无冕之王。
它还对日后的《天生杀人狂》、甚至《教父》等一系列重要电影,产生过了深远影响。它就是大名鼎鼎的《邦妮和克莱德》。
电影里的邦妮与克莱德,是对亡命鸳鸯。
在1930年大萧条中,邦妮·派克在得克萨斯州达拉斯市西小镇的母亲家中看到克莱德·巴罗正在偷自己母亲的汽车。克莱德对邦妮一见钟情,向她炫耀自己曾因持械抢劫入狱,并当着她的面抢劫了镇上的小超市。二人从此结伴浪迹天涯,以打劫为生。在导演阿瑟 佩恩的独特美学营造下,全片散发着浓郁的怀旧色彩,末场的慢动作枪杀镜头,更如同一场凄美的死亡祭典。让人紧张的同时,彻底爱上了两个烧杀抢掠的大反派。本片还有一项特殊风格,即是将喜剧感和恐怖味熔合一炉,那种浪漫而诙谑化的犯罪过程十分逗趣,但渐渐地却导入恐怖与血腥的死亡阴影里。
当年首映时,影片被卫道者及评论界骂得体无完肤,因为它将杀人犯描绘得如此充满魅力。不过它不但没在攻击中倒下去,反而变成热门影片,赚进了大把钞票,也使得年轻人的服饰与思潮都趋向仿效30年代的式样。电影上映后,邦妮所戴的同款贝雷帽,也销售一空。
《纽约时报》甚至因为评论员激烈抨击这部电影的暴力,与观众判断不符,而解雇了他。反派的传奇,第一次看起来这样酷。该片最为破天荒的地方无疑是将杀人犯的行为浪漫化,让好莱坞经典故事中的道德前提原则受到了冲击。
反抗就等于杀人?爱情就等于私奔?违法就等于后现代?《邦妮和克莱德》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现实中,两人相识时,克莱德因小偷小摸坐过牢,邦妮则是个咖啡厅的服务员。两人一见钟情,尽管邦妮手上还戴着另一个男人的结婚戒指。
影片骨子里的反抗意识、压抑与绝望却是当时(1960年代)美国社会反战反政府的情绪。此时好莱坞黄金时代已经远去,美国的年轻导演们都以法国新浪潮为榜样,力图拍出洋溢着鲜活气息、青春无悔式的电影。
多数人认为,充斥着汽车马达声的《邦妮和克莱德》迎来了“新好莱坞”时期,它的执导者阿瑟佩恩被称为“后古典好莱坞导演”。就这样,这部将杀人犯行为“合法化”、“浪漫化”的影片塑造了一对反派英雄,也成就好莱坞电影意外的“新浪潮”时代。
人人都爱邦妮和克莱德,因为他们太酷了,符合年轻人对于爱情,浪漫,以及反抗的想象。他们不断把各种代表自由,反权威的人设添加在他们身上。但两人真的如此伟大吗?真相其实并非如此。
最近一部从B面讲述邦妮和克莱德故事的影片低调上映,真正英雄和明星其实是他们。《劫匪》(The Highwaymen),绝对是邦妮和克莱德迷们最值得一看的影片。
《Vulture》的评价令人无法反驳:能和伍迪·哈里森、凯文·科斯特纳一起共度两小时时光,做典型的他们会做的事儿,还要什么自行车?
所有对“明星”痴迷的粉丝,都可以从影片中找到平衡疯狂的真相。无疑,《劫匪》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他讲述了两位德州退休骑警弗兰克·哈默和曼尼·高尔特一路追查凶犯,最终正法邦妮和克莱德的传奇经历。
影片冷静,克制,人物却力透纸背,让我们看到了风光一时的明星的真面目。影片中,哈默和高尔特一开始只是为了酬劳而踏上追击邦妮和克莱德的冒险之路。但随着事态的不断发展,作为警察的正义感和同理心被不断激发。
因为在他们眼中,邦妮和克莱德实在做的太为过火。无差别的射杀警察,被描述为青春美女的邦妮甚至会近距离射杀已经倒下求饶的重伤警察作为玩乐而克莱德除了体力好,一天能驾车狂飙700公里,枪法其实不算好,只是因为警察碍于邦妮是女子会犹豫,给了克莱德先开枪的机会。
影片虽然以哈默和高尔特的视角为主线展开,但邦妮和克莱德的巨大魅力始终充斥荧幕,当然这只是导演故意为之的冲突体现。影片里,哈默和高尔特是落魄的,英雄迟暮,只能跟几个年轻人后面一路追赶。
两个杀手得到了大众的崇拜,穷人藏匿他们,认为他们打劫银行,是劫富济贫的罗宾汉;
年轻人崇拜他们,他们浪迹天涯是爱情的象征,对抗整个警察系统让他们成为可谓反抗的年轻人们的偶像,个人崇拜盛行全国。影片中,有一幕颇为讽刺:高尔特原本有机会偷袭邦妮和克莱德,当他已经瞄准落单的克莱德时,突然一大帮粉丝围观而来,立即将他们乘坐的汽车围的水泄不通。高尔特完全无法瞄准,错失了猎杀的最佳机会。
粉丝真的爱他们吗?影片片尾对照了这一幕,显得更加讽刺且恐怖。当警察把布满弹孔的汽车和两人尸体运回时,疯狂的粉丝试图把克莱德扣扳机的手指锯下来,或是割掉他的耳朵,拿走他们身上的任何一个东西据为己有,仿佛收集这些“部件”,能获得什么狂野的力量。
人们其实根本不爱他们,你不会对你爱的人这么做。相反,从某种程度上,伏击他们的执法者哈默和高尔特,打出的50多个弹孔,重重围堵,才是出于尊重,或者是畏惧。
民众的反应,就是这么疯狂。更为疯狂,邦妮和克莱德被骑警射杀的消息一传开,所有人都涌到了路易斯安那州的这个县。当地的常住人口,本来只有大约2000人,短短几个小时,便增加到12000人。原本15美分的啤酒,涨到了25美分;三明治,花多少钱也买不到;也没有地方停车了,连来运送他们尸体的救护车,也要找警察帮忙,找停车的地方。
粉丝的疯狂,只是喜欢他们反抗的姿态、疯狂的无法纪,只是为了宣泄对那个时代的不满而已。邦妮和克莱德不过就是两个走错了路的普通年轻人,误以为自己对抗了整个世界,却将枪口对准了无辜之人,如此而已。
现实中,邦妮和克莱德不止抢银行,也抢小商贩、加油站,因为那样做更容易得手。就像你喜欢了一个明星,喜欢的是他的公众形象,是那种想象。但你幻想中的白马王子,也可能在做出各种令人恶心的行为。甚至也可能有更糟的真相。人设倒塌反噬的事件早不是一件两件了。
在《劫匪》里还有这样一个道德悖论。哈默的名气来自于他曾经杀过50多名歹徒和悍匪。有一次,他趁犯罪团伙休息时,偷袭进入,把熟睡的30多名悍匪一网打尽。
之前警察失败,多是因为会提醒悍匪们他们到来,按照办案程序先会要求他们偷袭,从而给了悍匪先开枪的机会。这其实和警察们一直拿邦妮和克莱德没办法的原因一样。哈默绕开了所谓的程序正义与道德污点,在他眼里,缉拿凶手高于一切。片尾,粉丝疯狂的围绕着两具尸体,真正的英雄们悄然离开。现实就是如此讽刺。
到底谁才是小丑,谁才是蝙蝠侠。我相信你心中早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