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我的老爸是奇葩大结局(电视剧我的老爸是奇葩)
电视剧我的老爸是奇葩大结局(电视剧我的老爸是奇葩)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5至2012年荧屏上仍有一些严肃冷峻、惯于替孩子做决定的传统“严父”,但频率数量已然明显低于“慈父”。笔者首先对2005年以来的电视剧进行了梳理,剔除部分无关父亲形象或是父亲角色次要、形象模糊的电视剧,共有62部电视剧,塑造了形象较为突出的65位父亲。二者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是否是说一不二的权威姿态,另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方式上是否标准严苛、声色俱厉。严父受传统父子伦序观念影响更为深刻,故而更加维护作为父亲的尊严,在孩子面前往往不怒自威,与孩子之间有较强的距离感;慈父则更为重视家庭情感,不过分强调长幼之节,愿意平视孩子,通常和颜悦色,与孩子能够亲密相处,减少距离感。在孩子的教育上,严父主张严格的管教方式,在孩子表现不佳或闯祸时,严父会正言厉色进行批评惩罚,以震慑孩子的方式“立规矩”;慈父往往采取更为平和宽容的态度沟通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并体谅,用耐心引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父亲不仅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称呼,更包含了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是电视作品中十分重要的一类人物形象。
电视荧屏父亲形象概览透过对电视作品中父亲形象的观察研究 可以了解社会大背景下时代文化与编剧塑造、受众反馈交相互动的过程,而作为互动结果的父亲形象,则是社会发展潮流中观念变迁的缩影。
在对近十五年间内地电视作品中的父亲形象进行梳理之前,笔者首先明确严父和慈父的具体区别。根据现代汉典,严父即“严厉的父亲”,“对子女管教严格”。
慈父即“慈祥、和蔼的父亲”。
二者的区别一方面体现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是否是说一不二的权威姿态,另一方面体现为教育方式上是否标准严苛、声色俱厉。
严父受传统父子伦序观念影响更为深刻,故而更加维护作为父亲的尊严,在孩子面前往往不怒自威,与孩子之间有较强的距离感;慈父则更为重视家庭情感,不过分强调长幼之节,愿意平视孩子,通常和颜悦色,与孩子能够亲密相处,减少距离感。
在孩子的教育上,严父主张严格的管教方式,在孩子表现不佳或闯祸时,严父会正言厉色进行批评惩罚,以震慑孩子的方式“立规矩”;慈父往往采取更为平和宽容的态度沟通交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并体谅,用耐心引导孩子成长。
电视剧中的父亲形象笔者首先对2005年以来的电视剧进行了梳理,剔除部分无关父亲形象或是父亲角色次要、形象模糊的电视剧,共有62部电视剧,塑造了形象较为突出的65位父亲。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2005至2012年荧屏上仍有一些严肃冷峻、惯于替孩子做决定的传统“严父”,但频率数量已然明显低于“慈父”。
到了2014年之后,“慈父”形象更是屡见不鲜,偶有“严父”出现,有的如同《我的老爸是奇葩》中的常宝童一般,被冠以“奇葩”之名,有的如同《小欢喜》中的季胜利一般,随着剧情的发展,从会对儿子挥巴掌的“严父”转变为了尊重儿子意愿,与儿子亲密相处的标准“慈父”。
温和包容的“慈父”当中,年纪较长的、子女成年成家者,其慈爱之心主要表现为对孩子没有过多的管束和要求,在人生的各种选择中理解并支持孩子,多是憨厚温顺的形象。
而年纪较轻的、子女仍是未成年者,其“慈父”形象则表现为乐于与孩子平等沟通,摒弃训导者的姿态,父子关系亲密融洽。
需要说明的是,2005年至2012年间,内地尚未出现聚焦父职参与的娱乐节目。2013年,引自韩国的真人秀《爸爸去哪儿》第一季横空出世,这个节目让平时操持家庭的母亲暂时退场,父亲独自承担起照料、陪护孩子的责任。
因此,父亲的个性、父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父子间的相处状态都在真人秀的镜头下呈现给观众,引起热烈讨论。
该节目的高话题度和高收视率也让更多聚焦父职的真人秀节目随之出现。2016年,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管控,电视频道禁止制作播出明星子女真人秀,《爸爸》系列节目从电视荧屏中撤出,故不再属于笔者的研究范围。
相似的文化土壤是节目引进的基础,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圈,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为节目提供了有利的天然条件。
但中韩两版节目在定位理念上也有鲜明区别,韩版重娱乐,中版含有洞察与反思之深意。湖南卫视在引进节目的基础上进行本土化的改造,传递耐心温和的沟通理念的同时,发出了父亲回归家庭的呼唤。
节目制作与播出同步进行,因而受众市场反馈对于嘉宾的自我呈现和节目的内容走向具有直接影响。
电视真人秀中的父亲形象可以看出,在2013至2015年的真人秀节目中,“慈父”形象数量远远超过“严父”,父亲们与孩子沟通时的平等意识和耐心态度饱受观众赞誉。
由于真人秀节目需在几天内连续录制,父亲们因而自然承担起照料孩子饮食起居的责任。在母亲离场时,父亲们究竟能否将孩子照顾妥帖,这也成为观众们关注的重要内容。
林志颖、张亮、吴尊等性格温柔,照料孩子又得心应手的“慈父”获得广泛好评,田亮、王岳伦、贾乃亮等亲切和蔼,但是照顾孩子时常常手忙脚乱的“慈父”一方面得到了观众的肯定与鼓励,另一方面也被指出“仍有进步的空间”。
而此阶段真人秀中的“严父”形象寥寥可数,且并非时刻都保持“严”的姿态。这些“严父”在节目播出后收到了许多网友的“批评”,诸如总是板着脸,经常对儿子发火的郭涛被诟病“缺乏智慧”,认为自己作为父亲有权要求儿子言听计从的林永健被指责“观念老旧”。
在收到网友的建议后,严父们也逐渐变得慈祥温和。例如节目后期郭涛在微博反省表示:“我不是个完美的爸爸,在教育的道路中我也一直摸索前进,在我和石头未来的生活里,我会保留我智慧的一面,同时我更要秉承田亮‘做一个慈祥的父亲’的优良传统,请你们监督!”
而原本父权观念极深的林永健,在后期的节目中会与儿子夜聊,诚恳地表示:“爸爸今天做得不好,向你道歉,你接受爸爸的道歉吗?”偶尔没有控制好情绪对儿子发火时,也会及时表达歉意:“爸爸误解你了,爸爸错了。”可以说,此时的“严父”们已然一步步向“慈父”看齐了。
总体来看,在本研究区间的初始阶段,内地电视作品中仍可看见遵循着“严父慈母”传统思路的人物设定。
例如《我爱饭米粒》中不同于严肃固执的父亲严守成,母亲严婶性情温和,希望一家和乐,当严守成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干涉孩子的生活时,严婶反倒不赞同,认为他是操之过急。
而在之后十几年的电视作品中,“严父慈母”的教养模式逐渐被“严母慈父”替代,后者成为荧屏父母形象的主流。
《家有儿女》《孩奴》《虎妈猫爸》《小别离》《少年派》等刻画未成年子女之家庭的电视剧,其中的母亲皆有个共同点,便是将孩子的学习成绩看得无比重要,认为只有学习好,将来才能在社会立足,才具有竞争力,因此她们往往被分数牵动着神经,成绩的不理想会使得她们心烦意乱。具体来看,这种倾向在近五年明显加剧。
《家有儿女》时期的刘梅虽会斥责刘星落后的成绩,但大多数情况下仍有调侃的意味,而近五年来围绕升学教育话题的电视剧接连问世,成为热门题材,剧中母亲们的焦虑可谓有增无减,展现了应试教育残酷压力下母爱的挣扎。
在《媳妇的美好时代》《我的青春谁做主》《裸婚时代》《纸婚》等电视剧中,子女已是拥有独立生活的成年人,处于恋爱、谈婚论嫁等人生阶段,此时剧中的母亲往往操心不断、难以放手,对孩子的恋爱对象、婚姻大事、家庭琐事都忍不住想要干涉一番。
父亲们则不然,心态平和是他们的共同之处。
剧中未成年子女的父亲,往往认为母亲的严要求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他们对分数显得相对淡然;而成年子女的父亲,多是憨厚温顺,在做不了主的情况下仍尽己所能地帮着孩子在母亲面前适时劝解。
真人秀中的母亲是不在场的,但个别孩子在节目中曾提及母亲形象,也可供我们参考一二。
例如田亮的女儿田雨橙在与村长的单独对话中说道:“爸爸不凶,妈妈才凶呢”(第一季第八期节目)。说罢还模仿起母亲训斥自己时“咬牙切齿”以及父亲温柔安抚自己的模样。
通过对十五年来电视作品中父亲形象的回溯,可以总结出:电视剧愈加普遍地塑造慈爱有加的父亲,偶有严厉形象的出现,要么是直接被戏称为“奇葩”,要么是随着剧情的推进变得柔和可亲。
电视真人秀中的父亲们也在受众的反馈中感知到对“严”的不满和对“慈”的青睐,进而检讨自身,向慈看齐。
参考文献:1.理查德•谢弗.社会学与生活[M].刘鹤群 房智慧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3.
2.杨善华.家庭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