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在哪里演出(三位演员三把椅子)
哥本哈根在哪里演出(三位演员三把椅子)第二个人叫尼尔斯·波尔,丹麦籍犹太人,“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和“互补原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海森堡的老师,也是曾经一起从事科研的战友,海森堡的多项成果中有波尔的功劳。两人关系又情同父子,但是,自从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晤后,彻底决裂。第一个人叫沃纳·海森堡,德国人,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因斯坦之后最有作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希特勒研制原子弹的首席科学家。正如他剧中所言,多少年后,人们记住他的是两件事,一个是他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就是他1941年到哥本哈根与另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波尔的神秘会晤。全球持续而超高的关注度,形成了非常特别的、也极为罕见的“《哥本哈根》现象”。开演前,导演王晓鹰向观众做了9分钟介绍。整部戏里出场的只有三个人,这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
三个人,三把椅子,一堵带有两扇对门的墙作布景,音乐舞美灯光都很简洁,却用三人大段的对白演出两小时,还吸引观众安静地一坐到底。国家话剧院的这部话剧已经在国内演出近400场,不少观众看了三五遍,有的甚至看了20多遍。
这部火爆快二十年的话剧就是《哥本哈根》。6日晚,该剧在京演出了2022年度的第一场。
《哥本哈根》由英国剧作家迈克·弗莱恩创作,问世几年就风靡欧美。2003年,国家话剧院开始排演这部戏。
如同美国、英国、德国、日本、以色列等国所排演的《哥本哈根》深受关注一样,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这部《哥本哈根》也展开热烈讨论。人们不仅欣赏这部剧,而且探讨剧作所蕴含的价值。参与分析讨论的人,不仅是文化艺术界人士,还有科学界、史学界人士。
全球持续而超高的关注度,形成了非常特别的、也极为罕见的“《哥本哈根》现象”。
开演前,导演王晓鹰向观众做了9分钟介绍。
整部戏里出场的只有三个人,这三人历史上确有其人。
第一个人叫沃纳·海森堡,德国人,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爱因斯坦之后最有作为的科学家之一,也是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希特勒研制原子弹的首席科学家。正如他剧中所言,多少年后,人们记住他的是两件事,一个是他具有开创性的研究成果——不确定性原理,一个就是他1941年到哥本哈根与另一位理论物理学家波尔的神秘会晤。
第二个人叫尼尔斯·波尔,丹麦籍犹太人,“哥本哈根学派”创始人,提出了原子结构的“玻尔模型”和“互补原理”,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是海森堡的老师,也是曾经一起从事科研的战友,海森堡的多项成果中有波尔的功劳。两人关系又情同父子,但是,自从1941年的哥本哈根会晤后,彻底决裂。
有趣的是,1970年,哥本哈根会晤后一直得不到波尔谅解的海森堡,在1970年获得了"波尔国际奖章",这一奖章是表彰"在原子能和平利用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或工程师"的。历史像是故意开出一个有些荒诞的玩笑。
第三个人叫玛格瑞特,她是波尔的妻子,自我感觉对波尔与海森堡都有很深的了解。与她丈夫一直坚定认为海森堡是优秀科学家有所不同,她多少对海森堡有一点看法,觉得有些看不懂他。她甚至怀疑海森堡的研究能力,认为有些夸大了,同时为丈夫不计名利地印证海森堡的理论有点叫屈。
虽然只有三人出场,但他们不停的对话中所描述的人物竟达20多位,包括爱因斯坦、奥本海默、薛定谔。而且,通过述说他们的研究理论和成果,原子弹与二战成了重要的对话内容。非常自然地,《哥本哈根》有着人类现代史上丰富的故事,藏着至今仍在吸引人们去探究的密码。
《哥本哈根》剧情开头,三人到了天堂。白色的环境,温暖的光芒,一颗孤独的树,这是波尔当年在哥本哈根的家。三人开门见山——
玛格瑞特问丈夫:(1941年)他为什么来哥本哈根?
波尔回答:你还在想这事?它早已过去了。
玛格瑞特立即接话:事情是过去了,但疑问还一直在,鬼魂般地徘徊着,寻找他们生前未能觅得的答案。
波尔说:有些疑问是无答案可寻的。
玛格瑞特不依不饶:他为什么来?他想告诉你什么?
波尔只好回答:说白了,他也就想来交谈一下。
玛格瑞特做不解状:交谈? 同敌人?
波尔大声回应:玛格瑞特,亲爱的,海森堡是我们最好的老朋友。
但玛格瑞特不这么认为:海森堡是德国人,我们是丹麦人,我们在德国占领之下。
她接着说道:为什么那天你们散步回来后,你就怒气冲冲,从此再也不联系?
不远处,海森堡说:大家都知道不确定性原理,或自以为知道,但无人理解我的哥本哈根之行。一次又一次,我向波尔和玛格瑞特、向讯问者们及情报局官员们、向记者与历史学家们再三地解释。但解释得越多,疑问就越深。不管如何,我还是乐意再试一下。如今我们都已离开人世,不再会有人被伤害,不再会有人被出卖。
看!每一句简单到不能省略一个词的对白,都那么富有内涵、富有思辨、富有敲打人心的冲击力。
三人都认为,现在到了天堂,再不需要遮遮掩掩,大家都应该好好回忆那次“哥本哈根会晤”,都应该把事讲清楚,把真心话讲出来。
于是,《哥本哈根》中的三人,借助那次会晤和波尔与海森堡以及同时期物理学家的研究,坦诚布公。一会儿回忆交往的美好时光,一会儿指责对方心有小九九,一会儿进行自我反思,一会儿表示理解对方。真诚与猜忌、温情与冷酷、科学与政治、人性的善与恶,言语的真与假,内心的平静与波澜,通通交汇在那些回忆出的旧日时光中、语言里、科学研究的脉络线上。
演出结束时,导演与三位演员向观众致谢。
不可否认,剧作构思极为精巧,二战期间发生的“哥本哈根会晤”自带神秘。主角是两位研究量子、粒子、核裂变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在德国领导代号为“铀俱乐部”的原子弹技术研究,自称战争末期逃难路上差点被一名党卫军枪毙,用一盒“好运”牌香烟捡回一条命。战后被俘,再后访美时学界同行都不愿与他握手,让他痛苦万分。一个早已蜚声学界,在德军占领丹麦后,一直不愿意参与纳粹的原子弹研究,后来被捕,经人帮助辗转逃到美国,参与了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领导的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最终研制出原子弹并用于实战。
不得不说,这是一场科学竞赛,某种意义上也是一场战争竞赛。
剧中还带出“谜中谜”。1938年12月,德国物理学家哈恩和斯特莱斯曼发现了重核裂变反应,带来了核武器的概念,震惊世界。1939年1月,纳粹德国开启了原子弹研发项目,海森堡成为技术负责人。开始,研究很顺利,可到了1942年停了下来。原因是海森堡经过计算发现,原子弹要达到武器级别,需要上万部加速器来生产铀235,这显然不可能。于是写就报告,希特勒据此下令终止原子弹研究。
剧中,海森堡对波尔夫妇说,这是自己在原子弹研究中算错的唯一一次,把需要加速器的数量放大了20倍。同时,他质问波尔:美国几位领导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为什么这方面算出的结果要比实际缩小了100倍?是故意的吗?是不是为了促使美国政府加快制造原子弹?
1942年6月,美国“曼哈顿计划”正式启动。三年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并在日本工业城市广岛和长崎各投一颗,随后日本投降。那时德国已经战败,重铀裂变发现者哈恩听闻后情绪非常激动,开始嘲笑海森堡不过是个二流物理学家。剧中的玛格瑞特在对海森堡几次质问后最终不客气地说:“因为你没有能力造出原子弹。”而海森堡对外发表声明称,当年是自己不想让纳粹掌握并制造出原子弹,故意算错的。剧中他也几次提及,如果“哥本哈根会晤”不产生误解和间隙,两人能够心领神会,那么也许就不存在原子弹了。这个声明一时引起轰动,但当时也有不少科学家质疑,认为海森堡是为了给自己博得好名声。
当年,这些在美国和德国参与原子弹研究的科学家们,有几位还为此在报刊上“口诛笔伐”,互相指责。谁反战,谁好战,成为“哥本哈根之谜”的“谜中谜”。
2002年,波尔去世40年后,其家人把波尔生前写就的一封信件,比波尔遗嘱要求提前了10年进行了公布。信中说,海森堡1941年拜访波尔,是为了劝降。海森堡对波尔表示,德国的原子弹研究进行得很顺利,这时候归顺是最好的选择。但,这终归是波尔的一家之言。
所以,“哥本哈根之谜”至今存在,充满解谜魅力。
话剧《哥本哈根》导演王晓鹰表示,“哥本哈根之谜”产生当年,战争正酣,德国人和美国人都明白,谁把原子弹最早研究出来,谁就最先有了胜利的希望。结果证明,美国人成功了,美国人的成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格局。
他强调:“这不是一部普通的话剧,它说的不是物理,也不是原子弹制造,而是‘哥本哈根之谜’。谜底是什么?请大家多思考。”
演出谢幕时段,王晓鹰再次登台。他说,至今,人们无法确认海森堡与波尔1941年那次会见的真实意义,当然更无法认定当事人的动机、企图和潜意识。对于当年原子弹的研制和付诸实战、对于今天世界所面临的潜在的核毁灭威胁、对于未来科学发展对整个人类生存的影响,“哥本哈根会晤”的误解到底是一个偶然还是一个宿命?物理学对普通人是抽象的科学,对物理学家却是生命的一部分,但当他们的个人生命体验与整个人类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们能承载得了吗?
“无论如何,人们在平安的同时、在富足的同时、在满足物欲、追求功利的同时,也许还需要唤醒内心的良知和理性,这是戏剧艺术除了娱乐大众之外还应该具有的属性和品格。”王晓鹰说。
栏目主编:樊江洪 文字编辑:樊江洪 题图来源:国家话剧院
文内图片:樊江洪摄
来源:作者:樊江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