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赣电影幕后花絮(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
毕赣电影幕后花絮(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文艺片处境艰难,在目前的中国尤为如此。《路边野餐》原本计划6月初上映,却因避让《魔兽》等好莱坞大片而退至7月15日,但同样面临众多的国产片竞争,最终导演毕赣做出的决定是只上映10天,“感谢发行方尊重我的电影。上映10天的话,也够观众从地球最远的地方飞过来了,我已经觉得知足了。”毕赣在当导演之前,做过婚庆摄影师,结果婚庆公司倒闭了。考了张爆破证,打算去建筑公司找份爆破员的差事,因为在他看来,“和拍电影一样,这个工种也是与空间的一种互动。”听说毕赣要去当爆破员,他师父、大学老师丁建国慌了,“他觉得我去上班没问题,但是怕影响我的拍电影热情。他说他愿意自掏腰包让我拍电影,我挺感动的。”于是毕赣没去当爆破员,拿着妈妈给他的2万元开始筹备电影,“接着我师父陆续打了一些钱给我,我的太太和朋友也都凑了钱。很多朋友无条件地过来帮助我。大概多的时候有30个人吧。”就这样,凑了20万后,《路边野餐》开机了。独乐
受访者:毕赣
提问者:天天副刊“艺术愿线”热心读者
记者手记
导演给读者发红包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个人看文艺片不如大家一起欣赏,于是,7月17日晚,在北青报天天副刊的召集下,40位读者汇聚一堂,共同观看了如今在圈内被热捧的《路边野餐》。
《路边野餐》势必是今年中国电影的一部话题之作,影片导演毕赣1989年6月出生于贵州凯里,妈妈是理发师,爸爸是一名司机,从小和开麻将馆的奶奶长大,就是个普通的“小镇青年”。如今因《路边野餐》而被称为“下一个贾樟柯、侯孝贤、阿彼察邦”。毕赣19岁到山西太原念大专,学电视编导。2011年学生作品《老虎》入选第八届中国独立影像展剧情长片单元2011年,成为该影展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导演。2012年短片作品《金刚经》获得2014年香港短片录像节评审团大奖,在业内一鸣惊人,26岁拍首部长片《路边野餐》。
《路边野餐》先期投资只有20万元,全片拍完也仅100万出头。制作团队大多是90后。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去年在全世界斩获了13个电影节的奖项,包括观众熟知的第6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第52届台湾金马奖、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等,片中的42分钟长镜头更是令人惊叹。 男主角陈升的扮演者陈永忠、毕赣的小姑夫说:“他能把剧组里的人从全国各地忽悠到拍摄地贵州凯里,大家还不要片酬、自费来工作,可能也是导演的人格魅力吧。”
毕赣在当导演之前,做过婚庆摄影师,结果婚庆公司倒闭了。考了张爆破证,打算去建筑公司找份爆破员的差事,因为在他看来,“和拍电影一样,这个工种也是与空间的一种互动。”听说毕赣要去当爆破员,他师父、大学老师丁建国慌了,“他觉得我去上班没问题,但是怕影响我的拍电影热情。他说他愿意自掏腰包让我拍电影,我挺感动的。”于是毕赣没去当爆破员,拿着妈妈给他的2万元开始筹备电影,“接着我师父陆续打了一些钱给我,我的太太和朋友也都凑了钱。很多朋友无条件地过来帮助我。大概多的时候有30个人吧。”就这样,凑了20万后,《路边野餐》开机了。
文艺片处境艰难,在目前的中国尤为如此。《路边野餐》原本计划6月初上映,却因避让《魔兽》等好莱坞大片而退至7月15日,但同样面临众多的国产片竞争,最终导演毕赣做出的决定是只上映10天,“感谢发行方尊重我的电影。上映10天的话,也够观众从地球最远的地方飞过来了,我已经觉得知足了。”
就这样,在“要看《路边野餐》必须抓紧”的情况下,北青报天天副刊组织了这场读者观影活动。文艺片影迷果然靠谱,仅仅两天时间,40张票销售一空,放映当天甚至有读者提前一个多小时就抵达现场。俗话说人以群分,看来天天副刊的读者群果真是高素质群体。
观影后的最大福利莫过于和导演毕赣交流,由于导演人在外地,在片方太合公司相关人员的帮助下,导演于7月18日晚8点进微信群与读者在线交流。而读者群中的文艺片爱好者们也是个个眼光老辣,看得细致、问得详细,例如凯里到镇远是火车直达的,中途下车是因为铁路故障(隧道前出现工人检查铁轨),还是表明这就是一场梦?荡麦之旅是否在时间和地理上都构成一个圆周,不仅仅是时间的弥散,也是空间的交错?长镜头荡麦那个地方,是否包含了主人公过去现在和未来,还是只讲了一下现在或者未来的事情?
能听到导演用语音回答他们提出的问题,大家已经足够开心。更没想到的是,导演毕赣在结束交流时,居然为读者们发了红包,把微信群的氛围推向了最高潮,惊喜不已的读者们当即想到了用途——去二刷《路边野餐》。
1 是什么激发你创作这部电影?电影原名《恍然录》,为何改为现在的《路边野餐》?
2010年我拍摄学生作品《老虎》时,与影片主角、我的小姑爹陈永忠在电影上建立了奇妙的关系。他庞杂的生命经验、尴尬的肢体语言和孤独气质,都与我心里深处“蹩脚世人”的形象相吻合。后来,我奶奶的兄长病逝在镇远,奶奶买了一件衣裳给他,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及时去镇远,我便想到在我的电影里,为一个老人送衣裳,感受生命的交织互文。这应该是一次难以名状的体验,我将自己的想法投影在陈升这个角色里,开始创作这个长片电影。
片名不是一个代号编码,它是一部电影的面孔,是一种礼节。如果你走近我的建筑,来大门前,你要敲门,然后等待。
2 “路边野餐”取自塔可夫斯基《潜行者》的原著科幻小说《路边野餐》,电影《路边野餐》和《潜行者》原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或者受到什么启发?
我创作,包括写作时很少会想自己受什么、受谁影响,一般都是别人问到才想一想,(想了后)也想不出来具体的什么影响。可是说没有影响吧,分明又有影响,所以我会想一想再回答你吧。
3 你2012年拍摄的短片《金刚经》在业内一鸣惊人,而且你也曾在采访中表示:“为了要解决《金刚经》带来的困惑,才有了如今的《路边野餐》”。当年为什么要拍《金刚经》,《金刚经》对你的人生又有什么影响呢?
拍《金刚经》是因为当时给我姑父(即《路边野餐》中男主角陈升的扮演者陈永忠——记者注),他有个很好的朋友叫老歪,很多年前就死了,所以我想拍个短片去纪念他。至于《金刚经》,我就不谈了吧,《路边野餐》开篇已用《金刚经》点题:“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看了电影就可以体会到那三句话的意思,我是这样的啊,不一定别人是这样的。
4 影片里陈升书桌上很旧的《路边野餐》那本书是如何做旧的?火车迎面开来的那个镜头是如何拍摄的?都知道咱们是小成本片子,没有强大的美工和特效拍摄的支持,这两处的实现有什么省钱实用的方法?
电影里有很多细微特效,固定镜头的时候有些像PS的特效,比如那本书好像是《隋唐演义》,把它P掉,P成《路边野餐》。固定镜头的PS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复杂,是一个很简单的工作。
片中担任美术一职的是我太太,作得非常精致。虽然没有钱没人,但很多细节,她都很在意,包括房间里那半面墙,她都刷过。
5 讲讲那个42分钟长镜头的神来之笔吧。
长镜头在最早写剧本时就有了,我希望它在结构上起作用,这是最早写剧本时这么处理的。写这个剧本的时候,我没有工作,经常会和这部电影的录音师梁凯拍摄一些廉价的婚庆挣钱。我们会用很落后的摄像机跟随着新娘、新郎在酒席中敬酒、穿梭。贵州好像习惯这种原始的方式纪录相聚与告别,这种影像语言写实又梦幻,很动人很接近诗,于是在这部电影里,我用了一个长镜头去表现,期望观看的人能体验一个漫长迷人的过程,企图获得一个完整的空间。我觉得时间就像一只隐形的鸟一样,但我怎样才能让别人也能看到它呢?我就需要用一个笼子把它关在里边,这个笼子就是长镜头。
6 《路边野餐》为什么会选择《小茉莉》、《告别》等老歌,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
剧本最早选的是另外一首中年男人的歌 ,剧本后期我觉得那一刻是特别纯真的,我选的那首歌不对,所以换成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台湾民歌运动时期的《小茉莉》,但是在电影里称为儿歌。
7 摩托车后视镜映出老歪洗手提水那处情节,摩托车车把上的红布条,和结尾洋洋给卫卫的摩托车上拴红布条有无联系?
电影设计了很多细节,细节可以打通时空,构成电影的要点,像红绳,有什么意义,自己可以去想。关于意向,我没有资格解读,大家花了时间去看,就应该自己去体会。
8 对小姑爹扮演的陈升满意吗?
小姑爹有很多细节没演好,当时我妹妹在高考,他特别慌,下次经费充足了,有时间有条件,大家会演得更好。但是小姑爹最好的时刻全部演出来了,所以我是满意的(从毕赣大学时的学生作品《老虎》开始,小姑爹就是他的主演,两人合作了《老虎》、《金刚经》和《路边野餐》。大二时毕赣和他说自己要拍部电影,“我和他说我想拍一部电影,你愿不愿意帮我演,他的回答是非常江湖的,他说:‘别人的忙我都要帮,更何况是你的’。”据毕赣之前介绍,小姑爹混过黑社会,进过监狱,甚至去缅甸管理过赌场,现在他在当地一间工厂里工作,默默无闻。——记者注)。
9 水里的蓝色绣花鞋是什么意思?香蕉和鞋跟母亲是什么关系呢?老医生箱子里的沾血的蜡染布,老医生说梦里儿子拿着蜡染布,跟新闻里被撞到的自行车男子的蜡染布,都有什么联系?蜡染布本身有什么意义?
鞋和香蕉都是和母亲有关的意象,长镜头之后还有20分钟本来是关于他母亲的,但被剪掉了,所以这段文本是断裂的,所以不是你没理解,而是电影剪辑出来的结果,文本断裂了。在那个长镜头唱完歌后,我不希望还有任何事情发生,所以我还是要让它断裂。
蜡染那部分也是把文本剪掉了,出现了断裂,跟之前那段是一样的。
10 如果一部电影看时很费解,需要观影后看解读才会理解,你觉得这是一部好作品吗?
观影后看解读和费解与好作品之间没有关系,看解读是因为现在网络太发达了,可以很轻易获得别人的观点和一些看起来非常专业的知识。看解读是因为互联网太发达了,而不是因为费解。
11 看完电影有些晕,你怎么看?
(造成)晕首先不可避免(一个原因)是一个技术问题,这部电影它有技术的瑕疵和故障。另外就是,我们最开始看电影时甚至连看特写我估计都会觉得晕吧,人类观影的能力越来越强,以后大家看这样的电影我觉得不会晕。我觉得VR普及之后,大家看我的电影时会更好吧。
12 你觉得《路边野餐》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如果非要让我说最大的特色,一部电影可以让大家真正捕捉体会到时间的意义,应该蛮美妙的,我希望是这样的。
13 有人给《路边野餐》打10分,有人打1分,你怎么看?你自己打多少分?
我不会给自己的电影打分。如果没有到好的可以拍的时候我是不会拍的,现场拍的不好的话,我会不断拍,所以现在剪辑出来的结果,我就觉得OK了。
14 《路边野餐》只上映10天,可是现在口碑这么好,不考虑延长放映吗?
上十天就是十天吧,我还特意跟发行方沟通过,一定要十天,说了就是。二轮放映,会有长线放映,但一轮就是十天。
15 有人拿你与侯孝贤和贾樟柯导演做比较,你愿意被拿来与别人比较吗?
跟谁比都无所谓,跟陈佩斯先生比,都可以。
16 你以后的电影里会一直表达同一个主题吗?还是会不断改变?
我写剧本没考虑过主题,写时甚至不起名字,我也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主题。《路边野餐》特别复杂,需要鲜明主题做文本跟大家互动,告别就是最鲜明的文本。和《金刚经》一样,金刚经是最隐晦的文本,告别是最鲜明的文本。
17 你的下一部电影《地球最后的夜晚》甚至是以后的电影,是否还会用诗的形式穿插?是否还会坚持找非职业演员主演?是否会继续坚持你的拍摄风格?
我拍电影不考虑自己用什么风格,会不会有诗。下一部电影还会有诗,因为那是去年开始写的,今后会不会有不一定,诗只是我电影写作的一个手段而已,会有很多手段。
非职业和职业演员都会用,之前用非职业演员是因为钱太少,没办法职业。《路边野餐》原本有一个职业演员想演,因为他喜欢这个剧本,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我的小姑爹。下一部新片会有职业和非职业演员,我觉得演员没有职业和非职业之分,对我来说,我可选择的范围越大,当然越好了。
18 你会考虑和编剧合作吗?比如朱天文之于侯孝贤?
我非常非常渴望有个编剧跟我共同度过那些非常难熬的时刻,可是我的东西每次都特别复杂,所以我要是跟别人叙述完,已经可以有时间自己去写了。我每次都叫制片找一个好的编剧一起来做,但是每次都放弃了,不知道以后有没有可能。我希望拍完下一部后,能有个编剧一起合作,会让作品更成熟。他不一定能写得更好,但可以给我一个试错的过程,有编剧就会更快速。有编剧,我的工作更有效率,没有,效率就差很多,这是编剧可以给我带来的。
19 电影与写诗在你心中分别占据什么位置?
拍电影就像是跟大家一起喝酒;写诗,就是我自己跟自己喝酒。一般世俗总是赋予太多身份给导演,我觉得其实没有必要。我只想好好活着,拍好电影。我要做的事情其实是建立一个地方,短片只是它的一个厨房,《路边野餐》可能是它的门,新片《地球最后的夜晚》可能是它的客厅。
20 如今越烂的电影似乎越卖座,你怎么看?
很正常。商业片好像饮料,尽管没有什么营养,但是因为口感好,轻松愉悦,所以大家会喜欢。我也会去看,任何一部卖座电影都是团队合作努力的结果,都不容易。现在的电影市场还处于幼稚阶段,艺术电影作为宝贵的易碎品就会被更少地展示,但是,我是会坚持文艺片,不会去拍商业片。这是一种理想。我的电影就像一场大雨,但你们不要带伞。我也说过自己拍电影都拍给野鬼和风,我对票房没有期待,以后都会保持这样的态度。
本版文/本报记者 张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