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却没有姓名(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却没有姓名(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校园情圣》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爱是不断尝试。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
爱不是恒久忍耐,不是恩慈和谦卑。
爱是混乱又复杂,可怕又自私
还要足够大胆,
爱不是要找到你完美的另一半,
爱是不断尝试。
并且勇于靠近,然后失败,
爱是甘愿毁掉自己的好画
只求换得拥有伟大作品的机会。
------《校园情圣》
《校园情圣》我更喜欢他被译为《真爱半解》我们对于爱的一半了解,不完全却也真心真意。而爱也从来不是只有一种形式。
白人居多的小镇作为为数不多的族裔和异教徒,Ellie从未觉得自己可以真的融入这个地方。
而她也有满足着大多数外国人对华裔的固有看法。成绩优异,性格内向,不善言谈。
而她平时要花一半的时间去躲避霸凌和种族歧视,花另一半的时间给同学们代写论文赚些外快。
而后这个无聊又有些灰暗的生活被一个有点傻气的人打破了。
这个傻大个Paul竟然要求别人帮他写情书,天啊!情书怎么能由别人来写,而且还是写给Aster。
当然不能写,但是家里的电费好像还没交,现在需要钱来交电费。那就写一份吧!如果让他自己来是肯定追不到Aster。
他们两个真的是很不般配,喜好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既然如此就勉强帮帮他吧。
然后好像又不只是一封情书那么简单的事情了。没有谈过恋爱的Ellie,不会写情书,只能选择抄电影台词。
本以为不会有回信的一封情书,却也因为这个电影台词而有了不同的发展方向。
情书刚被寄出没两天就收到了回信,真是出乎预料,然而Aster毫不留情的指出了抄袭的句子。
这是下战书吧。那就要写出更真实自我的内容,来吸引她。
为此他们俩个还去观察Aster的日常生活,关注她的喜好,生活习惯,只为能与她灵魂契合。
但是爱有是什么呢?或者说Paul你爱她什么呢?
爱她美丽,善良,聪明,想与她一起去吃薯条汉堡,还有自己最爱的香肠。
终于要约会了,Ellie帮Paul计划了所有应该说的话和不应该说的话。
只为让他能和Aster有个更好的相处机会。而傻大个Paul似乎就要梦想成真了。
不懂表达爱的傻大个Paul却很执着,为了想要和女神有交集,甚至让人帮忙去写情书去吸引女神。
而Ellie作为异教徒,既要在学校免受霸凌,又要照顾爸爸,这让她没时间来交朋友。只想着赚钱。突然闯入的Paul让他的生活出现了意外的插曲。
两人在追求Aster的同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这个看起来傻气又不会说话的大男孩,有着一颗赤诚而又善良的心。
会帮助Ellie赶走嘲笑他的人,在她演出时给予她鼓励,还会在她醉酒时候照顾她,还会和她分享他喜欢的香肠。
而这些也让Ellie感受到了深刻的友谊,她不在收钱帮他写情书。为他给报社寄信,完成他的愿望。
而Aster看似生活在光环下,有钱的男友,有在教堂当执事的父亲,有漂亮的外表和一群看似很好的朋友。
但是她内心是没有安全感的,是迷茫的。所以当Ellie的信出现,她好像找到了可以和自己灵魂对话的人。
而她们的两次灵魂对话,一次是两人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在一面墙上留言对话。
虽然最后被抹掉,但是在他们两个心里都留下了痕迹。
而第二次是去泡温泉,我猜那个时候Aster就已经猜到了Ellie就是给她写信的人。
但是因为信仰,因为内心的惶恐她没有把事情点破。
最后在教堂里,事情还是败露了,在Aster的男友向她求婚的时候,Aster同意了。
这可能就代表她要选择安全舒适的生活吧,抛弃自己的迷茫不安。
而Ellie选择在这时候站出来,点醒她,而Paul也站出来说明一切。
知道真相的Aster很愤怒,可能是愤怒被欺骗,也对自己的心情表示混乱。
Ellie决定走了去其他州上学,走之前她去找Aster向她道歉。两人说明白了所有。
她们就像两个独立又孤独的个体。在不同磁场里相互吸引。
就像影片开头说起古希腊人认为人类曾经有四条胳膊,四条腿,两张脸,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但是害怕他们太完整所以分裂了他们。
我们总在寻找着属于我们的个体,希望能一次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在这期间会有迷茫,有彷徨,有暗喜,有悲伤。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冒险的旅途,
而关于爱的冒险,或许没有终点。
我们唯有遵循自己的内心,一直走下去。
总会迎来属于自己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