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四、四渡赤水 大张棋鼓的三渡赤水就是为了牵着敌人鼻子走,就是为了声东击西。并为四渡赤水打下良好基础。瑞金团在团长高翔的带领下,在“编号03”电报员的配合下,全团战士的努力下,伪装成我军主力,牵着敌人几十个团与我红军主力背道而驰。二、二渡赤水 滇军引诱不出,敌重兵又围剿而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毛主席这时高明的走出了一招妙棋,出其不意,杀了个回马枪,二渡赤水,悄悄回师贵州。勇夺娄山关,再进遵义城,歼灭黔军八个团,吴奇伟二个师,取得了长征中最伟大的一次胜利。三、三渡赤水

今天又重温了一部经典老电影《四渡赤水》。这电影好似一壶老酒,越沉越香,越品越有味,很容易使人陶醉其中。

毛主席说过这是他战斗生涯中最得意、最精彩的一次指挥,真是神来之笔!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1)

一、一渡赤水

遵义会议后,国民党继续调集四十万大军,利用山河的天然屏障,企图消灭我三万红军于川、滇、黔边界地区。为了北渡长江入川与红四方面军汇合,土城战役打响了。由于情报有误,敌军实际有一万多人,还有就是川军的顽强抵抗,一场原计划的“歼灭战”打成了“消耗战”,“拉据战”。毛主席当机立断,主动撤出战斗,向西渡过赤水河,进入扎西地区进行休整。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2)

二、二渡赤水

滇军引诱不出,敌重兵又围剿而来,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毛主席这时高明的走出了一招妙棋,出其不意,杀了个回马枪,二渡赤水,悄悄回师贵州。勇夺娄山关,再进遵义城,歼灭黔军八个团,吴奇伟二个师,取得了长征中最伟大的一次胜利。

三、三渡赤水

大张棋鼓的三渡赤水就是为了牵着敌人鼻子走,就是为了声东击西。并为四渡赤水打下良好基础。瑞金团在团长高翔的带领下,在“编号03”电报员的配合下,全团战士的努力下,伪装成我军主力,牵着敌人几十个团与我红军主力背道而驰。

四、四渡赤水

兵逼贵阳的“斩首行动”,清水江架桥,瑞金团继续佯动,造成与二、六方面红军汇合的假象,成功调出滇军后,继续调动这支勤王之师远离云南。我军从容进入云南,巧渡江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3)

为什么红军能够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转危为安呢?整个影片给了很好的答案。

一、发挥我军长处,用运动战和游击战变被动为主动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在敌强我弱的态势下,我军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灵活机动,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大踏步前进和后退,避实击虚,在运动中变被动为主动,在运动中调动敌人为我所用。

二、兵贵神速,以快致胜

一过赤水河时,十几个红军艰难的推着打光炮弹的大炮堵在了浮桥上。毛主席说炮沉掉,一个战士不服气的说,这是破坏革命武器。这时主席回答的很经典,这武器正在破坏革命,一切没用的东西统统扔掉,要快。

当夺取娄山关后,毛主席问团长高翔如何应对吴奇伟来犯之敌时。高翔说,我军善于奇袭,我团愿轻装急行十八里,穿插到忠庄铺敌人的指挥部。主席说何不急行八十里占领乌江渡口,关门打狗。

敌人都是“马后炮专家”,这是朱德总司令对敌人的评价。

三、声东击西,虚虚实实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红军的主力到底在哪儿?红军的意图到底是什么?红军到底要去哪儿?生性多疑的蒋介石始终不能走出我军的迷魂阵。

四、占尽天时,地利和人和

军民鱼水情,红军能够取得胜利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帮助和支持。急时补充了兵源,领养伤员,组建游击队,攻打娄山关时赤水伯帮助红军走小路占领点金山等等。

川、滇、黔地方武装之间和中央军之间的矛盾,各自为政,各行其是也为红军快速穿插提供了时机。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的高山深水间也为红军展开运动战提供了有利地利。利用赤水河的屏障阻碍和甩开敌人。

四,领导有方,将士用命

红军有着坚强的革命信念和意志。扎西休整时,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战士们草鞋单衣,缺粮少弹,然而一首《草鞋歌》唱出了红军的乐观和坚强。毛主席爱说的一句台词就是“多好的兵呀”。 反观蒋介石则爱说的台词就是“蠢”。

红色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电影四渡赤水观后感)(4)

“四渡赤水”在关键时刻挽救了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看完电影久久不能平静,希望自己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赤水河,听一下那曾经的炮火连天,感受一下那曾经的英雄史诗!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