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微电影完整版演员表(微电影赶牲灵里的想亲亲)
重逢微电影完整版演员表(微电影赶牲灵里的想亲亲)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呀呼嘿呀呼嘿,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呦,伍和惠 | 青年歌唱家(此版本为微电影《赶牲灵》插曲)想亲亲想得我手腕那个软呀呼嘿,
▲汪津淮 油画作品《想亲亲》 100cm×100cm
▼点下方视频,即可收听
想亲亲
伍和惠 | 青年歌唱家
(此版本为微电影《赶牲灵》插曲)
想亲亲想得我手腕那个软呀呼嘿,
拿起个筷子我端不起个碗呀儿呦,
想亲亲想得我心花花花乱呀呼嘿呀呼嘿,
煮饺子下了一锅山药那个蛋呀儿呦呀儿呦。
茴子白卷心心十八那个层呀呼嘿,
哥哥你爱不爱可怜那个人呀儿呦,
想你呀想你呀实格在在想你呀呼嘿呀呼嘿,
三天我没吃了一颗颗颗米呀儿呦呀儿呦,
想你呀想你呀实格在在想你呀呼嘿呀呼嘿,
三天我没吃了一颗颗颗米呀儿呦呀儿呦。
▎说歌
陕北民歌系列微电影之:《赶牲灵》
如诗如画,广袤厚重的陕北,沟壑起伏,道路崎岖。春种秋收,行旅运送等诸多事宜,几乎都离不开马牛驴骡这些大牲畜。为了生存,为了贸易,就有了"赶牲灵"的脚夫。赶牲灵的“脚夫”们笑对人生,在单调而艰苦的旅途中创作出许许多多与赶牲灵和赶牲灵的人们有关的歌曲,著名的陕北民歌《赶牲灵》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这首民歌创作的微电影《赶牲灵》,生动再现了那个久远年代里,苍茫的陕北高原,以及高原上“赶牲灵”的脚夫们身边发生的动人故事……
▲
微电影《赶牲灵》
9月29日下午,陕北民歌系列微电影之《赶牲灵》首映式和新闻发布会在延安文化艺术中心培植剧场举行。
这部片子,最具代表性的陕北民歌为原型创作拍摄。由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孙文芳担任制片人,延安本土著名编剧王克文、张金平精心创作,并聘请了富有创意的年轻导演王利鸽执导,作曲家、音乐人薛九英担任本片作曲及音乐制作。
这部微电影是延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延安市演出公司继30集剪纸动画片《延河湾》之后策划实施的又一极富创意的文化产业项目。把古老的民歌与时尚微电影这一新生事物相结合——这是一种全新的表达,是一个探索和创新之举。旨在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和影视、网络平台,对古老的陕北民歌进行数字化传承和保护,并通过影视片的播出发行,把陕北民歌介绍给国内外观众,探索一条陕北民歌的国际化传播和产业化开发之路。
▎演唱者 伍和惠
伍和惠,真名王永辉,陕西户县人,西安美院艺术教育学院音乐部副教授,中国音协陕西省音乐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钢琴协会理事,陕西省职业院校“键盘乐器演奏”技能大赛评委,陕西省陕北民歌研究会会员。
出生于秦腔世家,父亲王文建是户县剧团作曲及首席板胡,母亲山彦芳是著名须生演员。伍和惠自幼显露出很高的音乐天赋,三岁时由县长抱着登台在剧院大型晚会中演唱秦腔,八岁时录制歌曲磁带,十五岁入西安音乐学院附中开始学习钢琴、声乐,十八岁考入西安音乐学院主修声乐,声乐师从薛红萍教授,钢琴师从林珊琳教授。课余组建流行乐队担任主唱,二十二岁以优异的成绩毕业。2003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全国钢琴教师研修班---大师班进修。钢琴教学研究之余,勤于钻研歌曲、戏曲演唱至今。近年来主持、参与多项陕西省科研课题课题项目,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2005年发行《怀念老歌》专辑,2007年获陕北民歌网络大赛第二名,2009年出版发行《秦之韵·伍和惠传统秦腔唱段精选》专辑,2010年在西安美院美术馆成功举办了《秦之韵——伍和惠个人独唱音乐会》,得到了各种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多次荣获钢琴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并为多部影视作品演唱插曲。
伍和惠的演唱路子很宽,涉猎歌剧、各地民歌、流行歌到秦腔、眉户、碗碗腔、昆曲、越剧、京剧 等各种不同的声乐领域,均有不凡的成绩。由于出身秦腔世家并经刻苦研习“二肖派”(秦腔表演大师肖若兰及肖玉玲大师流派)唱腔,加之良好的乐感及广博深厚的音乐修养,故在唱腔上典 雅灵秀、别具一格,听后绕梁三日。伍和惠的秦腔演唱注重行腔的音乐美,华丽委婉,优美动听,善于运用装饰音,嗓音纯正,吐字轻巧,注重陕西关中方言咬字,抑扬恰当适宜,韵味淳郁,为以豪放为基调的秦腔唱腔增添了一道柔美、绮丽的色彩。形成了自己一种典雅灵秀、细腻古典的演唱风格。
关注陕北民歌微信公众号(sbmg66)
看更多【陕北民歌-往期内容】
随时免费看更新,请点击下方“订阅”,订阅↓↓↓陕北民歌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