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是一个戏的灵魂(戏是一部一部演出来的)
剧本是一个戏的灵魂(戏是一部一部演出来的)他给记者看自己和小老虎和小狗熊的合照,讲述当海军那两年的经历。从早到晚的训练、全军“比武”,五点起、十点睡的绝对作息……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在表演上专业与敬业、在生活中可爱与热爱的葛铮。采访进行到后半程,葛铮彻底放松下来,不像一开始一样坐得板正。他手上捏着面前的抽纸包装,晶亮的眼睛笑得弯起来,硬朗气质由此败下阵来,可爱占据上风,完全颠覆了记者对他的预设。可谁知见面没聊几句,葛铮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对《无主之城》里阿新这个角色,他有说不完的话。从接到阿新后的准备工作,到对角色的心态转变如何拿捏,对江雪的情感变化源自何处,甚至在剧中卷帘门前的一支烟……每个细节,葛铮都记得清清楚楚。《无主之城》这棵树上随便揪下一片叶子,他都能跟你捋出它的根脉。
文|77
采访开始前,记者被工作人员告知:葛铮老师话不太多。
葛铮长相偏硬朗,眉眼深邃,第一眼看上去确实不是好亲近的人。加上他在《无主之城》的表现扎眼,不是那种涉世未深的新人,记者本以为,这会是一次和“一板一眼、惜字如金式”成熟演员的对话。
可谁知见面没聊几句,葛铮就像打开了话匣子一样,对《无主之城》里阿新这个角色,他有说不完的话。
从接到阿新后的准备工作,到对角色的心态转变如何拿捏,对江雪的情感变化源自何处,甚至在剧中卷帘门前的一支烟……每个细节,葛铮都记得清清楚楚。
《无主之城》这棵树上随便揪下一片叶子,他都能跟你捋出它的根脉。
采访进行到后半程,葛铮彻底放松下来,不像一开始一样坐得板正。他手上捏着面前的抽纸包装,晶亮的眼睛笑得弯起来,硬朗气质由此败下阵来,可爱占据上风,完全颠覆了记者对他的预设。
他给记者看自己和小老虎和小狗熊的合照,讲述当海军那两年的经历。从早到晚的训练、全军“比武”,五点起、十点睡的绝对作息……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个在表演上专业与敬业、在生活中可爱与热爱的葛铮。
“我来的时候,她们(工作人员)跟我说你话不太多。”
“你们愿意问,我当然喜欢表达,”葛铮笑着,“因为这个角色是我的收获、我的成功,我为什么不把这些开心的东西跟大家多说说呢?”
1
《无主之城》是一部孤岛冒险网剧,一群人被“流放”到一座孤岛上,经历着一系列“绝境鉴心”的故事。
这种题材目前在国内实属罕见,葛铮看到组讯之后一下子被吸引。导演给了他一些选项,几个不同类型的角色,他最后选择了阿新。
“我觉得这个人物很有挑战性,像医生那种很讨好的、观众很爱的角色对于我来说不会很难,但是纯坏人我确实没有演过,我想看看自己能不能驾驭得了这种角色。”
阿新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人物,前期可怜,后期可恨。他原本是一个倍受欺负的列车员,流落荒岛后,反而从“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这种心态和行为上的转变,是饰演这个角色需要研究清楚的地方。
“他从前到后怎么变坏,变坏之后要怎么去做后面的事情,包括观众怎么才能对他印象更深刻一点,我要把这些想得很完整。”
葛铮希望能把阿新的内心琢磨通透,对他而言,呈现阿新这个角色不能只是靠“演”,而是要让观众相信,阿新在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葛铮本人跟阿新的反差巨大,阿新报复心强,压抑太久之后终于爆发,难免走了歪路。葛铮人虽然倔,可如果像剧中阿新那样受了欺负的话,他会选择自己消化、隐忍,又或者是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
他比阿新理智、清醒,那些在“无主之城”里才会发生的故事,在他身上根本无迹可寻。
“阿新跟我不是一种人,我们的性格不是很像,他想做的事情如果没有更多的信念和想象,我很难完全投入到里面。”
除了性格上的反差,如何“立”住阿新也是一个难点。阿新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坏人,他在极端环境中走错了路,但心里依然有一丝善意支撑。这让他身上有了人性的拉扯,不单纯是一个刻板的坏人符号。
葛铮把阿新的善设计在江雪身上,那个在他修好电路之后,对他笑了的姑娘。
在剧本的设定中,阿新和江雪的“缘分”始于观光火车上。身为列车员的阿新观察着车上的每一位乘客,早在那时起,他就已经注意到江雪。
虽然在拍摄的时候没有呈现出他和江雪的这段前因,但葛铮在看到剧本、了解人物之后,已经决定把这条感情线着重表现出来,因为这是阿新这个人物的“精神支柱”。
“我一直记住他有这么一个善的东西,不能没有,如果丢了,他就只是个坏人,就真的不可爱了。”
这种不可爱指的不是不招人喜欢,而是善的东西一旦缺失,就连演员本人都很难相信,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种人存在。
“没有江雪,阿新就立不住了,这个人物就不饱满了。”
她是阿新恶的反面,是他一路驶向深渊的“刹车”。在阿新生命的最后,他坐在卷帘门前抽烟,听到有一个女孩失踪的消息,他不管不顾地去看,为了救她跟宁羽搏斗,最终死在了宁羽手里。
他的生命就此消逝,却也因此完整。有不少观众在那一刻真正反应过来,原来看起来坏得透顶的阿新,是这样死心塌地地爱着一个姑娘。
“因为删减的原因,有的观众会不理解,他为什么这么爱她?他为什么会对她感情这么深?他就不会在人群中再找一个女孩吗?”在这一刻,葛铮好像又变成了阿新,他替这个已经死去的年轻人,毫无保留地倾诉他的心意。
“对阿新来说,他对江雪的爱就是唯一的,就是专一的,她虽然不接受我,但是没关系,我爱她就行了。”
在葛铮的演绎中,阿新和江雪的感情有起点,有过渡,有结局。这些因为删减而没有呈现的内容,也许会影响观众对这条感情线的理解,但是依然有很多观众,在最初的那个笑容当中,就已经知晓了阿新对江雪的心意。
对葛铮来说,这就足够了。
“在仅存的这些内容里,有观众能感受到阿新是真的很爱江雪,我已经很开心了。”
2
在采访过程中,葛铮对阿新的用心显而易见,他从边边角角填充关于阿新的细节,每一个动作、每一句台词,现在回想起来,还能记得清清楚楚。
他在“告别阿新”的微博中说,“从拿到剧本一遍遍看,拍戏的时候一场场过,我就这样陪着阿新走过他的人生。”
“你这么走心地塑造这个人物,出戏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困难吗?”
“说实话,这部戏出戏相对来说,是有点难。”
葛铮和阿新是两种性格的人,他想要进入人物已经要费一些功夫,如果再频繁地出戏入戏,可能很难延续之前找到的准确状态。再加上体验角色的时候有点过于高度集中,葛铮在拍戏前后基本都保持着阿新的精神面貌。
“但是阿新这么一个人如果真的放在咱们身边,那真是挺压抑的,”葛铮开起玩笑,“我觉得他都会跳楼。”
《无主之城》的拍摄地点在澎湖,环境很好,没有外界干扰,这让他更能够静下心来,感受一个人在陌生环境中应该如何自处。他也会玩岛上的娱乐项目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以免自己长期处于极端状态,无法融入戏外的环境。
“有的时候导演都会说我,说葛铮我怎么觉得你跟我刚见你的时候不一样啊,你是不是变成阿新了?你现在越来越像了。”
导演在“插科打诨”中透露着隐隐的担心,可是葛铮不想完全从人物中跳脱出来。很难再接上状态是一个原因,而且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里,从一种身份变成另一种身份,在“天时地利”的环境下体验另一种人生,这也正是他一直喜欢和想要的挑战。
所以在不代入真正生活的前提下,葛铮放任自己和阿新相处。
虽然拍完戏之后还是会有一点“后遗症”。
“我坐飞机回来的时候,我坐在那,突然就闷闷不乐,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块儿回来的人就会说,‘怎么回事?没够啊你,感觉你怎么还跟阿新似的’。”
葛铮如此投入的演绎,自然会得到观众相等的回馈。剧播之后,他接连收到好多观众的长评,他们长篇大论地叙述阿新的前史,篇幅抵得上一篇人物小传。
说到这里,葛铮看了一眼围坐在旁边的工作人员,“我真的去问了,我说这是咱们自己人发的吗?他们说不是啊,就是网友给你发的。”
他的语气犹犹豫豫,有点不敢置信的样子,可心血被人珍视的愉悦难以忽视。说起这个,他连语速都变得轻快了起来,开心在后面追着他跑。
“我觉得我表现的每一个细节,包括剪掉的很多很重要的东西,他们都能捕捉到,那就是我演出来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了吧?”他的眼睛晶亮,眼尾笑出一个好看的弧度,“这对我感触很深,我很开心,真的很开心,发自内心的开心,我觉得我在这个角色上面是成功的。”
《无主之城》这部剧给了葛铮很大的帮助,让他体验了阿新这么好的角色,让他通过角色细枝末节的变化去历练他自己,让他有机会知道自己的演技究竟能发挥到什么地步。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这部剧,收获了导演、摄影、剧组工作人员,乃至观众对他的肯定,这对一位成长中的演员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我觉得演员是最需要自信的,我更需要,因为毕竟我拍的东西不是很多。”
剧集播出之后,观众从心疼阿新,到憎恨阿新,再到最后同情阿新,这些情感变化,都是对他的肯定。对葛铮来说,每一种情感都弥足珍贵,这让他更有底气去创造更多更好的角色。
记者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承受这些夸奖,生出了一点调笑的心思,“你有看到夸你长得帅的评价吗?”
“不用看也知道,”葛铮快速地接话,“开玩笑开玩笑,我觉得大家所谓的说我帅不是说我外形帅,因为里面帅的人那么多,我就别跟人家争这些了,你们承认我演技就好了。”
“他们说你不是‘小鲜肉’型的帅,说你帅得特别正统,棱角分明的。”
葛铮终于招架不住,捂着脸向后仰着,“你再夸我帅我就要害羞了。”
3
葛铮接触演员这个行业是在2003年左右,他上学期间有一个电影剧组找小演员,电影名叫《隐形的翅膀》,是一个讲残疾人的励志片。演完之后葛铮觉得有趣,想继续在这行干下去,于是他一心想考电影学院,上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
他考电影学院考了两次,第一次文化课的分不太好,被分到了专科,他觉得不服气,倔劲儿上来,又考了一次。“要考就要考最好的。”
2008年,他如愿成为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一名学生。
葛铮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的家庭传统,对军人职业很是崇拜。大二那年大学生应征入伍,他毅然决然地成为了一名海军。
“我觉得当兵对我很重要,对我的努力和成长都是很关键的。”葛铮说得自豪,“有人说当兵后悔两年,可我觉得,当兵两年一点不后悔,但不当兵我真的会后悔一辈子。”这种经历是你在平时生活中经历不到的,你干任何职业也经历不到,哪怕是拍戏。你如果没当过兵,你不会体验到真正的军人生活是什么样的。”
海军的生活说有趣有趣,说枯燥也枯燥。早五点起床,晚十点熄灯,中间的时间都是训练。白天训练队列,中午、下午训练体能,跑步、爬上爬下、俯卧撑,有些时候也会去打枪、扔手榴弹,做一些军事上的动作要求。
部队里还有全军比武。不是打架那种比武,而是专业方面的,打靶、计算机、雷达、讯号、密码……在部队的两年,葛铮是实打实地被当成军人在培养。
两年的时间,他彻底沉淀下来,当兵也让他养成了快速适应环境和事物的能力。他的集体荣誉感很高,对待工作认真,不服输,意志力强,这些都是典型的军人特质,也是当兵这段经历留在他骨子里的东西。
对于未来,葛铮没有太多规划,他是一步一个脚印的人,拿到一个角色,就把一个角色演好。《余罪》是这样,《莫斯科行动》是这样,《无主之城》还是这样。
他不会刻意去找后面要演什么角色,他专注眼前,学习方法,收为己用,而后继续摸索。这也是他选择角色不会只选一种性格或者一种类型的原因。
“我不想把自己局限起来,规定成什么样的演员,适合演什么类型的角色,我觉得这样对我不好。”他进入演员这个行业的时间没有很长,还有足够的余地去寻找、去研究、去锻炼。
《无主之城》的所有荣光和收获,就是脚踏实地带给他的最好回礼。
记者跟葛铮聊了很长时间表演上的问题,已经完全颠覆了对他“看起来不好接近”的初印象。他看起来之所以不好接近,多半还是因为慢热。“我照镜子看自己,我觉得自己挺容易亲近的,我可能就是因为话少。我话少是因为我不知道怎么跟人说话,我会不好意思。”
他跟特别熟悉的人在一起完全是另一种状态,调皮、淘气、开玩笑,跟个小孩一样。他喜欢足球、篮球、台球等一切球类运动,改装车、摩托车、汽车也玩得溜。有时候会跟朋友组织一起开车去山里转转,去赛道跑跑,玩玩卡丁车。
在澎湖拍戏的时候没有那么多设备,他就会骑着机车、摩托车,或者小踏板去海边溜达、转悠,舒缓角色带给他的负面情绪。
他很喜欢海。
“我当海军的时候特别想上舰,包括想去海军陆战队,(上级领导)都不让。”
葛铮演起戏来是个戏骨,生活中却像个小孩。他喜欢刺激的运动,养德国弓背、藏獒、比利时牧羊犬等等大型动物。他在和小狗熊的合影里笑得灿烂,看不出一点害羞的影子。
这些反差又带点可爱的特质糅合在一起,塑造出了现在这样一个,“千滋百味”的演员葛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