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令前片酬排名(限薪令制度不完善)
限薪令前片酬排名(限薪令制度不完善)近期,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在谈及“新文艺群体”时,就结合“限薪令”,谈自己对演员片酬的看法,他表示,应该对演员的职称进行规范,然后依据演员的职称,来规定其片酬的上限和下限,这样既能避免“天价片酬”,同时对他们也能让有个保障。明星的片酬不降反增,为何“限薪令”的出台会如同摆设,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并非如此,纵观广电总局出台的“限薪令”,你会发现该条文只限定了演员的上限,没有制定下限,很多规定都太过于笼统,一刀切现象严重,什么样的演员该拿什么样的片酬,并没有明确指出。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网友爆料称“广电总局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此政策在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直到2017年9月,广电总局才正式出台《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对影视明星的片酬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也是“限薪令”的由来。2018年11月,广电总局又进一步完
为控制中国演员拿“天价片酬”的现象,电视行业协会、制作公司或相关主管部门,3年内6次发文呼吁,降低片酬、控制成本,广电总局更是重拳出击,先后出台“限集令”和“限薪令”等相关政策,无奈降薪的结果却阳奉阴违,高薪片酬依旧拿到手软,而影视圈一些底层的工作者,薪水低到生活“难以自理”。
据悉,中国演员的片酬占比在总预算的60%以上,而好莱坞演员的片酬占比也就只有30%,这也间接说明,中国二三线演员的片酬,甚至比好莱坞专业演员还高,48岁的老演员高亚麟,曾愤慨地表示:“中国演员的片酬,已经可以傲然全球了,比一些国际影星拿的都高,尤其是一些明星拿演员的钱,心里都不会觉得难受。”
演员拿走的片酬越多,剩余的制作经费也就越少,如今的影视圈不再一味追求演员的演技,而是费尽心思的请流量明星引流,从制片方到投资人再到播出平台,他们都只考虑明星本身带来的效应,而忽视作品本身的需求。
高片酬受益人成龙曾坦言:“我自己本身片酬就很高,如果一线演员能够保证票房的话,我也愿意高价去聘请,明星片酬在市场里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知名度越高的明星要价越高,也就有了片酬不断攀升的情况,所以,即便是“限薪令”出台,一时半会也很难改变“你情我愿”的现状。
其实,早在2015年就有网友爆料称“广电总局将于12月出台“明星限薪令”,对演员片酬进行限制,此政策在总局已进入内部征求意见阶段。”直到2017年9月,广电总局才正式出台《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见》,对影视明星的片酬要求作出了明确规定,这也是“限薪令”的由来。
2018年11月,广电总局又进一步完善“限薪令”,对明星嘉宾和演员的片酬制定了新的标准,明确指出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成本的40%,而主要演员则不许超过总片酬的70%。
虽然广电总局出台的“限薪令”中,对演员片酬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均未起到实质性的作用。5月10日,资深影评人谭飞向公众透露,有些演员片酬下降是假象,虽然拍戏的片酬降低了,表面上是遵循了“限薪令”的规定,但实际到手的薪酬却不减反增,利用“挂名”、“索要额外酬劳”等手段,去补充因“限薪令”而掉价的片酬。
明星的片酬不降反增,为何“限薪令”的出台会如同摆设,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吗?并非如此,纵观广电总局出台的“限薪令”,你会发现该条文只限定了演员的上限,没有制定下限,很多规定都太过于笼统,一刀切现象严重,什么样的演员该拿什么样的片酬,并没有明确指出。
近期,国家一级演员冯远征在谈及“新文艺群体”时,就结合“限薪令”,谈自己对演员片酬的看法,他表示,应该对演员的职称进行规范,然后依据演员的职称,来规定其片酬的上限和下限,这样既能避免“天价片酬”,同时对他们也能让有个保障。
不笼统的限定演员片酬的占比,按演员的职称来限定个具体片酬的范围,冯远征一语道破“限籍令”不完善的制度。只要你够努力,去达到更高级别的职称,就有机会拿到更高的薪酬,这样很大程度上能限制一些光有颜值没有演技的明星,因为流量即使再高,达不到相应等级的职称,也拿不到较高的片酬。
制片人王浩一也曾说过:“演员价格越来越高,但编剧的价格却增长缓慢,有时一部戏的酬金,还不及一线明星两三天的酬金。”因为太大的落差待遇,有部分薪酬低到生活“难以自理”的工作人员讽刺道:“我不要10%,给我5%就很好了”。
都说剧本是一剧之本,但编剧的片酬别说制作成本的5%,很多连1%都拿不到,一味强调薪酬的上限,却忽视了没有下限的工作者,同样是在一起完成的作品,别人能拿到8000万的薪酬,他们却只能拿到80万不到,可想而知这些人该是什么样的一个心态。
由此可见,想要真正控制“天价片酬”,单靠简单的“一纸发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制定些操作性较强的具体事项,比如冯远征指出的“职称评审制度与规范演员片酬相结合”,这就刚好弥补了“限籍令”存在的不足,让笼统的规定,具有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