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庙粤剧表演时间表(佛山缺乏合适的粤剧演出剧场)
祖庙粤剧表演时间表(佛山缺乏合适的粤剧演出剧场)初长成弟子反复排练是粤剧演员不可或缺的功课。每到周五、周六,佛山粤剧院的6号小剧场里,都会坐满前来观看粤剧表演的市民。伴随着清悠婉转的曲调,台下的市民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而每当有武生、武旦们精彩的打戏表演时,观众的情绪立马被调动起来。这个从2014年3月开始的“周末大戏台”已成为佛山粤剧发烧友的固定聚集地。而两年前拜师于李淑勤的裴小明、陈斯怡也随着“周末大戏台”逐渐成长,成为大戏台上不可或缺的人物。10年前刚到佛山粤剧院时,剧团武生精湛的表演,让裴小明开启了“比在学校还要努力”的练功生涯。而十四五岁就被送到广东粤剧学校的陈斯怡,每天压腿、开胯,痛得直哭。如今,他们都在剧团里成长起来。然而,缺乏年轻人参与的粤剧该如何发展成了粤剧人难以回避的难题。
原标题:粤剧门徒
表演中的裴小明。
李淑勤。
裴小明在舞台上腿功了得。
反复排练是粤剧演员不可或缺的功课。
每到周五、周六,佛山粤剧院的6号小剧场里,都会坐满前来观看粤剧表演的市民。伴随着清悠婉转的曲调,台下的市民都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其中;而每当有武生、武旦们精彩的打戏表演时,观众的情绪立马被调动起来。这个从2014年3月开始的“周末大戏台”已成为佛山粤剧发烧友的固定聚集地。而两年前拜师于李淑勤的裴小明、陈斯怡也随着“周末大戏台”逐渐成长,成为大戏台上不可或缺的人物。
10年前刚到佛山粤剧院时,剧团武生精湛的表演,让裴小明开启了“比在学校还要努力”的练功生涯。而十四五岁就被送到广东粤剧学校的陈斯怡,每天压腿、开胯,痛得直哭。如今,他们都在剧团里成长起来。然而,缺乏年轻人参与的粤剧该如何发展成了粤剧人难以回避的难题。
弟子
初长成
父亲打板演出
他在一旁观看
10年前的7月,裴小明带着毕业后的彷徨和憧憬来到佛山粤剧院。两年前的7月,裴小明拜师于佛山粤剧院院长李淑勤的门下。
“我五六岁时就看着父亲打板。”裴小明说,父亲是他在粤剧上的指引者。他的父亲是一个粤剧爱好者,平时在家中喜欢播放粤剧,所以裴小明在小小年纪时便能唱上几出粤剧。他父亲还参加了当地的一个剧团,每逢父亲有演出,他总会在一旁细细观摩。那个时候开始,一颗粤剧的种子便在裴小明的心中发芽。
读高中时,他发现北海有一所粤剧学校,于是就去学习粤剧并一头扎进了粤剧里。学校里的学习让裴小明进一步感受到粤剧的魅力,也让他锻炼了过硬的基本功。后来,为了学到更正宗的粤剧,他只身来到粤剧发源地的佛山学习。
从小喜欢穿戏服
爱美走上粤剧路
李淑勤的另一位弟子、今年23岁的陈斯怡也是“从小就是看着粤剧长大的”。她的家乡湛江吴川每逢过年过节,都会请戏班做大戏。对于陈斯怡而言,女性对美的追求让她走进粤剧。“演员们佩戴的首饰很漂亮,化完妆更漂亮。”陈斯怡说,每逢有戏班来村里演出,村里的女童们都会请花旦化妆,穿上她们的戏服拍照。
而走上粤剧这条路,除了因为年少时对美的追求外,还因为戏班演员的一句话。陈斯怡10岁时,戏班里一位演员说:“这个小女孩化起妆来挺漂亮,可以去粤剧学校。”于是,陈斯怡十四五岁时,父母便把她送到了广东粤剧学校。如果说懵懂的美让陈斯怡触摸了粤剧的大门,那么学校里的沉淀让陈斯怡真正理解了粤剧的内涵。五年的苦练后,她成为李淑勤四位徒弟中的年纪最小的一位。
磨合
压腿压到麻木
开胯痛得直哭
作为李淑勤的大弟子,裴小明自然有着过人之处。在佛山粤剧院6号小剧场外,他演出的双枪陆文龙的角色,拿过好几次第一名。然而,刚到佛山粤剧院时,他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
裴小明说,刚到佛山粤剧院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演戏。当看到剧团里武生表演时,裴小明开始拼命练习,“比在学校时更努力”。
裴小明第一次排折子戏《八大锤》时演双枪陆文龙,要突出腿功。为了演好角色,他每天都压腿。“每天早上压,一压就是40多分钟,压到麻木。”有一次练过头了,大腿都变黑了,抬都抬不起来。压完腿后,紧接着就是不断地踢腿,有时踢多了还会抽筋。
陈斯怡演的是武旦。与武生一样,武旦在表演上重武打和绝技的运用,需要很扎实的基本功。“刚到学校,大家被要求练习压腿、开胯,结果到最后痛得全班人都一起哭。”
苦练
一个出场李淑勤教了十几遍
多年来的苦练终获认可,2014年7月23日,裴小明、陈斯怡与李秋红、林扬智四人被佛山粤剧院院长、粤剧非遗传承人李淑勤收为徒弟。
“师父比较忙,一有空就会看我们排演的折子戏。”陈斯怡说,发现问题后,李淑勤就会手把手地教他们。“由于太忙了,师父就利用中午午睡的时间来帮我们抠戏”。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刚拜师之后,做的第一次折子戏。“当时演火凤凰,一个出场师父就教了我十几遍。”陈斯怡称,师父说第一次亮相一定要给观众好印象,光这个出场练了3~4天。
裴小明介绍说,周末大戏台基本上以折子戏为主,让年轻人在折子戏中慢慢成熟,然后向长剧发展。而通过舞台经验的积累后,李淑勤就会给他们排长剧。陈斯怡认为,“在舞台上,你就是主角,该如何向观众展示剧目最好的一面,会迫使你去想很多问题,慢慢地就会在演出中成长。”
不仅如此,李淑勤还会让他们去外面参加比赛,积累经验的同时获得“露脸”的机会。裴小明就在此前的广东省青年戏剧演绎大赛里获得金奖。“比赛前,师父都会从外地请一些知名的演员来教我们。”
据李淑勤介绍,这半年来除了教徒弟们基本功外,还注重为他们挑选合适的戏来排练,让他们取长补短。李淑勤告诉裴小明要突出“演”,要演出人物的表情和心理。有一次裴小明演周瑜,李淑勤看完彩排后说,周瑜是很潇洒和能打的,此外开场出来的时候,要用一定的表情表现人物的心理。
李淑勤对徒弟认真的态度十分赞赏。“他们本身非常热爱粤剧表演,这也是我选择他们的原因之一,热爱能让他们坚持下去。”李淑勤认为,四名徒弟在两年多的时间内进步很大。而作为李淑勤的弟子可能也给了他们一些压力,让他们在练功时更加努力。“周末大戏台我们每周都由观众票选最受欢迎的折子戏,他们都拿过周冠军。”至于四名徒弟的发展,李淑勤表示:“戏一定要练出来,不能走捷径。”
师父
常怀忧
担心新人
衔接不上
尽管徒弟成长很快,让佛山粤剧院的“新人”的缺乏得到缓解,但是李淑勤难免担心后面的“新人”接不上,这样参与粤剧的年轻人会越来越少。
记者了解到,作为省内重点艺术中专学校,广东粤剧学校的招生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极强的代表性。在这个5年制的学校里,全校目前共有100多人,“今年招了60人,现在在读的有80人左右。”广东粤剧学校的老师吴均如表示。她坦言,今年是招生招得最多的一年,“今年有200多人报了名,能从报名者中挑选适合的苗子,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而在以前,省高教厅下拨的招生指标很难招满。
李淑勤也认为,现在粤剧剧团越来越少,很多年轻人会觉得粤剧老土,再加上学戏要吃苦以及就业机会不多,导致了现在学戏的人越来越少。“去年中央出台了对传统戏曲的扶持政策,让学粤剧的人吃了定心丸。”李淑勤表示。得益于政策的利好,广东粤剧学校的学费全免,“大概每年的学费是5000~6000元左右,5年下来是一笔大数。”
另一方面年轻观众的缺失也让粤剧面临不小的困境。尽管周末大戏台很火,但观众里的年轻人并不多。似乎大部分年轻人依旧是游离于粤剧之外。
缺乏合适的演出剧场
虽然几位徒弟先后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目前在佛山没有合适的演出剧场也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因为场馆太小,在佛山粤剧院基本不可能表演完整版的粤剧。“如今想看我演戏也难咯。”李淑勤感叹道。
在李淑勤看来,在佛山本地粤剧基本上没有商业演出市场。“首先是佛山场租贵,同等的场租下,剧团更愿去广州演出,毕竟广州的辐射面更大。”李淑勤称,目前剧团在佛山的演出基本上都是政府举办的惠民工程,没有商业演出。抱着同样想法的还有本地的一些知名的大剧院,既然要请剧团来演出粤剧,为何不选择广州等名气比较大的剧团来演出。在此消彼长下,适合佛山粤剧团的剧场似乎越来越少。李淑勤表示,不过政府部门正帮忙解决相关问题。
破题:传统也可以时尚
在李淑勤看来,佛山粤剧要传承和发展,关键是在传承传统的过程中要有新的元素和创意,来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李淑勤表示,正如互联网 一样,传统文化也能实现“ ”功能。传统的也可以很时尚,要传承粤剧就要在粤剧的发展中加入时代因素,加入现代生活元素,在传承和创新中吸引新的年轻的受众。“同样,传承的不仅是技艺上的,还有粤剧精神的传承。”
其实,早在之前,在李淑勤的主导下,佛山粤剧院也有过很多开拓和创新。2009年首部Cosplay粤剧《蝴蝶公主》拍摄成戏曲电视艺术片,吸引了很多大学生来观看,“到处都坐满了人,这也说明传统文化还是有群众基础的,要发展就要考验你如何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李淑勤表示,同样,并不是所有的粤剧都适合创新,因而不能盲目地进行改编,要扎根传统戏剧的同时再去寻找一种改变。李淑勤还强调,粤剧的传承不仅仅要关注技艺的传承,更重要的还是要对一种粤剧精神、粤剧人的品格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