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自己解读让子弹飞结尾(让子弹飞看了六年没看懂的电影)
姜文自己解读让子弹飞结尾(让子弹飞看了六年没看懂的电影)张麻子是为了公平来到了鹅城,但是民众却显示出令人心寒的软弱和自私。在六子被一步步算计最后死去,一群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人发声,普通民众不过是关心和保护自己利益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结果是“一碗凉粉还是两碗凉粉”根本不关心,正所谓“人民群众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六子惨死也说明社会的冷漠。社会精英阶层不作为,反而是土匪出身的张牧之出来主持公道,土匪都看不下去啦!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不是不是土匪,而是官府和豪强,正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革命“公平”的初心并没有达到,当初打着革命旗号的革命者也没有兑现诺言。公平大旗高擎张牧之本来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土匪,可是非得蹚鹅城的浑水,正是为了“公平!公平!还是他么的公平!”这也是这部剧的核心(当然你要是说是别的我也相信)。黄四郎代表革命的既得利益者,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他的走狗胡万明显也留过学,武举人也是当时的乡绅阶级,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本应该
六年过去了,记不清这是我多少次看这部电影了,这应该是我今年的第二遍。每次都有一些新的收获,但是总觉得离姜文导演想要传达的东西还差很远,一是这部剧容量太大,框架结构凭借一个人联想很难填满;二是姜文的东西确实很有深度,好的电影有内容经得起揣摩,好的电影才有“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效果。
让子弹飞海报
电影发生在北洋时期,从电影开头就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首次交流的场面:马拉蒸汽火车,牛头马面,让人啼笑皆非。
从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马邦德和夫人确实是夫妻;马邦德确实是说书的;老师那确实像当老大… …这些细节为电影增添了许多色彩。
公平大旗高擎
张牧之本来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土匪,可是非得蹚鹅城的浑水,正是为了“公平!公平!还是他么的公平!”这也是这部剧的核心(当然你要是说是别的我也相信)。黄四郎代表革命的既得利益者,鱼肉百姓,欺行霸市;他的走狗胡万明显也留过学,武举人也是当时的乡绅阶级,他们都是那个时代的中流砥柱,本应该为社会做很多好事的,但是确实干的民不聊生的勾当。
张牧之与师爷
社会精英阶层不作为,反而是土匪出身的张牧之出来主持公道,土匪都看不下去啦!对社会危害最大的不是不是土匪,而是官府和豪强,正所谓“贼过如梳,兵过如篦”。革命“公平”的初心并没有达到,当初打着革命旗号的革命者也没有兑现诺言。
张麻子是为了公平来到了鹅城,但是民众却显示出令人心寒的软弱和自私。在六子被一步步算计最后死去,一群围观的人没有一个人发声,普通民众不过是关心和保护自己利益的,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对结果是“一碗凉粉还是两碗凉粉”根本不关心,正所谓“人民群众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六子惨死也说明社会的冷漠。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种种事情都荒诞滑稽:八岁的孩子像个大人、妓女和说书骗子买官鬻爵、马拉火车等等。
追求公平也能从张牧之多次提到松坡将军来说明。松坡将军就是蔡锷将军,被袁世凯软禁在京城的时候认识京城名妓小凤仙二。蔡锷将军曾高擎反袁大旗,参加护国运动,凸显民族精神,张牧之跟随松坡将军做过手枪队长,可见姜文对蔡锷将军的崇拜。
三大影帝同台飙戏
蔡锷将军和黄四郎本是革命战友,是什么让黄四郎变成鱼肉百姓的蛆虫,发人深省,细思极恐。
英雄主义引领潮流
人民群众变现的懦弱无力,他们沉默着小心翼翼的维护着自身的利益,像极了一群没有独立思想的群居动物——鹅。当有一个人出来带领的时候,就会形成巨大的力量推翻反动统治,但是依然是为了利益,人民群众不过是为了黄四郎家里的东西,那有什么思想可言。
张麻子和兄弟们
当然,英雄主义也分人,当然是蔡锷这种英雄,而不是袁世凯这样的投机的革命者,就像剧中的黄四郎,本来是反面人物的团练教头武举人,振臂一呼“跟我来”摇身一变成了英雄,而真正的英雄都是在幕后,因此电影最后,张牧之却在革命成功之后隐退,很符合他这种“功成身退”的英雄主义风格。
电影最后,火车场面与开头呼应。师爷来了,师爷又走了,革命成功了,这群为了利益革命的人却没有得到利益,只得换个地方继续鱼肉百姓,成为下一个黄四郎。
很多人讨论,师爷没死,黄四郎也没死,是的,他两人确实死了,但是代表的阶级还存在,革命之路依旧很长。
师爷是什么时候叛变
师爷就没有做过好人,说出来的话都是骗人的,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两面兽,黄四郎出城剿匪的钱怎么会在师爷的房里?那本来是黄四郎收买师爷的钱,在黄四郎掀开地板那一刻,师爷脸都绿了——钱没了。
师爷能编能骗
师爷是为了钱疯狂的一群人。来找他的两个人应该是犯罪同伙,想把赃款运出去却被老二老三劫了送给了花姐;最后还想捞点钱逃跑却被炸成两半。
师爷这种角色在现实中并不缺少,是极端的利我主义者。
有深度的电影经得起推敲揣摩,小编思想有限,欢迎大家关注一块评论!
您的关注、评论、点赞和分享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