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目未来单元(论坛注目未来)
注目未来单元(论坛注目未来)地点:9:30——15:00今年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焦“北欧电影研究”的主题,就北欧的电影产业、电影创作、电影研究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相信本次国际性的论坛活动,将拉近我国与世界电影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洞悉世界电影的创作风向与潮流,在创作中具有一个更加开阔的国际性视野。2018/4/15星期日
青年力量在各个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在力量。珍惜、扶持青年电影人力量,才更有利于电影未来发展。
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的设立就旨在鼓励电影创新精神,激发电影艺术的创造活力;发现推出电影新人,增进各国青年影人间的合作与交流。
其中单元内部,与“注目未来”国际展映活动最密切相关的,就是每年都会召开的“注目未来”国际电影论坛。论坛以展映单元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影片为契机,在一个更加广阔自由的国际语境下发起研讨。
聚焦“北欧电影”
今年将邀请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聚焦“北欧电影研究”的主题,就北欧的电影产业、电影创作、电影研究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交流。相信本次国际性的论坛活动,将拉近我国与世界电影的距离,帮助我们更好地洞悉世界电影的创作风向与潮流,在创作中具有一个更加开阔的国际性视野。
2018/4/15
星期日
9:30——15:00
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西土城路4号 北京电影学院C楼236
主办方:
第八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
嘉宾介绍
吴冠平
电影学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任《电影艺术》杂志社长、主编,现任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主任,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华语青年影像论坛创办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台港电影学会 副会长,中国儿童电影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电影家协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发表理论评论文章五十余万字,编著作品有《艺术电影手册》(海南出版社 2003 年),《20 世纪的电影 ——世界电影经典》(三联书店 2002 年版)等。参与策划编导的电 影有《完美新娘》(2009)、《欠我十万零五千》(2009)、《租期》(2005)、《卡拉是条狗》(2003)等。
达格·阿斯比约尔森 Dag Asbjørnsen
奥斯陆大学媒体研究硕士,曾发表一篇关于大卫林奇和伍迪艾伦的论文。他曾是奥斯陆大学的讲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挪威和斯堪的那维亚的城市影院系统,有近20年的高校教学经验。
离开大学之后,阿斯比约尔森在数个关于电影政策的政府机构工作过,包括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任职4年。目前,阿斯比约尔森是挪威电影学院国际部的负责人和斯堪的纳维亚电影管理委员会委员。
李迅
男,生于1958年2月。现在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 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当代电影》杂志编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影理论与美学,欧美电影,类型电影。长期从事外国电影和电影理论研究,并在一些高校讲授电影美学、世界电影史和类型电影等课程。
主要论著有,论文:《数据库电影:理论与实践》《近年国产类型电影的本土化探索》《认识喜剧》;著作:《当代欧美名片评析》(合著)《欧洲电影分析》(联合主编)《电影史:理论与实践》(译著)等。
齐伟
电影学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上海市晨光学者,“电影产业与中国故事创新”研究基地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华语电影历史与理论、当代华语电影批评。先后独立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国内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网络视听委员会理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评审专家、上海市文广局电影评审专家等。
卡斯帕·蒂比耶尔格 Casper Tybjerg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媒介、认知与传播学院电影研究课程的助教,他目前的研究兴趣包括电影史学、电影风格史、以及独特影片的艺术价值探索。他曾针对卡尔·西奥多·德莱叶、以及丹麦和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默片写过广泛著作,目前担任丹麦广播电视资料馆的顾问委员。
谭慧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哥本哈根大学认知与传媒系访问学者,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业委员会理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影视节目走出去”评审专家。在《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杂志上发表“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系统:当代丹麦电影产业国家资助政策分析”、“绽放在世界尽头:北欧电影节分析”、“2015北欧电影市场观察”、“一个小国家的电影辉煌路——丹麦电影教育战略”、“黑暗中的舞者——记丹麦导演安德森 托马斯 延森”等多篇文章。
王垚
电影学博士,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伊昂·卢卡·卡拉迦列”国家电影与戏剧学院(UNATC)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世界电影史、文化研究、产业研究。著有《罗马尼亚新浪潮》(中国电影出版社,即出),在《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电影艺术》等学术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黄隽华
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世界电影史。
英语专业八级,翻译作品:丹麦教授埃娃•延霍尔特的文章《显影不可见之物:纪录片作为中东内外巴勒斯坦人日常生活的编年史》和美国教授曼诺维奇的文章《自动化美学:人工智能和图像文化》,分别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7年第二期和第六期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