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傅皇后是谁(历史上傅瑶结局)
历史上的傅皇后是谁(历史上傅瑶结局)但是汉成帝酒喝得太多,导致没有子嗣,这就给了傅瑶再进宫的机会。眼看成帝无子,自己的儿子刘康也早逝,她便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孙子刘欣身上,一心要让他当上皇帝。即这汉成帝也算聪明,性格也好,但是却沉湎酒色,荒废了朝政,当时的朝政就把持在其母亲王政君的手上,也算是一位虎妈了。这王政君长寿呀,活了80多岁,最后眼睁睁看着大汉的江山被她的侄子王莽夺去。汉元帝无法立傅瑶为后,便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那就是另外取一个名号,这就是昭仪。傅瑶便成了傅昭仪,而且给的权力也很大,位比丞相,权同诸王。后来汉元帝驾崩后,王昭君的儿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傅瑶便和儿子刘康回到了定陶封地,被称为定陶太后。
傅瑶是汉元帝的宠妃,她这一生既幸运又悲凉。悲凉的是她自幼父亲早逝,母亲淳于衍卷入宫斗被处死。幸运的是傅子元收养了她,教他读书认字,待人处事,她熟读经史,与她母亲淳于衍一样聪明灵慧。
傅瑶自身有极大的人格魅力,宫中的人缘极好,人人都与她交好。汉元帝后宫的那些嫔妃们对傅瑶没有丝毫的嫉妒之情,也从来没有人说过她的坏话,她们与傅瑶都非常交好。当然除了王昭君。
因为汉元帝非常宠爱傅瑶,所以便想立她为后。但是这个时候,已经有太子刘骜,他是王政君的儿子。所以皇后理当是王政君的。
这汉元帝呀,思来想去,还是想立傅瑶为皇后,因为这傅瑶太好了。如果立傅瑶为皇后,大汉江山还可以长期屹立不倒。但是汉元帝的犹豫,遭遇到了群臣的非议,大家都劝他立王政君为后,这才是传统之礼仪。汉元帝无奈,最终立了王政君为太后。
这王政君长寿呀,活了80多岁,最后眼睁睁看着大汉的江山被她的侄子王莽夺去。
汉元帝无法立傅瑶为后,便想了一个折衷的法子,那就是另外取一个名号,这就是昭仪。傅瑶便成了傅昭仪,而且给的权力也很大,位比丞相,权同诸王。
后来汉元帝驾崩后,王昭君的儿子刘骜即位,是为汉成帝。傅瑶便和儿子刘康回到了定陶封地,被称为定陶太后。
即这汉成帝也算聪明,性格也好,但是却沉湎酒色,荒废了朝政,当时的朝政就把持在其母亲王政君的手上,也算是一位虎妈了。
但是汉成帝酒喝得太多,导致没有子嗣,这就给了傅瑶再进宫的机会。眼看成帝无子,自己的儿子刘康也早逝,她便将目光锁定在了自己的孙子刘欣身上,一心要让他当上皇帝。
这傅瑶便派人大肆贿赂宫中诸臣,以及那些后宫嫔妃们。而这后宫嫔妃,臣子们当然也不是傻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好的结局。再加上傅瑶在宫中一直都有不错的名声,所以他们都比较主动接近刘欣,都说他的好话。其实,当时,刘欣也是最好的人选之一了。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刘欣的父亲刘康和汉成帝刘骜交好,虽然他们的母亲有些隔阂,但丝毫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所以这汉成帝刘骜也非常喜欢刘康的儿子刘欣,最后便立了刘欣为太子。
当汉成帝驾崩后,刘欣便当了皇帝,这就是汉哀帝。汉哀帝也有一个虎妈傅瑶呀,这傅瑶自从孙子当了皇帝后,便日渐傲娇了起来。当刘欣还是太子的时候,她在王昭君面前毕恭毕敬的,毕竟面子上要过得去。但是,当孙子当了皇帝后,这傅瑶啊,就对王政君不客气了起来,说话也比以前冲了很多。当然了,她是皇帝之母,王政君也没有办法。
但是呢,这刘欣却好男人,断袖之癖就是由他而来。所以这刘欣也没有了后人。刘欣无后,高兴的是王昭君和中山孝王。
而且这刘欣也不长寿,仅仅当了五六年皇帝便因病驾崩了。而在刘欣逝世的前一年,傅瑶也去世了。
傅瑶离世前,早已安排好了傅家亲眷进入朝廷,汉哀帝之母丁姬亲眷也安排了很多进入朝廷和其他地方政权。他们想以外戚来巩固汉哀帝的地位,因为刘氏一族嘛,他们是要争皇位的。
这汉哀帝刘欣一去世,整个朝廷便乱套了,特别是傅瑶安排的那些亲眷们并没有派上用场,也真太无能了。关键时刻一个顶用的都没有。这时,先前被傅瑶赶走了的大司马王莽再次回到了权力中心。
他这次回来,再也没有了后顾之忧,再也没有了阻挡他的人。他和王政君一起,逼死了汉哀帝的皇后、傅瑶的堂侄女——孝哀傅皇后。他们连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也没有放过,因为这些人都是王政君的眼中钉,这赵飞燕也被逼自杀。同时让所有傅、丁两家的人全部回原籍,夺去一切官职爵位。
傅瑶去世、汉哀帝刘欣驾崩后,王莽干了很多出格之事,他新仇旧恨一起清算。当时傅瑶和汉哀帝的母亲丁姬都已经去世,但王莽依旧没有放过,毁掉了傅瑶和丁姬的坟墓。
其实王政君也算心善,她并不赞成毁掉傅瑶和丁姬的坟墓,说过去的都过去了。但是王莽却并不同意,当时王政君已经开始驾驭不住王莽了,王莽已经是大权在握。这王莽一声令下,那些朝廷官员畏惧王莽的权势,便派了家丁帮助毁掉傅瑶和丁姬的坟墓。
唉,可惜这傅瑶啊,穷其一生的心思,让孙子当了皇帝,却不想孙子早逝断送了傅、
丁两个家族的命运。最终,她连自己的墓地棺材都没有保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