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民国时期悬疑的电影(一部不合格的左翼电影)
有关民国时期悬疑的电影(一部不合格的左翼电影)而她借不成就张口喷二宝“只有你们富人的命是命,我们穷人的命就不是命”这种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无理取闹的道德绑架,也让咱看得很是费解啊!首先,如果我们不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大宝这种没来多久就要预支工资的行为,别说是黑暗的旧社会,就是光明的新社会也是不符合规矩的吧。《姊妹花》是明星影片公司的郑正秋根据自己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改编、导演,由民国影后胡蝶、郑小秋、宣景琳等人主演的一部片子。这部片子当时十分成功,影片上映后,创造连演60天的票房纪录,并被推送到了国际电影节。该片表面确实是想反映当时贫富阶级的对立和穷人命运的可怜,但是通过咱仔细观察,却发现一切根本没那么简单。
回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黑白影片,经常会听到“左翼电影”这个词,那么左翼电影究竟是如何定义的呢?
左翼电影一般是指1932年到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前这五、六年当中这段时间所产生的,具有反应贫富间差距矛盾、爱国主义和女性意识觉醒等特征的电影。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可以说是左翼电影的一个黄金时期,每家电影公司都多少拍了一些左翼电影,例如联华影业公司的《小玩意》《新女性》《渔光曲》等,明星影片公司的《姊妹花》《狂流》……
不过今天主要想给大家diss一部个人认为非常不合格的左翼电影——《姊妹花》。
《姊妹花》是明星影片公司的郑正秋根据自己的舞台剧《贵人与犯人》改编、导演,由民国影后胡蝶、郑小秋、宣景琳等人主演的一部片子。
这部片子当时十分成功,影片上映后,创造连演60天的票房纪录,并被推送到了国际电影节。
该片表面确实是想反映当时贫富阶级的对立和穷人命运的可怜,但是通过咱仔细观察,却发现一切根本没那么简单。
首先,如果我们不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大宝这种没来多久就要预支工资的行为,别说是黑暗的旧社会,就是光明的新社会也是不符合规矩的吧。
而她借不成就张口喷二宝“只有你们富人的命是命,我们穷人的命就不是命”这种看似很有道理实则无理取闹的道德绑架,也让咱看得很是费解啊!
这里咱就想反问一句大宝圣母婊了,你丈夫的伤是这家人造成的吗?如果是,你这句话倒是在理,可是你丈夫是自己干活不慎摔下来的,关人家二宝家毛事?你就是要道德绑架也请出门左转找建筑公司包工头好吗。
人家二宝家凭什么就必须借你钱?难道就因为你是所谓的穷人吗?
总之,不关二宝家的事,你这要求提得没道理,话说得也不在理。
其次,你走投无路偷金锁的事咱作为观众也就原谅你了,毕竟人心都是肉做的,可是你被发现偷窃行为后理直气壮地和人家小姑子争抢,显然没觉得偷窃这行为是错的,那你之前那一连串表示纠结的内心表演是在干嘛?咱表示,嗯,虚伪
最最最重要的一点,大宝失手杀了二宝小姑子,巡警来捕她的时候,她竟然哭着喊着不想进监狱接受法律审判,只因为她家里还有老娘还有丈夫孩子。
emmm......
虽然你失手杀人不是故意的,可是人家小姑子别管她是什么阶级,她都是一条人命,你杀了人,非但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愧疚和罪恶感,反而想借着自己是穷人这一条件博得可怜而逃脱法律制裁!
并且二宝在被亲情成功征服并被大宝一口一个“倒霉的还是我们穷人”的理念洗脑以后,决定自己私自放了大宝逃走。这时候,镜头给了大宝一个特写!她在笑!她在笑!她居然在笑!
啊,好开心啊,杀了人终于可以靠走后门脱罪咯!那么请问亲,你这种行为跟那些犯了罪靠金钱和关系脱罪的富人有什么区别?
难道那时的穷人都这么牛逼了么!
凭借穷人的身份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偷窃、杀人不偿命、对富人道德绑架?对于这种行为,咱这个生活在新社会的穷逼表示真tm羡慕!
总而言之,这部片子本想是通过大宝和二宝的命运来反应阶级矛盾和贫富差异,但是用力过火,让我们看到的反而是一部“我穷我有理”这种流氓逻辑的仇富主义思想。
而就是这样一部片子竟然能在当时那个年代那样卖座,可见大部分观众并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对。想想也是,毕竟当时穷人占多数,多少都会有一开始就自动站队到大宝这边的心理,大宝最后在痛斥二宝时,说过“我要是和你换了,我也是姨太太,你来求我要钱我也不给”这种看似是气话实则是流露出深深的羡慕嫉妒恨的话,这种心理或许也是当时大多数穷人内心埋藏着的想法吧,所以也就自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不过说实在的,这部片子其实无论在什么方面都无法贴合左翼电影的标准,它没有爱国主义,没有女性意识觉醒,唯一一个贫富差距、阶级矛盾的方面还被表现得一塌糊涂、问题百出!
所以说,个人认为《姊妹花》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左翼电影,而是打着左翼电影的标签,让广大穷人出出气的阿Q精神片罢了。
最后,咱再说一句!
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年代,穷人不都是善良的,富人也不都是恶毒的,真正的平等不是富人必须把他们的财产分给穷人,而是不管富人还是穷人,只要触犯了法律,就都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PS:关于在贫富人物塑造的方面,个人认为联华影业公司的片子相对明星影片公司要好很多,例如《渔光曲》这部片子中也是生动地体现了贫富差距,但片子里主人公的自食其力,以及富人阶层的大少爷对穷人的帮助,让整部影片在绝望的气氛中也感觉到了穷人美好的品格和富人阶级中那微存的人情味儿,而不是靠穷人单方面无理的道德绑架来要求富人对他们帮助。这种对穷人和富人一碗水端平的态度才是能真正站得住脚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最终《渔光曲》在国际电影节上战胜了《姊妹花》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