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大萧条时代的电影(大萧条来了电影怎么办)
描述大萧条时代的电影(大萧条来了电影怎么办)很快,这场灾难就席卷了全世界,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无一幸免。国际贸易锐减50%,各国的农业、工业均遭受了毁灭性打击。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开始暴跌,人们拥挤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抢着抛售自己手中不断贬值的股票这个世上没有永动机,物理学不允许,经济规律也不例外。马克思老前辈早就谆谆教诲,经济危机还会回来的!可贪婪的人们不会听,只会心怀侥幸继续掠夺。直到有一天,大厦崩塌。1929年10月29日,一个看似平静的星期二,人们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餐,只要打开收音机或翻开最新的报纸,就能得知一件震惊世界的消息:美国股市崩盘了!就在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个上午,已经有11位银行家和经纪人自杀身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二”。从这一天起,大萧条时代开始了。
有人说,娱乐业有着天生的免疫力,能在经济危机中屹立不摇。也有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越是衰败的年代,越能诞生非凡的作品。
电影,既是艺术,也是娱乐,更是一项依赖于消费的产业。
历史早已证明,一个地区电影业的兴盛总是伴随在经济飞跃之后。那么,经济的衰退,是否也会将电影一起拖垮?
答案,或许就在 90 年前那场可怕的大萧条之中。
免疫危机?这个世上没有永动机,物理学不允许,经济规律也不例外。马克思老前辈早就谆谆教诲,经济危机还会回来的!可贪婪的人们不会听,只会心怀侥幸继续掠夺。直到有一天,大厦崩塌。
1929年10月29日,一个看似平静的星期二,人们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餐,只要打开收音机或翻开最新的报纸,就能得知一件震惊世界的消息:美国股市崩盘了!
就在许多人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个上午,已经有11位银行家和经纪人自杀身亡。这一天,被称为“黑色星期二”。从这一天起,大萧条时代开始了。
1929年10月29日,美国股市开始暴跌,人们拥挤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外,抢着抛售自己手中不断贬值的股票
很快,这场灾难就席卷了全世界,欧洲,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无一幸免。国际贸易锐减50%,各国的农业、工业均遭受了毁灭性打击。
而在美国,短短四年里,大约有8万多家企业破产,约1万家银行倒闭,超过1400万的人口失去了工作,失业率达到25%。
令人意外的是,电影业,似乎幸免于难?
就在大萧条开始的两年前,一部[爵士歌手]宣告了有声电影的诞生,人们对于这项技术革新兴奋不已。电影走进了新时代,电影产业一路高歌猛进。
1929年5月,首届奥斯卡金像奖在好莱坞举办,旨在打造一个权威的电影行业奖项,鼓励促进电影业的发展。
那时候,人们对于电影的未来抱有充足的信心。即使是年底经济危机的来临,也没有浇灭电影人的热情。电影票房不减反增,到了1930年,美国电影观众入场人次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纪录——每周8000万。
1927年,[爵士歌手]热映,有声片时代来临
为何电影产业就能在经济危机中独善其身?
在危机刚刚到来之时,人们失去工作,面对的是百无聊赖的生活和不知尽头的闲暇时间,深受打击的他们只有在电影的欢声笑语中获得心灵的慰藉。
50多年后,伍迪·艾伦的[开罗紫玫瑰](1985)形象而生动地描述了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电影的依赖。
失业的服务生塞西莉亚每天都会走进影院看同一部电影,以逃避现实世界的沉闷,甚至爱上了银幕上的角色。
[开罗紫玫瑰]
在整个大萧条期间,随着有声电影而出现的歌舞片开始大行其道。它们与当时萧条动荡的社会现实截然相反,总是在银幕上呈现着一片温馨、欢乐的光明景象。华丽的歌舞场面,浪漫的爱情故事,诙谐而动人的情节,使人们暂时忘却了烦恼。
事实上,不只是电影业,多数娱乐产业都在这段时间发展得很好,如广播电台也在这段时期迎来自己的黄金期。
可见,生活越是水深火热,人们就越需要娱乐来放松慰藉。
而另一方面,现实的残酷总能激起创作者的悲悯和感喟,使他们创作出更能与大众产生情感共鸣的伟大作品。
喜剧演员卓别林,正是在大萧条期间达到了事业巅峰——1931年的[城市之光],1936年的[摩登时代],不都是以底层市民的视角,描绘了大萧条时期下一个黑暗、残酷,又荒谬、可笑的工业化社会吗?
1931年,卓别林在[城市之光]里塑造的流浪汉形象,在当时的美国街头处处可见
难逃萧条?电影始终是一项产业,永远离不开商业属性。只要经济形势长期得不到复苏,即使免疫力再过强劲,也不能长盛不衰。
电影,终究抵不过持续严重的经济毒瘤。
大萧条持续一年多后,电影业终于开始了下滑。
1931年,美国社会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生活不见起色的人们连去电影院寻求慰藉的意愿也减弱了。
比起前一年,美国电影院入场人次下降了12%,电影票价从30美分跌至20美分。
这一年,华纳亏损800万美元,福斯亏损400万,雷电华亏损570万,派拉蒙利润下降三分之二。
1932年是好莱坞最糟糕的一年,每周观众入场人次达到了1500万的最低谷。
华纳一年损失了1400万美元,而前一年还在盈利的派拉蒙则巨亏2100万,陷入了破产的窘境,直到1935年重组才缓过劲来。
1930年,著名标语“葛丽泰·嘉宝说话了”挂在影院门口,为影片[安娜·克里斯蒂]宣传
八大制片厂只有步调极其谨慎的米高梅仍能维持微弱的盈利。
整个好莱坞,超过20%的电影员工被解雇,大量群众演员身无分文地滞留在洛杉矶,为抢一天1.25美元的临时工挤破脑袋。
除此之外,所有演艺事业都叫苦不迭,百老汇近三分之二的剧场关门,马戏团和杂耍剧场垂死挣扎,几近销声匿迹。恐怕,也只有免费播放的广播电台,还能继续通过广告保证自己的利润。
随着大萧条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的广播电台作为生活的消遣。而电影业,则不可避免地被拖入了大萧条的涡流。
经济衰退的初期,电影作为一项慰藉人心并且相对廉价的娱乐项目,自然有机会获得一定时间的免疫。
这也是每次经济萧条都会出现的一种“口红效应”,即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的物质消费欲下降了,但精神消费却会膨胀,反而会去购买一些比较廉价的非必要之物,例如口红,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这种效应持续不了太久。一是有声电影对产业的冲击。虽然有声电影刚出现时,为美国电影提升了票房。但与此同时,有声电影也为电影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比如,它大幅提高了电影制作和放映的成本,使得制片公司每年的产量减少。
此外,有声电影造成了语言的隔膜,其他国家这时还未形成成熟的配音、字幕系统,导致好莱坞的有声电影很难向海外售卖。
二是国际市场严重缩水。当美国金融危机演变成全球性的经济衰退之后,全球化经济模式被彻底打破,各个国家开始不同程度地削减国际贸易,实行保守、封闭的经济政策。
这时,不仅是有声电影难以推销至海外,就连传统的默片也在国际市场上受阻,好莱坞制片商的营收被大大削减。
接下来还有更严重的危机,所有产业都将面临货币紧缩政策。1929年的危机,之所以会演变成一场百年一遇的大萧条,正是因为当时的政府还未掌握有效的应对手段,甚至连宏观经济学的概念还未系统形成。
在股市崩盘之后,胡佛总统所采取的一系列货币紧缩政策,反而进一步扩大了经济衰退的影响。
接连倒闭的银行,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缩紧财政的政府让制片厂无法获得援助。现金流的断裂,无法支出的员工薪水,停滞不前的拍摄项目,逐渐让一度乐观膨胀的电影业与其他行业一样,落得个四面楚歌。
小说《愤怒的葡萄》生动刻画了大萧条时期农民流离失所的情景,于1940年搬上银幕
出路何在?曙光总会到来。
1933年3月,美国传奇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正式上任,开始了一系列振兴国家的新政举措,对全国的金融业、农业、工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
罗斯福新政与胡佛政府采取的放任市场自由、紧缩财政政策恰好相反,其核心要点在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不顾财政赤字,大量投资建设公共设施,以工代赈,提高就业率。
罗斯福的新政是卓有成效的。它扼制了经济持续下滑的态势,缓解了人们多年来的焦虑心情,振奋了各行业复兴的信心。
富兰克林·罗斯福
不过,电影并未在政府最先重视的行业之列。不是罗斯福不想拯救电影业,而是因为电影毕竟不是人们生活所需的必需品。政府振兴经济的重心,一定会先放在事关民生的基础产业。
所以,平日里为人们送去无数欢歌笑语的电影,当自身也处于萧条时,它的叫苦声却是最难被听见的。
1933年底,好莱坞参照政府颁布的《国家工业复兴法》,制定了自己的公平竞争方案,建立了最低工资,允许工人联合起来与公司进行工资谈判。
后来,好莱坞高层领导还在公众的压迫下,降低了自己的收入,甚至最后连导演、编剧等主创的薪水一并下调。但这样的限薪政策并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反而遭到了编剧、演员们的抵制。
他们分别成立了自己的行业协会,以反对各种形式的限薪政策,导致电影行业的公平竞争法案不得不中止。
2007年,好莱坞编剧工会再度带领编剧罢工
除此之外,好莱坞还面临着诸多的困扰。默片时代的人才正在被淘汰,有声片的巨星还寥寥无几。那些曾经辉煌夺目的默片大咖,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卓别林那样依然屹立在大萧条与有声片的双重打击之下。
他们大多数无法适应有声片的拍摄,又难以获得越来越少的默片机会,只能渐渐销声匿迹,退出影坛,比如在大萧条之前与卓别林齐名的喜剧演员巴斯特·基顿。
巴斯特·基顿
还有一点,有声电影刚刚起步,题材很有限,大部分都是雷同的歌舞片和喜剧片,千篇一律的题材和简单无脑的剧情,看多了也会让人腻味。
好莱坞急切地渴望更加新颖的类型,更加刺激的故事,去焕发电影的魅力,将观众重新召回电影院。这时候,好莱坞的大佬们才真正意识到一件事:要拯救萎靡不振的电影业,只能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