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让人泪奔的歌曲(这首感动千万人的歌曲)
三首让人泪奔的歌曲(这首感动千万人的歌曲)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敲开通向天堂的门吧I feel like I'm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伸手就能敲开通向天堂的门Mama put my guns in the ground 妈妈,把我的枪在地上放好I can't shoot them anymore. 我再也不能用他们射击了That long black cloud is comin' down 黑暗的乌云正缓缓落下
这首感动千万人的《I can only imagine》是一首当代基督教音乐。
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当代基督教音乐。
当代基督教音乐,也叫福音音乐,是一种音乐形式,重点在于抒发对基督教信仰的情感。风格很多样,有基督教摇滚、基督教乡村音乐、基督教朋克音乐、基督教说唱……
但是说到鲍勃·迪伦的《Knock' on Heaven's Door(敲开天堂的大门)》,大家就知道了。
Mama put my guns in the ground 妈妈,把我的枪在地上放好
I can't shoot them anymore. 我再也不能用他们射击了
That long black cloud is comin' down 黑暗的乌云正缓缓落下
I feel like I'm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伸手就能敲开通向天堂的门
Knock knock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敲开通向天堂的门吧
这首歌不仅是鲍勃·迪伦上个世纪70年代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由他出演的电影《比利小子》的插曲。
这首歌通常被人们误认为是和反战有关,但实际表达的寓意还是在于宗教中的忏悔。
基督教音乐非常具有多样性,但是鲍勃·迪伦不算是的基督教音乐歌手,他的这首歌却是十分经典的当代基督教音乐。
这首当代基督教歌曲《I can only imagine》是美国“怜悯我乐队”主唱巴特·米拉德在父亲癌症去世后所写 这首歌激励了很多正在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还有那些怀有梦想的人们。
这部电影也是根据巴特·米拉德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超乎想象》
I Can Only Imagine
1985年,德克萨斯州
巴特的童年生活非常不幸。
父亲家暴,巴特和母亲都是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中度过。
巴特是靠音乐来度过这些困难的日子。
母亲把巴特送到了由教堂的人们陪伴孩子的度假营。
在度假营,巴特得到了主的恩赐。
回到家后,母亲离家出走,父亲变得更加暴力。
童年,变得更加不幸……
1991年,巴特为了实现父亲年轻时的梦想,加入了橄榄球队。但是,因为一次比赛,巴特摔断了脚,终生不能踢球。
但是,为了高中毕业,巴特加入了“合唱团”。
在美国向来都是“球队、啦啦队”最受欢迎,最不受欢迎的“合唱团”更是这个传统的父亲无法接受。
只是,巴特的音乐天赋被人生导师发现,巴特被选为了男主角。
父亲意外得知了这个消息,被送进了医院。
但是巴特这次演出,大获成功。
父亲的不理解甚至打骂,逼走了巴特。
巴特一个人在外闯荡,组建了“怜悯我乐队”,走遍了能够演唱的每个地方。
直到,一个制作人的出现,让巴特燃起了希望。
制作人欣赏巴特的才华,但却认为他没有适合自己的歌曲和风格。
因为巴特的嗓音高亢明亮,如果纯粹翻唱那些摇滚歌曲,其实并没能利用好自己的天赋,无意间翻唱了一首抒情基督教歌曲,制作人认为那才是他的天赋所在。
而后创作了一首《Beautiful》,这首以“赞美”为主,抒情为辅的基督教音乐,充分展现了巴特的嗓音特点。
光看听众的反应来看,其实算得上不错的作品。
于是,制作人决定带他们参加更高级别的音乐盛会。
但,这次他们失败了。
唱片公司并不满意他们的作品,巴特决定退出乐队。
制作人却给了他意见:基督教歌曲,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相信你的歌。
大多的基督教歌曲,是以“赞美”作为主要内容,常常会写出这样的内容,耶稣的苦难,上帝的帮助,悲痛的苦难……
这些歌曲只是基于圣经,却并没有基于生活。
巴特需要做的,不是写出遥不可及的圣经故事或是赞美歌曲,而是重新回到自己的生活,面对自己的恐惧,并克服。
暂别乐队,巴特回到了家。
但是,这个曾经做错事的父亲却变好了,早起给巴特做早餐,与他谈心。原因是他接触了基督教。只是对于曾经受过伤害的巴特来说,非常不公平。
“我还没有原谅你,你凭什么就原谅了自己!”
后来,发现父亲因为胰腺癌将不久于人世。
巴特选择了原谅。
巴特亲眼见证了宗教给人带来的变化,看到了一个暴力醺酒的人,能够有所信仰,有所期待。
这也就是为什么选择原谅的原因。
我一直想要的父亲开始爱我了,是不是很公平?
他愿意变好,我也选择原谅陪他共度人生最后的时光。
父亲死后,巴特写下了这首感动千万人的《I can only imagine》。
这首歌,是巴特写给自己的父亲。
不再是空写一些赞美基督、上帝、耶稣,这首歌基于自己的生活。
原本只能“想象”的生活,因为上帝的出现,这种生活不再是想象,他想要的父亲回来了,他想要的生活也回来了。
所以,这是他为什么能写出一首疗愈千万人的歌,是因为他相信基督,他得到过,他真正活过。他用嘹亮富有真实情感的声音,打动的千万人。
这部《超乎想象》似乎是为基督教所打造。
影片中的配音,不是基督教音乐的U2乐队的这首福音歌曲《Into the heart》。
到乡村福音歌手斯蒂文-柯蒂斯-查普曼的这首《The Great Adventure 》。
再到非常著名的福音女歌手艾米·格兰特的这首《Breath of heaven》。
诚意满满的基督教音乐,对于喜欢的听众来说,确实很饱耳福。
但是,对于很多不了解当代基督教音乐的观众来说。
这部电影的“家庭”元素,更为敏感打动人心。
开头展现的是一个残暴的父亲,而在病重之后态度大变。两个人慢慢相处的过程,更像是一个孩子与曾经的父亲和解,也是与自己的和解。
很多人没有“宗教信仰”的经历,但是,很多人都有与家庭产生矛盾的经历。
当你看到影片中的这些“原谅、释怀”,你会发现,这些迷茫的孩子最需要的是被家人认同。
你会想起,其实还有很多美好的瞬间。
影片最打动我的部分在他父亲将要离世的时候,他说:"我不是很会赚钱,但是我有很努力的去存钱。我把它们都留给你,每个月你都能受到一张支票,这样你就可以专注于你的唱歌,不用担心其他的事情。"
那时候,父亲已经完全理解。
原来父亲不是不在意你的梦想,只是他比起你,他更为你考虑你的现实。
你还会想起,原来父亲早就告诉过你什么是梦想。
只是你,仍然把梦想放在首位,而忽略了现实。
这首感动千万人的歌。
讲述的不是虚无、幻想。
它讲述的是想象之后在现实中的喜悦。
能在现实中实现的梦想,才是最动人的。
都说没有信仰的人是可怕的,其实没有在现实中活过的人,才是更可怕的。
文/宋俣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