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电影获奖情况(豆瓣7.2从偏艺术的角度深度解读被低估的电影春潮)
春潮电影获奖情况(豆瓣7.2从偏艺术的角度深度解读被低估的电影春潮)影片中母女二人只要相遇就会交锋,郭建波与纪明岚的紧张关系从一开始就已经恨白地呈现了出来,郭建波下班返回家中,适逢纪明岚正在组织社区合唱团在家中排练红歌,但女儿好像没见到母亲一样,而母亲也如同没见到女儿一般,对于彼此的视而不见其实已经习以为常。影片通过将剧情发展线以三个节点分为四个阶段,剧情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变化和不同时期面对母亲所作所为的不同反应。金燕玲饰演的姥姥纪明岚是一个典型的占有控制狂 她专制强势,占有着外孙女郭婉婷、还妄想着控制女儿郭建波;郝蕾饰演的郭建波是一个隐忍压抑的女儿,也是母女紧张关系中大多数为爱妥协的化身;而小演员曲隽希饰演的外孙女郭婉婷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小小年纪却深谙成人生存法则,有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该剧以女性视角结合女性心理刻画了三代女性所遭遇的家庭创伤,用生活化的场景揭示母女之间的纠葛显得更为真实贴切。本文通过叙事手法、隐喻事物和主题呈现
《春潮》是由中国新锐女导演杨荔钠编剧执导,廖庆松、市山尚三担任监制,并由实力派演员金燕玲、郝蕾领衔主演的一部纯女性视角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该片于2019年荣获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影片提名,拿下最佳摄影奖,同年还获得了第13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剧情长片提名,《春潮》因对于亲情和原生家庭等热门现实话题的侧重、另外还搭配顶级的创作班底和优质的演员班底,所以备受青睐。
影片主要讲述了三代女性在同一屋檐下的生活,她们分别以怨怼与隐忍表达爱意、而后又用爱意化解怨怼与压抑的故事,探讨了大多数原生家庭中不可忽略的矛盾——亲子间的爱恨交织。
《春潮》海报
金燕玲饰演的姥姥纪明岚是一个典型的占有控制狂 她专制强势,占有着外孙女郭婉婷、还妄想着控制女儿郭建波;郝蕾饰演的郭建波是一个隐忍压抑的女儿,也是母女紧张关系中大多数为爱妥协的化身;而小演员曲隽希饰演的外孙女郭婉婷是一个和事佬的角色,小小年纪却深谙成人生存法则,有着这个年龄不该有的成熟。
该剧以女性视角结合女性心理刻画了三代女性所遭遇的家庭创伤,用生活化的场景揭示母女之间的纠葛显得更为真实贴切。本文通过叙事手法、隐喻事物和主题呈现三个维度来解读影片《春潮》的艺术所在。
一、叙事手法:用常规线性叙事串联情节,以全知视角交替客观视角推动剧情发展,共同构建完整故事1.经典的线性叙事结构,真实清晰地呈现出郭建波的情绪起伏如同春潮般历经了由平静到暗流涌动,再到爆发,最后又归于平静的4个阶段
影片通过将剧情发展线以三个节点分为四个阶段,剧情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发展,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变化和不同时期面对母亲所作所为的不同反应。
- 雪在融化,春潮初始:压抑在积压
影片中母女二人只要相遇就会交锋,郭建波与纪明岚的紧张关系从一开始就已经恨白地呈现了出来,郭建波下班返回家中,适逢纪明岚正在组织社区合唱团在家中排练红歌,但女儿好像没见到母亲一样,而母亲也如同没见到女儿一般,对于彼此的视而不见其实已经习以为常。
影片中母女的第一次冲突正是爆发在这个时候,进屋后郭建波径直走进了厨房,并抽起了烟,纪明岚见状便恶狠狠地走进厨房瞪着郭建质问:“你在干什么?这么多人你没见到吗?还在这里抽烟?有毛病!”
《春潮》剧照
面对母亲的责备,郭建波一声不吭,以沉默回应,然后将烟头戳灭在饺子皮,并且悄悄打开水管放水,然后淡然离开厨房。
这是影片中郭建波对于母亲的第一次小小的无声反抗,她的心里是压抑的,但却习以为常,因为程度不足以伤人。
- 暗流涌动,春潮小成:压抑即将突破
此次冲突是纪明岚在同学聚会回家后拉起熟睡中的外孙女分享喜悦,期间郭建波因为在她面前路过,也许是郭建波对她的无视让她忆起了曾经在老郭家的委屈与怨恨,因而借着酒劲找茬郭建波,控诉着丈夫、控诉着女儿,控诉着整个郭家。
当纪明岚作势要给郭建波跪下的时候,她扭过了头不忍直视,即便是母亲骂她不要脸的时候,她还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过双眼却一直在注视着床头的仙人球,纪明岚一走,她便毫不犹豫地抓了过去,面不改色,然后一直呆呆地看着布满血滴的手掌,似有所思。
《春潮》剧照
在压抑进一步疯涨之下,习惯于沉默的郭建波依旧还是选择了无声的自虐式反抗,但此刻的自虐显然预示着压抑已然快要失控。
- 奔腾汹涌,春潮爆发:压抑无处遁形
画面一转,接上来的又是一次冲突,此次是因为纪明岚回家看到外孙女待在家里没去上课,剪烂了自己的戏服布料,把家里搞得一团糟,还坐在钢琴上,甚至把鸽子放到床上,纪明岚当场发飙,抓着外孙女一顿毒打,而嘴上念叨的却是郭建波,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把责任推给郭建波,在此刻,向来沉默的郭建波终究还是发声了,为了保护女儿而发声反抗,带着女儿直接出门离家几天不归。
外孙女离家的这几天纪明岚感觉好像失去了外孙女,所以当郭婉婷回来时候,纪明岚当即拉住她的手并告诉郭婉婷她的母亲曾经想杀她,为的就是想要永远地占有并控制外孙女,而这引发了郭建波的三连发声质问:“你说这话时什么意思”,冲突再次激发,压抑再也无法挤压,无处遁形。
《春潮》剧照
- 驯服远去,春潮慢退:压抑重新归零
影片的最后,纪明岚终究还是病倒了,而隐忍了40年的郭建波,在母亲的病房前,吐尽这些年的心酸,心中的压抑也暂时得以释放。
很多人都在吐槽郭建波最后的独白,其实我觉得并非一无是处,编剧有编剧的心思,这段独白可以说是与那些只管灌输情绪不管发泄出口的同类区分开来了,起码这一段独白找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宣泄出口。
郭建波面对母亲的怨怼,不管是选择隐忍,还是选择无声地反抗,其实都可以看出编剧的另辟蹊径,不走寻常大众之路。对比其他同类型的家庭矛盾剧,《春潮》的无声反抗与自我独白,其实更贴近、更反映现实——“我恨的我的母亲,可我也爱我的母亲”。
编剧并没有在最后呼吁我们应该怎么做,而是呈现了我们最后大都会怎么做,在爱恨交织的情况之下,更多的人还是选择用爱感化恨。
但不是所有生活都要歌颂,也不是所有关系都需要和解。对于这样的关系处理方法还是比较赞的,梳理这种疏离的关系,没必要去对抗或也没必要去妥协。
《春潮》海报
2.全知视角交替客观视角,双重视角加持之下突出母女之间的爱与恨
“全知视角”也就是“上帝视角”,在这种视角中,编剧是全知全能的上帝,不受任何客观限制。其实导演从开头到结尾就一直用全知视角表达了母女之间的爱恨交织,在此背景之下的说明了紧张关系永远和解不了,传递出这一信息之后,交替使用客观视角来论证说法,两种视角穿插有序,来回交替推进了剧情,给观众带来了极为丰富的观感体验。
上面所提到的客观视角,当然是指外孙女郭婉婷视角,对于姥姥与妈妈的关系认识,她既是旁观者又是二者关系的润滑剂,当然最清楚不过了,她知道妈妈爱着姥姥,但同时也恨着姥姥,所以妈妈才一直选择隐忍沉默,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怨怼。
所以当郭建波与纪明岚闹矛盾的时候,她主动打岔转移话题,甚至故意甩掉杯子里的牛奶气走姥姥,同时劝母亲说“你俩八字不合,先走吧,走了就好了”。
《春潮》海报
回到全知视角上来,影片中郭建波与纪明岚的交锋不下五次,可每一次纪明岚都只是一脸愤怒,而郭建波都只是一脸冷漠,在这段爱恨交织的关系之中,两人就好比周瑜打黄盖,一人愿骂,一人愿挨,所以郭建波总会多听几句从不立马扬长而去,纪明岚即便是面对郭建波的冷漠无语也总会多骂几句。
最奇妙的就是两个人的相爱相杀却从来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每次在她俩争吵的时候眼看着就要起冲突,却始终未见激起一朵浪花,二者仍旧是选择了隐忍,而这也就是该剧的独特之处,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新手法叙写旧题材,给人一种始料不及的观感体验。
影片以全知视角,向观众展示了一个已经设定好的结果,而客观视角就像是印证全知视角想表达内容的辅助,这无疑是一种叙事角度的绝佳搭配,以全知视角结合客观视角去看待纪明岚母女关系的发展,既推进了剧情发展,又呈现了社会上处理母女紧张关系时最真实的一面,那就是爱之不得,恨之不得,唯有沉默隐忍,自我发泄式反抗。
《春潮》剧照
二、事物隐喻:用极富象征意义的事物呈现影片背后的意义与内涵,引发观众对家庭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关系等深度思考。《春潮》之所以备受关注,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影片题材贴近生活,所反映的问题正是日常生活寻常可见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生活难题。当然电影作为一种隐喻艺术,剧中的隐喻事物不可忽视,该剧引用了大量事物来传达导演意图,表现人物心理,呈现特殊内涵,使得影片更具想象力、更具内涵力,更加引人深思。
◆ 紧凑拥挤的房间:压抑
电影当中大部分的场景都是室内,不管是纪明岚家里、公司宿舍还是情人家里,都是密闭昏暗的狭小空间,而且影片主要的冲突几乎都发生在家中,狭小的老房间里更是塞满了钢琴、写字台等大件旧家具,房间能活动的地方恐怕除了床再无其余空间,尽显压抑之感。
影片开头合唱团齐聚在小小客厅排练,更是凸显了房间的狭小压抑之感,所以,影片一开始就奠定了压抑的主题与基调。
剧照
◆ 燃指供佛:隐忍
燃指供佛也称燃指供养,是指燃烧自己的手指以供养诸佛菩萨,用以表示自己信仰之虔诚,以及布施供养之心,其目的都是为了某一桩心愿。
从影片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纪明岚当初如同如今的郭建波一般,她与母亲的关系就好比现在她与郭建波的关系,当时的她也是压抑的,母亲一边照顾自己,一边又怨对自己,爱不得也恨不得 ,如同燃指一般难受,却又只能咬牙忍受。
◆ 超自然现象:反抗
影片中总共呈现了三次超自然现象,那是心中反抗意识的外化,也是心中真实却不自知的暗流涌动,不管是公交车上向郭建波伸手的红衣女人、河水里洗头的女人,还是家中被医务人员带走的母羊,这些超自然意象其实都是心中欲望与禁忌的外化,但她面对这些都好像都是一脸茫然,因为她们都不知道自己将意欲何为,是该反抗还是顺从?
而导演在电影结束的访谈中提到,关于羊的梦是超现实的梦,羊在叫喊也代表着一种做梦之人的恐慌和阴影,梦呈现出人物模糊不清的态度,特别当它变成母亲——因为郭建波在面对失去母亲不知道是担心还是开心。
《春潮》剧照
◆ 安静的长颈鹿:憧憬
郭建波和郭婉婷离开家里来到动物园,玻璃房里是三只安静的长颈鹿。她问郭建波这些长颈鹿像不像姥姥和我,还有你?郭建波的回答是像,为什么?
首先是三头长颈鹿当中两头成年一头幼年,其次是都挤在狭小的空间之内,再就是其中一头成年长颈鹿来回游走于另外两只之间,却始终不曾停留,而是躲在了另一角落,这不正是祖孙三代日常生活的映射吗?
郝蕾在影片结束后的访谈中说道,郭建波不争吵是不希望给女儿留下坏印象,不让这种压迫式的母女关系传承。其实郭建波她内心中非常希望母亲不那么无理取闹叽叽喳喳的,她想要像长颈鹿一样生活在安静的世界,所以她总先噤声避免争吵。
站位极其相似(剧照)
◆ 春潮:宿命
影片当中一共出现了5次水,从水管放水到涓涓细流汇集成河,与片中的三位女性对于自由意志追逐的渴望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渴望的程度愈来愈深。
如同长颈鹿一般,本应生于大自然之间,却被囚禁于动物园,她们本应离开,却被亲人编织的围墙所囚困,因为你与母亲的关系,决定你与世界的关系!
影片将这些极富内涵的事物与画面有序连接起来,给观众呈现了一个似曾相识的家庭故事,引发大家的共鸣,从而引发大家不一样的思考。
三、主题呈现:通过呈现纪明岚、郭建波和郭婉婷祖孙三代人的家庭关系,探讨原生家庭不可忽视的矛盾以及最终命运走向,似曾相识的场景唤起观众们极致的思考。在影片当中,导演杨荔钠着重对母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度探索,但这种探索并不仅仅停留在反映现实和无奈感慨的层面上,而是更多的加入了她的主观元素。
1.原生家庭的血缘亲情是一种诅咒
即使这部影片没有任何的血腥镜头,但我还是愿意称之为一场活生生血淋淋的原生家庭剖析展。电影反映的亲子关系就是现实,女人从不介意为难女人,说最毒的话,下最狠的手,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但又因为种种原因,始终有着微妙的情感引力在牵连着你我,我们称之为血缘亲情, 唠叨和指责、束缚与桎梏、恩情与孝道、伦理与亲情,这种种玄而又幻的东西让原生家庭的悲剧一代延续着一代,有时候诡异到让人怀疑血缘亲情是否就是一种诅咒。
正如宣传照上的配文一样:“你和母亲的关系 决定了你和世界的关系”。纪明岚从小也深受原生家庭的伤害,经济拮据的她哪怕饿晕,也要把自己的口粮攒下来寄回娘家,却还是被母亲怨怼为什么不多送点钱回来?母亲一样的不理解她,指责她,怨怼她。
她也一样选择了隐忍,毕竟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如今她还是活成了曾经最讨厌的人,她同样恶心的对待自己的女儿,因为人总是倾向于为自己犯的错找借口,而纪明岚就把所有的辛苦与不快,都归咎于养育了郭建波,她要女儿为她的过去负责。
2.不纠缠,是和上一辈沟通的良方
影片的收尾独具一格,更像是给观众抛出一个千古难题——千千万万被爱恨交织的母爱伤害的“郭建波”们,她们该何去何从?
爱恨交织的母爱伴随着怨怼无疑是有毒的,有人会说惹不起还躲不起来吗?但你别忘了“郭建波”们终究还是郭建波,即便年过40载,却仍成不了没有无感情的机器,不管她的不离开是为了守护女儿还是因为习惯了母亲抑或是受缚于人伦亲情,而这也正是大多数人的选择。
这种相爱相杀式的爱恨交织,彼此依赖、控制,相互影响又彼此折磨,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亲情或爱情关系。并且影片自始至终都不曾主张大家应该如何处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痛,但是导演通过呈现郭建波的处理方式讲述了一个道理——不纠缠,才是和上一代人沟通的良方,也是自我疗愈、放下伤害的最佳手段。
《春潮》剧照
1000个读者有1000个哈姆雷特,我相信每个人对于影片的解读肯定不一样,同样我也相信影片的内涵远不止这些,但导演除了想要揭示原生家庭的事实与伤害,更是为了引起大家的重视与思考,应当重新审视当下的亲子关系,其实我们值得更好。
四、总结《春潮》演绎之真实,反应之现实,豆瓣评分7.2虽然不低,但我觉得理应更高,毕竟没有一部完美无缺的影片。它作为一部高热度话题的亲子关系剧情片,导演并没有运用过高的技巧和手法去呈现这样一个现实问题,而是另辟蹊径,以无声替代无声,以隐忍代替争吵,更加符合现实,贴近生活!
鉴于影评表达方式的特异性,所以本文从叙事手法、事物隐喻、主题呈现三个维度去解读《春潮》,让大家感受一下《春潮》背后的艺术价值与独特魅力。
#理娱计划万元征娱乐领域优质好文##新作者扶植计划.第二期##今日经典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