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佟瑞敏都在做有机的停顿,展示独特的周朴园的速度。“全剧最后几句倾注了对周朴园灵魂的诠释。他多渴望和那些已经死去的孩子们在一起,但身边还有两个这样的女人。他身上有理想主义的东西,有老人的渴望,他这么想,但是做不到。”《雷雨·后》的尾声,周朴园把风衣穿上,拿起伞。佟瑞敏要求舞台加上灯光,让观众看到他的背影,一个老者,“沉默的形体的表演,是高级的表演。开场,我处理了很多无言的调度,尝试很多心理的,带着人生沧桑的表演。舞台上的语境太单薄了,需要演员用行为来弥补,把它丰满,不停加油,让观众慢慢读懂这个老人。周朴园不仅是一个可怜的老人。”周朴园最爱谁?《雷雨·后》增加了周朴园为侍萍割腕的情节,佟瑞敏直言,这是在“洗白”周朴园。“割腕,说明周朴园对侍萍是真的爱,比儿子周萍爱四凤还要坚决,可以为她去死。”对于这种微妙的情感纠葛,佟瑞敏处理得心应手,“青春就是这样,看到血流一地,他觉得很

结束《雷雨》《雷雨·后》上海站,佟瑞敏还是舞台上的样子,头发往后梳着,穿着笔挺的黑色夹克衫,说起“雷雨”,随时进入周朴园状态。上海是他《雷雨·后》的首秀。

佟瑞敏上世纪70年代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并留校任教至今,长期从事戏剧、电影、电视艺术教育、行政管理及“编导演”的艺术实践和教学理论建设工作。他演过剧作家杨村彬经典话剧《清宫外史》里的光绪,导演过话剧《仲夏夜之梦》《奥赛罗》《笫十二夜》《清明上河图》,并在自己编导的《梦回召稼楼》等作品中做不同形式的艺术探索。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2)

有了几十年的实践、思考与积累,才有了今天舞台上一个与众不同的“学者型”周朴园。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3)

揭开文学谜题:周朴园最爱谁?

周朴园最爱谁?《雷雨·后》增加了周朴园为侍萍割腕的情节,佟瑞敏直言,这是在“洗白”周朴园。“割腕,说明周朴园对侍萍是真的爱,比儿子周萍爱四凤还要坚决,可以为她去死。”

对于这种微妙的情感纠葛,佟瑞敏处理得心应手,“青春就是这样,看到血流一地,他觉得很舒服,那是年轻时都有的冲动和愚蠢。”

佟瑞敏认为,周朴园是全剧最惨的人,“周朴园陪伴一个讲不通、一个听不懂的人,生活有多可怕?《雷雨·后》给他一个灵魂的句号,它与《雷雨》的人物关系不同,像剥笋一样,周朴园就是一个孤独的老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是最孤独的,比这些人孤独,他去劝各个人,但没有人劝他。”

《雷雨·后》的尾声,周朴园把风衣穿上,拿起伞。佟瑞敏要求舞台加上灯光,让观众看到他的背影,一个老者,“沉默的形体的表演,是高级的表演。开场,我处理了很多无言的调度,尝试很多心理的,带着人生沧桑的表演。舞台上的语境太单薄了,需要演员用行为来弥补,把它丰满,不停加油,让观众慢慢读懂这个老人。周朴园不仅是一个可怜的老人。”

无论是对话还是独白,佟瑞敏都在做有机的停顿,展示独特的周朴园的速度。“全剧最后几句倾注了对周朴园灵魂的诠释。他多渴望和那些已经死去的孩子们在一起,但身边还有两个这样的女人。他身上有理想主义的东西,有老人的渴望,他这么想,但是做不到。”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4)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5)

《雷雨》《雷雨·后》由法国著名戏剧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执导,舞美设计、音效等工作人员都来自法国。《雷雨》在国内家喻户晓,但对法国人而言,要读懂曹禺的剧本并不容易。剧组剧本包括法语翻译、舞台调度说明等,加起来约有通常三四个剧本的厚度。

佟瑞敏发现,他与埃里克·拉卡斯卡德之间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都在大学教过书,做过话剧导演,学习和研究的话剧理论是相似的。这使得他们在创作理念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比如对一些台词的理解和对某些人物状态的认定上会有不同。

“埃里克·拉卡斯卡德第一次到中国来,惊讶于中国的剧院数量已经大大超过法国。他想象中的周朴园像法国的大资本家,把家人也视为公司的员工,凶狠残暴。”佟瑞敏对此持不同意见,坚持要和拉卡斯卡德交流一下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周朴园不是一个传统封建大家长。”

在佟瑞敏眼中,周朴园不仅是资本家、压榨矿工的人,也是个父亲、丈夫。“在周萍身上,周朴园寄托了期望,要求最严,希望他能够继承自己的产业。周冲,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少爷,他和萍儿身上都有周朴园年轻的痕迹。他对这个孩子某种角度关照并不多,但内心却是宠爱的。”

当看到周萍和鲁大海将要扭打到一起时,周朴园一下子冲到舞台前面,用动作示意鲁大海赶快走,不要知道那些上一辈的纠葛,这是对他的一种保护。“我做了很多柔性、内心的戏,此时此刻,周朴园就是一位父亲,和什么身份都没关系。然而剧情需要在一天之内让这个家完蛋,周朴园也随之抑郁了。他人一下子老了。”

佟瑞敏不害怕沉默,“舞台上停顿很重要。要敢停顿、敢交流,无声的时候很重要,沉默的表演胜于喊叫的表演,这需要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在台上,我会找其他演员的眼睛,甚至一个背影、抖肩来交流,这样表演才是生动的,不是背诵的。”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6)

《雷雨》中插《罗马》,观众会笑?

导演埃里克·拉卡斯卡德给《雷雨》带来一些大胆浪漫的想象,周公馆被设计为有未来感的纯白大理石空间,在休息时,周朴园会用整面的白色墙壁观看一部黑白电影,有观众认出那是阿方索·卡隆执导、2018年首映的电影《罗马》。

佟瑞敏不觉得这是很出格的设计,上世纪80年代开始,他就做了许多舞台上的实验性探索。“多屏背景一点也不新鲜。”比如,他编导的《二十一个美军战俘在中国》中,演员表演同时,舞台上的三个大屏幕就播放着抗美援朝的战争画面。

“我们会有一些建议,但更多尊重导演,在某些调度和处理上会有交流。”佟瑞敏认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没必要戴有色眼镜,他们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契诃夫,我们也研究布莱希特,大家可以在同一个话语体系下对话。

不过,即便面对《雷雨》的原版台词,有时候观众也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反应,比如笑场。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7)

佟瑞敏看向台下,意识到时代在变化,坐在观众席里的面孔越来越年轻,他很快会调整好心态。“经典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但表达的情感要准确。时代在变化,戏剧也要为新的观众服务。”

在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教了半辈子书,佟瑞敏喜欢和年轻人交流,“比如你看了一本经典小说,去和年轻人交流之后,就像是看了十几本。我喜欢青春,青春冲动可能有些愚蠢,但青春一去不回。表演时,我都会带着我的角度和经历来看《雷雨》。”

《雷雨》每句台词对佟瑞敏而言都太熟悉了。他怀着敬畏之心去演绎,理解其中每个字的情感、逻辑,掌握应该停顿和拿捏情绪的最佳位置。多年之后重登舞台,佟瑞敏更希望从学者的角度来做演员,带着研究命题去和他人交流、合作,把这场对曹禺和经典的致敬演出,作为一次戏剧学者的对话尝试。

排练时,佟瑞敏写了很多创作感受和人物小传。“我是喜欢动笔的人,我对剧本做的手记,比剧本原来的内容还多。我用经验、基本功、对戏剧潜台词的认识,用我的调度争取周朴园这个人物的逻辑没有破绽,在舞台上尽量和谐。这也是我每次给学生导戏都必须要做的功课。”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8)

佟瑞敏不赞成生硬地背诵台词,希望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舞台调度,“在戏剧创作上,全世界没有区别,我们作为演员,要找到戏剧灵魂和行动线,‘我是谁,为什么来,来这儿干什么。’”

《雷雨》的演员来自五湖四海,许多人以前不是职业话剧演员,有各种各样的表演方式,他们聚集起来找到这出名作的共同语境、灵魂。佟瑞敏表示,《雷雨》《雷雨·后》排了三个半月,剧组在北京顺义郊区打磨,特意选了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可以更加集中,不受干扰。全剧经过很多磨合,演员们要彼此适应,要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相互给出建议。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9)

从经常“换角”的年代走过来

“我决定演一个戏,可能比别人更加投入,我是非职业的导演、演员、编剧,职业的戏剧教师。”

佟瑞敏在上世纪80年代初“触电”,1981年,他和潘虹一起主演了电影《杜十娘》,饰演对十娘始乱终弃的富家公子哥李甲。风流俊美的扮相让观众对这个“渣男”恨不起来,如今还会被B站众多UP主剪进早期的古装美男群像视频里。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0)

演《杜十娘》之前,佟瑞敏刚刚拍完一部边境战争题材的电影《不该凋谢的玫瑰》。在一场水下爆炸戏份时背部被严重炸伤,还没恢复就进了《杜十娘》剧组,穿上锦衣华服,背上却十分难受,“没办法,剧组一直在等着我。”

《杜十娘》作为40年前少有的非戏曲类古装电影,备受瞩目。1981年首映时,电影拷贝发行数位居全国第一。佟瑞敏透露,“以前胶片昂贵,每尺胶片按照美元计算,如果拍两条不行,演技不过关,剧组就要换人,没有多余的胶片给主演浪费。”

拍完《杜十娘》后,面对纷至沓来的古装小生邀约,佟瑞敏一一谢绝了,他不想把自己类型化。“我想多一些探索。”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拍了大量的戏,白沉导演的电影《秋天里的春天》《落山风》,改编自琼瑶小说《浪花》的《情海浪花》,反映上海味精大王艰难创业经历的电视剧《天字号风云录》等。佟瑞敏尝试过不同的角色,演过华罗庚的导师王唯克,以及李世民、光绪皇帝、孔子、瞿秋白等不同性格、年代的人物,和黄祖模、周予、鲍芝芳、张瑞芳、秦怡、吕恩、刘琼、娄际成、郑榕、姜黎黎、乔奇、蒋天流、严翔、蔡金萍等不同类型的导演、演员合作,“我怕以后没机会”。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1)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2)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3)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4)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5)

30岁出头,佟瑞敏成为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主任,为了学生,他谢绝了很多演出机会,渐渐淡出荧屏。“有时候,行李都收拾好了,但学校有教学工作,我还是放弃了。上戏的老院长们都是很好的编剧、导演,他们言传身教,让我懂得老师要会演戏和导戏才会教学生,否则只凭几本教材怎么行。”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6)

小字辈佟瑞敏(学者型演员佟瑞敏)(17)

接下周朴园一角,佟瑞敏重登舞台。决定出演《雷雨·后》前,佟瑞敏和制作人王可然通了很长电话,“剧本出发点很好,但是结构可以更巩固,希望能重新梳理。”因此,在上海站演出前,剧组又在上海集中排练了一周,“这一周起了大作用,我们尽力用舞台呈现剧本想表现的精神。大家都很努力地演一个很难的作品。很感谢编剧和复排导演、制作人,在对文学剧本的挖掘和人物的解释上,我们有着共同的语言,在二度创作中共同塑造了全新的孤独老人周朴园。”

作为剧组年龄最大的演员,64岁的佟瑞敏克服久未上台的压力,也在体力上做了锻炼。《雷雨·后》舞台地板是泡沫,演员一步踏错,很容易摔倒,“其他人付出100%体力,我是200%,我要不停锻炼腿部的力量。”

佟瑞敏看过央华今年全国巡演的《如梦之梦》,“像演唱会一样购票,门外某位演员的粉丝排队十几个小时。”这让他想起自己演《杜十娘》时,粉丝从全国各地往上海写信,“做明星太麻烦了,那时候电影太少,不想成明星的人,都成明星了。但那时候观众很真诚,现在有些过于狂热。”他希望观众能安静、真诚地来看戏。

“作为老演员,我把《雷雨》《雷雨·后》呈现给上海新老观众,希望能让他们看到表演不是喧闹娱乐,而是真正能看到灵魂的对话。”他希望能尽自己的能力和认知,真正表达出曹禺原著和万方编剧的《雷雨·后》精髓,把一个大写的周朴园首秀立起来。

该剧计划继续去重庆、珠海等地巡演,受疫情影响,目前,佟瑞敏在等待剧组通知,他期待能早日和观众见面,把更好的周朴园带给他们。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来源:作者:钟菡 诸葛漪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