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后吸氧,表演之前先吸氧
训练后吸氧,表演之前先吸氧小分队成员还指导高原战士创作排练了《瞄准强敌练》,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把战士们练兵备战的苦累和不畏强敌的英勇展现得淋漓尽致。文化服务小分队成员魏建海老师走下台来与高原战士们热情互动。53岁的魏老师是这次表演小分队中年龄最大的成员,表演变脸时,他脸部带着2厘米厚的面罩,上台前需要吸氧半个小时才有体力支撑表演,他为官兵们连续表演了15分钟。“雪豹突击砺精兵,高原特战抒壮志。”伴随着主持人振奋人心的开场,陆军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服务小分队“雪豹突击”文化服务演出正式拉开序幕,5月31日晚,西藏军区某旅礼堂内,千余名官兵齐聚一堂,共享文化大餐。军人生来为打仗,练兵备战更是军人的职责所在。正如歌词所言:当那一天来临,我们挺起胸膛站排头。汇报演出的第一个节目,不足百人的战士合唱团,用一首振奋人心的合唱《当那一天来临》瞬间燃爆全场。高原战士合唱《当那一天来临》。
来源中国军网
演员登台表演之前会做什么?调整呼吸,克服紧张情绪;熟记台词,做好万全准备……
对于陆军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服务小分队的演职人员来说,在将要进行的这场演出中,他们上台之前要先吸氧。
5月中旬,该小分队11名成员从平原一路奔赴雪域高原,深入到海拔3700米的西藏军区某旅基层一线锻炼采风。他们与高原官兵同吃同住同学习同训练同娱乐。两周以来,小组成员们克服严重的高反缺氧,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转化为创作灵感,为高原官兵们原创了两首歌曲、两支舞蹈、一个相声、一个小品、一首诗朗诵,为他们奉上了一台精美的文艺演出。
“雪豹突击砺精兵,高原特战抒壮志。”伴随着主持人振奋人心的开场,陆军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服务小分队“雪豹突击”文化服务演出正式拉开序幕,5月31日晚,西藏军区某旅礼堂内,千余名官兵齐聚一堂,共享文化大餐。
军人生来为打仗,练兵备战更是军人的职责所在。正如歌词所言:当那一天来临,我们挺起胸膛站排头。汇报演出的第一个节目,不足百人的战士合唱团,用一首振奋人心的合唱《当那一天来临》瞬间燃爆全场。
高原战士合唱《当那一天来临》。
文化服务小分队成员魏建海老师走下台来与高原战士们热情互动。53岁的魏老师是这次表演小分队中年龄最大的成员,表演变脸时,他脸部带着2厘米厚的面罩,上台前需要吸氧半个小时才有体力支撑表演,他为官兵们连续表演了15分钟。
小分队成员还指导高原战士创作排练了《瞄准强敌练》,通过舞蹈艺术的形式,把战士们练兵备战的苦累和不畏强敌的英勇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军人,也有诗与远方。军人的诗与远方,是边疆人民安逸的生活,是祖国的国泰民安。小分队成员在锻炼采风之余,对此更是感受颇深,他们体验生活后立刻为高原战士们创作和表演了诗朗诵《军人的诗与远方》。
陆军宣传文化中心文化服务小分队成员李晖老师走近官兵,为他们演唱《士兵与母亲》。
小分队两位舞蹈演员进行伴舞。
高原战士们根据一日生活制度创作了舞蹈《满满正能量》,节目通过夸张的舞蹈动作刻画了战士们质朴可爱的一面。
高原战士们表演的小品《当兵就要醒着拼》,通过反转的剧情与战士们产生强烈共鸣,鼓舞战士们励志奋斗。
小分队老师指导两位东北籍双胞胎战士创作了原创相声《热情》,两位战士通过诙谐幽默的语言把军人的趣事进行改编,最后告诫官兵们休假探亲不忘军人本色。
高原官兵与文化服务小分队老师共同演绎原创歌曲《见了你便是见了整座高原》,这首歌曲由文化服务小分队老师与该旅文艺骨干共同创作,表现了高原战士从稚嫩到成熟的特殊成长之路。
该旅草根乐队“雪豹乐队”与文化服务小分队的成员共同为大家带来歌曲串烧,再次点燃现场。
文化服务小分队李晖老师与该旅官兵共同演绎藏族歌曲《东边的草地上》。
这次晚会,就像是高原战士的一次大联欢,战友们一会儿笑声阵阵,一会儿又陷入深思。他们纷纷表示,这次演出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