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的红楼梦的故事:红楼梦魇张爱玲
张爱玲的红楼梦的故事:红楼梦魇张爱玲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版本,说明袭人是作者身边确有其人的一个角色,因此宝玉与袭人的场面一直都更加温馨,真实,也出现的极早,在最早的版本里已经有了袭人的完整故事。而宝钗黛玉,尤其是宝黛爱情悲剧,都是后来作为文学创作逐渐出现并加以丰富的,原来如此! 之所以写袭人嫁给蒋玉菡,并且生活富足,是作者对袭人的偏爱,希望她有好的结局。另一方面,宝玉死于与袭人的对望之中,对欣赏宝黛或者湘云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不仅削弱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力量,也削弱了与湘云之间贫苦相守的现实温暖的力量。 下面以宝玉的结局为例讲讲张爱玲是怎样分析的。关于宝玉结局,现存许多版本,究竟哪一版对哪一个我是记不清楚的,单纯罗列一下。 一:黛玉病死,宝钗嫁给宝玉,一年后难产而死,宝玉贫困至极,做了看街兵,就是在街边木棚中居住,往来官员时任人驱使的仆役。湘云早寡,沿街乞食。直到晚年二人才相遇,在风雪夜相拥而泣,然后再婚,共同生活。张爱玲评价
《红楼梦魇》:张爱玲,十年考证,宝玉的三大结局,这一个最靠谱
《红楼梦魇》是张爱玲到美国以后针对《红楼梦》做的考据工作集锦。“梦魇”一词指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老话常把人失常的情景称之为“魇住了”,意思类似灵或鬼上身。张爱玲一贯对小说及出书的名字非常讲究,对文字的意象在历史中的流转非常注目,“流言”、“小团圆”、“色戒”、“余韵”等词大有说法。以“梦魇”来标题这一系列工作,表达对《红楼》的痴迷、上瘾达到疯狂状态,含义激烈而富于感情。
首先,作为一个职业作家,她的一生都没有以其他形式获得过收入。在这个前提下,她的产量可谓非常之低。尤其《小团圆》揭示了她是一个多么贪财的人之后,产量低只能理解为对作品质量近乎变态的自我控制。但是这个控制,并不是闭门造车的对作品一改再改精益求精,而是反复揣度读者的偏好,非常自觉的迎合市场。
她的分析文章,甚至针对一个人物,有长达十数回来回的修改分析,极尽详细之能事。张本来就是个心思非常细密的人,而又对古典文学创作的习惯很熟悉,博览群书,对上至朝堂政事下至贩夫走卒都有知识储备,简直如同曹同时代人,分析起来得心应手,我看得就奇爽无比。
下面以宝玉的结局为例讲讲张爱玲是怎样分析的。关于宝玉结局,现存许多版本,究竟哪一版对哪一个我是记不清楚的,单纯罗列一下。 一:黛玉病死,宝钗嫁给宝玉,一年后难产而死,宝玉贫困至极,做了看街兵,就是在街边木棚中居住,往来官员时任人驱使的仆役。湘云早寡,沿街乞食。直到晚年二人才相遇,在风雪夜相拥而泣,然后再婚,共同生活。张爱玲评价,这个版本是最接近于家败后事实的真相,是现实的惨痛和毫无光彩。应该是最早的版本。
二:黛玉病死当天宝钗嫁给宝玉,宝玉出家,随一僧一道而去,最后重归青埂峰下,那块玉也重新化为顽石。 张爱玲的评价,这一结局将黛玉和宝玉重新划入神话的范畴,有美感,光彩照人,升华但是也削弱了悲剧性,但是更加符合一般中国章回体流行小说的结构。要么是大团圆,如果人间不能团圆,便到天上去。
三、黛玉病死,宝钗难产,宝玉不务正业,没有出息,袭人终于主动求去,多年后宝玉乞食至袭人家门口。以袭人的角度叙述,嫁给蒋玉菡后家道日盛,生活丰足,早已不再回忆救主。风雪之中二人隔门对望,忽然同时扑地立毙。 张爱玲评价,这一结局有漏洞,袭人虽然没有正式收房,但早已不是处女身,娘家也清楚。袭人另嫁,是以发放丫鬟的渠道还给娘家,由娘家发嫁,而娘家对袭人和宝玉的关系很清楚,没有底气作为处女发嫁。而蒋玉菡身为名旦,虽然社会地位较低,但有财有势,娶妻为传宗接代,不可马虎,应该不会接受袭人。
之所以写袭人嫁给蒋玉菡,并且生活富足,是作者对袭人的偏爱,希望她有好的结局。另一方面,宝玉死于与袭人的对望之中,对欣赏宝黛或者湘云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打击,不仅削弱了宝黛爱情悲剧的力量,也削弱了与湘云之间贫苦相守的现实温暖的力量。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版本,说明袭人是作者身边确有其人的一个角色,因此宝玉与袭人的场面一直都更加温馨,真实,也出现的极早,在最早的版本里已经有了袭人的完整故事。而宝钗黛玉,尤其是宝黛爱情悲剧,都是后来作为文学创作逐渐出现并加以丰富的,原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