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英雄机长演讲:英雄也是普通人
川航英雄机长演讲:英雄也是普通人《萨利机长》只是在一开始重现了飞机空中遇险,机长应急处置,成功迫降纽约哈德逊河的过程。但这两部电影,无论从类型还是风格,都很不一样。一个是灾难类型的主旋律商业片,一个是剧情传记片。飞机挡风玻璃碎裂,这在全球民航飞行史上也不过是第二例。在机长刘传健的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处置下,飞机最后安全落地,无重大人员伤亡,他和他的机组成员都不愧为“英雄”的称号。这部《中国机长》上映之前,很多人都会把好莱坞的那部《萨利机长》拿来比较。也是根据奇迹般的真实事件改编,也是以英雄机长为主角,两部电影乍一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萨利机长》由奥斯卡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取得了不俗的口碑。
01国庆档三部献礼片电影之一《中国机长》即将于9月30日正式上映。
这部改编自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紧急备降真实事件的电影,是近年来国产电影中少有的空难题材影片。
在《中国机长》,只有2000年上映,邵兵、尤勇和徐帆主演的《紧急迫降》属于同一类型,也是根据民航真实事件改编——1998年东航MU586航班起飞后前起落架故障无法放下,最后紧急迫降成功,机头着地,无重大人员伤亡。
去年川航的紧急事件和机组成员的成功处置,的确是值得大书特书,也非常适合改编成电影作品。
飞机挡风玻璃碎裂,这在全球民航飞行史上也不过是第二例。在机长刘传健的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处置下,飞机最后安全落地,无重大人员伤亡,他和他的机组成员都不愧为“英雄”的称号。
这部《中国机长》上映之前,很多人都会把好莱坞的那部《萨利机长》拿来比较。也是根据奇迹般的真实事件改编,也是以英雄机长为主角,两部电影乍一看确实有很多相似之处。
《萨利机长》由奥斯卡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主演,取得了不俗的口碑。
但这两部电影,无论从类型还是风格,都很不一样。一个是灾难类型的主旋律商业片,一个是剧情传记片。
《萨利机长》只是在一开始重现了飞机空中遇险,机长应急处置,成功迫降纽约哈德逊河的过程。
之后,将更多的笔墨放在了在接受美国空管局冰冷的事后调查过程中,机长所受到的质疑和他内心的波动这一矛盾冲突中。
而《中国机长》整个影片全景式再现了飞机遇险前后的全过程,着重刻画了机长和机组成员沉着镇定、临危不乱、尽职尽责的应急处置。
这样的拍摄手法不能说不好,影片也把那种惊心动魄的紧张感,机长和机组成员的英勇表现很好的呈现了出来,但棍哥认为在对英雄人物的刻画上要是再增加些深度就更好了。
02现实中,机长刘传健和他的机组成员,在事件发生后,还经历了长时间的身体和心理的治疗。
尤其是心理上的影响,曾当过空军训练官的刘传健也一样很难完全恢复。
在最初的几天,副驾驶员半个身子被吸出窗外,驾驶舱被气流吹得七零八落,这些场景时不时的像电影一般在刘传健眼前闪回。
心理压力过大的他经常失眠,不得不拨通心理医生的电话寻求帮助。
刘传健的身体也出现了各种反应。他患上了高空减压病,长时间全身疼痛、身体关节发痒,难受得不行。很长的一段时间,他基本上每天都要去医院接受治疗。
医生告诉他,经历过极限状态的身体,要想彻底恢复可能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机长尚且如此,其他机组成员更是长时间被心理上的阴影笼罩着。在事件过去不到半年的时间,机组成员才开始做复飞的准备。
当时被吸出窗外半个身子的副驾驶员徐瑞辰,在复飞体检时需要往眼睛喷气流来检测眼压,这对飞行员而言是再正常不过的体检项目,但徐瑞辰怎么都做不来。
直到去年11月,通过了复飞训练的刘传健,才和当时与他经历生死的其他8位机组同事一起回归蓝天,成功执飞成都到北京的航班。
便如此,复飞那天的刘传健进入机舱还是很忐忑,不可控制的回忆起半年多前那天的细节。
落地后,刘传健又被媒体记者团团包围。面对这些关注,他一直不能适应。他说“每一次面对镜头,回忆往事,对我来说,都不容易,我希望,大家能慢慢淡忘这件事,也把我淡忘。”
03这些后来的事情,并不是《中国机长》这部电影所描述的内容。
本片导演刘伟强和他的主创们,把这件事搬上银幕选择了中规中矩也最为保险的方式。
川航的这次事故,从早6点25分飞机起飞,到最后7点46分安全降落,全程不过1个小时21分钟。如果从7点10分左右挡风玻璃破裂算起,仅有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显然就算全程记录,也撑不起一整部电影的时间。
于是,《中国机长》把剧情用经典的三段式进行推进:准备铺垫、危机发生和应对、危机解决后的收尾。
从机长和机组成员执行前的准备开始,到乘客登机前后,飞机顺利起飞作为第一段。这段特意配上了机组成员、乘客生活化一面的描写,配上轻松的音乐,为后面的突发情况做反差铺垫。
挡风玻璃破裂后的整个危机过程,电影比较真实的进行了呈现。为了增强紧张感和故事性,还增加了比如乘客与袁泉扮演的乘务长的冲突,遭遇并穿越雷暴云团等戏剧化的艺术处理。
全景式的再现当然也少不了地面各单位的指挥调度,甚至连业余航空爱好者的视角都加了进来。
由于电影本身的结局众所周知也就没了悬念感,紧张感就成了电影重点要突出表现的方面。
人和人的冲突、人对危机的处理,也基本在灾难类型片的元素和框架下进行。应该说,这部分的处理还是不错的,能让人跟着揪心捏汗。
飞机安全落地后的段落,略有刻意煽情。欧豪扮演的副驾驶,是伤势最重的人,却不但没有第一时间接受救治。机长当晚就从成都回到重庆,参加女儿的生日派对,也有点不符合实际。
倒是朱亚文饰演的空管局人员轻声说的那句“怎么这么牛啊”充满了敬佩的力量。
04《中国机长》对机长和机组成员的刻画都很到位,甚至为了凸显他们的英勇、果敢、尽责还做了很多高于事实的戏剧化处理。
除此之外,对机长和机组成员英雄形象的塑造本还可以继续深入。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漫威电影中的英雄?因为即使是超级英雄,也有他们各自不同的脆弱、恐惧和心结。正因如此,当他们做出英雄事迹和壮举时,才更能打动人心。
《萨利机长》的好,也是在于它把英雄机长内心面对世人关注的惶恐不安,面对调查的挣扎和自我怀疑很好的表现出来。
假如,《中国机长》也能在这方面有所尝试,把视角向机组成员们事后的内心有所触及,不但不会削弱英雄形象,反而会更彰显他们的真实和鲜活,影片也会更有意义和深度。
就像刘传健在采访时说过的:“我可能运用了我的职业技术去把它做好了,但我也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我们民航不需要什么英雄,需要的是安全。”
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后怕、做噩梦、留下心理创伤。然而,正是这样的普通人,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做出别人不能做、不敢做的英雄事迹,不才更显他们的不易和伟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