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末日景观的塑造在国产科幻片中也可以见到。《流浪地球》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国产科幻片,一经上映便斩获各大电影节奖项,成为国产影片不可多得的精品。影片中,地球成为失去了宜居的生态环境,从家园到地狱,影片中地表覆盖着冰雪,家园被重新洗牌,由此地标建筑成为唯一可识标志,指涉家园这一叙事空间,但家园却早已不是其原本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破败的末日景象。实际上,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对未来的思考并非充斥着感性的天马行空,过去是未来的影子,科幻电影始终坚守着对现实思考的创作原则,其对未来的想象与呈现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展望,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科幻电影导演对当下和未来普遍是消极的,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充满了暴力、灾难与威胁,《环形杀手》中杀手Joe无论在哪里都依靠杀人而生,异域看似乌托邦的生存空间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凶残的暴戾场,城市本身也笼罩在末日的氛围之下。《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里,上海作为影片开头

在科技不断快速发展的今天,人类不断将远古祖先对未来一切幻想变为现实,当人类踏上月球表面消解“嫦娥奔月”神话的同时,对太空的探索旅程也为人类对世界甚至宇宙的幻想打开了想象力的大门。如果说在过去,人们对于未来的无穷想象被转化成了充满“神力”的神话故事,而后这些神话故事一步步引导着人类探究这个世界的奥秘,那么科幻电影的出现则是通过荧幕与技术,将当下人类对未来与神秘的想象通过视觉呈现出来,以此得以满足人类对于未知的好奇心。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1)

卡尔·阿博特在其著作《未来之城:科幻小说中的城市》一书中曾提出:“科幻小说是关于未来的,人类未来是属于城市的,因此,科幻小说应当是关于城市未来的。”科幻电影亦是如此。城市作为人类文明浓缩的物质载体,承载着人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城市地标性建筑物作为城市的标签,是承载城市个性乃至国家形象的物理空间与视觉载体,正如提到埃菲尔铁塔我们不由会想起浪漫的巴黎与感性的法国人,看到自由女神像便会想起纽约的繁华与生机,地标性建筑不再只是冰冷的钢铁实体,而是文明的代表、文化的标签。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下,科幻电影塑造的未来是全人类的未来、全宇宙的未来,《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中,尽管美国是拯救人类的主力军,但汽车人带来的灾难确实全人类的,万里长城、狮身人面像与神庙是中国、埃及、希腊的代表,地标建筑作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代表,其符号化意义得到强调,因此多国协作、全球一体常常以城市地标的蒙太奇剪辑以达到视觉上的呈现。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2)

一、金字塔——揭露地标之谜的叙事选择

最初的科幻电影的想象力,被放置在地球之外的其他行星与深不可测的海底世界中,“揭露神秘”是科幻电影叙事的最初设想,同时也是架构科幻电影叙事的重要主题,从1902年乔治·梅里埃拍摄的《月球旅行记》到2022年在大陆上映的影片《月球陨落》,对于神秘的揭露与想象成为科幻电影叙事的着手点,而这种想象往往又颠覆人类对神秘事物的传统认知,甚至提出一个全新的可能性,《沙丘》中对人类进行星际旅行起到关键作用的“香料”,《月球陨落》里月球其实是巨大的“人造物”的“真相”等。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3)

影像为人类的想象力提供了绝佳的发挥舞台,这种对于神秘的脑洞式幻想也被应用于建筑中的未解之谜。胡夫金字塔的建造是不解之谜般的存在,古埃及人在没有机器的年代,仅依靠双手建造出规模巨大的金字塔建筑,是古埃及人精神文明的象征,而在电影《变行金刚2:卷土重来》中,埃及金字塔不再象征古埃及的文明,而是变形金刚的祖先建造的掩盖破坏太阳工具的外壳。影片中,汽车人与人类和变形金刚联盟兵戈相见,当镜头反打,在摄像机低视角的拍摄下,金字塔以高大的形态伫立在沙漠中央冷眼旁观这场战争,金字塔、汽车人与人类三者在体型上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在主人公眼中,金字塔的建造与外星人产生的联系,而影片也将这种假设转化为现实,象征着古埃及文明的金字塔随着战争的一触即发,被汽车人凿碎露出了金字塔身内原本的模样,即金属状的发射器。以金字塔为代表的地标建筑在科幻电影中不再仅仅是地域和文化的象征,作为历史的产物,它是见证者,负载着历史感并成为历史的在场,为科幻叙事增添纵深感,为叙事增加历史的厚度;同时它也是叙事主体,在梦工厂的塑造下,地标建筑之上的地域文明被消解殆尽,古文明的失落使地标在霸权语境下成为承载美国的英雄梦的物质空间载体。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4)

二、东方明珠——想象中的中国与末日景观

在大多数题材的外国影片中,导演想象中的中国,是《末代皇帝》里的北京、是《面纱》里的广西,是《碟中谍3》里的浙江西塘,但科幻电影的拍摄与制作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与科技水平密切相关的,上海作为“首屈一指的未来主义城市”,在科幻影片展现想象中的中国时,上海便成为新时代的中国名片,成为展现中国强劲生产力最大的舞台,而东方明珠塔电视塔负载着中国上海的地域表征,在科幻电影中也成为电影展现东方想象的建筑符号之一。电影《环形使者》中,杀手Joe将上海作为躲避追杀的地方,初到上海时,未来城市的繁华体现为外滩上喧闹的人群与景深中与东方明珠塔交相呼应的高楼大厦,导演并未止步于对上海都市风景的镜像式再现,而是通过拼接增加极具科技感与未来感的建筑群,建构出导演想象中的中国上海。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5)

实际上,科幻电影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对未来的思考并非充斥着感性的天马行空,过去是未来的影子,科幻电影始终坚守着对现实思考的创作原则,其对未来的想象与呈现是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与展望,从这一意义上来看,科幻电影导演对当下和未来普遍是消极的,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充满了暴力、灾难与威胁,《环形杀手》中杀手Joe无论在哪里都依靠杀人而生,异域看似乌托邦的生存空间也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凶残的暴戾场,城市本身也笼罩在末日的氛围之下。《变形金刚2:卷土重来》里,上海作为影片开头的叙事空间,并未被给予展现大国优势的机会,反而承担着等待救援的被害者形象,而所谓帝国救援在陌生的未来上海街头进行的战役,也并未给这个城市带来和平,破坏与毁灭的叙事线索、毒气泄漏的叙事前提与破旧工厂的叙事背景共同组成骇人的末日景观,一同被放置在“魔都”上海的叙事空间中。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6)

末日景观的塑造在国产科幻片中也可以见到。《流浪地球》是2019年上映的一部国产科幻片,一经上映便斩获各大电影节奖项,成为国产影片不可多得的精品。影片中,地球成为失去了宜居的生态环境,从家园到地狱,影片中地表覆盖着冰雪,家园被重新洗牌,由此地标建筑成为唯一可识标志,指涉家园这一叙事空间,但家园却早已不是其原本的模样,取而代之的是破败的末日景象。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7)

三、尾声

在科幻电影构建的未来景观中,城市地标发挥了地标的标识性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制造陌生中的熟悉感,从而更好的将观众带入科幻的情景当中,并在这种熟悉的陌生感中将思维与目光投射到飘渺的未来世界。科幻电影不仅给观众带去了视觉上的盛宴,而且为人类的想象力提供了展现的舞台,构建了一个个可能与不可能。但总体上看,地标建筑在科幻电影中的作用微乎其微,它指涉着叙事空间的定位却失去了空间叙事的作用,尽管部分影片将对地标建筑秘密的猜想作为影片叙事的一部分进行视觉化呈现,然而却不免显现出缺少创新的创作漏洞。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8)

科幻电影里的真实景色,科幻电影中的城市地标与东方想象(9)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