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潘金莲的电影现代版:谈谈潘金莲这部电影
关于潘金莲的电影现代版:谈谈潘金莲这部电影严格而言,《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中,演技更精彩的,是那些男性角色。他们无不是李雪莲的陪衬,然而谁也抢不走他们各自的风头,他们存在得,天衣无缝。同样是为了角色“扮丑”,《亲爱的》中赵薇对乡下妇女李红琴的演绎,更加丝丝入扣,收放自如。同样是影后,章子怡在《一代宗师》里,一步一句一眼神一回首,无不精光闪现,炉火纯青。章小姐人角合一的程度,连戏魂如梁朝伟都只沦为陪衬。可见同样是“影后”名位,其实也暗暗分了三六九等。本片中冰冰的演技虽然已经给人很大的惊喜,却与章小姐这种级别的影后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李雪莲雨中的胶鞋,褪色的袖套,充满乡土风情的肥厚大衣,这些元素风格与传统印象中火树银花,珠翠罗绮盈身的范冰冰大相径庭。据说为了真实再现李雪莲这个角色,电影剧组尊重范冰冰的意见,特地下乡收购了乡下妇女真实穿过的衣裳洗净使用。三个月闭关拍摄也体现了创作者们足够的诚意。所以,范冰冰为了角色做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
我不是潘金莲
《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我给7.5分,值得一看。
中国古人云,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冯小刚导演在2016岁末上映的这部电影,足以称得上是为“时”为“事”而作了。电影一开头的旁白叙述由冯小刚亲自担任,其口吻真挚,悲悯,可见作为该剧的导演,实在倾注了一腔热血与真心。而“告状”这种敏感的题材最终能够过审,令普罗大众得以在大银幕见到一个讥刺怒骂的现代版“官场现形记”,亦不能不视之为时代的进步。
看《我不是潘金莲》的原著,见识作者辛辣讽刺之余,更多感觉到的是了无生机,毫无意趣,以及字里行间处处充斥着的如生活本来面目一般的拖沓冗余。冯小刚138分钟的电影,已经无限浓缩并还原了原著的精神,虽然这其中必定做了大量的刻意删改与折中求全。
李雪莲
雨中的胶鞋,褪色的袖套,充满乡土风情的肥厚大衣,这些元素风格与传统印象中火树银花,珠翠罗绮盈身的范冰冰大相径庭。据说为了真实再现李雪莲这个角色,电影剧组尊重范冰冰的意见,特地下乡收购了乡下妇女真实穿过的衣裳洗净使用。三个月闭关拍摄也体现了创作者们足够的诚意。所以,范冰冰为了角色做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然而李雪莲这个角色最大的败笔是那不伦不类的口音。作为山东人,范冰冰在电影里过于刻意的模仿,让人分分钟出戏。更尴尬的是,李雪莲的口音不仅不是地道的赣式乡音,还时南时北,在口音的处理上,甚至远远逊色于她恨了一辈子的负心汉秦玉河。电影将秦玉河设置成湖北出外打工的司机,李宗翰的表演简直出神入化。
秦玉河
同样是为了角色“扮丑”,《亲爱的》中赵薇对乡下妇女李红琴的演绎,更加丝丝入扣,收放自如。同样是影后,章子怡在《一代宗师》里,一步一句一眼神一回首,无不精光闪现,炉火纯青。章小姐人角合一的程度,连戏魂如梁朝伟都只沦为陪衬。可见同样是“影后”名位,其实也暗暗分了三六九等。本片中冰冰的演技虽然已经给人很大的惊喜,却与章小姐这种级别的影后还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严格而言,《我不是潘金莲》这部电影中,演技更精彩的,是那些男性角色。他们无不是李雪莲的陪衬,然而谁也抢不走他们各自的风头,他们存在得,天衣无缝。
电影的圆形遮罩画面别具一格,徽州风景作为背景如诗如画,与自然风光的清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雪莲遇到的一系列尘世污浊与阴差阳错。
我一度觉得李雪莲这个角色太蠢太自讨苦吃。原本的丈夫秦玉河在假离婚后背信弃义另娶她人,后来又将“潘金莲”的帽子安在李雪莲头上。告了十几年,几十年,从最初的主要告秦玉河,演变成告市长、县长、法院院长等。
以李雪莲的姿色与勤快,其实何愁找不到一个真心实意的下家。原著里的李雪莲,那个二胎女儿,并没有流产,而是好好生了下来,却早早嫁人,并不与李雪莲亲近。说起来,原著里的李雪莲更加“失败”,一个本来可以重新开始从头再来的人生,硬生生蹉跎成了人老珠黄,人财两空。
很多人以为以“上访”为主题,这电影该充溢着现实主义,但其实无论小说还是电影,其实充满着理想主义。真实的上访情况必然比李雪莲的委屈惨烈千百倍;面对“刁民”,那些人为官做宰,岂不会有一千零一种方法去收拾妥当?
何况,我所见过更多的现实乡下妇女是,丈夫在外打工另结新欢,自己赶到陌生城市与丈夫吵架打架最后在马路上被车撞死;是不堪家暴,忍无可忍,最终丢下幼小的婴儿喝农药自杀身亡;是勤恳干活,安分守家,一点点攒钱,好好收着存折,一辈子见过最大的官只怕是村长。
李雪莲几次下决心向上告状的过程中,汹涌愤慨却又有些幸灾乐祸看好戏的鼓点声成为极大的亮点。土里土气的李雪莲在圆圈里踽踽独行,在雨水泥泞中固执茫然地走过长长石桥那一段,我几欲泪下。因为绝对有许多的乡村女性曾经怀着这种绝望选择了结生命。
虽然马文彬、郑重、史为民、王公道这群人准确来说对李雪莲并无恶意,然而官僚们举手投足,总是深深刺激着李雪莲。时时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训斥郑县长的市长马文彬是几乎最接近于劝服李雪莲不再告状的官员,然而李雪莲一句傻愣愣的“听了牛的话不再告状”又将双方的关系打回了原点。最终李雪莲得知就连赵大头都是“敌方阵营奸细”后愤然再上北京,全市各部门在北京布下“天罗地网”,搜山检海寻找李雪莲,整部电影走向了一个荒诞的高潮,急转直升到最高点,又以始作俑者秦玉河的意外死亡画上暂时的句点。
竟然还有李雪莲这种为了“一口气”奔走一生,毫不妥协的人--纵然这口气里其实含着许多不值得。
11月3日,我在JD买了一个四百多的硬盘,11月5日配送员如常送货到公寓管理处;11月6日找不到件,11月7日向网上客服寻找帮助,当晚十点收到站点负责人“明天帮忙解决,由我负责跟进”的承诺。
11月8日白天,等待一天无果,电话过去,推说站点断网,无法查询;
11月9日白天,更待一整天再次无果,再打电话给站点负责人,又说断网,加上他自己也忘记了,于是打包票第二天解决;
11月10日白天,等待一天仍然无果,晚上打过去发现这人又忘记了。后向我索要支付宝账号说要赔付给我;
11月11日,直到晚上再次无果,不仅短信不回,连电话都挂断不接。
后来辗转找到电话客服,几经周折,最终在11月16日以赔偿100J券结束。
本来准备双十一在JD大买,结果只是例行去TB买了四千多。对于曾经深深信任的JD,我最终选择清除购物车,卸载APP。
其实自始至终,作为消费者的我关注的都不是那个丢件的硬盘价值的419块钱。只要这家的工作人员给我一个处理的姿态,哪怕是一个阳奉阴违的致歉电话说明他们有跟进过,我都会继续选择信任,继续买。
然而,或许同李雪莲一样,我被认定成了搞事情的“刁民”。对方处理一切事情的出发点不再是解决问题,而是如何把“刁民”赶离视线之外。
殊不知,人家孜孜以求的,并是区区几百块。所欲有甚于钱。
我庆幸自己不是李雪莲,懂得“放下”,知道将419块钱视为浮云,不让小钱害自己生气愤慨;
我又遗憾自己不是李雪莲,读过许多书,看过许多道理,仍然讨不回一个公道,抓不住一点尊严。
郑重与贾聪明
一直以来我都爱在文学作品里面去寻找一些热血激荡与理想主义。我一直悄悄珍重的潇洒,是挟弹飞鹰杜陵北,是探丸借客渭桥西;是唐传奇里面,聂隐娘走遍青山,近乎毫无来由,指着磨镜少年称“此人可与我为夫”;是《柳毅传》里面,洞庭龙女的叔叔钱塘君闻知侄女受辱,辰发灵虚,巳至泾阳,午战于泾,千里奔袭,击杀无情郎。
然而从很早就开始我便知晓,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总说的“天下”,总说的“苍生”,总说的“为生民立命”,其实有太多水分,有太多的苟延残喘与无可奈何。
我也曾讶异于,古人对于统治者管理百姓,是用一个“牧”字来形容。牧牛,牧羊,牧民,豫州牧,兖州牧。
不知该如何,去呵护烝烝苍民的大义与升斗小民的尊严。
《我不是潘金莲》里众生纷纭,或许该庆幸,他们谈主义,打官腔,好在还没有肆无忌惮地害人性命。不在于他们不想害,在于他们不敢害。
这时天彻底黑了。年关了,饭馆外开始有人放炮,也有人在放礼花。隔着窗户能看到,礼花在空中炸开,姹紫嫣红,光芒四射。小说的最后这段描写,像极了鲁迅的《祝福》结尾。
电影最终没有拍出原著里面的经典结局,在北京的老县长史为民着急回老家陪身患重病朝不保夕的老友打一圈麻将,却苦于买不到火车票,于是灵机一动,写了一块喊冤的牌子在火车站高高举起,马上就有公人过去,连夜将他送回了老家。一路上还有老董,老薛两个公人作陪,一如水浒里边押解林冲赴沧州的董超薛霸。
原著里的老董,老薛在得知史为民并不是真要伸冤后,为了自身的利益,却并不打算将实情告知上级,而是编织了史为民要伸冤推翻20年前撤县长旧案的谎言。未知原著里老县长史为民是否会被逼成下一个李雪莲。
史为民
电影毕竟是电影,它舍弃了这样一个无限循环,了无生趣的结局,它让权力链上的人自上而下反省,给了戏外的观众更多的希望与憧憬。就像是《老残游记》里面的清末众生,身处那样的水深火热,你却时时感觉生机就在前方;也像是江山失陷的年月里,蒋百里何等深情的一句:中国人民总会有办法的!
刘震云
文/萧牧罗(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