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日本的战争电影,北方城市里的日本电影
来自日本的战争电影,北方城市里的日本电影因此,“华北电影”公司成立伊始便意识到增设电影院的重要性,并把增设电影院作为首要任务。在1939年,华北11座城市日方背景的电影院扩大到18家,1940年增加到33家。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影片的发行放映几乎全被美国业者垄断,而日本电影的放映场地得不到保障。事变后不久的天津和青岛,分别仅有一家日本电影专映影院,而北京则一家也没有。 火野还披露了一个现象:《上海陆战队》在日本电影专映影院上映时,“许多中国人跑来看,并说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人直接告诉我原因。私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说这部影片表现了中国军队的勇敢”。在谈到新闻片时,火野说:“战争新闻不太受中国人欢迎,中国人不愿看那些日军勇敢进攻或占领中国军队阵地的影片。” 与武汉和广东相比,美国电影在华北地区显得非常强势。美国的电影公司(米高梅、雷电华、环球、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联美、华纳兄弟)均在天津
卢沟桥事变之后,“华北军”(“华北方面军”)于1938年1月开始组建电影班,同时委托“满铁”电影班拍摄记录作战经过的新闻片,并把摄制完成的作品用在华北农村的巡回放映上。1939年“华北电影”公司成立,承继了“华北军”的活动,继续进行巡回放映。
然而,随着占领地区逐步扩大,以农村为中心的巡回放映显然无法满足宣传工作的需要,于是,日本电影,尤其是日本故事片进入城市,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仅就新闻片和文化片来说,日本电影已经成功地打入华北的农村地区,但在城市,日本故事片仍然只能在日本专映影院上映,且观众几乎都是日本人。也就是说,在占领区的城市里大部分电影院上映的仍然是美国片或中国片, 人们在电影院甚至没有感受到日本占领这一现实。
这一时期,日本的电影杂志及其他文艺杂志陆续刊登了很多作者根据自己在当地的观影体验所写的报道,例如,一名随军卫生兵在一篇题为《在战地看的电影》的文章中,讲述了他在武汉看电影的经历。据文章讲,他看过的电影除《木兰从军》和《苏武牧羊》以外,其他影片都是美国片。
再如,当时作为随军作家已经扬名日本国内的火野苇平,在为《日本电影》撰写的文章中叙述了他在广东期间有关电影的见闻。火野苇平说,广州陷落后,市内新开了两家电影院,“一家为日本士兵和日侨放映日本影片,另一家为中国人放映中国影片”。但是,现实情况是,“缺少给中国人看的拷贝,即使找到一些中国影片,也几乎都是抗日电影”。
火野还披露了一个现象:《上海陆战队》在日本电影专映影院上映时,“许多中国人跑来看,并说这是一部相当不错的影片。他们为什么这么说呢?没有人直接告诉我原因。私下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们说这部影片表现了中国军队的勇敢”。在谈到新闻片时,火野说:“战争新闻不太受中国人欢迎,中国人不愿看那些日军勇敢进攻或占领中国军队阵地的影片。”
与武汉和广东相比,美国电影在华北地区显得非常强势。美国的电影公司(米高梅、雷电华、环球、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联美、华纳兄弟)均在天津租界开设了分公司,频繁地上映美国影片。
当时有一篇报道电影发行市场情况的文章称:“华北电影界可以说几乎完全依赖上海电影市场,而上海电影界又依赖远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电影界。因此可以说,上海片和美国片彻底垄断了华北电影市场。”
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影片的发行放映几乎全被美国业者垄断,而日本电影的放映场地得不到保障。事变后不久的天津和青岛,分别仅有一家日本电影专映影院,而北京则一家也没有。
因此,“华北电影”公司成立伊始便意识到增设电影院的重要性,并把增设电影院作为首要任务。在1939年,华北11座城市日方背景的电影院扩大到18家,1940年增加到33家。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不久,日本就开始在华北举办面向中国人的观影会和试映会。1938年夏,他们首先上映了影片《爱染桂》(中文片名《爱染情系》)。但因放映时没有中文字幕,甚至连影片说明书也没有准备,该片也就没有引起任何反响。
大概是由于有关人员吸取了这一教训,第二年在放映《孩子的四季》(中文片名《小孩的四季》,松竹,清水宏导演,1939)时,他们向观众分发了中文版影片说明书。据称,“由于儿童片在意识形态方面比较安全,该片吸引了200名中国观众前来观看,获得了相当不错的评价”。
接着,在下一次观影会上,有关方面又放映了《波涛》(松竹,原研吉导演,1939),而且“为了做一次实验性宣传”,同时加映了古装片《鞍马天狗》(中文片名《黑衣剑客》,其他资料不详)。据称,该片“获得了出乎预料的反响,很受欢迎”。
在放映面向一般大众的作品同时, 还面向中国的知识分子放映了影片《木石》(松竹,五所平之助导演,1940)。其中,让他们感到最有收获的是 《回望塔》(中文片名《孩子的乐园》,松竹,清水宏导演,1941)。这次观影会首次使用幻灯方式的字幕,据资料记载,六天里一共邀请到923名中国观众。
最先打入华北市场的故事片是李香兰出演的大陆三部曲之一《热砂的誓言》和《唤君之歌》(东宝,伏水修导演,1939)。考虑到不同的观众群体,《热砂的誓言》在专门放映中国影片的影院上映,而《唤君之歌》则在专门放映外国影片的影院上映。
《热砂的誓言》的中文片名被译成《砂地鸳鸯》,配上了中文字幕,在北京新新戏院及华北地区20家影院上映了两三天。据说,观众人数达3544人次,“首轮票房成绩一般,但与上映中国影片的轮次相比,绝不算差”。
《唤君之歌》的中文片名《莺歌丽影》英文片名My song to you,被拿到原来是美国影片专映影院的北京雷克斯剧场以及天津、济南、青岛、张家口等地的外国影片专映影院上映。这是因为《唤君之歌》“一片中配有大量的西洋音乐,所以是一部面向高级影迷的影片”。
来源百年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