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影第三次死亡演员:意大利电影中的死亡
德国电影第三次死亡演员:意大利电影中的死亡从纵向的时间发展顺序来说,这些作品首先呈现的是美学的发展和激变,本文试图打破简单的美学梳理和论述,把文本与文本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进行一种交互阅读的方式加以分析,从多角度「重现」电影史、「现实」及主体「无意识」状况,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着力于寻找「死亡」是如何被制造、「生产」,又是如何被纳入电影(类型),以及如何被消费(商业电影),因此意大利电影的黄金年代(1958-1968)是讨论的中心地带,以此为坐标,前面连接着新现实主义之后的「复苏」时期(1948-1957),后面延续着黑暗年代的开启(1969-1975),其结点是现代性电影旗手帕索里尼的死亡,1975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帕索里尼的死似乎隐喻性地预示着之后意大利电影的颓势,同样也是整个意大利电影衰退的起点,这时间点承担了社会、文化和美学的三重意义。《放大》安东尼奥尼对「死亡现场」感性地记录和描绘,触发了我作为一个电影观众在
文丨黄石
「在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一片绿意盎然,我发现了一具男性尸体。走过高长的草丛,我差点跌坐在尸体上。他们后来会宣称这是『自杀』。这不是我第一次看见死人,但从前我不是感到悲伤就是冷漠。碰上这具尸体,却两种感觉都没有,我另有不一样的感觉。他是个死人,但是位保有不同凡响生命权利的人。我仿佛感应到他的血液随着思潮悸动,这起起伏伏逼得他采取那种行为。这个死人和我很接近,他活着的时候决不至于如此。」
(M.安东尼奥尼,《一个导演的故事》之「金钱沙漠」)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安东尼奥尼对「死亡现场」感性地记录和描绘,触发了我作为一个电影观众在情感层面的共鸣,尤其是他发现自己与那位会被宣布是「自杀」的死者如此接近,而他明白后者活着的时候决不至于如此,生者与死者的「接近」对应的是生者与生者之间的「疏离」,这种关系如此接近于观众对银幕的「投射」以及人们与现实的「距离」,让我不得不思考观影主体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如果说安东尼奥尼与现实中所见的那具「尸体」仍构成一种「在场」关系,那么本文所研究电影文本中死去的人们于我始终是「缺席」的(电影本身就是一种缺席的在场),然而和他一样,这种「缺席」并没有造成「疏离」反而无限指向「接近」,这大概是迫使我想要进一步挖掘影像背后之潜流的最初的情感动力。
本文最初的兴趣点源于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到六十年代之间那段转变中的电影史研究,也就是战后的复苏时期(1948-1957),在此期间,一系列电影作品中都涉及「自杀」和「谋杀」的现象,它们频率如此之高,文本差异如此之大,让人不得不进一步质询:「死亡」主题为什么在新现实主义运动之后的电影中变得如此频繁?为什么不同的作者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涉及这个主题?在这段转型时期,「死亡」现象在叙事和影像层面又是如何发生质变的?这种改变背后隐藏的东西是什么?
因此本文将通过文化研究与电影史相结合的方式来读解「死亡」作为一个文化现象在意大利电影史的演变状况,分析其美学特征,结合意大利社会状况的改变,探寻时代与社会的集体无意识于电影中的投射与浮动,主体之放逐或救赎的呈现方式,及背后所埋藏的深层的精神问题和社会原因,后者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所在,通过「死亡」的征兆去重新读解其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及电影作者们在这个转变中的表达方式所透露的世界观。
《放大》
从纵向的时间发展顺序来说,这些作品首先呈现的是美学的发展和激变,本文试图打破简单的美学梳理和论述,把文本与文本之间、作者与作者之间进行一种交互阅读的方式加以分析,从多角度「重现」电影史、「现实」及主体「无意识」状况,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着力于寻找「死亡」是如何被制造、「生产」,又是如何被纳入电影(类型),以及如何被消费(商业电影),因此意大利电影的黄金年代(1958-1968)是讨论的中心地带,以此为坐标,前面连接着新现实主义之后的「复苏」时期(1948-1957),后面延续着黑暗年代的开启(1969-1975),其结点是现代性电影旗手帕索里尼的死亡,1975年作为一个特殊的时间点,帕索里尼的死似乎隐喻性地预示着之后意大利电影的颓势,同样也是整个意大利电影衰退的起点,这时间点承担了社会、文化和美学的三重意义。
在这段历史中,随着现实状况和创作环境的不断改变,创作者呈现「死亡」方式的差异与变化,电影从自身的系统指涉着主体的精神以及社会的激变,按时间轴顺序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从新现实主义运动谈起,「死亡」主题如何在复苏时期发生蜕变,它不再代表着道德的正面,而开始转向新的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的指涉。
《红色沙漠》
作为旗手的罗西里尼首先承担起反思的任务,接着在情节剧的复兴中可以看到死亡主题如何被实践,五十年代的安东尼奥尼和费里尼代表两种不同的新方向如何在电影中表达「死亡」;
第二章着眼于意大利电影黄金时代,在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中,「死亡」将为不同面貌和姿态登场,在作者电影和子一代电影当中,「死亡」的主题一次次发生裂变,从六十年代早期反映着社会变迁的现实和精神问题,到六十年代末,死亡变成一种隐喻和哲学话语,这种转变本身就是社会现实的某种折射;
意大利式喜剧是黄金年代最初突出的一个商业类型,可以说它并不是对新现实主义电影的背叛,而是某种延续,在这个电影类型中,能够发现「死亡」如何悖论式地被用于其中,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同时也是这个时期创造性的某种体现,本章将用互文本解读的方式探寻不同文本之间的关联性;
第三章主要通过安东尼奥尼、维斯康蒂和帕索里尼电影中的死亡来讨论不同的「现代性」转向,在意大利这些电影大师身上,我们可以通过「死亡」主题清晰地看到他们的作品如何反映着艺术家对现代社会的反思,这些作品如何体现了「文化现代性」特征,又是如何共同在70年代初期彻底终结了「黄金年代」,这首绝望的挽歌如何通过「死亡」回响在电影之中。
1、转变中的「复苏」时期(1948-1957)
在谈「复苏时期」的转变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新现实主义运动,它是电影史上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大部分欧洲电影来说,新现实主义电影既是经验的表率,又是神话的缔造者,更不用说它对意大利电影产生的影响」实际上它对整个世界影坛都产生了意义非凡的影响,
安德烈·巴赞在《真实美学》一文中详细地讨论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流派的发端和美学特征,认为由《罗马,不设防城市》(Roma città aperta,1945)、《游击队》(Paisà,1946)、《擦鞋童》(Sciuscià,1946)等为代表的意大利电影开辟了银幕上现实主义与唯美主义对立的新阶段,所谓「新」,「正是因为影片描绘现实时所遵循的方向」,
他毫不吝啬赞扬,「在一个依然经受过、现在仍然经受着恐怖和仇恨困扰的世界中,几乎再也看不到对现实本身的热爱之情,现实只是作为政治的象征,或者被否定,或者得到维护,在这个世界中,唯有意大利电影在它所描写的时代中拯救着一种革命人道主义。」不管巴赞之后的人们如何去重新认识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他这一观点始终构成了与新现实主义同时代的最准确之判断,即新现实主义运动对现实的热爱和人道主义的立场。
《罗马,不设防城市》
随着新现实主义运动取得的胜利和广泛的影响力,意大利的电影创作者们开始追随几位主将(罗西里尼、维斯康蒂、德·西卡和柴伐梯尼)的创作轨迹,「人们如法炮制:贫困,人民,穷人,在院子里叫喊的人们。那是能博得观众一粲的,所以新现实主义公式当时很成功……在开始时,观众期待新现实主义影片有深邃的感情,他们辨认出了他们自己的问题,他们自己的痛苦;后来所有那一切都与他们无关了,他们就连那些极有深度的影片都拒绝了。」
然而即使不是因为观众的反应冷淡,新现实主义运动仍然处于迅速瓦解中,一个「灰色的季节」到来了,最直接的原因是国内政治氛围改变,战后意大利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扶持,经济很快开始复苏,紧接着东西方社会进入冷战时期,左派地位慢慢失落,国内矛盾的激化,贫富分化严重,代表着工业化生产的北方和农业生产的南方之间的差异不断被拉大。
《擦鞋童》
1948年天主教民主党上台,1948-1953年朱利奥·安德烈奥蒂(Guilio Andreotti)掌控着意大利电影业,他对这个时期的意大利电影产生了巨大影响,一方面,他对电影生产采取鼓励的态度,另一方面,在冷战的局势下,又采取审查制度压制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的发展,建立左派导演的黑名单,用德·桑蒂斯的话来说:
「新现实主义并非寿终正寝,它是被政府谋杀的。」一批左派导演和作品都遭到了攻击,比如《偷自行车的人》、《温别尔托·D》(Umberto D,1952)等等,意大利电影产量也开始下滑(1946年的65部、1947年的67部滑到1948年的49部),因此1950年常常被认为该运动的一个分水岭,然而当新现实主义运动结束时,大部分创作者都承受着压力选择抛弃这个名号,只有作为编剧的柴伐梯尼愉快地接受了此「标签」。
《偷自行车的人》
德·桑蒂斯回忆说:「战争结束后,有一个『剧变』,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机会来表现自己,但是从1950年以后,新现实主义就被视为危险的学派。」
然而即使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下,曾经的新现实主义运动的主将们还在前进的路上寻找出口,拉都达就把五十年代早期视为意大利电影寻找新方向的时期,到了五十年代末,曾经的老式资本主义社会日渐衰落,意大利「通过充满新希望和新痛苦的大规模内部移民走上了冒险的工艺化道路,新现实主义日落西山了,不同体裁的影片一部接一部地拍了出来」,罗西里尼与维斯康蒂等导演也同样转向了不同的题材和表达方式,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从新现实主义电影中成熟起来,转而找到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而接下来人们要面对的问题是单纯地继承新现实主义,还是正视并重新考量这一影响深远的电影流,他们的创作不曾因政治、审查和批评而退却,反而在不知不觉中为之后的「黄金年代」的诞生埋下了秘密的种子。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