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工资对养老金的影响:20省公布平均工资
月平均工资对养老金的影响:20省公布平均工资首先,对于今年新退休的人员,要为他们计算每个月应当领取的养老金,企退人员的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的居民养老金不同,职工养老金分为两个账户,即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基础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作为条件的。其中,计发基数原先是按照平均工资,如今是多地进行改革,按照平均工资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计发基数。但部分省份还没有改变,比如吉林省要求从2021年起,吉林市等5个市县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属于这几个地方新退休的人员,计算养老金时,就要等2021年吉林全口径平均工资公布后才能计算,如果已经退休,等到今年数据公布后,就要涉及重新核算,核算后,少发的要补发。其次,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和今年退休的人员来说,2023年养老金19连涨的希望将更高。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目前,全国已经有20省公布了2021年城镇就业人员的年平均工资水平,非私营企业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浙江省,达到122309元/年,私营企业年平均工资最高的是广东省,达到73231元/年,其中非私营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突破10万元大关的有5地,即浙江、广东、江苏、青海和重庆,重庆是其中唯一一个直辖市,可见其经济发展的迅速。
对于在职人员来说,平均工资是稳稳在提高状态的,比如排名第一的浙江省,2020年非私营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还在108645元,一年时间就提高了13664元,涨幅高达12.6%。除了高收入者收益高的带动之外,还因为最低工资水平的上调,截止今年4月1日,31省已经全部公布最低工资上调方案,最高的是深圳,标准为2360元/月,最低工资提高,平均工资就要重新计算。除了低收入人员能够减轻经济困难,对于很多在职人员来说,平均工资提高,企业的工资水平应当达到这个标准,一部分企业人才才愿意继续安稳在岗尽心尽力工作,考虑到留住人才这一问题,部分企业可能会开始提高大家的工资标准,一旦这一预期实现,今年的平均工资可能也要跟着提高,可预见的是,明年又有机会上涨工资了。
对于退休人员来说,很多人觉得已经退休了,属于工资的事情和自己已经没有关系了,只需要关注养老金就行。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平均工资提高之后,也将影响2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上涨:
首先,对于今年新退休的人员,要为他们计算每个月应当领取的养老金,企退人员的职工养老金和城乡居民的居民养老金不同,职工养老金分为两个账户,即基础账户和个人账户,基础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是根据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指数和缴费年限作为条件的。其中,计发基数原先是按照平均工资,如今是多地进行改革,按照平均工资进行加权计算,得出一个计发基数。但部分省份还没有改变,比如吉林省要求从2021年起,吉林市等5个市县以上年度全省全口径平均工资作为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计发基数。属于这几个地方新退休的人员,计算养老金时,就要等2021年吉林全口径平均工资公布后才能计算,如果已经退休,等到今年数据公布后,就要涉及重新核算,核算后,少发的要补发。
其次,对于已经退休的人员和今年退休的人员来说,2023年养老金19连涨的希望将更高。按照《社会保险法》第十八条规定,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情况,适时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2021年平均工资上涨了,今年大家到手的收入提高,明年再计算2022年平均工资水平时,可能会再提高一个档次。平均工资提高后,多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也将会跟着再计算,属于明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人员,养老金核算的标准也将有机会同时上调。从公平性考虑,肯定要为今年及以前退休的人员再上调养老金。否则,退休人员手中的资金将面临贬值。
并且,平均工资提高后,还有一个就是促进消费,老百姓手中的收入增加了,消费情绪高涨,在商品需求量提高后,物价水平也将跟着上涨,要保证大家维持基本生活,在物价和工资水平上涨双双满足后,养老金继续上涨将是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