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搜索:  汽车  科技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工作观:在工作当中的很多冲突,很多是源于用静止的状态和自以为是的推测来看待事物的发生。物不迁论,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万物是有是静,万物是无是动;另一个层次是,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提出论证时,还具体化了第三层次的二谛义(即二重道理的学说,认为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和高级意义的道理。),而这个层次上,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沉默。一, 僧肇的哲学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就会更大。他先研究庄子,后来成为鸠摩罗什的弟子。他认为:物不迁论。意思就是: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在他的《肇论》中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灭不来,则

佛教和佛学是有区别的,前者是宗教,有它的礼仪,形式。而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跟佛教的传入是深深联系的。大部分人对佛学的兴趣大于对佛教的兴趣。为此,只谈佛学。

在公元2世纪,有一个说法是,佛不过是老子弟子而已,这个说法在一定范围内传开。这个说法源于《史记•老子列传》的启发,其中说老子晚年出关,“莫知其所终”。道家热心人就对这句话大加发挥,创作了这个故事,说老子去到西方,到达印度,教了佛和其他印度人,总共二十九个弟子。这个说法的含意是,佛经教义只不过是《道德经》(《老子》)的外国变种。(这是一种误解)

在公元5世纪的佛学大师鸠摩罗什翻译《佛经》都继续使用了道家术语,诸如:有、无、有为、无为,来表达佛学观念。这样反而没有造成误会或曲解,倒是造成了印度佛学与道家哲学的综合,导致中国形式的佛学的建立,当然也存在在中国的佛学,只是这两个思想还是有差异的。

这次主要整理中国形式的佛学。

一, 僧肇的哲学

僧肇三十岁就死了,否则他的影响就会更大。

他先研究庄子,后来成为鸠摩罗什的弟子。他认为:物不迁论。意思就是:万物每刻都在变化。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存在的任何事物,实际上是这个时刻的新事物,与过去存在的这个事物,不是同一个事物。在他的《肇论》中说:“夫人之所谓动者,以昔物不至今,故曰动而非静。我之所谓静者,亦以昔物不至今,故曰静而非动。动而非静,以其不来;静而非动,以其不去。……求向物于向,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是谓昔物自在昔,……不灭不来,则不迁之致明矣。“

物不迁论,有两个层次,一个层次,万物是有是静,万物是无是动;另一个层次是,万物非有非无,非动非静。提出论证时,还具体化了第三层次的二谛义(即二重道理的学说,认为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和高级意义的道理。),而这个层次上,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沉默。

工作观:在工作当中的很多冲突,很多是源于用静止的状态和自以为是的推测来看待事物的发生。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1)

举例:以家庭教育的咨询工作举例。

一位咨询师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是因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不满意以及学校老师会把教育的压力转移到家长,所以,并不是心理问题,而是孩子内驱力的问题。从而把做心理咨询转移到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但是另一位咨询师认为,心理咨询是可以解决包括内驱力激发的,从而解决这个孩子的学习困扰和他的家庭困扰。不能把内驱力作为重心,他们的认识发生冲突。

后一位咨询师的认识层次是:是有是静,是无是动(我是按照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理解)既然是心理行为的问题,就应该用心理咨询。

另一位咨询师的认识层次是:从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来看,非静非动,非有非无,(是按照,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来理解的。)且这个作为重心,未来对公司的发展是有更大的独特的爆发点的。但他自己相信,有无,动静彼此都是同一的,为此,什么也不能说,只有保持静默。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2)

总之:职场冲突的根源是,认知或思维不在同一个层级。要解决就需要两个办法:

1, 让彼此处于同一个层级水平,或者寻找是同一层级水平的同事;

2, 冲突发生是在哪个层级,处于第一个层级,那就用第二个层级的认知来解决。

二, 道生的哲学

道生晚年在庐山讲学。他又提出许多理论,又新又革命,曾被一些保守的和尚赶出南京。

道生提出 “善不受报“,将道家“无为”“无心”的观念应用于形上学。

无为的意思并不是真正的无所作为,而是无心而为。只要遵循无为、无心的原则,对于事物也就无所贪恋迷执,即使从事各种活动,也是如此。既然“业”而受报,是由于贪恋和迷执限制,没有了贪恋和迷执,当然“业”不受报了。(业,通常解释为行为,行动。但实际含义更广,不限于外部行动,还有情物说和想的。不论何时,他动,他说,以至于他想,这都是他的心做了点什么,这些是业,是因,而因为这点什么,一定产生它的结果,这个是报,也是果。)这些从社会伦理的意义到有形上学的意义的发展,影响着后来的禅宗思想。

道生还提出“顿悟成佛”(与渐修成佛相对立),主张“一切众生,莫不是佛,亦皆涅槃(即每个有感觉的生物都有佛性或宇宙的心)。实际上众生不知有佛性,是因为”无明“。这种”无明“令人陷入生死轮回。

工作观:我们知道一些企业家中,也有一些修佛的,用佛家思想做企业管理和发展。比如:曹德旺。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3)

我去年参加禅修营时,发现很多做生意的人,自己办公司的人,对佛学的兴趣非常浓厚。他们更多是觉得佛学是最究竟的,且可以避免处于“无明“之中。

那么在职场中会有哪些观点与之相应呢?

1, 职场人大多数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也是职场老好人的一些认知,为什么会相信这些,因为在职场上的人,各有各的贪恋和迷执,摆脱不了这些,就一直受业的影响。(贪恋更高的职位,更高的薪酬,迷执自己会更有影响力,更加出名等等)

2, 尊重内心,而不是人云亦云,这样容易顿悟,当你内心清净无杂念,心神合一,总会顿悟。有些企业家把自己闭关,之后总有顿悟。不刻意追求顿悟,但珍视顿悟。

是不是在事业中有心流的人,更容易获得顿悟呢?(顿悟,可能在梦里,在洗澡时。历史上是有记载的,梦里见分子结构,洗澡发现浮力,也有人突然间可以下笔如有神)

3, 职场中,就算是高层,你也不需要觉得低人一等,阿谀奉承,都是人,都具有佛性,这一点人人平等,所以不要低估自己。(儒家,道家有类似的思想,认为人人可为圣人。)

三, 禅宗:静默的哲学

禅宗的兴起,虽有神话的菩提达摩作为始祖的说法,是否属真,难以判断,但禅宗在中国形成,是有它的理论背景的,就是前面讲到的僧肇和道生的思想土壤。

后来,这一思想分成南北宗,南宗慧能,也就是被认为的六祖,比较著名的就是他的门人整理的《六祖坛经》。

第一义不可说:

为此,任何佛经都与第一义没有任何真正的联系。他们带徒弟也都是通过个人接触。而当有人问及禅师,你会发现禅师答非所问。如:僧问马祖(六祖慧能的再传弟子):“和尚为什么说即心即佛?”曰:“为止小儿啼。”曰:“啼止将如何?”曰:“非心非佛。”又,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法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云:“待汝一口吸进西江水,即向汝道。”马祖以此暗示,所问的问题不可回答。因为不与万物为侣者,即超越万物者。如果真的超越万物,又怎么能问他“是什么人”呢?

佛学在当下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佛学思想在国内的演变)(4)

顿悟:

修行,不论多么长久,本身都是一种准备工作,未来成佛,这种修行必须达到高峰,就是顿悟,好比飞跃,只有发生飞跃才可以成佛。一个人到了顿悟的边缘,是禅师最能帮助他的时刻。他们关于施展“棒喝”法。

无得之得:

顿悟之所得,并不是得到了什么东西。他们顿生成佛,无异于常人,做的事也无异于常人。只是有不同的意义。百丈禅师怀海说:“未悟未解时名贪嗔,悟了唤作佛慧。故云:只异旧时人,不异旧时行履处。”人不一样了,虽做的事是平常事,但他对任何事皆无滞着。就像这句话:“担水砍柴,无非妙道。“

对于以上这些思想,在头脑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没有经验到,也就没有真正领悟到。为此,我也只能先理解字面的意思。

工作观:当你认同一套系统的思想,你最好是找这个思想流派的传承人去“拜师学艺”。

拿做企业的组织发展咨询来说。我认识的一些人非常认同杨三角,也就会跟着杨教授去学习,去企业里实践。这样的个人成长才是最有效的。

做企业高管教练的同样是需要系统学习一套教练体系,不断跟着老师学习和做更多的教练实践工作,才可以真正成长为优秀的高管教练。

实践就是把不能说,一说即错的部分,经验到。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