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到剩两千块钱的90后决定买房(那个穿9块钱T恤攒钱买房的年轻人)
穷到剩两千块钱的90后决定买房(那个穿9块钱T恤攒钱买房的年轻人)7月4日 超支。7月1日 从今天起,督促自己攒钱,每天记录消费情况。想要攒钱,首先得有规划。不少人喜欢在豆瓣立下flag,挑战用一个月花多少钱。但是,总有一些人,立下的flag,说倒就倒。有人挑战一天花100块钱,定下目标后,每天都会打卡。记下的流水账,像极了网上流传的“胡适打牌日记”(假的)。用“胡适日记”的风格来写,画风便成了这样。
文 | 人间观察员
“花钱大手大脚”一定是90后的标签之一。
但当代互联网上,却有这么一群年轻人,他们加入各种省钱攒钱的小组,在里面分享经验、交流心得,致力于“丧心病狂攒钱”,还有人企图“用利息生活”,决心做最抠的人。
他们每日三省吾身:今天乱花钱了吗?为什么不能再抠点?什么时候才能告别贫穷?
想要攒钱,首先得有规划。不少人喜欢在豆瓣立下flag,挑战用一个月花多少钱。但是,总有一些人,立下的flag,说倒就倒。
有人挑战一天花100块钱,定下目标后,每天都会打卡。
记下的流水账,像极了网上流传的“胡适打牌日记”(假的)。用“胡适日记”的风格来写,画风便成了这样。
7月1日 从今天起,督促自己攒钱,每天记录消费情况。
7月4日 超支。
7月5日 超支。
7月11日 超支。
7月12日 抠抠星啊抠抠星,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攒钱计划你都忘了吗?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3日 超支。
(备注:“抠抠星”是豆瓣“抠门女性联合会小组”成员的自称)
最后,这个7月花3000块钱的挑战,以两倍支出黯然收场,宣告失败。
挑战失败不得反思一下为什么嘛?戒掉外卖奶茶零食就好了,这些东西是说戒就能戒的吗?当真这么好戒,我还需要定目标打卡吗?
也有姐妹艺高人胆大,挑战一个月只花600块钱,flag刚立下,当天就因为考试不通过被罚款200。
600块钱过活一个月已经很具挑战性了,现在只有不到400块了,该如何坚持下去?
最后,这位姐妹在坚持了四天之后,再也没更新过。倒是有不少网友还惦记着这件事,不乏有人替楼主的生命感到担忧。
有短期挑战,也有长远计划。很多人都勤勤恳恳地为自己的攒钱目标而努力,根据收入和支出情况定下可以企及的小目标,XX岁攒够XX万。
工作3年多攒到16万的姐妹,刚毕业的时候拿的也不过是四五千的工资。攒钱过程中,她也在健身和学习新技能,还花10万再加家人补贴买了车。现在她给自己定了存到100万的目标,争取早日过上“用利息生活”的日子。
从抠友们的分享中也看得出来,年轻人在攒钱的过程中,并没有放弃对兴趣爱好的追求和对美食娱乐的买单,“撸串攒钱两不误”,毕竟,任何一种兴趣爱好都需要消费作为支撑。
即便月薪四五千的人,也有财务自由的梦想。哪怕收入再低,也不放弃摸索存钱的好方法。
不好意思,但我第一眼确实是看成了:月入4k有什么好存钱的?
誓死不做消费主义的奴隶从线上到线下,所有商家都在鼓吹消费,奉劝你遇见喜欢的东西就买吧,“20岁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还有什么意义?”
但在攒钱小组里,很少有人鼓励你喜欢就买吧,更多人都在提醒你提防消费主义陷阱。这里有个分区就叫“拔草求骂”,当有人发帖问,“这个值不值得买?”,“疯狂想买XX,求骂醒”,“该不该买XX?”,评论区往往会收获一批“劝退警告”。
比如,想花300块钱买一个玻璃杯,劝退的人正在成群结队赶来。
“别看了别看了,用什么喝水不是喝?”
“咋滴?是这个杯子喝水更香甜吗?”
“300块买个保温杯不香吗?”
有抠友建议取300块钱现金去买试试,手机扫码支付300块钱,和自己亲手掏出3张毛爷爷再递出去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楼主果然被劝退了。
最硬核的奉劝大概就是把材料分析给你看。你喜欢杯子酷炫的外表,但想过它沾满手印的样子吗?
对想买iPad学习的人,也只能劝他们认清形势放弃幻想了。
学习,不是你买了iPad就会去学的。“买前生产力,买后爱奇艺”的道理还不懂吗?就像书不是买了Kindle就会去读的,多少人买了Kindle闲置积灰,变成了压泡面神器?
对月入五千人来说,买了两三万块钱的包还会被别人当成假货。这个“劝退警告”真的可以。
攒钱的路总是充满坎坷和艰辛。
为了省钱,过得过于抠抠搜搜,有时会招来别人异样的眼光。
有位女抠友毕业五年,日常就是攒钱和看房。想争取靠自己在大城市安家,所以在衣服和包包上的支出都比较少。在一家淘宝店买了一些八九块钱的T恤,打算穿到换季,被同事嘲笑是有多穷。
抠友们都安慰她,不用太在意别人的看法,现阶段抵挡住诱惑,坚持做自己,攒钱的时候会忍受一些艰苦,买房后就迎来曙光啦。
更有人在下面求店铺名称,也想买9块钱的T恤。大家在攒钱的路上可谓是走火入魔,一去不复返。
9块钱的T恤,往往质量堪忧,舒适度也不高。攒钱翻车的事屡见不鲜,有人买了便宜的衣服,穿了后发现掉色,甚至染黑了价格上千的帆布包,得不偿失。
当衣服、鞋子、包包、首饰加上轻奢概念时,实用性不增,性价比却反降不少,高昂的品牌溢价是奢侈品品牌收割年轻人的利器。
有人以前买700块的项链,现在却沉迷在1688买20块的项链,发誓“除了真金白银的首饰,再也不会为品牌溢价买单了”。
攒下一笔“握草”钱,给你说“不”的底气许多人攒钱的动机往往来自同龄人的鞭笞,逛组的时候看到别人攒几万几十万,而自己几乎月光,产生了深深的焦虑。也不禁开始怀疑,自己逛的怕不是攒钱小组,是个炫富小组吧?
每个在大城市奔波的年轻人,一定都体会过搬家的不易,被生活毒打过后,受够了租房搬家的苦,才更有动力攒钱买房。
豆瓣上“社畜买房共进会”和“我是这样攒到买房首付的”两个小组,加起来有15万人,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攒钱买房故事。
少花一点点,房子离我近一点
好莱坞华裔女星刘玉玲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提到自己工作后努力攒钱,把这笔钱称作“F**k you Money”,直译过来,就叫“握草”钱。有了这笔钱,当有什么意外发生,或者不愿意做一件事情时,你都有选择说不的底气。
这像极了很多人攒钱的日常碎碎念,“只有钱才能给人安全感。”
今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不少人都意识到存款的重要性,之前微博上发起的投票,“疫情过后你会报复性消费吗?”46%的人选择不会。报复性消费?不存在的!“我要报复性存钱/挣钱。”
根据央行披露的金融数据来看,全国一季度人民币存款共增加8.07万亿元左右,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86万亿元。
住户存款增加6.47万亿是什么概念?也就是说,一季度91天里,平均每天超过700亿存款涌向银行!当有人在打算疫情后报复性消费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在报复性存钱了……
可以看出,在新冠肺炎的影响下,大部分家庭可支配收入都是在减少的。日均700亿存款的背后,是大家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
但只要每多一份存款,就会多一份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勇气。疫情让90后越发意识到攒钱的重要性:唯有手里握有一定数量的存款,才能缓解生活带给我们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
据说能够延迟满足的孩子更容易获得成功。即使你对各种成功学理论充满鄙夷,但还是不得不承认,延迟满足实施起来确实不容易。
那些努力践行这一理论的人,把攒钱当作自己的长远目标,延迟想要消费的欲望,克制自己的即时冲动,最终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下,有了一笔丰厚的回报。但很多人往往做不到,或者坚持不了多久便一刀破功。
根据支付宝发布的《90后攒钱报告》来看,2020年上半年人均攒钱金额比2019年增长近四成。这个数据确实证明,这届90后中更多人开始思考储蓄带给自己的安全感。
从这份报告里也可以看出,90后每月在余额宝攒的钱,平均是其花呗账单的4.5倍。
原来90后都是口头上的月光族,不要被他们给骗了。你的同龄人都在背着你偷偷攒钱,就像学霸说自己从不复习一样。
那些坚持开源节流攒钱的人,或许不能因此致富,走上人生巅峰,但很多人就是这样攒出买房首付的。
没有一夜暴富的幸运,但可以拥有积少成多的快乐。
于是,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个月存3000块钱,大约840万年后,就能超越马爸爸,成为中国首富了。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