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工作和状态)
如何快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找到自己最想要的工作和状态)我们想象的理想工作状态应该包含三个要素:有形的办公环境、我们的举动和我们的感受。重点是自己在理想的办公环境里的工作状态,是不是身心愉悦的?如果我们的办公桌上只保留了我们特别需要的东西,看着摆放整齐的物品,闻着浓浓的咖啡香,然后开始工作,是不是一种令人心动的工作状态呢?这是整理的第一步,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麻理惠采用的整理方法有两大特点:第一,简单但有效,能确保你永远不会再陷入混乱。第二,选择标准别具一格,就是要选择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那在工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整理呢?该如何整理呢?在进行整理之前,我们可以先闭着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又想置身于何种工作状态中。
之前读过近藤麻理惠的这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这次拿到《怦然心动的工作整理魔法》这本书,初看了下目录,就觉得很有必要读一读。
其实就目前来看,因为接触到极简主义和断舍离这两个概念,我近两年已经改变了很多。家里或者办公室会时不时地进行整理,总觉得自己的物品还是略多,需要定期整理,然后做取舍。
我本人特别喜欢做整理,因为我发现整理会让人释放压力,让人放松。
撇开生活家居不谈,如果我们单纯地从工作方面来进行整理的话,可以分为办公室空间、电子数据、时间、决策、人脉、会议和团队等这几个方面。
麻理惠采用的整理方法有两大特点:第一,简单但有效,能确保你永远不会再陷入混乱。第二,选择标准别具一格,就是要选择让你怦然心动的东西。
那在工作中,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整理呢?该如何整理呢?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进行整理?
在进行整理之前,我们可以先闭着眼睛想象一下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我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又想置身于何种工作状态中。
这是整理的第一步,也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想象的理想工作状态应该包含三个要素:有形的办公环境、我们的举动和我们的感受。重点是自己在理想的办公环境里的工作状态,是不是身心愉悦的?如果我们的办公桌上只保留了我们特别需要的东西,看着摆放整齐的物品,闻着浓浓的咖啡香,然后开始工作,是不是一种令人心动的工作状态呢?
无论理想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最终目标都一样,那就是能够快乐地工作。
我即便一直对整理这块很关注,但自己的行动还是欠缺了一些。在一个心烦意乱的早上,我去办公室后面的区域拿东西,瞥见了两位领导的办公桌,干净整洁,突然在我心里萌发出倘若我的办公桌也要像这样收拾,会不会让我的工作效率能变得高效起来?
于是说干就干,利用一早上的时间开始收拾,扔掉桌面上的文件夹,有用的文件放在抽屉里,把抽屉里一些没用的文件、日历等小物品全部处理掉。我记得我的桌上有一部电话,而我平常很少用到那部电话,我也直接处理了。
之后,我的桌面上只有小瓶绿植、水杯、当天要看的书和一个笔袋,其他的都收拾到柜子里,整整齐齐的码好。
有人会觉得,整理完没过多久就会恢复原样,我们在这里要记住麻理惠整理术的精髓:分门别类,迅速彻底,一口气完成。
如果我们想要彻彻底底做一番整理,永远不再陷入混乱,那就请朝着一个简单的目标迈进:弄清楚自己办公空间中的每样东西放在哪里?彻彻底底做整理,一口气做完,然后给每件物品指定一个位置。
当我们知道办公空间中每样东西放在哪里后,即使物品数量不断增加,也能迅速找到它们。这么一来,才有可能保持整洁。
学会正确的整理方法之后,每个人都能打造出令自己心动的办公空间,而且永远不会被打回原形。
其次,该如何整理?
第一,选择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
在书中,麻理惠把整理分为日常整理和“整理庆典”,“整理庆典”有点日本词的味道,作者用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在整理前需要重新评估我们拥有的每件物品。
我们可以先完成“整理庆典”,再考虑日常如何保持整洁。
在整理的时候,我们可以学习麻理惠,问问自己这个物品能让我们怦然心动吗?
我们可以将每件物品拿在手里,只选择能让自己怦然心动的东西,其余的通通舍弃。不过,也有些物品并没有让我们怦然心动,但是也必须保留。
书中给我们归纳总结了三种物品应该保留下来。第一种是能让我们怦然心动的物品,例如自己喜欢的记事本、绿植等等。第二种是能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的功能性用品,比如订书机、胶带等。第三种是未来能让我们开心的物品。比如报销单,我们之后可以拿来报销,有钱入账肯定会很开心啦。这些就是办公室里保留物品的标准。
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的目的并不是扔东西,清理办公桌,而是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状态,最好能让我们怦然心动的那种。
第二,整理办公空间时,我们可以按照书籍、文件、杂项、纪念品的顺序进行。
整理的基本原则是:一次只整理一类物品。
我们可以拿出一个类别的所有物品,把它们放在一起,然后选择自己要保留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类别自己拥有多少东西,比如橡皮擦,抽屉里有两三个,那么只要留一个就行,其他都是多余的,就可以处理掉。
挑选出让自己怦然心动的物品后,我们还要将其收纳好。
作者麻理惠给我们提供了三点收纳的原则,分别是:
原则1:给每件物品指定位置,分门别类进行收纳。我们经常在整理之后,容易被打回原形,是因为我们不知道东西用完后该放回哪里,所以桌面上才乱糟糟的。
原则2:巧用盒子,直立收纳。
平常我也会用盒子进行收纳,但是不想用太多的盒子进行收纳,我还是喜欢尽量地减少物品。
原则3:通常来说,桌面请勿存放物品。
如果你桌面上总是堆放很多物品,那么,一定要请你试一试,把桌面收拾干净,然后闭上眼睛体会下是什么感觉,是不是顿时神清气爽了?
我桌面上的物品自认为不是很多,但是昨天下班前我仍旧又整理了下,又减少了物品的存放,真的是看起来太舒服了。
第三、如何管理好我们的数码生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码生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电子文档、电子邮件和智能手机。三者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所有的东西都很容易保存下来,于是我们就照做了,结果,杂物越来越多,导致我们对本该帮助自己的科技产品失去掌控。
为了掌控我们的数码生活,我们可以分门别类,逐一整理。先从文档开始,然后是电子邮件,最后是智能手机应用程序。
我们要记住,科技不是用来控制我们的,而是用来改善我们的工作方式,让工作成为我们快乐的源泉。
写在最后
在《怦然心动的工作整理魔法》中,作者还给我们介绍了时间、决策、人脉、会议、团队方面的整理。其最终目的就是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价值,找到最想要的工作和状态。
整理真的不仅仅是将东西分门别类或者做断舍离,而是一个可以改变人生状态的行为,通过整理,我们可以在工作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种怦然心动。
关于作者:
本书的作者之一近藤麻理惠,她的一本《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出版后,曾在日本引发了整理风潮,销量迅速突破百万册。麻理惠在5岁的时候就开始阅读家居杂志,初中开始阅读整理类书籍,她认为“心动”才是决定物品留弃的正确标准,因此,自创了“麻理惠整理魔法”。
本书的另外一位作者斯科特·索南沙因,是美国莱斯大学管理学讲席教授。斯科特研究的主题极为宽泛,包括如何达成更积极、更有意义的工作状态,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效率、富有成效,以及如何在商业场合解决问题。他所著的畅销书《延展:释放有限资源的无限潜能》基于相关研究成果,展示了如何通过更好地运用我们原本就拥有的技能、知识或资源,在工作中找到成果和满足感。这使他成了“在工作中寻找乐趣”的顶尖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