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建设局大丰滩涂开发区(盐城大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
盐城市建设局大丰滩涂开发区(盐城大丰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掌握防除方法 进行科学防控自然资源(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森林、湿地区域的监测防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农田区域的监测防控;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部门依照责任分工组织做好城镇绿地、公路交通线路两侧用地范围、水利工程及河流堤坝管理范围内等区域的监测防控。加大检疫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对花卉生产基地、花卉市场进行专项检查,禁止引进和销售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止造成人为扩散。区分“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一枝黄花的方法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头状花序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而其他一枝黄花花序分枝周围生长,呈圆形刷状。落实防控责任 明确部门分工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部门协同、联防联控”防控原则,建立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防控机制,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力求做到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近日,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生态环境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利局、农业农村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科学做好加拿大一枝黄花防控工作,切实保护全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识别入侵物种 加强辨别能力
加拿大一枝黄花是桔梗目菊科植物,又名黄莺、麒麟草,1935年作为观赏植物引入中国,具有繁殖能力强、传播途径多、扩散范围广、生长优势明显等特点,与周围植物争阳光、争肥料,直至其它植物死亡,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第二批)、《江苏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第一批)。根据监测调查,大丰区多地均已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分布,其主要生长在河滩、荒地、路边等区域。
加拿大一枝黄花于春季萌芽,10月中下旬开花,11月底至12月中旬种子成熟。加拿大一枝黄花根状茎很发达,植株高1.5-3米;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12厘米,离基三出脉,正面粗糙;头状花序排列成圆锥状花序,头状花序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
区分“加拿大一枝黄花”与本土一枝黄花的方法是,“加拿大一枝黄花”头状花序着生于花序分枝的一侧,呈蝎尾状;而其他一枝黄花花序分枝周围生长,呈圆形刷状。
落实防控责任 明确部门分工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责任、部门协同、联防联控”防控原则,建立自然资源(林业)、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协作防控机制,明确部门任务分工,压实工作责任,力求做到防控全覆盖、无死角。
自然资源(林业)部门负责组织森林、湿地区域的监测防控;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农田区域的监测防控;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部门依照责任分工组织做好城镇绿地、公路交通线路两侧用地范围、水利工程及河流堤坝管理范围内等区域的监测防控。加大检疫执法检查力度,强化部门协调配合,重点对花卉生产基地、花卉市场进行专项检查,禁止引进和销售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有害生物,防止造成人为扩散。
掌握防除方法 进行科学防控
针对加拿大一枝黄花秋季防控工作,大丰区采取人工铲除、复耕复种为主,化学防除为辅的策略,提高防控成效。
人工铲除。对分散和零星发生的区域,人工拔除或割除其地上部分并集中销毁,减少传播扩散源,同时挖除其地下根茎,防止宿根再生。
复耕复种。对成片发生、地势平坦、地力较好的地块,结合秋耕秋播和环境整治,推行机械耕翻和复耕复种,拣除残根残茎,及时种植适宜的农作物或绿化植物,及时占领生态位,防止其再次侵占,提高防除效果。
化学防除。对相对连片的发生地,选择灭生性除草剂在植株落黄前开展化除,用草甘膦、氯氟吡氧乙酸等进行喷雾防治。
在防控结束后,及时开展调查,对于漏治或防效不理想的地块择时进行补治。涉及生态空间保护区域内的机械铲除和化学防除的,做好实施方案的评估,防止对其他物种类群和区域生态造成破坏。
抢抓防控时机 开展巡查清理
当前,正值加拿大一枝黄花的开花时节,是开展调查和防控的最佳时期。为防止花籽成熟后随风繁殖,破坏生态平衡,同时减轻来年的防治压力,大丰区各地正在积极行动,抓住秋季易识别、种子尚未成熟的关键时期,全力组织开展加拿大一枝黄花巡查清理工作。
全民共同参与 共建良好生态
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需全民共同参与,群查群报、群防群治。大丰区还提醒群众,若发现加拿大一枝黄花或疑似植株,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反映,告知具体位置,由相关部门及时组织防治。(林业站 曾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