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速余联兵个人信息(员工忆优速余联兵)
优速余联兵个人信息(员工忆优速余联兵)在优速工作8年的老林说,这几天看新闻一天一个变化,自己跟着揪心,但他们并不知道内情;而另一位老员工老肖则许久不能从消息中缓过劲来,一直感慨“感觉像在做梦”“这是恶作剧吧,不能相信”……错愕、不敢相信、以为是假消息……这是采访过程中,优速员工诉说自己第一次得知余联兵离世消息时的状态,无一例外饱含震惊。“我这两天过得都是懵的。”有员工如此表示。优速快递副总裁沈涛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大包裹战略会持续,不会改变。”而这个战略也是余联兵生前一直坚持的。此外沈涛还表示,当前任命了新总裁,其他管理层也各就其位。投资人也表态会继续支持优速发展,支持新总裁为首的管理团队。生前提倡“家文化”下属悲痛:失去一位好大哥
5月2日,优速快递董事长兼总裁余联兵及其32岁妻子在家中双双身亡。
5月4日优速官网发布了讣告,并全网换成黑白色调,以悼念公司的这位“灵魂人物”。
余联兵画像
在国内快递行业里,优速是二线梯队中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余联兵提出的“大包裹战略”,不但开业内先河,更让优速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安身立命。有业内人士感慨,余联兵的离世,是快递业的一大损失。
优速快递副总裁沈涛对红星新闻记者表示,“大包裹战略会持续,不会改变。”而这个战略也是余联兵生前一直坚持的。此外沈涛还表示,当前任命了新总裁,其他管理层也各就其位。投资人也表态会继续支持优速发展,支持新总裁为首的管理团队。
生前提倡“家文化”
下属悲痛:失去一位好大哥
错愕、不敢相信、以为是假消息……这是采访过程中,优速员工诉说自己第一次得知余联兵离世消息时的状态,无一例外饱含震惊。“我这两天过得都是懵的。”有员工如此表示。
在优速工作8年的老林说,这几天看新闻一天一个变化,自己跟着揪心,但他们并不知道内情;而另一位老员工老肖则许久不能从消息中缓过劲来,一直感慨“感觉像在做梦”“这是恶作剧吧,不能相信”……
他们的状态并不难理解,就在上个月,余联兵还在上海总部给区总们开了个会。老林回忆,“当时他还是斗志昂扬、激情四射地讲话、谈工作,这么些年来他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而失去余联兵,对他们来说就像失去一位兄弟。“我们错失的不是老板,对我们来说,就是失去了一位好大哥。”老肖说。
“家温暖”,是余联兵一直提倡的内部文化。曾有媒体问他,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速缘何能够立足?余联兵表示:优速打造的是一份事业,传递的是一种精神。正是这份事业,将优速人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精神,构建了优速的企业文化。
他还说过,“决定一个公司能走多久的,不是它的技术,不是它的设备,不是它的模式,而是它的文化价值”。
2018年元旦,优速快递八周年庆典最后,除了颁发优秀员工奖外,还为两位离职老员工颁发了“常回家看看奖”。余联兵认为那些已经离开的员工在优速的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一笔,在人员流失严重的快递业,正需要这种“家文化的温暖”。
“离开的员工,在职的员工,都没有说他不好的。”老林如此表示。
余联兵热心公益。2008年12月,余联兵奔赴四川青川为寒冬中受灾的六所学校的学生送去温暖,现金捐赠达38万元;2015年,余联兵宣布优速快递包装盒上将印上“免费午餐”公益广告,将快递当做新媒体,向社会传播正能量。
在优速员工之间,互帮互助成为风气。老肖说自己前阵生过一场大病需要手术,余联兵二话不说带头募捐。在优速内部,为有困难的人安排各种捐款也是常事。
先于同行发现蓝海
被媒体称为“哥伦布”
对中国快递协会原副秘书长邵忠林来说,收到余联兵离世的消息更是倍感震惊——就在半个月前,邵忠林还收到老友余联兵发来的信息,说五一之后要请他吃饭叙叙旧。
说起两人的缘分,还要追溯至2009年。那时邵忠林刚到中国快递协会任职,优速快递也是在那一年成立。
谈到这位旧识,邵忠林一连用了三个非常,“非常聪明、非常有感染力,演说才能非常好。”
此前邵忠林就对余联兵印象深刻,他认为余联兵思维活跃,很多事亲力亲为,对业务也很熟。“网点、基层,他都做得比较好。”
而余联兵最令行业刮目相看的,则是他的很多思想都较为超前,也赢得了业内认可。
相较于“三通一达”,优速快递并没有先发优势,余联兵很清楚这点。“他几年前就想清楚,跟在大品牌企业后面是没有出路的,必须另谋他法。”邵忠林说,余联兵是比较早想到要重点发力大包裹的快递企业家,而“市场做得大的不一定能考虑到这点。”
事实也确实如此,大企业彼时并看不上“大包裹”。2015年余联兵带领公司欲转型聚焦“大包裹”领域,并将产品战略定位于3-50kg大包裹快递的门到门服务,余联兵的设想是,随着电商消费升级,大包裹快递会越来越多。
很多同行当时并不看好。“行业玩家都在嘲笑优速,不做小件哪叫快递公司?”余联兵曾对此倍感无奈。
在一次媒体专访中,余联兵回忆当年转型期间的尴尬处境,“在定位大包裹发展战略之初,很多网点不理解,很多员工不适应,甚至会选择弃优速而去。在转型阵痛期,优速还担心货量会涨太快,而承接能力有限,又会引来同行的嘲笑,服务不到位还会导致客户体验不佳,换来投诉率增多。更重要的是,当时,还有很多资本方并不看好优速,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但之后几年的发展完全如余联兵当初预料的一样。因为余联兵提出的“大包裹”概念,坚持差异化发展,避开小件的激烈竞争,使得富士康、海尔、1919等一批企业成为了优速的战略合作伙伴。此后,顺丰及通达系等多家快递公司才加入到大包裹市场的竞争。
2018年,一家物流行业媒体曾以“哥伦布”形容余联兵,如此描述这戏剧性的一幕——
3年前,面对质疑声,余联兵需要解释优速转型大包裹,并非仅仅为避开一线快递公司锋芒,而是基于押注新航线的明智判断;
今天,当余联兵的预言成真时,最开心的反而可能是后来者,这些人全副武装,兴奋地冲进新大陆,仿佛在说“嘿,谢谢你,哥伦布”。
“这是他对行业的主要贡献。”邵忠林表示,余联兵先于他人发力市场蓝海,还提出过“寄大包裹请找优速”的口号。
曾梦想做“中国联邦”
去大区开会一天一夜仅休息两小时
今年1月3日,在优速快递九周年庆典上,余联兵曾激动地宣布,优速快递在大包裹领域市场占有率第一。他还透露,2018年限时达的收入占了优速总营收的60%,大包裹的收入占总营收的80%。而且从2018年9月开始,优速连续涨价12次,货量不降反升,使优速在2018年12月开始盈利。
当时余联兵认定,大包裹市场风口已经来临。他表示,机遇当前,品质是优速立足快递市场的根基和底盘,优速将坚持大包裹战略不动摇,以“钉钉子”精神定力大包裹品质,新的一年(指2019年),全网要把“一票多件同时到达”这件事做到做透。
余联兵对事业的热忱常令下属印象深刻。老肖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余联兵曾到他们大区开会,一天一夜就休息了2个小时,除了关心网点和员工,就是给大家讲述优速的未来。“他一直说,自己的梦想是要做中国的联邦快递。”
这个梦想在某次媒体专访中,余联兵也有提及。“十多年前,我做过联邦快递的代理商。联邦快递在2002年时开始收附加费,几乎每周都会调整几次价格。当时,30多岁的我认为联邦快递的这种行为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余联兵表示,后来他则不这样认为,并且有个念头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为什么不能做一个“中国的联邦快递”?那时的一个念想,成就了他的一个梦想。
余联兵的“大包裹”战略灵感也来源于此——他发现整体业务中,大包裹产品占联邦快递总贡献率的50%以上,高峰期甚至超过60%。在余联兵看来,中国市场比美国更广阔,更有未来。
但这个梦想都随着他的离世戛然而止。5月4日,优速快递发布讣告,同时也宣布由香港优速董事长莫浩强先生继任优速总裁。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5月4日,新任总裁莫浩强主持召开了优速快递的核心管理层会议,会议内容为延续余联兵董事长生前的战略部署。
会上莫浩强表示,要化悲痛为力量,经营上要夯实产品竞争力,服务好网点;运营上要优化成本,提升效率;管理上要加强培训和企业文化建设;科技上要与业务融合,落地创造价值;质量上要狠抓核心数据,推行共享客服;供应链业务上要赋能网点,提升大客户服务能力。
红星新闻记者 王田 北京报道
图据东方IC、每日经济新闻
编辑 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