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越剧演员(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
1974年越剧演员(艺起战疫文艺工作者抗疫日记)我回来后很不解,心想敲门敲到门都快敲破了,隔壁邻居都出来了,他听不见,打电话怎么会听得见呢?第二天我又去了,敲门没人开,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只听见房里的铃声“叮铃铃~”就像以前学校里的下课铃一样,喔,这下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现在每次抗原检测我都要打十个电话,因为那是我包干楼道里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喂,林先生、宋阿姨、华先生、高老师、沈阿姨……”电话那头也都会传来“小张,一条杠,小队长,谢谢侬”。抗原检测最近也几乎天天在做,工作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现在基本户户门口都会挂一个小袋子,可以做到无接触。一开始有部分老年人不会弄,要志愿者上门为他们服务帮他们做,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位80岁的独居老爷爷凌先生,耳朵不太好,门怎么都敲不开,后来有一次他的门没关上,我们进去了,他吓了一跳,经过解释,他说敲不开门是因为耳朵不好,让我们下次打他电话就可以。真是任何工作都不太好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
抗疫日记|要做老邻居最信任的“万能小张”
讲述者:上海越剧院张艾嘉
我是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张艾嘉,在上海市各级政府组织号召全市党员就地转化为志愿者时,我第一时间向属地党组织报到,主动加入志愿者服务队伍,从4月1号开始每天参加小区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物资配送、楼道消毒、协助核酸检测有序进行等,平均每天志愿服务时长5~6个小时,小区里常见我忙碌的身影。
封闭管理期间,居民生活有着诸多不便,尤其是我所在的小区,是一个以中老年人为主的老小区,这个小区房龄比我的年龄还大,而且中老年人居多。我这20多天以来,每天早上8点的楼道消毒工作是雷打不动的,虽然有点早,但是也调整了我的生物钟,这几天7点三刻不用闹钟我都能自己醒过来。
按说年轻人一口气爬六楼感觉不到什么,但一口气爬六个六楼着实会出汗,原先我都是拿着手提的消毒喷壶,但基本上两栋楼就会喷完一壶,中间要再去配置消毒药水,这两天为了减少配药水的时间,我索性背起了肩背的喷雾箱(就是小时候农村田里打药水的机器),一口气就直接能完成六栋楼道的消毒工作。
核酸检测这段时间也做了多次,每一次都会穿上防护服化身大白,一开始我是维持秩序,后来就拿起了小喇叭负责喊大家下楼。记得33度最热那天,又正巧下午做核酸,等到结束防护服脱下来的时候,衣服全都湿了。在叫人的时候,因为不可能做到每栋楼同时下来,有些时候十人一管,人少了医生等得急,因为后面还有小区等着,但一旦多叫了,楼下排队了,碰到核酸码没准备好卡住的,可能等的时间会更久一点,就有部分阿姨爷叔开始发牢骚,甚至“骂三门”, 我们还要做好相应的解释安抚工作。
真是任何工作都不太好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谁都没有错,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温暖。
记得有一位近90高龄的独居老奶奶,再一次核算检测的时候把门反锁了,钥匙没带出来,这可愁死她了,走来走去盯着物业经理,还好她家在一楼,有个院子,阳台门没关,大家建议找个小伙子翻墙进去给她开门,小张是最年轻的小伙子,这个工作也就落到了我头上。
扛来梯子爬上墙后,我还是有点怕的,因为我从小练功下高的项目,一张桌敢走,两张桌就抖豁,这围墙比两张桌还高还窄,壮壮胆子也算是一次突破吧。
抗原检测最近也几乎天天在做,工作的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现在基本户户门口都会挂一个小袋子,可以做到无接触。一开始有部分老年人不会弄,要志愿者上门为他们服务帮他们做,印象很深刻的是有一位80岁的独居老爷爷凌先生,耳朵不太好,门怎么都敲不开,后来有一次他的门没关上,我们进去了,他吓了一跳,经过解释,他说敲不开门是因为耳朵不好,让我们下次打他电话就可以。
我回来后很不解,心想敲门敲到门都快敲破了,隔壁邻居都出来了,他听不见,打电话怎么会听得见呢?第二天我又去了,敲门没人开,拿起手机拨通电话,只听见房里的铃声“叮铃铃~”就像以前学校里的下课铃一样,喔,这下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现在每次抗原检测我都要打十个电话,因为那是我包干楼道里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喂,林先生、宋阿姨、华先生、高老师、沈阿姨……”电话那头也都会传来“小张,一条杠,小队长,谢谢侬”。
在物资配送方面,小张除了做好政府配送的保供套餐发放以外,还做过一个绿叶菜的团长,为大家购买了68元的绿叶菜套餐78份。结果,正巧碰到高温,荷兰豆和四季豆在车厢里面闷了一天,有近20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虽然在特殊时期,但为了争取大家的权益,我第一时间和供应商沟通,供应商也很负责,最终损坏的部分都做出了相应的补偿,得到了还算满意的结果。
有时配送物质的时候下雨的,有时配送碰到不理解的居民和你理论争吵的,但看到我们小区里来自镇里的下沉干部凌老师每次都冲锋一线做榜样,再多的不理解我觉得都化解。年轻小伙子不多干一点难道让老弱病残出来吗?
这期间,我还帮一位戴阿姨代买过很多东西,因为戴阿姨手机的运用不是很熟悉,家里事情也多,要照顾生病的老公,所以每次群里有团购了我都会第一时间通知她,至今已帮她买过十几种物品。
同时,我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展示文艺特长,演唱了越剧《全民战疫》《定迎来阴霾散去百花开》《勇担当排万难 誓把新冠毒根斩》等文艺作品在看看新闻、个人抖音等平台推送,以艺战疫!
在做志愿者这段时期以来,收获最多的是原本互不相识的邻里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收到过隔壁邻居送的一碗红烧萝卜,楼下阿姨舍不得吃的一块酱肉,还有隔壁楼栋小哥哥小姐姐给的蔬菜、香肠等物资。记得在一次发物资的时候,一个兄弟一定塞给我一包星巴克的挂耳咖啡,和我说辛苦了。类似的小事情还有好多,不胜枚举,都是暖暖的邻里情。
作为文艺工作者,作为党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我觉得在这特殊的时期,这些些都是我应该做的,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人民服务,微不足道。
张艾嘉:上海越剧艺术传习所(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主工老生,师从著名演员张国华、史济华、袁东、张承好、胡国美、蔡燕、袁云甫等。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曾服役于上海公安武警边防部队。传承剧目:越剧《花中君子》、《李娃传•责子》、《陆文龙•王佐说书》、《打金枝》、《孙安动本•修本》等;原创剧目:越剧《绿袍情》、《通达天下》、《仲夏夜之梦》、嘉善宣卷《良心桃》、《寻碑》、相声《水库卫士》等。